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466章 请求各方支援

第466章 请求各方支援

    只不过,现如今的平壤城却显得格外安静,全然没有往日的繁华。

    虽然高句丽成功复国,但还有太多的事情都无法预料。

    对于百姓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原本高句丽国力蒸蒸日上,却惹来大隋的进攻,现在他们好不容易才过上安稳生活,高句丽又重新立国了。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只会心生忐忑,他们无法确定,大隋是否会卷土重来。

    若是再发生一次大战,深受其害的也只是百姓,这是令人绝望的结局。

    而此刻,在王宫之中。

    高句丽新的朝廷聚集于此。

    一道年轻的身影,正坐在王座之上,看他的样貌与前任高句丽王有些相似。

    而他,正是高元的亲兄弟高建武。

    高句丽覆灭时,高建武并不在城中,而后隐匿行踪,成功躲过杨广追查。

    事实上,那时候大隋内部发生叛乱,杨广也没有太多心思在高句丽。

    随着高句丽覆灭,杨广只想要尽快平定大隋内乱。这就使得高建武以及一众高句丽残部,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否则的话,如果大隋当真下定决心要将这些反对势力彻底剿灭,他们坚持不了多久。

    只不过,高建武并无复国的欣喜,反而是眉头紧皱,似乎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很快,高建武拿着手中的一道密信,口中吐出浊气,正色道:

    “诸位爱卿,想不到大隋当真出兵了,而且领兵大将还是那马展,看来他们当真是想要不留余地,彻底将我高句丽覆灭。

    如今敌军来势汹汹,步步紧逼,我等该如何是好?”

    高建武能够带着高句丽残部复国,哪怕他不是绝对核心,却也不是等闲之辈。

    可是,在得知大隋出兵而来,领兵之人还是马展后,他仍旧是胆战心惊,整个人都不好了。

    如果领兵征讨高句丽的不是马展,而是其他人,他们或许还有几分把握。

    但马展功绩何等显赫,高句丽之所以被大隋覆灭,马展便是其中关键。

    现在的高句丽,虽然暂时稳住局面,但实力却无法和巅峰时期相提并论。

    让他们该如何应对?

    这显然不是高建武一个人担心的问题,在听到他的话语后,群臣亦是神色肃然,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能够淡然处之?

    但很快,前方一名青年大将沉声道:

    “大王,事到如今,我高句丽已经没有退路了,就算我等投降于大隋,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条。

    既然如此,何不与之殊死一搏,纵然那马展武艺高强,我等也不会坐以待毙,末将的九口柳叶飞刀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在此人开口后,另一位身形高大,异于常人的战将,也是站出来说道:

    “启禀大王,若是敌军来犯,末将愿意领兵迎敌,绝不让敌军逞凶。”

    听着两名大将之言,高建武神色一定,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复国,击败辽东都护府数万大军,皆是因为有此二人。

    想到这里,高建武稍微冷静了一下,事情已经发生,不是他后悔就能改变的。

    大隋来势汹汹,尤其是那马展亲自出征,态度更是显而易见。

    他们肯定不会手下留情,这是要将高句丽彻底覆灭,不留余地。

    如此局势下,高句丽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殊死一搏。

    只要他们能够挡住隋军进攻,高句丽就能继续存在下去,要是他们挡不住,无非是重蹈覆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难道要和往日那般,做个过街老鼠,狼狈不堪吗?

    只见高建武郑重其事道:

    “盖将军和高将军之意,本王都明白了,二位说的都没错,既然大隋想要灭我高句丽,那我们就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战场之事,哪有这么简单,纵然马展武艺高强,也未必就百战百胜。

    想当初,我高句丽之所以落败,终究还是掉以轻心,才会落得这般结局。

    可今时不同往日,本王绝不会重蹈覆辙!”

    在众人之前,高建武慷慨激昂表明决心,他作为高句丽之主,自然不能优柔寡断。

    只有他足够坚定,手下人才会和他共进退,而非被隋军吓得胆战心惊。

    在前方,被高建武称为盖将军和高将军的,正是后世大唐征东时期的猛将,盖苏文和安殿宝。

    因为天下局势变化,高句丽被大隋覆灭,本就天赋不俗的他们提前登场,成为了高句丽如今的中流砥柱。

    在高建武说完后,又有一名文臣站出来说道:

    “大王,虽然隋军实力不容小觑,但这一战也不是我高句丽孤军迎敌,先前倭国国王被马展掳走,他们从不曾忘记此仇。

    先前我高句丽复国的兵马,便是从倭国借来的,相信他们得知马展将会领兵前来,肯定不会置之不理的。

    虽然倭国的国力,同样无法和大隋相提并论,但我们要做的,只是稳住局面,挡住隋军攻势,尽可能拖延时间。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步,最终胜利的必然是我高句丽!”

    这名大臣也没有藏着掖着,便是认真提出自己的想法。

    高句丽和倭国是天然的盟友。

    哪怕倭国的实力,并没有比高句丽强,但他们联合到一起,终究是多了几分战胜大隋的希望。

    而在这名大臣说完后,又有人拱手道:

    “大王,其实除了倭国之外,我高句丽还可以向突厥求援。

    虽说突厥早已覆灭,但以微臣所知,如今突厥之中,也有势力意图复国,不管他们实力如何,总归是一份助力。”

    自从大隋天下大乱之后,先前被大隋覆灭的各国,可以说都有些死灰复燃。

    只是这些外族,大多计划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施,大隋就重新恢复了统一。

    但凡马展再拖延个一年半载,不只是高句丽,突厥恐怕也要脱离朝廷掌控了。

    听到这几名大臣所言,高建武不住点头,他很清楚高句丽如今的处境,想要打破僵局,唯有多找几个盟友。

    以为靠自己就能应对大隋,当真是痴心妄想,和找死又有什么区别?

    就这样,高建武神色认真道:

    “好,那就立刻传信,联系各方兵马,请求他们出兵来援,共同应对隋军。

    只要我高句丽能够延续下去,日后他们想要复国,或者是其他要求,我高句丽也将鼎力相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