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330章 矛盾

第330章 矛盾

    苏烈和薛礼接手新军,李承乾自然是没问题。

    “臣不谙兵事,父亲决定就是。”

    李世民白了眼李承乾,回了一句:“你还说你不通文墨。”

    “兵事上,臣只能保证,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情,不去指导内行。历史的教训告诉后人,前线打仗,后面搞微操,基本都没啥好下场。”

    李世民道:“微操?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指一个人忽略现实,对某些事情进行干预,或许计较细枝末节,分不清主次矛盾,而忽略大局。”

    李世民道:“举个例子说说。”

    李承乾思索片刻:“李师傅平定突厥,在没有得到父亲首肯,就下令追击颉利可汗。如果您要搞微操的话,那么李师傅就必须得到您的指示之后,才能出兵去追颉利可汗。”

    李世民忍不住吐槽:“突厥到长安相距千里,等李靖将军把消息送过来,得到我的许可,黄花菜都凉了,还能逮着颉利吗?

    萧瑀那老头子,当初还就此事弹劾过李靖将军,被我驳回去了。你说忽视主次矛盾,那么在李靖追击颉利这个事件上,你告诉哪一个是主要矛盾,哪一个是次要矛盾。”

    李承乾轻笑:“父亲,矛盾这个东西,具有人为导向,现实的主要矛盾和人所认为的主要矛盾,很多时候它是存在着差异的。”

    “涉及到政事,你不用避讳世民二字。”

    李承乾道:“李师傅追击颉利,主要涉及两个矛盾,一个是大唐军民与突厥的民族矛盾,另一个就是父亲和李靖将军之间的君臣矛盾。”

    “民族矛盾我可以理解,君臣矛盾怎么说,我并没有不满李靖将军。”

    李承乾解释道:“这个君臣矛盾不是说您不满李师傅,而是围绕是否出兵的决定权在谁手里。大唐皇帝对天下兵马有绝对的领导权,在这个体系之下,军队动或不动,什么时候动,要您来决定。

    战机稍纵即逝,李师傅根本来不及向您禀报,寻求您的指示,为了获取战争的最大利益,他就必须当机立断作出裁决。从大唐军民和突厥的民族矛盾出发,李师傅的举措没有问题,从大唐军队制度之下的君臣矛盾看出发,李师傅的举措就存在对立。

    父亲不计较李师傅出兵追击颉利,认为他的决断没有错,是您侧重于主要矛盾。萧瑀弹劾李师傅,则是他侧重于次要矛盾。”

    李世民笑道:“朕是听明白了,也可以这么说,君王对在外征战的将军不能够给予足够的信任。要么派个混不吝的官员掣肘将军,要么就是你说的,将军领兵一举一动都必须得到皇帝点头。”

    “阿耶,我好困啊!”

    李承乾放下鲁班锁,搂着小孩儿,轻声说:“困就睡一会儿,待会儿好吃的来了,阿耶叫你。”

    李觉点了点头,脑袋往父亲臂弯里一埋,表演了个一键关机。

    “这个酒楼,你和杜荷都是怎么分成的?”

    皇帝问起,李承乾也不藏着掖着:“二八分账,八成在我这儿,两成在城阳那儿。”

    李世民听罢,不禁笑了起来,城阳这小丫头也太好哄了,才拿了两成就乐呵的不行。

    “承乾,这么说,我恭喜你发财了。”

    李承乾暗道:就知道这老登不安好心。

    “这一次打薛延陀,臣的钱财都捐出去了,臣现在穷的都要饭了。”

    “这话说的,杜荷难道不给你分成了?”

    李承乾道:“您打高句丽,到时候臣看有多少,都给您掏了,这总行了吧?”

    李世民笑着说:“你把酒楼获利捐出来就行了,我和你舅父给的那些,你自己留着就是。”

    李承乾都无力吐槽了,杜荷马上要派人去洛阳选址,再开分店,以皇帝对消息的掌控能力,此事必然瞒不过皇帝,他捐的可不是小数目,有些心疼自己的钱啊!

    “承乾,你这是舍不得钱?”

    “臣说舍得,您相信吗?”

    李世民笑道:“我不信。”

    “掏钱,谁不肉疼?不过为了国家,掏就掏了。”

    闲扯了半个多时辰,总算陆续上菜,李承乾唤醒李觉,外头立刻就有堂倌进来,奉来净手用具。

    酒足饭饱之后,看着时间,回去收拾一二,就能去两仪殿参加宴会了。

    马车上,李觉有些昏昏欲睡,李承乾看了一眼儿子,小孩儿有些晕碳,遂把人抱在怀里,轻揉李觉腹部,免得李觉积食。

    “太子妃要是再生一个皇孙,承乾,你就有两个嫡子,你都要这么宠着吗?”

    都这么宠着肯定坏事,布衣之家,尚且可以讲公平,皇家讲公平就乱套了。

    “所以,臣希望太子妃给臣生个女儿。”

    “万一再生个儿子呢?”

    李承乾看了眼怀里睡颜朦胧的小孩儿,叹了口气:“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真要是生个儿子,也就只能委屈一下他了。下辈子去找臣,臣不做太子,只做个普通人,贫穷或者财产都是可以平分的。”

    “有下辈子,你做我的独生子,我必不会亏待你的。”

    李承乾尴尬一笑:“父亲是天骄,臣愚笨,做不好您的儿子。”

    “你直接说你舍不得高先生不就完了?拐弯抹角,说一堆的废话。”

    李承乾默默吐槽:知道了还问。

    “侯君集的案子了解之后,我已经把许敬宗和李义府调离尚书省,往后尚书省的事情,还是你来主持。”

    李承乾暗道:许敬宗和李义府名声不好,侯君集的案子又得罪了不少大族。

    皇帝这是怕他到了尚书省,此二人靠拢他,带累了他的名声,又怕他不接受此二人投诚,招来奸邪惦记,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索性自己做恶人,贬许敬宗和李义府,将来他要用这两个人,直接调回来,同贞观二十二年贬李世绩,给李治创造做好人条件是一个调调。

    “不是有左右仆射吗?为什么还要臣去管?”

    没有尚书令的工资,让他干尚书令的活,这种赔本买卖,他才不干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