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中各大教派林立,相互争夺气运,两大势力也进入了备战状态,一时之间,原本因为血海一系的努力,被平息了许多的劫气,也再次开始升腾。
太清在人族观察许久,并没有找到什么适合的切入点,见洪荒之中劫气再起,深感局势的风云变幻,若是再不证道,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卷入量劫之中,因此也不再人族浪费时间了。
回首望了一眼正逐渐强大起来的人族,便再度踏入洪荒,追寻自己的道途,太清求道之心极为坚定,性情方面跟鸿钧有几分相似,看似淡漠无争,实则不过是因为高高在上惯了,视天下苍生为蝼蚁,将自己放在执棋者的位置罢了。
然而现在的洪荒之中,修为超过他的人太多,他反而处于蝼蚁的位置,要不是为了以后可以追寻更高的道途,太清早就按捺不住自己,突破混元大罗金仙了。
就像原本封神之前,太清实力一直处于鸿钧之下第一人,不管其他圣人如何争斗,为了争夺气运打生打死的,他都可以稳坐钓鱼台的位置,还扮演着圣人之间裁决者的角色,居于八景宫内,坐看洪荒风云变幻。
嘴上一直说着三清情意,做出一副好大哥的样子,但在通天截教发展壮大,通天又有一人可战四圣的诛仙四剑之后,太清还不是与玉清一起,联合西方二圣打压通天,那时的太清大概已经真正做到了太上无情,只为道存,成为了一个心中只有自身道途的求道者。
如今有着冥河的干预,三清兄弟关系并未出现隔阂,太清也确实还看重兄弟情谊,不过即便如此,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大能超过自己,就连自己的两个弟弟也都超过自己,太清即便是心性再淡漠,也不由得着急起来,更何况本质上太清还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逐道者,又怎能容忍自己一直处于蝼蚁位置。
不过即便是再着急,太清也不能学那些洪荒大能一样,随随便便就立下一个教派,他毕竟和那些人不同,早已具备了成就混元大罗金仙能力,只是不愿意被束缚,所以才迟迟未曾证道,因此自然要尽善尽美了。
好在太清心性坚韧,很快便压下急迫,斩去杂念,开始认真观察着洪荒中的一切,既然没有头绪,那就师法自然,以洪荒的天地万物,来理清自己的道途。
越是贴合自然,太清的心就越发澄清,他的道本就清静无为,上善若水任方圆,与天地自然可以共鸣。
在游历至一处神山之时,太清望着从山上飞流直下的瀑布,一路上的游历彻底化为底蕴,让太清陷入顿悟状态,太清于瀑布旁静坐许久,淡漠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自己的道成了。
在太清明悟的瞬间,眼前的山峰散发出阵阵光辉,与太清形成共鸣,关于这座山的信息,也被太清知晓。
这座山名为“蜀山”,与太清有着因果牵扯,也是太清的道统传播地之一,所以因缘际会之下,才能帮助太清彻底明悟。
明悟之后,太清也不再犹豫,都已经浪费了这么久的时间,他也不愿意再等下去了。
一步踏出,太极图化为一座横贯天地的金桥,立于蜀山之巅,先是向着天地宣讲自己游历许久,融合一身感悟,所创造出来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等将心头感悟讲出之后,太清便脚踏太极金桥,开始向着天地祷告。
“父神在上,天地人鉴之。盘古正宗,太清老子敬上。吾观洪荒量劫不断,生灵多心性浮躁,不修道德,好勇斗狠。心下不忍,特建立道教,传道德之法,助生灵练就清静无为之心,造福洪荒,守正辟邪,以先天至宝太极图,镇压道教气运,道教,立!”
相比较于人教,反倒是清静无为的道教,更为适合太清道途,而且洪荒多劫难,确实也需要这样一门清静无为之法。天道也需要新的天道圣人,因此立刻响应。
无尽的气运从虚空汇聚,无量功德也在太清头顶形成功德金云,牵动太清本源深处的开天功德,携带着无量气运,一起融于鸿蒙紫气之内,随后与三清本源相合,本就一直压制着只差一线就可以彻底融合的三尸,也完全与太清本源相合。
冥冥中似乎有什么破碎的声音响起,太清气息瞬间暴涨,直接便跨过准圣的界限,成功证得混元大罗金仙之境。
随后一颗梦幻般的圣人道果也自天道本源之内孕育而出,直接融入太清体内,太清也没有阻拦,但同样选择了与元始一样的做法,用太极图直接封锁了天道对其的影响。
尽管如此,在圣人道果融于太清体内之时,天道还是给出了盛大的证道仪式,整个洪荒都可见到氤氲的紫气,以蜀山为中心,向着洪荒四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