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哲酣然入睡时。
李时珍这边已经过去了3个月。
他与赵才、常斌、苏岳每日在岳麓书院集合。
期间正常教书,改变学生们的思想以及增加知识。
从天文、地理、生物、物理等学科,学子们进步飞快。
一到休息时间,岳麓书院内其余学子都会看见齐物斋的学长们的手工。
像拿着显微镜在青石板桌上研究细菌的。
像拿着简易蒸汽机研究如何节省人力的。
以及拿着不同的简陋化学物品研究化学反应爆炸以及各种化学原理的。
这样的事情,每一天都在发生,书院的学子们都习以为常了。
但也燃起了其余学子们对格物的热爱,包括书院内的其他夫子们都时不时来听李时珍讲课。
慢慢的,他们的思想得到了转变。
随着人数的增多,李时珍逐渐开始了计划:散财。
赚那么多钱,自然要回馈给民众。
接着越来越多的学子在李时珍的个人资金资助下,放弃了科举之路,从而加入了李时珍所在的【杂家学派】中。
也就是...
李时珍一人养书院千人!
慢慢的,李时珍的话如圣令般,每位学子都不敢违背,甚至热衷积极的参与团体学识,事件中。
...
直到在第二个月某天,王权的御史中丞父亲因政党之争,再度回湖广避难,悄然发现自家孩子:王权,根本无上进之心!
一天到晚在研究什么蒸汽机、研究火铳、研究暗器、以及研究农作物种子的改良培育。
这让望子成龙的父亲急白了头。
为了不打草惊蛇,御史中丞父亲:王恭允,便派人悄悄潜入岳麓书院看看住在书院的王权到底在做些什么。
这一看,便看见了李神医原来在岳麓书院中。
自家儿子超出常人的知识与见解原来是出自外界传闻的谪仙之手。
于是,在离开湖广之前,御史中丞特地将李时珍叫来了家中,并假装质问:为何要教格物,格物在官场派不上用场。
李时珍没有说些什么,从王权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分析。
最后直接判定王权不适做官。
当这话开口后,现场三人都沉寂了。
良久,王恭允才叹息地同意。
似乎提前了解了李时珍这段时间所教授的事情以及拉帮结派后。
王恭允提前提醒了一句:“小李啊,你做的事情,不要以为别人都不知道。”
李时珍表情严肃:“何意?”
“你买的那座无名山,以及山上的工坊,我可是一清二处的;我也知道你想做些什么。”
“我不可能让我儿子放下大好生活不过,去跟你冒险。”
这一瞬间,李时珍脸上表情凝重的可怕。
而王权则是看出了老师的敌意。
他想说些什么安慰李时珍先生,但被王恭允提前打住:“不要这样看着我。”
李时珍试探性地问:“所以呢,您准备上报朝廷或锦衣卫?”
只见王恭允笑了:“把握有多大?”
“嗯?”
“我问你,把握有多大。”
“什么,我没听错吧?”
王恭允一脸无语,“你没听错,就是因为我派人跟着赵才,常斌,还有苏岳悄悄地的看了你的军备。”
“知道了你那从未见过的连射火铳,以及各种武器防具,以及你的个人资产都富可敌国。”
“知道大明的工部的都比不过你,所有人的学识都比不过你一人;所以才借着犬子的名头找到你。”
“我问:你把握多大!”
李时珍一愣,随即反应过来,“8成!”
“只有8成?”
“您嫌少?”
“另外2成是什么?”
“另外2成是怕队伍出内鬼,怕锦衣卫出手威逼利诱。”
王恭允抵着下颚想了想,“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所做的事情越大,这件事也就越容易泄露;像你提及的所谓的【大明连锁镖局】计划;就非常不靠谱;镖局越做越大,是能惊动朝堂的。”
“我不知道你开镖局的意思,但我可以认为你想把眼线遍布全大明,然后从中挑选心腹为你作战。”
“虽然你很有资产,但你想过后果吗?”
“一旦你的产业威胁到皇权,那么恭喜你;这个镖局将会是皇家接管。”
听到自己秘密的消息被泄露,李时珍顿时转过头看向王权。
“先生,不是我;不是我泄露的;我压根不知道您的什么镖局计划啊!”
“那是怎么回事?”
王恭允抬了抬手,“请勿这样;你知道的;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莫管我是如何知道的;你只需要知道我们是伙伴即可。”
李时珍深呼一口气,不再计较:“为什么帮我?”
“两个字:党政;最近朝堂上不太平;奸臣频出,频繁升官发财;我等大明良臣却举步维艰,却要遭受迫害。”
“多的也就不说了,另外2成,我帮你。”
“但提前是:你跟我透露点些,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李时珍沉思片刻,依旧摇了摇头,“事到如今了,信与不信您;已经不重要了。”
“我准备扶持傀儡皇帝。”
“哦?谁?”
“朱载堉。”
“河南那边...小世子...你了解他人如何?”
“跟我是一样的人,现在年纪很小,13岁。”
“知道了,接下来我会给你一处地,你可以在那边培养民壮;我对练兵之法完全不懂;但只知道你的事你做好;我的事我做得好好地,事情就差不多了。”
“您要给我提供场地供我训练神机营...不,不是神机营,而是特种作战营?”
“这是你给即将的队伍所取的名字嘛...”
王恭允抵着下颚思考,随即眼前一亮,“名字不错;特种,作战;人手一杆世界最精良的火器;接下来就得培养合格的战士。”
“好好好,城外那座山附近百里地暂时都归你管;我会以那边出现流寇之名,以剿灭流寇之民找人接下这活。”
“而你派人去接了这活,到时候训练之事在那边即可。”
“还有,杨修我要带去京城。”
“别这幅表情看着我,我想直接举荐杨修成我的人,他也不要去来年的会试了。”
“跟我一起当你们在朝廷内的耳目。”
“至于犬子,则留在你这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即可;你也好安心我对你是没有威胁的。”
“我的性命就都交给你了,现在你的意见如何?”
李时珍一脸审视着王恭允,作为四品官员,心死如此缜密。
即使心思都如此缜密之下,他在朝廷上却也不得志;被奸臣迫害。
如此行事,或是无奈之举。
“王中丞;我最快1年;最慢2年内就举兵去京城。”
“主要还是师出有名。”
王恭允想了想,“五年前,嘉靖帝因沉迷修仙,结果遭遇一群嫔妃宫女的刺杀;被称为【壬寅宫变】...”
“嘉靖三年,大同兵变,最后被镇压。”
“嘉靖十二年,同样兵变,被镇压。”
“还有南宋流到至今的【白莲教】的多次起义...”
“其实小李啊;你所要寻找的朱载堉身上,便有师出有名。”
“什么意思?”
“不必寻找师出有名,等你接触小世子之后;你就主动给出你那惊人的学识,以小世子对格物,乐理的热爱,他会拜你为师。”
“自家关门弟子家中出事,作为老师...不得师出有名做点什么么?”
说完,王中丞眨了眨眼,暗示一波。
“这...谢谢中丞,那我先告退。”
“等等!”
“何事?”
“你...真的认识仙人吗?”
这是王恭允真的想知道的。
毕竟李时珍的知识与手段根本就不像大明该有的!
对此,李时珍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转身离去。
目送李时珍离开,王权刚想上前送送,便被父亲拉住。
王恭允一脸严肃地交代王权,“若不是你这个不省心的家伙,我这次就准备辞官回来养老了;结果一回来就看见你鼓弄那些玩意。”
“之后我才知道李神医在岳麓书院。”
“现在你的所作所为,让为父不得不继续留在朝廷。”
“对不起,父亲,但这可是天下大同的好时机。”
“一旦我们上了这条船,便再也无回头可能了,必须成功!”
“接下来,你一定要跟着李先生!”
“是,父亲。”
“那好,你去送送他。”
接着王恭允假装外边郊区山脉出现流寇,然后派人联络苏岳,一起商谈,之后以附近出现流寇,山匪作乱为由——
令苏岳县令带心腹前往附近山脉扫荡,后以被山匪全歼为由。
最后王恭允决定派兵招募无父无母的民壮训练,俸禄10两1月,邀家中人员前往报名。
一听十两一月,顿时惊动了整座城之人。
海量年轻力壮的好汉纷纷加入队伍。
当然,后续的金钱消耗以及衷心测试,自然要李时珍自己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