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名义:省服第二出手了! > 第295章 想解决问题,就要先把态度拿出来!

第295章 想解决问题,就要先把态度拿出来!

    鹿水乡。

    作为天舟县的下辖乡镇,它很幸运的成为了萧承视察的第一站。

    车辆没有直达乡政府,而是直插基层,驶入各村。

    当行驶到一处村路口时,车辆被迫停了下来。

    “萧书记,叶县长,前面好像发生了民事纠纷,旁边还停了几辆乡派出所的车。”

    闻言,县长叶帆顿时就看向了萧承。

    而这第一反应,不论是刻意还是无意,都是非常细节性的,因为这种事,看向萧承就是让萧承定夺做主,所以这是第一反应的服从和敬畏,在领导眼中妥妥的满分答卷。

    “既然过不去,那就下车走走吧,几步路的事,顺便看看是怎么回事。”

    “是,萧书记。”

    随后,萧承一行人就下了车。

    而这纠纷声也由此由近及远的落入了萧承一行人的耳中。

    “警察同志,您来给我评评理。”

    “我家要建房,要过他家的地,为了这事我已经和他们家提前商量了,给他等价的补偿,当时他们家也是满口答应了。”

    “我见他们家答应了,就找大队里的书记做了个见证,将要建房的地给买了下来。”

    “结果我地给盘下来了,都开始施工了,就差从他家这块地上修条过道施工的路通到我家门口时,他突然就翻脸不认人了。”

    “现在好了,我这是忙前忙后,时间、金钱全搭进去了,结果他临时告诉我这条路不给我过了。”

    “警察同志,我是个讲理的人,要是他家在先前商量的时候就说这条路不给我过,那我肯定不会强求,会转头在村里另外找块地建房。”

    “但现在,因为他们家答应好了、没有阻力了,我就没有舍近求远了,决定在我家老房子的基础上推了建新房。”

    “结果,现在我路都修一半了,扩建的地也找村里盘了下来,他却告诉我他不认了!”

    “您说,这是人能干出的事吗?”

    看着苦主临近崩溃的痛诉,处理这起纠纷的民警转头看向了这场纠纷的另一方。

    “你们怎么说,这位同志说的是实情吗?”

    “警察同志,我首先要声明一点,答应给他家过道修路的事不是我答应的,是我老娘答应的。”

    “但这地是在我名下,我事先是毫不知情的,所以我们家不认这个账!”

    “放屁,虽然那时候你在外务工,但我们是跟你老娘商量后一个月才开始动工的,你老娘不可能没跟你商量。这期间,你也回来过一趟,为了感谢你我还专门请你喝了一次酒。”

    “这件事,你哪来的不知情?”

    “你反对也就罢了,第一时间不说出来,听之任之,等我家路修到这里了你就跳出来说不给过了!”

    “这分明是在故意整我!”

    说完,苦主情绪激动的想要动手,但被调解纠纷的民警及时制止了下来。

    “什么整你?地是在我名下,在法律条文的规定上是不是就要由我来做主?你跟我老娘商量了没用,只有我亲自点头才行!”

    “徐大娘,你说两句话啊!”

    苦主直接找上了当事人徐大娘,也就是点头答应的那位。

    “我……我没说啊!我可没说我能做主,也没点过什么头。”

    “你……你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能胡言乱语?”

    “你们娘俩,一唱一和把我当猴耍是吧!”

    “喂!你说话注意点,我老娘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的着吗?”

    “你说她答应了,那好,我问你,立字据了吗?”

    “现在是法治社会,凡事都是要讲凭证的!警察同志,你说是不是?”

    听到这里,调解纠纷的民警也是听明白了。

    没办法,农村里,因为地的问题扯皮的纠纷比比皆是。

    但现在这种情况,很明显就是报警的当事人不够警慎,被人给做局了。

    而做局的原因也很明显,看着两家目前还是一样的老房子就能明白一切了,嗯,十有八九就是有能力建新房的这一家被另一家眼红使绊子了。

    “村支书是哪位同志?”

    “警察同志,我是我们村的书记,陈福远。”

    “嗯,陈书记,这件事你怎么看?事先你们村里有进行过调解吗?”

    “警察同志,调解了,难啊!”

    “今天要不是你们来了,估计都得干仗。”

    “唉,陈书记,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好处理。”

    “如果是道德层面上,那确实是出尔反尔的那家的问题,但从法律层面上,当时确实没留下什么字据,口头承诺不能当法律依据啊!”

    “所以,这件事难办啊!”

    “而且,我看报警的这位同志,情绪很激动啊,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做出过激行为。”

    “是,原本这高高兴兴建新房的事,人家积蓄也搭进去了,结果现在直接给人猝死了,这放谁身上都受不了。”

    就在出警负责人和村支书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解决办法时,一旁听了个大概情况的萧承和县长叶帆也交流了起来。

    “叶县长,你是政府负责人,这种事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萧书记,这种事确实棘手,既要考虑道德人情,又要兼顾法理,所以一般还是私下调解解决的好。”

    “像这几位办事民警,明显就是处理的多了,够老练,所以一直在和村支书商量,明显是倾向于在村内部解决。”

    “但我看今天的情形,想调解,怕是……”

    “嗯,我也注意到了,建房的那位同志的情绪已经临近爆发的边缘了,就算今天民警在场,当面不会爆发,事后估计……”

    “是的,萧书记,这一点是最严重的。”

    “一个处理不好,就会爆发严重冲突。”

    “嗯,既然遇见了,那就不能光站着了。”

    “是,萧书记。”

    说完,县长叶帆就将一名随行人员招至身旁。

    很快,出警的民警负责人和村支书就来到了萧承和叶帆的跟前,然后萧承和叶帆就畅通无阻的越过人群来到了几位当事人的面前,加入了这解决问题的行列中。

    “陈支书,这两位……”

    “介绍一下,这两位是我们县里的萧书记和叶县长。”

    “庆新家,还有水成家,你们两家现在要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今天你们运气好,碰上了萧书记和叶县长,所以今天这个事一定会有个结果、一定会得到解决。”

    “但前提是你们两家都先冷静下来!”

    “我事先说明啊,书记和县长当面,你们两家都不能给我犯冲啊!”

    “不要脾气一上来就不管不顾了!想解决问题,就要先把态度拿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