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民没有吃上红烧肉,红烧鱼也没有。
因为那一辆让他眼珠子快要看出来的小轿车,是张家人开过来的。
张启平只是个打头阵的,老爷子和姑奶奶回来,他们肯定是很重视的。
此处再次为沦为背景板的赵爱民默哀三秒钟,太没存在感了。
不过赵爱民自己不觉得,他坐在车里,东摸摸西看看,嘴里还叽里呱啦的全是他的十万个为什么,忙的很。
祁红豆本来是想要圆了张光耀的心愿,所以才走了这一趟。
也就是一般人走亲戚怎么走,她就怎么走,只不过她这个亲戚家稍微远了一点而已。
可是等到了张家,在吃饭之前,张光耀先是郑重其事的给张家所有人介绍了祁红豆,咳,当然,也顺带带上了赵爱民。
坐在上位的祁红豆这会儿还没意识到哪里不对,只是在心里感慨着,张家这一家子人可真不少,还有就是,这个迎接的氛围实在是有点隆重了。
要不是他们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挂着小脸,祁红豆都要以为自己是在参加某种肃穆的仪式了。
等到张家的小辈们,挨个跑到祁红豆跟前磕头叫顾奶奶的时候,她意识到氛围这么隆重,果然是不太对的。
不年不节的,一群小孩子对着她磕头叫姑奶奶,祁红豆有些消受不住。
尤其是这些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一个个表情看起来都那么认真,望着她的眼神还有些好奇。
不过对这一切,张光耀却很镇定,小妹和家里人是第一次见面,也没打过交道,让小孩子对她敬重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起码他表明了他的态度,张家不仅仅是他的张家,也是小妹的家。
祁红豆看着一群小崽子有模有样的磕头说祝福语,都忍不住想要摸摸兜,给掏红包了。
最后红包是没有的,毕竟以她现在这个乡下老太太的身份,也不好学张光耀那样子当个散财的财神爷。
所以她就让赵爱民打开一个包袱,把从家里带来的糖散、花生酥这类特产分给了他们。
这些都是手工捶打出来的特产,用料扎实,吃着香甜。
小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糖,欢欢喜喜的凑了上去,然后叽里呱啦的和祁红豆还有赵爱民说谢谢。
小孩子教的都很好,可见张家整体的素质水平。
分糖的时候,赵爱民也没有抠里抠搜的,祁红豆的满意的在心里面点点头,老幺平时是憨包一点,但是教了这么久,现在带出去也是能见人了。
-
祁红豆能来,还有一个人很高兴。
“大娘!”
白筠还是习惯性的喊大娘,像是离巢的小鸟儿一样一头扎进了她的怀里。
祁红豆只能抱住她拍了拍背。
白筠回到城里之后看着还瘦了一些,看来她这些日子烦心事也不少。
也是,和父母反目成仇,亲妹妹还不停地给她使绊子,还有个老弱的奶奶要担心,虽然是新婚,但是白筠也没把所有的压力都交给丈夫去承担。
“瘦了。”
“杜鹃脸上的肉怕是都要比你多了。”
她调侃哭红了鼻头的白筠,惹得小孩子羞涩的擦了擦眼泪,又笑了。
“我都没想到您还能来这里。”
跟做梦一样。
“大娘也没想到啊,不过大娘还是来,这说明了啥?”
“说明了啥?”
白筠傻傻地鹦鹉学舌。
逗小孩真好玩,祁红豆大腿一拍:“说明了咱们这是缘分啊。”
跟在后面的张启平没想到他们家的这个一把年纪的姑奶奶居然是这么有趣的人,听着自己媳妇儿被老太太这么调戏,他差点没笑喷。
不过由此可见,她们的关系也是非常好。
陌生人可不会开这样的玩笑。
果然,白筠听了也只是傻傻的笑,没有一点不高兴。
白筠也觉得是缘分,如果不是缘分,她下乡哪里会遇到这么好的大娘呢。
-
祁红豆在张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每天都有人变着花样的来哄她开心。
张光耀这个哥哥更是时刻关注她的心情变化,甚至是她饭桌上少吃两口饭,他都要担心她是不是消化不良,还是饭菜不合胃口了。
祁红豆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这个老人家的无所适从,不过他想要弥补的是已经不在了的老太太,她现在也不能说破,而且说破了估计也没人相信。
所以她只能尽量配合接受他的好意,好让张光耀的心里能好受一点。
本来赵爱民在张家有些乐不思蜀,恨不得一辈子都留在城里。
但是等到他发现整个张家都在不遗余力的想要留下他们的时候,赵爱民就很有危机意识了。
咋?不让他们回去?
私心里,张光耀的确是这么想的。
小妹都一把年纪了,操劳一辈子,留在这里享享清福挺好的。
可惜的是小妹却还是惦记着家里,不管他怎么请求,都没答应留下。
祁红豆说了只是小住一阵,就肯定是会回去的。
不过在临走之前,她也是跟着张光耀和其他人的带领,把城里的国营饭店、商品大厦、甚至是废品收购站都逛了一圈。
眼看着就要恢复高考了,乡下可买不到那一套著名的《数理化丛书》,她现在来都来城里了,实在是没有理由错过。
因为她拉拉杂杂用捡宝的心情在废品站买了很多东西,书也不只是那一套,所以也没人觉得她买了书有啥不对。
在老赵家住过的张光耀和张启明都不约而同想到了赵玉秀,那个极聪明又好学的姑娘。
小妹/姑奶奶肯定是给她买的了。
是也不是,反正她金手指开都开了,带回家,自然是人人有份,至于谁能看进去,那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