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 第296章 是许爱卿的外孙

第296章 是许爱卿的外孙

    一座城池再次失守,西秦士兵已经彻底失去了士气,若是夏华国继续攻打,他们根本没有反抗能力。

    西秦国国土本就不是很广阔,丢了四座城池,就相当于少了三分之一的国土。

    这下,西秦皇帝彻底坐不住了。

    臣子们纷纷出主意,希望立刻派出使臣与夏华国太子进行交涉,签署停战文书。

    至于他们的二皇子秦萧,还在夏华国手上的事情,已经自动被大家忽略。

    国土都保不住了,谁还有空考虑一个被人抓俘虏的皇子?

    西秦皇帝与朝臣商量好对策,直接派出了本国的丞相作为使臣,立即赶往边关面见君昊然。

    君昊然那边,并不知道西秦的计划,他与何项北在营帐中,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下一步攻打计划。

    不是何项北轻敌,他早已看出西秦那边距离彻底丧失战斗力不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的,就是继续攻打,直指他们的国都。

    已经不打算放过西秦,西秦时使臣来访的结局,毫无疑问的,就是无功而返。

    幸好君昊然是个君子,秉承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否则,西秦的丞相小命都得交待在这里。

    何项北继续指挥大军攻打西秦,只是五天的时间,夏华国队伍已经兵临西秦京都城下。

    西秦人即便如何失去士气,但京都毕竟是天子脚下,防御力还是很强的。

    到了这里,何项北并没有立即安排进攻,而是下令,大部队原地休整,调养生息。

    与此同时,君昊然再次派人快马加鞭将这一好消息送去京城。

    这一次,他信中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再次提及何项北的功劳,目的就是希望战事结束后,他们凯旋还朝之时,皇上能为何项北赐予相应的爵位。

    另外也是要将这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告知皇上,君昊然还不知道皇上的病已经治好,只希望父皇得知这个好消息,身体能更舒畅一些。

    皇上早在两日前,就收到了君昊然的第二份战报。

    得知夏华国大军在何项北的带领下,已经拿下西秦三座城池,不光是他本人,就连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有史以来,夏华国还是头一次如此勇猛,可以说打得西秦人屁滚尿流!

    当然,战报中,也有令人气愤的一面。

    那就是押粮官郭运成竟然失踪了。

    君昊然目前主要精力都用在对敌上面,还没有彻查到郭运成谋反的证据。

    但这种情况明眼人都清楚,这个押粮官绝对有问题。

    朝堂上,对太子战报中的两个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攻打西秦方面,有人说,拿下三座城池,已经起到了震慑的作用,相信西秦短时间内不敢再对夏华国展开什么行动,完全可以见好就收。

    还有人说,必须要乘胜追击,打得西秦彻底大伤元气,并且签署未来百年内都不准犯我夏华国江山的协议。

    皇上了解君昊然,并不是那种好大喜功之人。

    距离他上次收到消息,大军成功夺回丢失城池,并且擒获西秦二皇子,到现在还没有过去十日的时间。

    也就是说,他们用了不到十日的时间,就成功拿下西秦三座城池。

    而且,君昊然在信中说得十分清楚,功劳最大的人就是何项北。

    看来他还真是低估了自己这个女婿的能力。

    当然,皇上现在还不知道,他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何项北已经带人再次拿下西秦好几座城池。

    皇上并没有听取那些大臣们的意见,直接给君昊然回信,边关的事情,让他自己与何项北商量着,一切决策根据形势来决定。

    这就很明显了,皇上是放权给了太子。

    对于西秦,无论是继续攻打还是停战,决定权就是太子。

    朝臣们已经两次在太子送来的战报中听说何项北。

    这个名字,对于除了许尚书父子和顾远之以外的人,都觉得十分陌生。

    丞相吕枫出列,问出了大家的心中所想。

    “老臣敢问皇上,这位被太子殿下多次提及的镇军大将军,是何出身,臣等貌似从未听说过此人?”

    皇上现在对何项北的印象,早已不是当初的嫌弃,觉得他一个庄稼汉配不上自己千金之躯的女儿。

    如今皇上对何项北更多的是看中。

    拥有如此优秀的将才,是夏华国的幸事。

    若不是女儿的身份还没有公开,皇上真想骄傲的告诉满朝文武,这个只用了短短十日时间就顺利拿下西秦三座城池的人,就是他的女婿,当朝大驸马。

    最终,皇上只能按捺住心中的自豪感,暂时不提何项北与自己的关系。

    “哈哈……这位镇军大将军,是许爱卿的外孙。”

    听皇上如此说,满朝文武的视线齐刷刷落在了许尚书的身上。

    就连顾远之都不例外,他怎么都没想到,曾经在自己手下做过半年多捕头之人,竟然还有这样一层身份。

    不管如何,顾远之是打心底里为何项北感到高兴。

    因为顾远之清楚,在朝堂中,没有一定背景的人,很难走得更远。

    如今何项北靠着自己的实力建功立业,尽管如此,谁也不敢保证他回到京城以后,不会遭到一些高官们的排挤。

    有了许尚书外孙这个身份就不一样了,许尚书在官场打拼多年,就算不经营什么势力,高官们也会给些颜面。

    因此,这一点,对何项北是十分有利的。

    其他文武大臣,很多都知晓许尚书女儿在十几年前失去联系,许尚书夫妻这么多年也没有停止过寻找。

    如此看来,许尚书不但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儿,还有个如此优秀的外孙。

    大家也能够看出,皇上对这位镇军大将军的重视,待其班师回朝,封赏爵位都是有可能的。

    这预示着什么?

    预示着朝中很快就会出现一位新贵。

    而且从许尚书的年龄来分析,他外孙的年龄肯定不大,只是不知道,这位镇军大将军是否娶亲。

    很多家中有适婚年龄女儿或者孙女的人,已经开始打起了何项北的算盘,都希望自己家的姑娘能嫁给这位新贵。

    皇上并不知道这么多人已经打起了自己女婿的主意,他扫视了一圈儿,最终将视线落在了兵部尚书丁勇的身上。

    “丁勇,太子出征,押粮官是你举荐的,此人如今做出这样的事情,你如何解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