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道衍和尚齐齐一惊,朱棣蹙眉犹疑道:“父皇的人手……大规模调动?”
随后便立刻有了预感和猜想。
向丘福确证道:“莫非是……调来盯着本王的?”
在此之前,他自认为自己已经和朱元璋统一了战线和目的,即便上午在朱元璋那里听说了红薯的事情,朱棣对他们父子二人之间的立场转换,也并没有太大的实感。
可今天自家老爹突然跑来,看似是吃了顿饭、闲聊了一番,可话里话外都是在提醒他、劝他、乃至警告他……朱棣自然也不会再天真地认为朱元璋不会对他倒戈相向。
果然,丘福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王爷猜得不错!有盯着燕王府周围的,也有盯着庆寿寺一带的……人手也多了起来,原本他们安排在周边一些省、府、州、县的暗桩探子,都已经渐渐朝应天府这边收缩过来。”
自朱元璋来到北平,陆威手底下的人就在暗中摸清北平府一带的情势,详细掌握朱棣手底下的人力布防。
可与此同时,朱棣手底下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哪些人是朱元璋手底下的,渐渐也都能够分辨出来……
双方只是表面上的相安无事罢了。
朱元璋的安排调动。
自然用不了多久就能够被朱棣这边察觉到。
朱棣咬了咬牙,双眼微眯道:“果然又在防着本王!”
“父皇他去年防着本王,至少格外注意隐藏着首尾些,如今已经是跟本王摊牌打了。他不仅眼里只有朱允熥那黄口小儿,更是成了朱允熥的半个手眼!”
“本王再指望不上他分毫了。不仅指望不了他,甚至还得时时提防他是不是会给本王使绊子。”
说罢,朱棣一拳打在旁边的立柱上,拳头都红了。
虽说他也知道朱允熥这次拿出了红薯这样的大杀器,可看到朱元璋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转了态度,要说心里不气,那肯定是假的——朱允熥那厮是亲孙子,自己难道就不是亲儿子了么?
丘福眼皮跳了跳,大概明白这一地的碎渣狼藉是怎么来的了。
当下目光坚定地抱拳道:“王爷不必担心,陆威那厮有此行动,我丘福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任由他来反客为主!只要王爷还有此心此志,我丘福誓死跟随!”
这多少还是让朱棣心中稍稍振奋。
他的底气。
不仅仅源于自己这个亲王身份,也不仅仅源于镇守北平十年下来的诸多战绩功勋,更源于自己手底下这一批人!
他们都是和自己在漠北拼杀出来的袍泽兄弟!
既有忠心。
更有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各自独领一军的能力!
即便真碰上了淮西勋贵那一伙人,他也是不怕碰一碰的!自己和自己麾下的将领们难道就差他们什么么?
而朱允熥还有什么?
他的锦衣卫?锦衣卫的确算得一张不可小觑的牌。
可就他那样,因一己之好恶在锦衣卫这样训练有素的精锐之中随意加编人手,天子近卫的身份,可以因为打猎给他伺候高兴了,随意封赏……锦衣卫迟早也得废了!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收回了手,也收起脸上的阴沉,认可地道:“有你,有你们在,本王自然是放心的。”
而后沉吟思索片刻,继续吩咐道:“此事本王心里有数了,今日事发突然,我父皇转变得也突然,动作更快,他现在既然摊开牌来防着本王……这份防备与警惕比之去年那会儿只怕要更严厉数倍,你便先下去继续盯着情况吧。”
得到了朱棣的肯定。
丘福面色一振,立刻应声道:“是,殿下!”说完立刻转身朝门口的方向而去。
待丘福离开走远。
朱棣这才面露怅然之色,看向道衍和尚道:“道衍师父……此事,越来越难了……今日这所谓的「祥瑞」,当真是打了本王一个措手不及。他们竟还有这样一张牌!任谁都是始料不及啊……”
他与道衍和尚既是志向一致的盟友,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心里的惆怅、愤懑、担忧……也只能在他面前说一说了。
道衍和尚却是淡淡一笑,道:“可再难,殿下心中不都已经有数目了么?”
他始终站在一旁观察着朱棣,虽一直都没说什么,可他却看得明白——朱棣那份酝酿了这么久的野心没有罢休,他虽然被这一波猝不及防打得有些破防、频频大怒,可他还是始终清楚这劣势局面之中还存在可谋之机。
这也是道衍和尚为什么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原因:现在的朱棣已经不太需要他来开解或是劝说什么了。
看到道衍和尚这副看透一切的淡定。
朱棣也有些无奈,摇头苦笑道:“道衍师父还真是什么时候都看得透透的。”
随后目光陡然露出锐利、坚定。
他沉声道:“难虽难,但无论多难,本王也一定会等到那个机会出现的!本王在塞北拼杀了十年拼出来的军心,不是朱允熥那黄口小儿可以比拟的。”
“一旦淮西勋贵的问题爆发出来……”
“乱局之下,就算有有一个已经「驾崩」了许久的父皇给他撑腰力挺,他也依旧无法与本王抗衡!”
朱棣能在漠北打出一个赫赫威名,从来不是什么没有耐心、等不起的人。
道衍和尚神色平静地单手立掌:“阿弥陀佛,燕王殿下果然有成大事之风。”
朱棣深呼吸了一口气,扫视了一眼地上那些狼藉的饭菜、碎渣,冷声道:“今日这热闹,本王也是看够了,看乏了,让你朱允熥先赢个大的又如何?走,回府。”
他来这里本来就是因为知道了「红薯」的消息,也知道这消息必然很快会传到北平府每一个百姓的耳朵里,引起剧烈的轰动,所以他在府里实在坐不住,忍不得要亲眼来看看。
现在看了看了,还顺带着被自家老爹点了一波,可以说是受了一肚子气了。
属实不想继续待在这里再听那些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刺耳声音。
道衍和尚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微微点头一笑。
随后二人一前一后,离开了此间。
……
应天府,炼丹司校场。
“砰——”
“砰砰——”
“目标点、照门、准星……三点一线,然后就是手要稳,不要犹豫、不要发抖,没有打不中的!”
“……”
阳春三月,风早已不再那么刺骨,阳光和煦但不燥热。
炼丹司内。
炼钢作业、顺带着打造一批质量更好的神兵,是从去年就开始的,而现在许多工匠、人手……都已经被分配到制作最新版本的火枪上,紧锣密鼓地在进行生产作业。
与此同时。
被朱允熥委以重任的汪锦年,则已经按照朱允熥的安排和吩咐,在炼丹司的五百多号人里挑选出了一百余人,每日在校场上练习这种瞄准的技术。
“你这边……肩膀还要再稍微抬高一些,可以增加射击的稳定性,提高命中率。”
“不对不对,你这明显没有对准目标。”
“三点不在一线,如何能够精准地将子弹打到敌人身上去?你自己再多找找感觉,多练一练!”
“除了这瞄准的技巧,另外一个不得不忽视的……便是风向。这是经过陛下指导改良之后的火枪,剩下唯一一个不确定因素。日后实际作战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风力环境,这便只能依靠你们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判断,来提高应对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
“……”
校场上,汪锦年穿梭于众多手持火枪的人中间,目光在众人之间逡巡,观察,并不断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出他们的错误,同时传授自己的经验,以及各种射击要点。
在校场上转了一圈。
汪锦年站在一旁,双手负后,看着校场上正在练习的众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虽然现在这命中率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但……能在短时间之内就达到现在的命中率,已经算是不可思议了!”
“只要投入足够的奴隶,假以时日,炼丹司里必然能出一批神射手!陛下……真乃神人也!”
“不仅能在枪炮之上提供各种巧思和改进之法,甚至连神射手都可以做到批量培养……”
“现在这条件就是好哇!”
“想当年,我用那些破烂火铳、碗口铳的时候……也不知道要瞎寻摸多少次,才堪堪能够稍微增加一点准头,这还受到火铳和火药的状态限制,难以预料。”
看着如今这焕然一新,比之从前升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火枪,汪锦年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只觉得自己当年简直就是一把辛酸泪了。
不过他心里却并不觉得不平或是嫉妒——若非从前那几乎「异想天开」地追求火铳准头执着和努力,自己现在也不能站在这里,得不到当今陛下的知遇之恩。
而现在,这份异想天开成了现实。
第一批火枪神射手也都是由自己亲手选拔训练出来的……这更是陛下赐予的殊荣。
也正是因此,汪锦年对这事儿自然格外上心。
他扫视了一眼校场上的众人,双眼微眯,有些「不知足」地叹道:“可惜……炼丹司里了解擅长枪炮的,虽有五百余人,可其中并非所有人都擅长操作,而擅长操作的人之中……也没那么多人擅射。能凑出来的,也就是现下这百余人了。”
他没忘记朱允熥规划的那个「神机营」。
以及许诺的,未来的「神机营营长」之位。
作为最熟悉、最知道如今这一代火枪的能力与威力之人,汪锦年自然也是最清楚这个所谓的「神机营营长」之位的重量——统领这么一支碾压性的人马……啧啧,想想就足够令人兴奋到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