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界儿买房娶媳妇……啧啧。
朱元璋苦日子里走出来的,出了名儿的抠,俸禄上自然不那么好看。
虽然大家都算朝廷的人,可威风八面、呼风唤雨的,也只是最上层的那一小撮人而已,他们这些中下层官员,说白了就是纯给朝廷打工的罢了。
「这货显摆啥呀!」如今还打着光棍儿的林以山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不过林以山也不敢抱怨什么,只能在面上故作轻松地应声道:“呃,是……还没娶妻。”
冯旭察觉到对方脸上一闪而逝的尴尬,摇头一笑道:“我没别的意思,我是说……你年轻,无牵无挂的,自然不怕闯,那位军师固然有谋略有智慧,可这艘船面临的风浪太大了,一个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说话的同时,他的眉头始终是紧蹙的。
林以山面上露出些许恍然,明白过来对方的意思是:当今陛下和淮西勋贵之间的这场政治漩涡太危险了,至少一眼看下去,是没有胜算的,而他有牵挂有羁绊,自然会畏首畏尾。
他点了点头:“我理解。”
不过,林以山沉默了片刻,却又突然开口道:“你有妻子儿女,不是更该盼着当今陛下和他的军师赢么?若大明有朝一日真的全然让那伙人当道了,日子只会难过,不会好过,不是么?”
说话的同时,他的目光之中隐隐现出一抹决然。
其实,在他们这些人眼里。
除去最上层那一小撮站在权力中心,可以参与弄权逐利的人,以及与之有利益牵扯的人之外,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盼的肯定还是安稳,是一个好世道。
若淮西勋贵当道,乃至凌驾于皇权之上。
这世道肯定不好过。
听到林以山这话,冯旭的眉头顿时不自觉地舒展开来了些,原本凝沉的神色也亮了亮:“这话倒是真在理!若能拼死争一个好世道出来……我肯定是愿意的,想不到你虽没有妻子儿女,却比我想得开。”
林以山神情再次一滞,有些无奈。
淦!
又人身攻击了哈!
二人说话间,有人隐隐听到,有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远远地传来,遥遥看去,可见这马车径直驶入了炼丹司之内,与此同时,一名踏马而行的锦衣卫也由远及近地飞驰过来。
众人虽都是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卫所的,可他们在锦衣卫里待的时间也不算短,自然也都适应了锦衣卫的严苛规矩,原先的哄吵热闹当即如潮水一般褪去。
所有人都自觉站起身来。
在百户、总旗、小旗的利落配合引导下,所有人以百户所为单位,整齐列队站好,列队呈三个方块,一个个皆是神色肃穆起来。
谁都明白,甭管心里有什么揣测,有什么不满和怨怼,也甭管后头要遭遇什么,他们只有从命的份儿。
随着那骑马而来的锦衣卫勒马停下。
三名百户各自踏前两步,其中一人问道:“张千户,上面只说了让咱在炼丹司外候着,现如今……不知这是什么情况?弟兄们在这里等了都两个多时辰了。”
“宋指挥使有命,你们现在可以进炼丹司去了。”说到这里,被称之为“张千户”的锦衣卫从腰间掏出一块令牌,丢给方才出声的那名百户。
接着道:“什么情况,本官也并无资格知晓,宋指挥使的意思,拿着这块牌子,炼丹司自会有人带你到该去的地方。”
百户接过令牌,面上虽有迟疑,但还是立刻应声:“属下得令!”
顿了顿,站在他旁边的另外一名百户试探着问道:“敢问张千户……方才那辆马车可是……陛下?”他的声音里带着忐忑和敬畏之意。
张千户轻嗤一笑:“这炼丹司铜墙铁壁之所,旁的闲杂人等但凡敢靠近,早该死于龙骧卫和虎骧卫的绣春刀之下了。”说完还提点了一句:“既然知道这炼丹司之内有谁,便也该知道,说话做事都当心着了。”
「陛下……」
得到确切答案。
无论是三个百户,还是此间其他任何人,当即都是脸色微变,却也各自在心里打鼓,好奇与忐忑着……今日来这炼丹司一遭,到底意味着什么。
三名百户则是齐齐抱拳:“多谢千户提点。”
张千户朝炼丹司的方向努了努头:“去吧。“
“所有人听令,列队!前行!不该说的别说,不能做的别乱来!”
“是!”
三名百户叮嘱了几句、下了令,三个百户所一共五百余人,皆是神情严肃、噤若寒蝉,整个队列有条不紊地朝着炼丹司的方向而去。
及至到了门口。
凭借刚刚得到的令牌,门口的龙骧卫果然二话没说就放了行,同时,有一个人似乎早就在门口等着他们了一般,踏前一步朝众人微微点头致意。
令人有些奇怪的是。
这人倒不是意想之中的那般,穿个道袍之类的衣服,而是一身标准的工匠打扮——工匠??炼丹司一个仙师们炼丹的地方,工匠出现在这里干哈的??
当然……他们一群「来当苦力」的,有人专门等着给他们带路,这好像更不合理一些。
不待他们问什么。
这名一身工匠打扮的人便伸手朝里面的方向虚引,道:“诸位里面请,炼丹司得了陛下的旨意,已经有人在炼丹司内给诸位辟出一处地方,以供诸位日常活动做事所用,往后的日常起居一应行动,都在此间,不会再出这炼丹司一步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先带你们觐见陛下,所以,咱还是得先往这边去一趟。”
专门负责引路的工匠不急不缓地解释介绍道。
只不过这工匠一番话……却让这群人有些绷不住了,好不容易刻意维持的严肃气氛瞬间被打破,不敢置信地响起一阵窸窸窣窣喟叹声音:
“陛下!?陛下要亲自见俺们!?”
他们表面上虽然是锦衣卫,可实际上并不实际参与锦衣卫的工作与行动,有天子近侍之名,可朱允熥的面,却是从没见过的,此刻自己有些受宠若惊。
“咱这些小喽啰,何德何能得陛下召见了?”
“来干苦力的能有这待遇??”
“嘶……俺的天爷!这到底是要俺们这些人来这炼丹司做什么来了?”
“……”
现在才刚进了炼丹司的门,但这情况显然不对劲,很不对劲!!
大部分人满脑袋都是懵逼和问号。
虽然刚刚在外面的一番吵闹、吹嘘、攀比,已然暴露了「这群人都与火器的生产、使用等相关的」这个事实。
然而。
像是冯旭、林以山这些从兵仗局、军器局调拨出来的,本就身在应天府,身在中央朝廷做事,同时他们也算不得是舞刀弄枪的武夫,应该算是京官。
聪明些、有眼力见些的,自然能够看出来些当今朝廷的政局情况,猜测揣度一二。
可大部分人来自各地卫所。
在他们的认知和世界里,两眼一睁就是打仗、干元蛮子,对朱允熥和淮西勋贵之间的微妙关系,肯定是很迟钝的,即便知道了这三个百户所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一时也难想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然。
他们已经明白。
来炼丹司肯定不能是来干苦力的了。
谁家苦力能得当朝皇帝亲自召见?还在炼丹司这种最受重视的机密要地有人专门等着领路,专门给他们准备活动做事的地方?
“陛下的圣意,是谁也难想到、难猜到的,索性陛下召见了你们,有什么事情,陛下想来会交代的。”引路的工匠不急不缓地解释道,说起这些话的时候,眸子里不自觉便带着恭敬之意。
听到他这话,三个百户也回过神来。
赶紧组织纪律:“都闭嘴!忘了咱前头说过什么了?别乱说话,别乱搞事!陛下就在这炼丹司之内,若是惊扰了圣驾,有几个脑袋够掉的!?”
话音落罢。
众人的议论声音这才逐渐平息下去,收起了面上的好奇与各种疑惑。
当头一名百户歉然一笑:“都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见笑,如此便劳烦引路了。”
引路的工匠和气地道:“往后咱都在这炼丹司替陛下做事,也算是同僚,百户不必客气。”
一阵哄闹的小插曲过后,三个百户所五百余人,这才随着这引路的工匠,浩浩荡荡地往里走去。
然而,刚刚往前走出去不多远的距离。
众人便感觉到……
明明还是刚刚开春没多久,春寒料峭的日子,若是往远处看去,还能看到山上有未曾全然化去的雪,可前方却是扑面而来的一股灼热气息……
「嘶……这炼丹司啥地方,这大冷天的,居然热?难不成是仙师们在前头炼丹?」
「就算是炼丹,也不至于热到这地步吧?」
「……」
这次,众人学聪明了,都只在心里暗暗吐槽着,面上还是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
当然,再往前一些,他们都老实不起来了。
不是他们素质和定力不够。
而是……特么的哪家仙师炼丹用这么大的炉子?而且这炉子还特么是奇形怪状的???
在他们的视线之中。
赫然便是一座座整齐排列着,间隔有一定距离的,奇形怪状的了炉子,这些炉子散发着极高的温度。
每个炉子旁边都有身材精壮、赤着上半身的人在旁边看守着,有的炉子旁边还有人挥舞着铲子,往炉子里面加煤块儿。
“这……又是什么情况???”
“我的天爷!我这是跑什么地方来了?这地方,真的是炼丹司?没听说过仙丹还有这种炼法啊?”
“而且……那些道教仙师们呢?陛下去年还大张旗鼓地招了一大批仙师给他炼丹,怎么全是赤膊大汉?”
“……”
走在路上远远看着这一座座炉子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感觉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满脸都是懵逼。
直到他们看到有人转动炉子。
把一炉子钢水从里面倒了出来,他们这才明白这是做什么:“这是……在烧铁吧?”
————————
对于经常看到的一些吐槽,卑微小作者说几句心里话哈:
不少人觉得我对配角的描写塑造过多了,主角剧情太少了,首先,无论主角出现不出现的地方,剧情肯定毫无疑问,是要围绕主角产生的(直接Or间接)。
但是我个人觉得哈。
主角影响的,自然有宏大的一面,譬如工业革命,譬如主角会一步步把大明变成陆上霸主、海上日不落。
同时也一定有微观和细小之处。
各行各业、高官贵人、底层小官、老百姓、大人物、小人物……其实都是构成这个世界的一部分,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主角的到来、主角的行动,也一定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宏观+微观。
如此这才会是一整个鲜活和真实的世界。
小作者最首要的任务,当然是秉着服务好各位读者姥爷的中心思想,尽量把剧情写得流畅、写得爽。
但与此同时。
也想把这个世界写得真正鲜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而不是一味地用扁平化、脸谱化的npC型工具人来推进主角的成就,搞得跟玩游戏一样。
包括我前文也提到过主角的一些心态变化:从高高在上的穿越者、游戏者心态,渐渐地会真正把自己放在「帝王」、「君父」这样的位置上,也真正融入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同喜怒哀乐。
从这个时代出发再往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是所有华夏人的痛和遗憾,我想每个人都会去想,若是这时候我们走对了路该多好?
小作者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也是真的想把这一切写活起来。
或许也有比例不够不尽如人意之处,就得请各位读者姥爷量大包涵了。
这本书的主角可以说是朱允熥,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角也可以说是……有朱允熥在的大明。
可能这也是小作者的写文风格吧。
真不是水。
(斯米吗喽.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