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生选纨绔当爹!结果养成皇帝了 > 第420章 他甘之如饴

第420章 他甘之如饴

    恒王府。

    “王爷,太子殿下和郡主已经抵达永平县了。”

    听到下人的话,恒王提笔的手顿了顿,看着眼前写的并不美观的字迹,恒王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他自小未得名师教导,这手字自然是拿不出手。

    可一个王爷......怎么能连字都写不好呢?

    “流儿和洄儿呢?”

    “回王爷,世子正按照您的吩咐在书房苦读,郡主今日去女学了,还未回来。”

    恒王闻言脸色好转了些许。

    “备车,本王要进宫面圣。”

    紫宸殿。

    “恒王,你着急见朕可是有什么事情?”

    元祐帝对于这个半路出来的侄儿虽无什么情分,但也给足了身份地位。

    “皇伯父,侄儿听闻太子殿下和郡主已经抵达永平县,想亲自去迎接,侄儿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堂兄和阿欢了。”

    听恒王如此说,元祐帝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知道你急着想见他们,但地方官员都不曾见过你,你贸然出去怕你受委屈,你且同朕在京城里等,按照你堂兄的性子,不出三日就赶回来了。”

    元祐帝自己可比恒王着急多了。

    “是侄儿欠考虑了,一切都听皇伯父的。”

    恒王见自己想要跟地方官员熟络交往的计谋不成,脸上却无半分异样,甚至还上前主动为元祐帝研墨。

    时不时说一些百姓们之间的趣事儿,逗的元祐帝笑声不断。

    殿外,沈清平眼神晦涩。

    “小沈大人,奴才这就去替您通传。”吴奇说罢便要进殿,却被沈清平拦下:

    “不必了,本官是想跟皇上禀告迎接殿下和郡主回来的事宜,既然恒王殿下在里面,本官另寻他时来便是。”

    吴奇见状腰弯了弯,似是不经意间开口:

    “小沈大人,恒王殿下很有孝心,且为人淳朴宽厚,不少大人提起来都赞不绝口呢。”

    沈清平闻言脸上的笑意越发扩大,但周身气息却让吴奇暗暗心惊。

    “是呢,本官也总听到朝臣们夸赞恒王殿下,殿下和郡主回来见了恒王殿下,也会很喜欢的。”

    直到出了宫门,沈清平的脸色才彻底冷了下来。

    沈府。

    “念安,谁惹你家三爷了?”

    沈明文的话让念安眼皮子跳了跳,怎么感觉三爷吃瘪,老爷反而一副喜闻乐见的模样?

    “爹,你觉得恒王如何?”

    沈清平的话让沈明文顿了顿,憋了半天,沈明文憋出来了一句:

    “不似表面看起来那般单纯。”

    一个看起来老实宽厚的王爷,却知道拜托他这个当朝太傅教导恒王世子,若非他反应机敏,还真被这个恒王的表象给骗了。

    雅乐郡主刚去女学没多久,虽学识不高,但却也赢得了一众贵女的好评。

    这可不是毫无心计的人能挣来的局面。

    沈清平叹了口气,“恒王可比皇上那几个亲儿子聪明多了。”

    一瞬间,沈明文都想跳起来捂住沈清平的嘴。

    “你......你再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老夫就把你摁着打。”沈明文气的直指沈清平的鼻尖,当这个混账的爹,他容易吗他?

    “平王傲慢,是以落败丧命。”

    “楚王愚蠢,顾头不顾腚,是以被圈禁。”

    “齐王懦弱,把命看的比天重,是以去了封地。”

    “可这位恒王,不好处理。”

    沈清平瘫坐在软椅上,坐没坐相没个正形儿,看的沈明文眉头皱的都能夹死一只苍蝇。

    “前几日早朝有朝臣下意识的夸赞龙凤胎的祥瑞之福,并非空穴来风。”沈清平的那双厉眼似乎永远都能透过表象看到更深层的东西,“是因为,如今恒王一家在朝中很有声名。”

    “老三,皇上亲口说过,东宫地位不可撼动。”

    沈明文叹了口气,“你也不必过于担忧。”

    看着沈清平鬓角的一根极为明显的白发,沈明文心里酸涩的厉害。

    “爹,你是当朝太傅,辅佐皇上参政议事是你的职责。”说到这里,沈清平勾了勾嘴角,“而儿子我,却是东宫属官,任何会对东宫产生威胁的人,我都得死死盯住。”

    殿下和郡主在前线顶着危险打仗。

    后方恒王一家却得了不少好名声。

    没错,他就是看不惯。

    沈清平走后,沈夫人方才从屋外端着茶走了进来。

    沈明文抿了口茶水,“老夫不如这个儿子。”

    “妾身斗胆说句关起门来的话,老爷和皇上,是半路君臣。”沈夫人眼底浮现出了几抹笑意,“就连您和太子殿下,也是半路师生。”

    “可平儿和殿下,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若他日殿下登基,满朝文武中不会有比平儿更得殿下信任的人了。”

    “若是平儿不如此,那才叫辜负了殿下。”

    沈明文靠在椅背上,抹了把脸,“他才不到四十岁,就华发早生了。”

    “慧极必伤,他不能总是紧绷着。”

    沈明文是打心底里心疼这个儿子。

    沈夫人闻言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淡去,夫妻两人相顾无言。

    ......

    恒王没能如愿,沈清平当晚却骑着马离开了京城。

    正好在莱津府见到了正快马加鞭赶路的宋裕和宋时欢。

    “夫子!”

    见到沈清平,宋时欢便高兴的呼唤了起来,“夫子知晓我打了胜仗,特地来接我?”

    打仗的这几个月,纵使被军中从上到下的将士都夸了一遍,可宋时欢都不曾流露出半分骄傲自得。

    如今见到沈清平,竟不自觉的露了几分。

    “我特地让人把郡主英姿写进了话本子里,还有殿下,到时候让戏班子好好唱唱。”

    “做得很好。”宋裕克制的夸赞了一句。

    因着沈清平的到来,宋裕索性让大军继续行进,他和宋时欢就地歇息一晚,次日再赶路跟上大军。

    三人戴着帷帽,走在莱津府的街道上。

    “这是沈家开的学堂吗?”宋时欢稀罕的看了好几眼,里面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听起来便让人心旷神怡。

    学堂很大,容纳了许多孩子。

    沈清平点了点头。

    那年沈清辉犯错,他代替沈家承诺过在莱津府设学堂。

    既然承诺了,他就一定会做到最好。

    “夫子,谢谢你。”

    “我和父王替莱津府的孩子们谢谢你。”

    透过帷帽的皂纱,沈清平看到了宋时欢和宋裕两双明亮的眼。

    世人不解他为何愿意殚精竭虑至此。

    他甘之如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