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锋一愣一愣的时候,战马上的阿韵一勒缰绳,扫视了黑苗众苗一眼,最后朝他韩锋那边而去。
“韩总,慕王在刀贝寨,上马,带你和明总先去。”
“啊?”
韩锋还是没反应过来,他脑海中不断的闪着一句话:南助理是苗妹妹?
不对!!!
不对不对,非常不对!
韩锋打量着战马上阿韵的苗服,然后又跟周边的苗妇们穿的对比了一下。
然后,他惊了!
真的惊了。--
“南助理,还真是你啊?可是,你穿的--”
“南助理,你怎么穿苗妇装啊,还是黑苗的苗妇。”
韩锋怎么着也是来过几次的人了,并且还专门研究过苗家十二支系的苗服呢,怎么能看不出阿韵穿的是苗妇装呢。
要知道在苗家,姑娘装和妇人装,那是不能乱穿的。
姑娘就是姑娘,苗妇就是苗妇。
姑娘不会去穿苗妇的苗服,而苗妇,也不可能再穿姑娘装。
何况,南阿韵的发式和苗服上的银饰,都是苗妇特有。
而对明诚他们来说,他们只知道慕王的助理是个非常能干的高材生,却没想到,竟然也是苗人。
关键是,南助理穿上苗服,怎么就这么好看呢。
蹬蹬蹬--
韩锋愣过之后,急忙跑上前,“南助理,你找到你未婚夫了?”
“废什么话。”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找到你未婚夫,怎么一声不响的就嫁人了,这要是让全公司和商圈大佬们知道,得伤透多少人心啊。”
韩锋赶紧说:“重要的是,我沫尘资本堂堂第一助理,结婚这么大的事,不能悄无声息就干了啊。”
“少废话,去不去见慕王。”
“啊,早说嘛!当然要去见了。”
不知为何,韩锋感觉这次见着慕王的助理,这美得不像话的气质美女,似乎变了很多。
韩锋叫上明诚一起上马,然后从另外一条路朝着刀贝寨那边去。
途中,好奇得不得了的韩锋,还大声问阿韵。
“南助理,你男人是黔东这边的苗郎啊,等见过慕王后,介绍我们认识一下,我得看看什么样的苗郎才配得上你。”
“韩总,好奇心破裂之后,会害死猫的。”
“啊--”
“驾!!!”
…
阿尘这边,他刚接完谭县的电话--
依旧秉承以往的态度,绝不插手府衙的招商引资。
至于这个时候去县衙,除非他脑门被挤了。
要知道外地的很多富商都在县城那边,要是他慕阿尘这个时候去露面,岂不是给了府衙一大个脸。
美死谭县了。
要知道就这种年代,如果沫尘资本对苗寨的百亿投资没有落到白纸黑字上,不管谭县他们怎么努力,那些投资者不会轻易让资金到账的。
所以,阿尘接完电话后,直接扣电池,不在服务区。
然后跳下地坎,混在人群中,去那县道对面那一片聚集地。
这里,数百家餐饮店,其规模比十几公里外的镇子还要大。
至于小摊贩,多不胜数。
甚至还有后来搭建的民宿,--
这些,都是非苗人自己想出来的。
当然,苗民为主力,统一规划。
此刻,人群中的阿尘,外地来的基本上都不认识他,而本地的非苗人,认识的他的,三分之一吧。
毕竟阿尘不常露面。
可认识他的,在当地都是有声望的人。
就说现在吧,无论他再怎么低调,走到哪家的摊子和店面,给他打招呼的实在是太多了。
不管老少,也不管的是不是苗人,见到他慕阿尘,都是一声声最亲切的:阿尘!!
上了年纪的老人,拉着阿尘的手就不想放开,老泪纵横的说着天灾时候的事。
声声感谢,声声哽咽。
其中一个六十好几的阿婆就站在一边,望着阿尘不断的抹眼泪。
这位阿婆的周边,全都是老人。
他们都在这边支一个小摊子,有的炸洋芋颗颗卖,有的拿土特产来卖,也有的卖野味。
人群中的阿尘,与乡亲们聊了一下,让大家都不要聚在一起,影响到其他店做生意。
可乡亲们却说,能够见到忙碌中的阿尘,别说是耽误生意,就算关门不做了,他们不在乎。
这些,都是在灾难中被苗民从生死线上,不顾生死带出险境的。
可调动苗民救援的,不就是面前这个大孩子吗。
所以,阿尘的出现,这边可是爆满,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一圈又一圈。
远处的武防和公防看见这边人头涌动,还以为是打架,全都冲了过来。
可为首的雷战和云开一看见是阿尘,他们赶紧命令各自的人后退。
其他外地来的,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想靠近一点,但都被穿着苗服的苗民们给隔开了。
不仅如此,还有几十上百名五大三粗的汉家壮年自发组成一直队伍,就守在旁边,时时刻刻留意着,就怕有坏人对慕王不利。
这些人,是最严重灾区的,是苗名救出来的。
他们感恩苗家,感恩准苗王。
不大会儿,阿尘让大家都各忙各的,--
然后,目光落在那十几位非苗人的老人身上。
老人们穿得很破旧,但却干净,身前的摊子上放着的都是特产。
其中一个阿婆,她迈着蹒跚的步子来到阿尘面前,之后--
眼泪婆娑的她,抬起颤抖的双手,紧紧的拉着阿尘。
“怎么了奶?”
奶?
阿尘的一声“奶”,宛如催泪弹一般,--
老人哭了。
“苗家儿啊!你的大恩大德,老婆子无以为报啊。”
“上苍保佑,保佑我们的苗家儿无灾无难,与圣女开枝散叶。”
老人的个子虽然不到阿尘的肩膀,但却抱着阿尘痛哭。
一声奶,一声儿--
声声祝福!
这一幕,虽然没有多少言语,但却裹着浓浓的情义在里面。
旁边的老人哭了。
不远处的乡亲们也哭了。
这个时候,阿尘才知道,这些乡亲是天锦县那边过来的。
天灾时,最严重的那个寨子,几乎全军覆没。
是苗家郎赶到之后,在重重险境中,将他们扒出来的。
其中抱着阿尘的这位老奶奶家,十几口人,现在就只剩下她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孙子了。
庄稼没了,房子没了,--
人,也没了。
阿尘在一边听得辛酸。
而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就在这边支了一个小摊子,卖烙的洋芋颗颗,--
其他的老人们,损失也惨重。
他们汇集在这边,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见恩人一面。
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天,本来不抱希望的他们,今天真的见到了大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