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许承安让赵光良上培训课,自己则带着赵建平进了城。
和周建国在市政府会合之后便马上出发,很快来到目的地。
它位于和市区接壤,通往火车站的路边,如此一来也方便运输。
几人下了车,由周建国带着绕着那块地走了一圈:“喏,这块就是集散中心的项目用地了,许厂长,你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这面积足够了!”
许承安很满意,这块地比自己目前的工厂用地还要大了不少。
怎么说这个集散中心的性质相当于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常得有拖拉机大货车进出的,不可能小得了。
现在批地也是最容易的时候,没改革开放之前想都别想,刚改革开放的前几年地方政府也不敢大搞特搞,可是现在是80年代中期了,市场越来越开放,私企也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发现改开的好处之后,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可观,只要你能带来大创收就行,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如果换到两千年后又不一样了,那些闲置用地很多都开发搞房地产了,要批地手续越来越麻烦,还得涉及到诸多利益关系,不像现在这么纯粹。
赵建平则看得瞠目结舌,动不动就搞块那么大的地做新项目,这是要吓死个人啊!
怪不得厂长说得投资一百个左右,这个规模的地皮,少点钱都开发不了。
周建国又道:“你那边资金如果有啥问题的话,我可以和银行那边说一嘴,这个集散中心也是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可以给你打个利率优惠。”
周副市长也考虑到开发这个集散中心需要大量的资金,更何况许承安的加工厂也在扩大规模,两边都得花钱,再过些时候,可能还有很多其他乡镇的黑木耳通过他的渠道转卖到省会,这些需要的资金额度都是相当庞大的,目前的许承安去银行贷款怕是吃不消。
“对,我确实挺需要资金的,那就感谢周市长了啊!”
许承安高兴得很,自己去贷款是没问题的,不过现在银行的利率高得很,能减点利率说不准又能省下几万,基数大了,随便减点小利息都不是小钱。
又和周建国讨论了下集散中心的规划,和厂子的部门结构有些不一样,主要是质检部和仓储物流部两大重要部门。
前者负责黑木耳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定一二三级品,防止劣质产品滥竽充数,影响沧城黑木耳的口碑和声誉。
许承安很诚恳地提出让打算在质检部设置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定点办公室,希望对方能派人入驻,携手负责黑木耳质检和监管,一方面是借用相关部门的人手,另一方面自己这个集散中心虽然由政府扶持,但从资金结构上毕竟属于第三方,还是得让相关部门参与,表示自己没有只手遮天的打算。
政府给自己的权限太大了,甚至有点垄断的性质,就目前而言是好事,然而放眼长远却并非完全是好事,所以许承安自己都得削弱一下,别搞得太过火了。
周建国点头答应了,从市场监督管理局那边派两个人质检员过来就差不多了,这不是大问题。
至于仓储物流部,自然就负责黑木耳的入库、保存、出库和配送运输等物流环节了,这个没啥好说的,仓库花钱盖就是,车队许承安自己也有,不存在问题。
行政部门设一个综合办公室就行,连人力资源部都给免了,交易集散中心又不是电子厂机械厂,不需要高端人才,随时都能招工,所以尽量别搞太多部门,弄得过于臃肿,能精简都精简。
还有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和品牌形象建设,客户关系维护等等,也就差不多了。
最后是财务部,负责资金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和财务报表编制,这个集散中心涉及到的账目数据比加工厂会更为复杂,除了让施秋晴掌管,许承安还打算多请一个专业会计和一个专业出纳,大学生不好请,但是沧城夜大就有很多专业会计班出身的人才,可以满足需求了。
对于许承安的规划,周建国没有意见,他觉得挺周详的,想来他对这个大项目早就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周副市长还有其他事要忙,带许承安看了地,谈了会之后,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许厂长,沧城的黑木耳产业项目就彻底交给你了,这可是一个涉及到数千万产业价值的农副产品的大项目,你的肩上承担着无数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任重而道远啊!”
数千万在八零年代是什么概念?对于沧城这种位于林区,以农林业为主的小城而言,黑木耳这个农副产品的产业价值已经是GDP很重要的一部分,为此地方政府才会花那么大的力气,出让那么多的资源支持,否则的话,光靠周建国和许承安的交情,这个集散中心不可能得以审批。
“周市长,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负您的厚望!”
许承安郑重地点头,就像在许下一个承诺。
这就是他打算几年后才离开沧城的原因。
一方面钱还没挣够,另外一方面产业链还没完成打造成熟,能脱离自己的关系顺畅运行。
周市长对我寄予厚望,做人得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
以建平目前的能力也无法接班,哪怕他成长得很快,还是得多培养几年才能交接。
总之,在离开沧城之前,我得得把一切都搞好,这也是也是为了自己,毕竟就算去了别的地方,只要厂子和集散中心不出问题,还是会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后续收入。
有个几年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周建国又对另外一边的赵建平道:“赵副厂长,你身为许厂长的左臂右膀,也得辅佐他,一起把这个集散中心搞好啊!”
赵建平是许承安的亲信,这次看项目用地又把他带了过来,那就是有让副厂长参与的意思了,周建国才会有此一说。
“是,周市长,那是必须的!”
赵建平连忙点头。
如周建国所料的那样,赵建平得参与这个项目,而且为了以后的交接,许承安会让他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省会市场那边的事务,还是集散中心的管理。
但是光有赵建平还不够,那么大的一个集散中心,靠赵建平一个人怕是管不过来。
身边的人才不多,有能力,有见识还有魄力的就更少,好在许承安心里头还有另外一个人选。
地都批下了,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不可能还有变故,既然已经确定下来,趁着进城,也是时候找他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