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承安哥,你觉得几十年后的沧城会变成什么样子

第三百七十六章 承安哥,你觉得几十年后的沧城会变成什么样子

    正月初五,也称破五,也是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大清早屯里的鞭炮声便比彼起彼伏,家家户户都用这种方式驱除邪气和穷气,迎接财运和好运。

    吃过早餐后,施家一行人便做了大扫除,把过年这些天的垃圾全都清掉,家里顿时焕然一新,变得干干净净的。

    从“破五”开始,就能清理垃圾了,寓意“送穷”。

    大扫除结束,许承安带着三姐妹进了趟城。

    年初一开始就呆在家里,虽然日常和三姐妹侃侃大山也蛮有意思,但是久了也会有些闷的,所以进城逛逛。

    出门前许承安还把那只海鸥相机给带上了,每年他都得拍拍照,记录下这个时代的生活和变化,脑子里的记忆,毕竟不可能有照片那么清晰。

    以前带三姐妹进城只能开摩托车,现在有越野车了,不用吹西北风挨冷,而且也比摩托车快。

    拉达尼瓦一进城区,所经之处,就成了市民们关注的焦点。

    这年头有辆摩托车就是有钱人了,小汽车是大土豪的身份象征。

    拉达尼瓦造型奇特,不像平常的政府和单位用车,让市民们都纷纷侧目并猜测车主的来头。

    “这是啥车呀,真特别,我从来没见过,和吉普瞧着不一样!”

    “好威风的车子,要是咱也能整辆开就好了。”

    “得了,咱有这个本事吗,这车子一看就贵,没个十万八万甭想开得上!”

    “……”

    国人对于越野车是极其偏爱的,看到拉达尼瓦那大气的造型就被迷住了,各种羡慕。

    坐车里的三姐妹排场拉满了,就像领导出巡似的,但是施秋晴等人也不感到局促,因为以前开摩托车进城同样会被市民们行注目礼,早已习惯了,至少开越野车还有窗户阻隔着呢。

    初五出来玩的人多,闹市拥挤,拉达尼瓦在市集外远远地就找了个地方停下了,80年代街市还没划停车位,也不需要停车收费,只要是停得下的地方都能停。

    几人下了车,好些日子没进城了,施秋玲兴致勃勃的:“人可真多哇,这几年卖东西的也越来越多了呢!”

    幺妹说的其实就是沧城的一个显著变化,计划经济时代渐渐落幕,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最明显就提现在商贩的增加,还有那些原本禁止私人摆卖的商品,也在逐一解禁。

    许承安拿起海鸥相机,“咔嚓”“咔嚓”地就对着周围拍了几张。

    施秋晴见状就不解了:“承安,大街有啥好拍的啊?”

    现在用的还是胶卷相机,数目相机的时代尚未来临,拍照可是得消耗胶卷的,一卷富士或柯达的彩色胶卷得二十多块,如果冲洗出来更贵,拍两套胶卷下来都顶得上只便宜点的傻瓜相机了,拍照可以说是种奢侈行为,真有拍照需求的,基本只拍人,或者连人带景一起拍,很少像许承安这样随便拍街景的,更何况这街景也没多特别,所以大媳妇深感奇怪。

    许承安笑着解开了她的疑惑:“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变化得很快,每过一两年都是新的样子,所以我想用相机拍下这些画面当成留念,没准过得几十年以后,沧城和现在会是天壤之别,到时把这些老照片拿出来看看会很怀念。”

    “噢,原来这样啊。”施秋晴点了点头,不过还是觉得有些浪费。

    许承安用的胶卷是富士100,售价二十多块钱,最多能拍三十六张照片,光是胶卷花费每张就六毛钱了,连洗出来得每张一块了,换成普通人哪舍得这么造啊,然而许承安拍起街景来东一张西一张就像不要钱似的,平时在村里头遇到什么事也是各种拍,大媳妇估计许承安光是每年拍照的花销都得大几百甚至上千。

    施秋宁则饶有兴致地问道:“承安哥,你说几十年后沧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几十年以后啊……”

    许承安的思绪回到了重生之前,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那个时候沧城可能很多高楼大厦了,有些能盖到二三十层,街上到处都是小汽车,川流不息,想找个地方停车都不容易。街道两旁都是霓虹灯,一到晚上就五光十色……”

    众人听得悠然向往,许承安描绘的这幅蓝图着实太有吸引力了。

    直到他说完,施秋玲这才开口:“二姐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这能盖得起来吗,不会塌掉吗?还有遍地的小汽车咋可能啊,小汽车老贵了,能买辆摩托车都不容易,哪有这么多人买得起小汽车!”

    “哈哈,怎么会塌掉呢,现在漂亮国那边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就多得很,小汽车也不少。咱现在和漂亮国比不了,但是凭借努力,总会慢慢缩小和发达郭嘉的差距,我想那一天迟早会到来的!”

    许承安口气肯定,毕竟是从那个时代回来的重生者,华夏和沧城的未来怎么样,他都了解得很。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重生前的时代比现在要好了多少倍,然而人们也变得浮躁了。

    现在的人穷,那就少吃点,衣服有得穿就行,出行大多时候靠走,好点的就一辆自行车,盖不起砖石房的话,住土坯房也很好。

    可是后世的人却永远很难满足于吃饱穿暖,衣服鞋子得追求新款时尚,每年每季都换,还得名牌。

    出行骑自行车?想啥呢,小电驴和摩托车都不行,得四只轮子的。

    没钱咋办?去银行贷呗!

    买房子也去贷,并且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房子的地方才有家!”

    对此许承安是不认可的,他觉得有家人的地方才有家。

    家人在身边,就算租房住也是心里头踏实的,没有家人的话,住大别墅也只会觉得空虚寂寞。

    还有些人买个手机都得分期,分期也就算了,还得买大几千的爱疯,连用腰子换的事都做得出来。

    有能力的话,追求更好的物资生活无可厚非,就像现在的自己,能实现财富自由,钱想咋花都行。

    问题很多人没那能力,却喜欢各种超前消费,导致负债累累,这就很不聪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