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氏屋里,三兄弟谁也不搭理谁,等抓药的回来后黄氏自觉去熬药。
“娘,药钱给我。”
老孙氏有些不舍,银子到了她手里就是她的了,可想想后面还要靠小儿子给找大夫,心疼的数出六两七钱外加村里大夫十五文的出诊费。
“老三,这药真贵。”
“里头全是好东西能不贵吗?别想银子了,你身体最重要。”
这话老孙氏最爱听,“你说的是,身体好最重要。”
三儿子说的没错,家里又不是没钱,她不该心疼银子,身体重要才是顶顶重要的。
“老三,萧雷之后有啥打算?还继续念吗?你有啥打算?”
良久,赵大文问了纠缠他很久的问题。
他宁可萧雷将来中状元也不想赵大树中举人,太特么打脸了。
“我呀,我不打算继续念了,有秀才我知足,至于萧雷,过阵子他就去府城了。”
“哦,他要去府城念书?”
“不然咧,留在县城找谁教他?”
“府城去哪念书?”
“肯定最好的书院,我们家又不是读不起,还需要挑选?”
赵大文心堵,如果当年他中秀才后能去府城念书,怕是也中举人了。
就像赵大树说的,县城连个像样夫子都没有,如何教他?怎么教他?
他—赵大文,是被耽误了。
“他一人去府城?”
“小雨跟着一起,刚成亲怎么能分开。”
他没说自己也会跟着去,躺床上那个怕会闹着一起,等走的时候再说。
“去府城住哪?”
喝了止疼药的老孙氏有了八卦的力气,她饿了,黄氏正在给他们做宵夜。
“考秀才的时候在府城买了宅子,和书院距离不远,萧雷以后上下课赫恩方便。家里还有马车,更为方便。”
赵大文再次确定他们不能得罪老三,并且娘不能死。
以后儿子们去了府城如果能借住他家,能省下好多银子。
吃住其实是一项大花销,不能吃很差,可好的也贵。日日吃看不见的钱流水般就没了。
赵大勇没想那么多,他现在心里只有刚才花出去的四十两,心疼的不要不要的。
既然不差钱,为何还要榨干他?
老三果然不是个东西!
“老三,萧雷到底只是个赘婿,你们对他太上心了。再说你当初选上门女婿,不就是舍不得小雨去了婆家,不能日日见吗?现在好了,去府城更远,咋见?”
赵大文还想继续努力一把,如果能劝服老三最好,劝不住对他也没损失。
大儿子的话说到老婆子心坎上了,“老三,你大哥说的一点没错,你姓赵他姓萧,怎么也走不到一条路。”
“我心里有数。”
你有屁的数,你的数不就是一味纵容。
老孙氏一句话不想继续劝,她自己都快死了哪有精力管别人?
“宵夜做好了,我现在端进来?”
“端进来吧。”说着赵大树望向老娘,“娘,你也不能起身,让黄氏喂你吧。”
“行吧。”
所有人都饿了,宵夜是白面做的细面条,一碗里头两个鸡蛋,还有青菜和肉丝。
“面汤是晚上熬的骨头汤剩下的,老爷你将就着吃。”
赵大树喜欢吃好的,可也不是讲究的,端起面碗尝了一口,“黄氏你手艺不赖呀。”
“老爷过奖了。”
赵大文和赵大勇都没客气,这碗面花了他们四十两银子,家底都搬空了,一定要吃完,汤都不能剩下一口。
尤其是赵大勇,这几年过的苦不拉几的,好东西也就出去吃席吃一点。所以现在一碗面他吃的根本停不下来。
好吃,难怪老娘对黄氏满意,手艺杠杠的。
吃完全身都舒坦了,肚子暖洋洋哈的几人同时打了个哈欠。老孙氏吃了药身体没那么疼了,她也吃了满满一碗面,汤几乎喝完。
“娘,你这胃口可以呀!”赵大树惊叹老娘的好胃口,他瞅着她一点毛病没有。
“要不是腰太疼了,我还能再吃一碗。”
额……
“你们吃饱没,没吃饱锅里好像还有。”她是不吃了,被人喂着吃忒费劲,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半坐起来自己吃饭。
“我还要再来一碗。”赵大勇刚吃出滋味就没了,他认为自己还能干两碗。
家里很少吃肉,所以他胃口很好。
赵大文想了下,“我也要一碗。”
他家里生活条件也不咋滴,银子存起来打算儿子以后念书用。不是他不想吃,王氏太抠搜,他又打不过她,只能隐忍。
赵大树挑眉,这两人打算把四十两吃回来?
想到老娘屋里的细粮全是他给的,不想吃亏的赵大树,“我也来一碗。”
一刻钟后,赵大树撑到了嗓子眼,扶着凳子站起身慢慢走,他不行了,撑的肚子疼。
赵大勇一动不动,他乏了,吃饱就该好好睡一觉。
赵大文也在慢慢走,他也有点撑,毕竟晚上已经用过了,现在又干了两个海碗面条。
只是有点撑,并没有赵大树那般夸张。
赵大树整个人都不好了,咋滴?兄弟几个只有他最废物?最不能吃?
他以前可是能吃遍全家无敌手的。
老孙氏吃饱后直接睡着了,没一会赵大勇坐着打起了呼噜,他干体力活的跟他们闲人没法比。
只有赵大树和赵大文大眼对小眼到天亮。
到家的时候,发现自己家门口蹲了个人。
又有哪个不长眼的想来讹他?难道是萧雷后娘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