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370章 新五大布政使司

第370章 新五大布政使司

    封赏完后,大典还没有结束!

    接二连三的圣旨频频发出!

    西南半岛是打下来了,有功之臣也都一一封赏了,可最重要的事情还没做。

    那就是这么大的地方该如何治理!

    首先要重新划分行政区域!

    也就是之前定下的新域,把整个西南半岛划分成四个新行省,汉南布政使司除外。

    后来,朱雄英深思熟虑,和陈丕,李泰,湘王等人商议后,觉得如果把西南半岛划分成四个行省的话地域太大,也太过分散,一个三司管理起来很困难,于是,将原本的四个行省重新拆了,组成五大行省。

    分别为,第一行省,取消南掌国称号,更名为大明广南布政使司,统治辖区为整个原南掌之地,治所定在万象城,第一任主官景清,布政使兼任按察使,新封定国公瞿能,任兵马指挥使。

    湘王就藩处于中心的万象城,外加四个郡王,分别镇守东南西北四个角。

    西南半岛第二行省,取消孟连,孟艮,车里,木邦,八百大甸五个宣慰司,更名为大明滇南布政使司,统治辖区就在这原五大宣慰司之内,治所定在孟艮府,第一任主官为黄观,布政使兼任按察使,新封明武侯张袭任兵马指挥使,明威侯戚宁任兵马指挥佥事。

    这地方相对平稳,没有太多的叛乱之事,所以皇帝把这地方给了二儿子越王,就藩孟艮,另外还有四个郡王也在此地。

    西南半岛第三行省,取消大古剌,底兀剌宣慰司,缅甸的阿瓦王朝,更名大明西津布政使司,治所定在阿瓦城,第一任主官为王骥,布政使兼任按察使,新任翊国公陈懋为兵马指挥使。

    这可不是什么安稳的地方,缅人好斗,将来必有叛乱,所以就需要一位铁血藩王来镇守了,汉王朱高煦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而且这地方几乎到处都需要人镇守,皇帝直接砸了十个郡王在这,可谓煞费苦心。

    朱高煦,王骥,陈懋,征讨麓川的铁三角,彼此之间都熟悉,也能相互信任,朱雄英才能放心。

    另外,杨洪,蒋贵等人也在此地的兵马指挥使司任职。

    本来皇帝是打算把王骥带回京城在兵部任职,可实在没办法,要是换成别人,真不见得能和朱高煦尿到一壶里,所以只能先让他在这稳定几年了。

    西南半岛还剩下两块地方,就是原本的真腊和暹罗了,本来是打算并成一个布政使司的,但考虑到这两块地方加起来实在太大了,而且沿海,暹罗之地的地域南北拉的太长,一个三司管理起来实在太过困难,于是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布政使司,分别为海西和海东布政使司。

    这两个地方和大明属于不同的文明了,汉化起来极为困难,而且平安征讨之时,也遭到了很大的抵抗。

    所以,保国公平安奉命镇守海西,雍国公蓝太平海东,各任兵马指挥使,朱雄英又砸了八个郡王过来,又让楚王分出两万兵马,归地方兵马指挥使司统领,主要负责海防和海运。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太大的变动,占城更名,并入汉南布政使司!

    取消孟养宣慰司,更为一府,并入云南布政使司,皇帝的小儿子卫王就藩此地。

    麓川更名南安府,并入云南布政使司,凉王朱文均就在这地方,用意不言而喻,让善于军事的凉王来掣肘沐家。

    之后,大量卫所要在西南半岛五大新布政使司的疆域拔地而起。

    要想尽快将一个新地方同化,融合,半农半兵的卫所制度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同时,大量的官员也会被派过来上任,治理一方。

    朱雄英从军事,民生,人员调动,配合,乃至朝廷大局上考虑了很多,却唯独忽略了一件事。

    两个儿子,凉王和卫王的封地连在一起,住的地方不到四百里路。

    大明西南半岛新五大布政使司

    ……

    封赏大典结束后,就是庆功宴,皇帝没有追究过错,而是慷慨封赏,这让所有人都很高兴,也就不计前嫌了,朱高煦都和吴忠勾肩搭背的喝起了酒。

    “汉王!”

    吴忠着酒杯说道:“麓川之战,打的不错啊,来,我敬你一杯!”

    “靖海公!”

    朱高煦也没拒绝,二人仰头就灌,不少军官开始拼酒,释放心中的喜悦。

    “各位!”

    杨洪扯着嗓子喊道:“都小点声,雍国公要说话了!”

    蓝太平很满意,趁机说道:“各位,我说两句,以后都在西南半岛这口大锅里吃饭了,咱们要把这块地守好,有肉一起吃,有军功一起立,有娘们一起……”

    戚宁连忙打断道:“公爷,这话可不敢乱说!”

    “哈哈,有好事,一起干!”

    在众人看来,西南半岛就是一处圣地,这里有军功,能捞钱,还远离朝廷。

    天高皇帝远,你我皆是二皇帝。

    石亨坐在一处角落,一个人苦闷的喝着酒,他最后的封赏只是一个卫所千户,更让他郁闷的是他还被分到了毫不熟悉的卫王麾下。

    朱雄英年纪也大了,不像年轻的时候喜欢凑热闹,走个过场就回了行宫。

    行宫外,凉王站立许久,犹豫不决,也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突然,里面传来朱雄英的声音。

    “怎么,打了胜仗出息了,连你爹都不见了!”

    朱文均心中一惊,小步走了进去,昏暗的房间只有一盏孤灯,皇帝坐在椅子上。

    “儿臣……儿臣见过父皇!”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行,还认你爹呢!”

    “儿臣……儿臣有罪,不该和父皇赌气,偷跑了出来……”

    朱文均低头说道:“儿臣后来才明白,父皇不让儿臣去打仗是为了保护儿臣,加上儿臣的孩子也快出生了……”

    “爹,儿子错了!”

    朱文均跪在地上,重重磕头!

    朱雄英缓缓起身,走到他身边,手掌轻轻的按在他的后脑上,说道:“麓川之战,你给朕长脸了,老三,你是朕的好儿子,朕有你这样的儿子,朕很骄傲!”

    短短的一句话,让凉王瞬间泪崩,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爹……儿子我……我……”

    凉王身体剧烈抖动,泣不成声,他上阵杀敌,英勇无畏,九死一生,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这句话。

    这一句父亲认可儿子的话!

    他做到了,他的皇帝老子终于认可他了!

    “以后到了麓川好好的过日子,你长大了,朕也老了,朕不能为你……”

    皇帝一怔,随即苦声道:“朕好像也没为你做过什么,你的一切都是你自己拼出来的,你真是白有一个皇帝老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