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365章 蹬鼻子上脸

第365章 蹬鼻子上脸

    大赦天下……

    一般在新皇帝登基,立皇太子,天灾,军事胜仗等时期会大赦天下。

    而杨士奇一开口,李景隆就立马听出了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

    “殿下!”

    李景隆起身行礼道:“杨大人言之有理,朝廷收复西南半岛乃一大盛事,乃千秋万世之功,当行大赦天下之举,以彰陛下仁德,显朝廷之威!”

    李景隆言辞恳切,突然又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十恶不原!”

    所谓的十恶不原,就是有十种严重罪行不在不赦之中,总结来说,就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人。

    谋反,叛乱,不敬皇帝,虐待亲人,无故杀人,不孝顺父母,父母丧期不守孝等等十罪……

    “所以……”

    朱允熥接着说道:“所以那些诽谤詹徽的人不遵圣旨,为谋反,对陛下不敬,为不忠,暗讽君父,为不孝,十恶所犯三罪,所以并不在大赦之中,没满门抄斩,已经算朝廷仁义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解缙附和道:“曹国公所言,有道理!”

    杨士奇拱手道:“殿下,话虽如此,然此次大赦天下乃为彰显陛下仁德与朝廷之威,那些诽谤詹徽之人,或受奸人蛊惑,或一时糊涂,若此时能网开一面,将其纳入大赦之列,不仅能体现殿下宽宏大量,更能让天下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恩泽,使民心归附!”

    “杨大人之言,有道理!”

    解缙再次点头。

    李景隆眉头微皱,反驳道:“杨大人,此等不忠不孝,不敬君父之人,若轻易赦免,日后恐有更多人效仿,置朝廷律法于不顾,那朝廷威严何在?”

    以前李景隆和杨士奇,解缙,包括铁铉这几个人的关系都挺不错的,至少不是政敌,可皇帝走后,李景隆突然就和这些人翻脸了,而且一步不让。

    谁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而那些诽谤詹徽,挑衅皇权的人虽然都被抓了,但至今还没定下罪名,因为几位辅臣的意见不一样,而李景隆也不能说,你爹走之前让你凡事都听我的,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他岂不成了董卓,曹操之流!

    杨士奇再次说道:“祖训有言,天下人评天下事,如今却要法办,朝廷岂不是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颜面何在!”

    “如此下去,谁还会把家国天下放在心中!”

    “殿下!”

    杨士奇拱手道:“还请殿下慈悲,宽恕这些人的罪过!”

    坐在首位的珉王再也听不下去了,拍案而起,指着杨士奇喊道:“我看诽谤朝廷,暗讽陛下,动摇我大明江山的背后就是你杨士奇在捣鬼!”

    “不然你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袒护那些乱臣贼子!”

    “殿下,咱们朱家的江山社稷可不能毁在这些奸人的手上!”

    太子摆手道:“叔爷,言重了!”

    “殿下!”

    解缙趁机说道:“既然辅臣之间意见不同,臣有个折中的方法,把那些诽谤朝廷之人全部流放到西南半岛,教化外邦,如此两全其美!”

    太子微微皱眉,冷声道:“解学士还是好好修你的书吧!”

    解缙尴尬道:“臣领命!”

    太子沉思片刻后,缓缓问道:“杨师傅怎么看?”

    太子口中的杨师傅当然不是杨士奇,而是从小教导他读书的杨溥。

    杨溥拱手道:“陛下临走时,将全国政务全部托付给殿下,殿下有独断朝政之权,臣子们的意见殿下只能为参考,最后还是要殿下决断……”

    “殿下所有的决断当以天下家国为重!”

    要说谁最了解太子,臣子之中恐怕就是和他朝夕相处的杨溥了。

    家国天下,可杨溥说的却是天下家国!

    太子微微点头,目光变得坚定,他站起身,扫视众人,看着曹国公,徐王和珉王,沉声道:“此次大赦天下,彰显仁德是为了让天下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恩泽,使民心归附,但律法不可废,威严不可失,那些诽谤詹徽之人,挑衅皇权,藐视君威,动摇我大明江山社稷之根基,十恶不赦,判秋后处斩,家人流放北海,家产全部充公!”

    杨士奇整个人愣住了,李景隆当即行礼道:“殿下圣明!”

    杀人不过头点地,太子何时成了这般了?

    杨士奇急忙说道:“殿下,三思啊!”

    太子坚定说道:“不必了,孤已经思八遍了!”

    “传旨,锦衣卫,办案!”

    两边争论半天,还不如杨溥一句话!

    朱雄英当初把杨溥定为太子的老师,其实就是看中他老实本份,做事还算公道。

    走出文华殿!

    朱允熥提了提腰间的御带,说道:“表哥,看出来没有,陛下在宫里的时候,那帮文官老老实实的,平常在宫里都不敢大喘气,现在陛下才走了半年,一个个的都开始跳出来蹦跶了,除了杨溥还算公正老实,其他人一丘之貉,那个解挫子,墙头草,两边都不得罪,特别是那个杨士奇,就属他最活跃!

    李景隆冷笑道:“舅爷在的时候,就从来没给过他们好脸看,因为这帮人蹬鼻子上脸,得寸进尺,记得永兴二年时,陛下刚继位不久,这帮人觉得舅爷老了,而陛下又年轻,就搞出一个南北榜,无非就是试探皇权罢了,杀了一批,老实了吧!”

    “三十年过去了,又有些不太老实了,如今又趁着朝廷收复西南半岛之际,又搞出一个大赦天下……”

    “幸亏啊,殿下能明断是非,不然,咱们这两个辅臣那是出力都不讨好!”

    “我现在是越来越明白,陛下为何多此一举,非要去西南走一遭了!”

    朱允熥也看了出来,皇帝去西南半岛,绝对不是坐镇军事这般的简单,至于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包括太子。

    文华殿内!

    杨士奇看向杨溥,不满道:“弘济,你这是做什么啊?”

    杨溥无奈说道:“说了我该说的话罢了,士奇,其实你不该袒护他们,也袒护不了,你忘了一件事!”

    “陛下只是不在朝廷,太子也没继位,监国之政务,等到陛下回来后必然要复查,到时候又该如何,会不会问你的罪!”

    “士奇,我也劝你一句,陛下还没老,就算回来后传位太子,朝中大小事依旧还是太上皇说的算,只要陛下还在,太子就算坐上皇位,当了皇帝,他依旧还是太子,你不该帮着那些人去试探!”

    “更不要想着和陛下去讲道理,陛下是什么人,你我心里都明白……”

    “哎……”

    杨溥叹息一声,继续说道:“等陛下回朝,一定会肃清朝廷,你……危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