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靖江王府!
“十一月初,大将军楚王率领大明水师于大古剌登陆,炮轰海岸,三日覆灭自古王国,纵兵劫掠伯固城!”
“十一月初,大将军蓝太平南下车里,覆灭车里城,擒获刀弄,刀双弄二首,命其决斗,尽皆殒命,随后纵兵劫掠!”
“十一月初,大将军朱高煦以象兵撞城之术,攻破麓川腹地,思伦法欲巷战,高阳王下令焚城,随后屠城,纵兵劫掠,思伦法败逃鬼哭山!”
“十一月初,大将军平安西进真腊,遭到抵抗,驱倭兵冲锋,副将何福以山地营倔地道破城,纵兵抢掠,继续西进……”
“十一初,大将军湘王攻打南掌,副将张辅,瞿能分兵南下,连下数城,战事稳定……”
听着五路大军的战况,朱雄英听的眉头越发紧皱起来,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这几个杀才……
五路大军,除了湘王那一路,有四路都在纵兵劫掠,这是憋疯了吧。
想想也是,收复西南半岛,提前三年就开始准备,调兵遣将,操练兵马,如今战事一开,士兵那不和疯了似的。
战争是残酷的,也没有什么法则,战败方只能任人宰割。
“陛下!”
于谦叹息一声说道:“仗不能这样打,收复西南半岛后,我大明还要治理,还要驻兵,不是打完丢弃,这般的杀戮和抢掠,会失去地方上的民心,会遭到地方的反抗,陛下勿忘汉南之事!”
其实这也是朱雄英最担心的事情,仗是好打,打完后怎么办?
万一各地要是反叛不断,会将大明在西南的军事活活拖垮,汉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黎利差点就丢了整个汉南。
蓝太平,平安,朱高煦,吴忠……这都是杀性极重的人。
如果不用这几个人,仗难打,用了,不是杀就是抢,这就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除非皇帝分成五个人,跟在身边,盯着这五个大将军。
皇帝要真能分成五个人,那还要他们五个做甚。
于谦的话其实也有道理!
朱雄英斟酌半天后,说道:“口喻,给五位大将军传令,少些杀戮之事,勿扰百姓,战后朝廷会论功行赏,莫要在抢了,让他们给朕省点心!”
没有问罪,只有一道口喻!
皇帝能怎么办?
他只能这样!
这口谕送到朱高煦,蓝太平几位大将军面前,约等于是一句屁话。
上了战场,都成了疯子,早杀红了眼,谁还顾得了这些。
不过,该说还是得说!
总不能换几个心怀仁善的文官过去打吧!
朱雄英走到大堂中间的沙盘前,拿起一旁的小红旗逐个插在西南半岛的各地方上,代表已经被拿下。
“写!”
于谦立马拿起毛笔,坐在椅子上!
朱雄英严肃道:“各地战事,不必急躁,要稳扎稳打,抵挡后院起火,确保后方占领之地安稳后,再行军……”
“传令朱高煦大军,停止杀戮和劫掠,于年后,率领大军,挥师鬼哭山,彻底剿灭思伦法,绝不能让他到处乱跑!”
“传令蓝太平大军,拿下车里,留军驻防各地,休整几日后,向西行军,拿下孟艮府,不要停留,继续西进,再下木邦……”
“木邦宣慰司的罕氏心向大明,如果愿意归顺,当接纳,不许杀人劫掠,不然,朕定治其大罪!”
“湘王大军也是一样,攻占一城一地,留军驻扎,以防叛乱!”
“楚王大军,不要进八百大甸,留守大古剌,切断海上的后路!”
“平安大军继续向西,拿下暹罗后,按兵不动!”
朱雄英不断的吩咐着,从地图上看,朱高煦在麓川,蓝太平在木邦,湘王在南掌,平安在暹罗,楚王在大古剌,五路大军在五个地方,目标就极为明显了。
五位大将军,从五个位置,将缅甸的阿瓦王朝团团围住。
在西南半岛的宣慰司,附属国中,阿瓦王朝是最不老实的,经常欺负周围势力,甚至公然拉着木邦一起反叛大明,朱雄英必然要给这个阿瓦王朝一个教训。
“另外,把周王调回桂林!”
周王年纪大了,不能在让他在前线操劳了!
而战事不能打太久,必须到明年夏季前结束。
一旦到了盛夏,西南各地,山林纵横,四处瘴气,容易爆发瘟疫,战事就难了,所以绝对不能拖,速速打完。
留给大明的时间,满打满算,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八个月。
也就是说,八个月就要收复整个东南半岛!
而皇帝自己坐镇桂林,亲自督促粮草。
粮草主要来自两个地方,陈丕输送汉南的粮食,周忱运送江南的粮食,源源不断的为大军输送补给。
而当初在贵州四大土司之地修建的那条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十一月,第一阶段的仗算是打完了,战事也到了一半。
眼看过些日子就过年了,各路大军也能短暂的歇歇了。
按照这样的进程,盛夏到来之前就能结束战争。
……
转眼之间到了永兴三十年正月!
朱雄英端着一碗饺子,坐在靖江王府的大堂,一个人孤独的吃着。
回首往事,自己已经当了三十年的皇帝了。
“过的好快啊!”
朱雄英感慨一声,低头吃了一口饺子!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三十年足够把所有事情做完,安心养老,可事与愿违,三十年风雨而过,并没有做完他想做的一切,日子还得继续过,这个皇位恐怕还要多坐上几年。
年后,各路大军按照战略,继续行军,而周王也来到了桂林府,和皇帝相见。
深夜,周王房中孤灯摇曳,朱雄英轻轻推开房门,只见周王披着袍子,坐在椅子上,不知在写着什么,皇帝走到了跟前,周王太过专注,都没有发现。
“五叔,还没睡呢?”
周王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
“坐,五叔……”
周王放下毛笔,拿着桌子上的一本书说道:“臣写了一些东西,不想惊扰了陛下!”
“是医书吗?”
周王点头道:“算是吧!”
“臣来到西南这地方有些日子了,也想了许多,此地潮湿难耐,瘴气弥漫,疫病丛生,百姓苦不堪言,收复西南后,我大明还要在此长久驻军,臣就写了一些治疗瘴气,疫病的方法,留于后世,也算臣尽了一份力了!”
朱雄英心中动容不已,真心说道:“五叔辛苦了!”
周王摆手道:“相比较其他兄弟,臣做的这点事又算得上什么!”
“五叔即便有心,也不用点油熬夜的写,当多休息,白日再写也不迟!”
周王感慨道:“陛下,臣老了,六弟也走了,臣想着自己也快了,趁着还有口气,要给陛下留点东西,臣也能安心去见父皇和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