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天不应 > 第431章 「幸甚至哉」

第431章 「幸甚至哉」

    太子明白了。

    “进入香檀寺前,我曾与那里的住持言明过,当日后陈国有需要时,我得舍戒还俗,住持也对此并无他言,而今大势将起,四国之内都在为此做着准备,我借着这个机会回来正好,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我。”

    陈王抿了一口茶,仔细想了想,说道:

    “齐王说,前些日子该有一个很厉害的年轻人来了陈国,是四国会武出风头的那位书院学子,这人以前也在帮他做事,并且与参天殿的关系很僵,回头你去边城那边儿问问,有消息了告诉我,我想去见见他。”

    太子略显忧虑,但见到了自己父亲的眼神,最终也将这份忧虑埋在了自己的心里。

    …

    翠竹峰。

    闻潮生盘坐于凉亭之中,借着一盏烛火与满目星光,静静凝视着面前的几本经文。

    他只用了半日的时间,便强迫自己将经文之上的内容全部熟记了下来,接着又用了半日的时间让自己倒背如流。

    闻潮生前世的确读过许多书,但对于佛学,他一窍不通。

    因此,他不得不采用一个最笨的办法来接触佛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不过,今日他在心中默念佛经又何止百遍,直至现在,闻潮生既没有参懂这些经文之中的真意,也没有让自己的心思安宁下来。

    曾在王城,院长要求闻潮生在一个月内突破四境并且夺得四国会武的第一时,他便面对过这样的难题。

    那时的闻潮生在法慧的指点下解决了这个难题,而现在,他再一次走入了当时的境况。

    同样困顿不易,同样束手无策。

    他不免开始胡思乱想,想到了在苦海县、在那座小院儿里头,吕先生非常凡尔赛地对他说,修行上的事与人世间的事比起来什么也算不上,而后闻潮生便又想到了吕先生的光辉事迹,想到了一个年不过二十的少年就败了剑阁的一阁之主,想到了即便这样一个人,也终是没有救下他的妻子。

    倘若法慧早生些年头,吕先生早些时候遇见法慧,如今吕夫人就不会陷入这样难堪的境地。

    以吕先生的悟性,也许参悟「并蒂莲」对他来说只是两三日,甚至是几个时辰的事情。

    但吕夫人身上那般多的道蕴伤,也许连「并蒂莲」这门弥勒大佛留下的奇术也无法救治。

    不知不觉,闻潮生有些丧。

    因为从这些事情之中,他清晰地感觉到了来自于「命运」的力量。

    不过闻潮生很快便调整了自己的状态,他已带着阿水奔袭数千里路来到了这里,自然不会在此刻轻言放弃。

    闻潮生又花费了一整夜的时间去诵读佛经,直至漆黑如墨的夜幕在朝阳的炙烤下,凝为翠绿竹叶间的一滴滴晶莹露水时,闻潮生才终于回神,看见面前的一名小僧从提着的篮子里拿出了一碗清粥与一碟咸菜。

    这个分量对与闻潮生来说自然是远远不够的,小和尚看着闻潮生,用十分干净的声音说道:

    “青灯住持说,人在饥饿的时候,头脑会更加清醒。”

    言罢,他单手合十,对着闻潮生微微颔首,转身下山去了。

    闻潮生吃过了早饭之后,闭目憩息,耳畔只剩下了山间虫鸣与风吹竹叶的沙沙声,身体内的许多道蕴伤痕犹如随时都会复燃的焦痕,全靠着不老泉给予的几缕清浅勉强维持着平衡。

    他虽没有像阿水那般境界跌落,但也很难再用出在古戍棋盘上与王城外那般惊艳的一剑了,更无法长时间战斗与剧烈运动。

    正如法慧讲述的那般,即便他参悟出了「并蒂莲」这门心法,暂且救下了阿水,二人也根本撑不住多久。

    他与阿水同命同源,未来他身上的道蕴伤爆发的那一刻,便是他死去之时,而阿水也会因此而逝。

    微风中,闻潮生徐徐吐出了一口气。

    他起身走到了亭外,折一根翠竹的竹枝,回到亭中开始写字。

    写「永」。

    阅读佛经不能让他焦虑与躁动的内心平静下来,那就练字吧。

    像在书院思过崖中的那样。

    闻潮生以枝为笔,又写了一万遍「永」,直至夜幕降临,他才终于松开了酸痛的手,这时,远方山腰处的一道恢宏钟声响起,惊散了诸多飞鸟,钟声越过了闻潮生所在的翠竹峰,一路蔓延向了天机云外。

    铛——

    铛——

    寺庙内,洪钟敲响两次,慈心小和尚说,这是法慧对他的提醒。

    当钟声响过十二次后,便意味着留给他的时间已经结束。

    此刻,已过子时。

    淡淡月辉宛如从长亭的瓦檐之上淌落进来,起初不甚真切,后来愈发朦胧,闻潮生睁眼时嗅到了空气之中的湿润,这才发现周遭起雾了。

    大雾。

    目之所及,可视范围不过二丈,剧烈的孤独感包裹住了闻潮生,他身上的那些道蕴伤似乎感受到了阴气的侵袭,从沉寂变得活跃,而活跃则给闻潮生带去了难以想象的剧痛。

    不是某一处的痛,而是全身每一个角落的痛。

    道蕴伤留下的「焦痕」开始复燃,灼烧、撕裂、寸寸破碎他的一切。

    只是短短的两三个呼吸之间,便险些击穿了闻潮生的意志,他面色苍白地从石凳上滑坐于地,背靠着亭柱,低头不语,身躯颤抖得不受控制。

    他痛到生不如死,痛到意识恍惚,重重幻影浮现于闻潮生的眼前,他看见了许多真实的、虚幻的,温馨的,可怕的画面,耳畔,也有了许多杂音。

    而在这些杂音之中,闻潮生渐渐也听到了一句熟悉的话,一句他过去觉得自己理解了,但其实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过的话:

    “……所以酒这东西,天下第一好。”

    那是阿水的原话。

    不知过去多久,闻潮生终于在这常人无法抵御的剧痛中渐渐适应。

    他自然能适应,也必须能适应,否则这从齐国到陈国数千里的颠簸,他撑不住。

    亭中,闻潮生胸口起伏得厉害,他缓缓仰起头,任凭刺透浓雾的一缕微光吻过面庞,出神了片刻,终是幸甚至哉地感慨一句:

    “原来……真的这么痛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