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娘子,别这样! > 第414章 洛玉衡的怀疑(七千)

第414章 洛玉衡的怀疑(七千)

    李二,高先生,梁先生,还有珉王军中诸多军头,此时此刻全都聚集在城墙之上,眼看着那根又粗又长又黑的棍状物投掷过来,心中不免震惊。

    那可是百步距离啊。

    阳光照射下,那棍状物反射着稍显刺眼的光,明显是金属熔铸而成,哪怕只是外面一层壳,分量也是决计不会轻了,没有借助任何诸如投石车之类的东西,徒手便能将这么一个铁疙瘩投掷出百步距离,只此一点就让不少军头心中发寒。

    只是,就靠着这么一个玩意儿,就想要砸开渔县的城门,会不会太异想天开了一点?渔县虽然只是一个县城,可是在李二占据这一块地盘之后,无论城墙还是城门,那都是花费大价钱加固过的,或许还是比不得府城的城门,却也决计不会这样轻而易举被砸开。

    一时间,众人脸上都带着略显嘲弄的笑。

    可就在此时……轰隆隆隆!

    震耳欲聋的轰鸣宛若晴天霹雳,骤然炸响。

    脸上嘲弄的笑甚至都来不及绽开,便如同雕塑一般僵硬在脸上,那恐怖的声响仿佛难以名状的怪物的咆哮,如同闷雷般在众人耳畔炸开,耳膜快要被震破,一时间大脑似是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唯独剩下轰隆隆的声响在回荡。

    脚下城墙更是宛若地龙翻身,剧烈的震颤。

    高先生,梁先生连身子都站不稳,直接摔在地上。

    浓郁的黑烟,如同暴雨天的乌云,翻腾着缓缓从城墙下方飘起,遮住了头顶的太阳。

    烟尘之中弥漫着一种从未闻到过的味道。

    鼻子,嗓子,甚至还有眼睛,都有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

    李二双手用力的抓着城墙,脸色已经阴郁到极点,他的心脏都在抖,嘴唇哆嗦着,明明是炎炎烈日,却感觉浑身冰凉。

    那,究竟是什么力量?

    如果……如果刚刚那冠军侯不是将那个奇怪的物体,投掷到城门,而是直接砸在城墙上,他们这些人还能有命在?

    生平第一次李二害怕了。

    浓郁的硝烟,就像是黑白无常身上散发出的腐臭,扑面而来。

    抓着城墙的手指都有些发白,他拼命控制着战栗的牙齿,抬眸冲着四周望去……身旁,珉王义军中的将领,还有四周的士兵,似乎都在那一声剧烈的雷鸣中被击碎了勇气。他们眼睛瞪大,左看右看,眸子深处透着化不开的惧意。

    “刚刚那是什么东西?”

    “该不会是天雷吧?”

    “那官军中,居然还有人能引天雷降世?”

    “完了,完了,这是宁国国运尚存,咱们这些造反的要被老天爷惩罚了。”

    类似的声音从四面八方钻进耳朵里。

    李二知道军心已经散了,但他并没有责怪这些士兵的意思,这实在是人之常情,人们面对未知的无法理解的东西,总是喜欢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如此,仿佛不管怎样离谱的事情都能说的通了。

    而鬼神,是无法战胜的。

    深吸一口气,李二脸上泛起一层苦涩的笑。

    他明白,在这次同冠军侯的交锋中,自己输掉了。

    一败涂地的那种。

    本以为这冠军侯只是作战勇猛,敢杀人,会杀人;可现在看来,其人在军事方面也是颇具才能。

    鬼神之说,李二是不相信的。

    但这般情况下,他相不相信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手下的将军,士兵相信了就行,哪怕不是相信只是心头担心,恐惧,就已经足够。

    “不好了……”就在这时,城墙下方又是一阵惊恐的尖叫:“城门……城门被炸开了。”

    城墙上,众人面色瞬间惨白。

    李二脑袋里更是嗡的一声,身子都是一阵摇晃。

    攻城先攻心,人心散了,一切都完了。

    果真是个厉害的角色。

    他不仅仅只是想要将珉王义军给击败,更是要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将整个义军彻底击溃。

    回头看看,渔县内已经乱做一团,用力吸了口气,李二眼帘垂落。

    不管心中有着怎样的野心,此时此刻也尽数熄灭。

    “投降吧。”

    ……

    渔县,县衙。

    已经褪去了盔甲的宋言坐在主座上,视线扫过下方众人。不到半个时辰之前,还在这县衙中耀武扬威的一群义军将领,现如今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蔫儿了。

    一个个低眉顺耳,不敢吱声。

    偶尔有人会偷偷的抬头,偷瞄一眼宋言,惊讶于冠军侯只是这样一个少年的同时,心中也是免不了的担忧,不知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三品官是不用想了。

    金银财宝也是没了。

    美人儿……大概只有梦里才有了。

    现如今这情况,能苟活一条性命,大约已经是极好的。

    最前方,便是李二了。

    此时此刻李二也是维持着弯腰的姿势,额头上冷汗淋淋,于城墙被攻破之后,他便率领着麾下一批将领主动出城投降,这已是最体面的结局,等着宋言帮自己体面的话,情况应该会很糟糕。

    他就像是一个等待死刑的囚犯,焦灼,不安。

    宋言手里把玩着珉王印鉴,视线偶尔扫过李二,面色古怪,也不知过了多久,在县衙内气氛越来越压抑的时候,宋言终于开口:“宫廷玉液酒多少钱一杯?”

    李二一愣,他知道自己这是造反,脑袋铁定搬家,只待宋言宣判便引颈受戮,谁曾想宋言居然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

    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二眨了眨眼,小心翼翼的看向宋言:“侯爷,您是想要喝酒?”

    “济北府比不得东陵,宫廷御酒自是没有,不过这边的霜酿也算是小有名气,侯爷若是喜欢,我便差人去寻来。”

    不是老乡?

    不对,南方那边不怎么看春晚,不知道宫廷玉液酒的价格也能理解。

    想了想,宋言再次开口:“一坤是多久?”

    李二头皮都有些发麻,坤这个字,他是知道的。《周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以,坤常用代指大地,乾坤二字连在一起,那便是天地,偶尔也会被引申为社稷,江山。

    只是,一坤又是什么意思?

    他还是头一次见着一这个字和坤组合在一起的,如果只是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看,那便是这一方大地。

    这,侯爷莫非是想问从大地的一头走向另一头需要多长时间?

    李二绞尽脑汁的思索着,不知何时面色已经惨白,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滚滚落下,明明宋言只是语气很柔和的问出一个问题,却让李二承受了莫大的压力,精神都快要崩溃。开玩笑,他连大地的尽头在哪儿都不知道,又怎会知道横穿大地要走多长时间?

    不对,这可是冠军侯啊。

    他的问题,绝对不是这般肤浅。

    快想想,究竟是漏掉了什么……乾坤,天地,社稷,江山?

    忽地,李二眼睛一亮,莫非……侯爷想问的是征服这片大地需要多长时间?这位侯爷,其实也想要造反?

    或许,自己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刹那间,李二心中一片灼热,没有半点迟疑,噗通一声,李二于宋言面前单膝跪地:“侯爷乃人中之龙,命定征服众方,一统九州。”

    “李二愿效犬马之劳,草民虽不才,然在练兵,后勤,领兵冲阵方面也算是小有能力,若侯爷愿意收留,草民保证三年时间,定会为侯爷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毕竟这么多人在呢,什么千秋万代,一统中原之类的话,终究是没好意思说出来。

    三年,比两年半多了半年。

    宋言吐了口气,心里不知该说是失落,还是轻松。

    若是能见着老乡,自然是好的。

    但就怕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

    不过,这货究竟在脑补什么东西啊?虽说他的确是答应,若有朝一日,宁和帝遭遇不测,便掀了这天,可这不是还没到时候的吗?

    “罢了,都起身吧。”宋言摆了摆手,随意说道。

    县衙内,众人的身子稍微站直了一点,只是依旧小心翼翼,不敢有半点松懈。

    “这珉王印鉴,我便暂且收回。”宋言手指摩挲着那枚光滑的印鉴,缓缓说道,印鉴通体用白玉雕琢而成,做工细腻,虽比不得宫中用品,却也算是一件不错的物件:“放心吧,我没打算在这里杀人。”

    “我宋言,虽被人送了个外号叫京观狂魔。”

    “可我所杀之人,多为异族。”

    “中原汉人,虽也有人死于我手,却也多是贪官污吏以及家眷,说一句死有余辜,并不过分。”

    “我亦明白,你们多是本本分分的农户,起兵造反也是为生活所迫,我听人说,六塘县连续三任县令都是坏种,税收都收到一百六十年后,可是真的?”宋言挑了挑眉,笑着问道。

    李二苦笑:“假的!”

    “咦?”

    “是二百四十年后。”

    好吧,到还是小看了那些人渣。

    “这般贪官污吏,便是你们不杀,撞到我头上我也是要杀掉的。”宋言摇了摇头,随意说道。

    这话若是换了其他人来说,李二这一伙人那是一百个不相信,心里面绝对会咒骂这人实在是太过虚伪,可是从宋言口中说出来,却都觉得是真的。

    毕竟死在这位侯爷手中的官吏,已经足有好几百。

    众人心头也都轻松了少许。

    李二抿了抿唇,壮着胆子问道:“不知侯爷打算如何安置我等?”

    “随我去平阳。”宋言笑了笑:“我带你们堆京观。”

    “人头硝制好,褪去皮肉,便剩下一个个白森森的骨头,以黄泥为契,一层层的摞起来,相信我,很有成就感的。”

    嘶。

    满堂大老粗一个个身子哆嗦了一下,好家伙这位已经不满足一个人堆京观,准备发展下线了不成?

    “从今天开始,你们便是我手下的兵。当然,若是有人不愿意,也可以自行离开,之前犯下的事情我不会追究。”

    “如果只是想跟着我,不想当兵也没问题,平阳府有的是无主的良田,做一个农户也是可以的。你们的家眷也是可以带走,这六个县城的县民,若是愿意随着你们一起离开,也可以带上。”

    宋言是来者不拒,反正现在平阳府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

    事情就暂时这样定了下来。

    李二,高先生,梁先生以及其他军头便暂时离开。

    在李二退到门口的时候,宋言终究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将李二给叫住:“等一下,李二,冒昧问一句,你父亲叫什么,是不是叫李渊?你的本名是不是叫李世民,你是不是还有个哥哥叫李建成,有个弟弟叫李元霸?”

    至于李元吉,那是畜生,不配当人。

    宋言眨着眼睛,面色古怪。

    要真是这一大家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李元霸啊,隋唐第一好汉……若是能将这位招募到军中,妥妥的一员猛将。

    李二面露苦笑:“侯爷折煞我了,我家乃是本本分分的农户,世民,建成这般有文化的名字,决计是想不出来的。我父亲也不叫李渊,听说小时候叫李狗蛋,现在年岁上来了,就被人叫做老李头。”

    “我也的确是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不过都早夭。至于我,还是村里一个老秀才办了个私塾,授课的时候我趴在窗子外面听了一段时间,这才识得几个字。”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宋言也并未放在心上。

    这些时日,李二,高先生,梁先生,石磊这些人都是颇为忙活。

    官军的出现,让县城内百姓都有些躁动,不安,需要派人安抚,其他几个县城的兄弟也需要去联络。

    李二是个聪明的,他知道像宋言这样的存在,身边定然少不了能人异士,就算是投奔了宋言也未必能有多少出人头地的机会,但若是自己能给平阳带过去足够多的士兵,乃至于农户,在宋言心中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而且,这些人从某些方面来讲,也算是他的根基和底蕴。

    有人不相信宋言,有人不愿意离开故土,李二,高先生,梁先生便一个个去游说。

    大抵是有些耗费功夫的。

    待到一切全都敲定,已经是三月初了。

    入了三月,气温渐升,便是积雪也已经融化,一整个冬日都近乎干涸的河流和小溪也多出了潺潺的流水。

    前几日还下了一场小雨,将所有的尘埃都给洗刷。

    这时放晴,天地之间一切都干净的让人心旷神怡,清爽的暖风,仿佛也给这座被叛军占据了半年之久的城池,带来了些许活力,白日里天朗气清,入夜后星光璀璨,片片白云好似鱼鳞,悬挂于苍穹。

    三月初三。

    春日的正午,暖风和煦。

    枝头冒出了新鲜的嫩芽,在风中微微摇曳着,偶尔能看到一些小鸟,于枝头上跳来跳去,时不时一声鸣叫,带来些许喧嚣。

    宋言终于离开了六塘。

    愿意跟着一起迁徙的人,不算太多。

    毕竟这不是现代,搬家什么的坐个高铁,火车,几个小时天南地北。

    于古代,长距离迁徙那是会要人命的。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纵然济北府和平阳府中间只是差了个定州府,可也有好几百里的距离,一路上消耗的粮食,住宿,乃至于头疼脑热的生病,都是极为严重的问题,一个不慎便有可能死在路上。

    李二麾下原本有兵马三万,愿意随着李二一起投奔宋言的,不过一万五。除此之外,还有数千户百姓,多是李家村人。毕竟当初造反是李二牵头,李二在时还好,一旦离开难保这边的官员不会秋后算账。

    当然,一万五的士兵拖家带口之下,倒也是乌泱泱一大片的人。

    于这些人眼中,有忐忑,不安,有兴奋,期待,没人知道自己的明天究竟会是怎样。当太阳到了头顶正上方,浩浩荡荡的人群,终于离开了六塘,前往更北的地方。

    当这些人全部离开的时候,济北府的刺史,也总算是重重吐了口气,彻底放下了心中沉重的担子。

    实际上,宋言进攻珉王义军,李二撺掇兵卒,家眷,以及县民跟着他一起前往平阳,这些事情济北刺史都是知道的。

    在这个时代,一府之地人口多寡,绝对是政绩考核的一大标准,可济北刺史只是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百姓迁徙,完全没有阻拦的意思。这济北刺史虽然行军打仗不怎么样,但也绝对算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平叛。

    只要能平息叛乱,其他一切都好说。

    别说只是带走一些泥腿子,便是宋言讨要他的婆娘,他都会双手奉上。

    人数太多,行程不可避免的慢了。

    等到一行人到达平阳,已是三月下旬。

    步雨作为信使,早就先一步去了平阳城。

    定州平阳两府之地交界的地方,便有平阳府近百名官员在这里等着,多是平阳府下辖县城的县令,县丞。数千农户,连带着一万多兵卒的家眷,便被这十几个县分别安置。

    至于房子和粮田,乃至于安置银和种粮,农具,平阳府这边也早有章程。不怕这些底层官吏贪赃枉法,锦衣卫和夜不收,就像是悬在所有官员头顶的一把剑。

    这两个情报组织虽然成立的时间有限,于其他州府,皇城之中,难以搜集到重要的信息,但平阳这边却已经完全处于锦衣卫和夜不收的掌控之内。有官员,当天晚上收受商人贿赂,第二天便有府城官员登门拜访,收取银两几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那都是一清二楚。

    宋言到底是没老朱那么残暴,贪墨银六十两就剥皮萱草……他这边仁慈了不少,平阳境内凡贪墨者,当场剥去官服,收走官印,并罚没十倍银钱,如若银钱不足,则抄家没收房产田产商铺;贪墨超过三百两投入地牢,判刑流放,造成严重后果的斩首,额外附加一条,凡贪墨者皆录入档案,子孙三代不得入仕为官。

    再加上宋言给的俸禄也比较高,又有锦衣卫和夜不收盯着,在处理了几个贪官之后,贪墨之风便为之一空。

    一万五的兵卒,则是被章寒接收。

    章寒是个有才能的,比其父亲多了一些刚毅果断。

    五千备倭兵,则是暂时交给了王朝和马汉。

    至于李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宋言便发现李二的才能并不在领兵作战上,统筹后勤,严肃军纪,这才是李二最擅长的地方。宋言便很放心的将这一大堆麻烦事儿,全都交给李二来处理。当然,在真正接手这些军务之前,李二必须要和那些军头,乃至于所有的士兵,接受指导员的洗脑……呸,是政治课,这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等到这一切全都归置好,天色已经很晚。

    抬眸望去,平阳城内灯影昏黄摇曳,时间如同凝滞一般,沉淀在这片还有些冷的空间。

    宋言笑了笑,牵着洛天璇的小手,便往刺史府的方向去了。

    身后是洛天衣,纳赫托娅,房婉琳和花怜月。

    还有梅武。

    远远的距离,便能瞧见刺史府橘黄的灯光映照下,是一道道婀娜的身影。

    是洛玉衡。

    她果然还是和往常一样,在门口安静的等着。

    两只玉手,牵着两个小丫头,是青衣和彩衣。

    后面一点的位置,则是顾半夏和杨思瑶。

    瞧见宋言一行人出现,青衣和彩衣两个小丫头眼睛便忽地明亮起来,蹬蹬蹬奔着宋言冲了过来,约摸是想要像之前那样直接一头扎在宋言的怀里。

    只是过了年,两个小丫头也长了一岁,洛玉衡也已经开始安排婆子教授两个小丫头礼仪,是以人奔到宋言面前,又强行刹车,纤细的手指捏着裙摆,脆生生的叫了一句:“姐夫。”

    小丫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不过只是几个月不见,个头就比之前高了一点点,纤细的小豆芽一样的身子,也比之前稍稍多了一点起伏。唯有那双眸子,还是和之前一样古灵精怪,若不是还有旁人在,多半还是会和之前一样挂在姐夫的身上。

    宋言笑了笑,从袖口摸出两个带着琉璃挂坠的手链……手链是银质的,挂坠大概就是玻璃饰品吧。

    清澈透亮。

    于宋言眼中,算不得什么好东西。

    但在这个时代,这种透明的,亮晶晶的东西就很珍贵。

    之前在东陵城抄家的时候瞧见了,便顺手揣进了兜里。

    果不其然,两个小丫头眼睛登时变的更为明亮,甚至还抬起了右手,扯了扯袖子,露出一截雪白的皓腕,示意宋言帮忙戴上。

    宋言笑笑,便将手链戴在了小丫头的手腕上。

    亮晶晶的,小丫头的脸就笑成了两朵花。

    洛玉衡就这样笑吟吟的看着宋言和两个小姨子嬉闹,并未出言阻止。

    安抚好两个小丫头,宋言这才抬头,视线落在洛玉衡的脸上,原本细腻的皮肤和精致的脸颊,现如今居然多了几分憔悴,想来这些时日平阳府大小事情都需要洛玉衡操持,着实有些疲累。

    “娘,我回来了,这些时日辛苦您了。”宋言抿了抿唇,温声说道。

    洛玉衡脸上笑容更浓,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着,上前一步,踮起脚尖,素手在宋言头上轻轻拍了拍:“我家言儿回来了,回来就好,瞧瞧,人都瘦了。”

    言语间,满是心疼。

    言儿又长高了呢。

    都快够不着言儿的头顶了,再这样长几年,会不会身高九尺?

    心里乱乱的想着,手便落了下来牵着宋言的手,往刺史府内走去:“已经准备好了吃的,好好填饱肚子,晚上也好生休息一下。”

    “天璇,天衣,你们离开的时候我是怎么交代你们的,要看好言儿,言儿年纪小,性格比较冲动,你们要约束好他,可这一趟倒好,鬼洞没了,两百零三个官员没了……那些人是好惹的吗?”

    一路上,洛玉衡都在絮絮叨叨的嘟哝着。

    洛天璇,洛天衣相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睛中的无奈,好不容易回了家,没能得到娘亲的牵挂,反倒是换来一通数落。

    果然,有了女婿,便是亲女儿也没那么亲了。

    再看宋言在旁边一副乖巧老实的模样,洛天衣便有些不满。

    这姐夫,就知道在娘亲面前装乖。

    约束姐夫?

    她这个小姨子能约束的了吗?

    总不能直接打晕了关在家里不给出门吧?

    越想越是不满,忍不住悄悄伸出手,于宋言的腰间捏起一块软肉,旋转半圈。

    宋言登时便龇牙咧嘴。

    虽是不疼,但该做出的模样还是要做出来的,不然的话小姨子真生气,下手更狠受苦的岂不还是自己?

    眼见宋言模样,洛天衣便哼了哼,有点小小得意的收回了手指。

    恰巧,这一幕被洛玉衡眼角的余光瞥到,好看的一张脸顿时多出了丝丝狐疑。

    宋言这个姐夫,洛天衣这个小姨子……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是有事儿啊?

    就是不知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

    肚子里有没有小宝宝?

    男娃女娃?

    会不会是双胞胎?

    将来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