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言还是觉得一天这个时间范围有些太过空泛,所以他很贴心的将其限定为下午。
下午不杀人。
他说话算话。
高台下灾民也看出来了,这位活阎王应是遇到了什么好事,不过,对于活阎王表示今天下午不杀人,却是没人愿意相信的,他们更愿意相信活阎王是准备杀两个人助助兴?
欸,他们只是灾民啊,为何感觉好似待宰的猪猡?
早知宁平有这样一位活阎王,打死都不会过来的。
宋言清了清嗓子:“接下来我要说的事各位不用害怕,我保证这对你们来说是一件好事。相信你们也能看的出来,宁平的灾民数量越来越多,两个城门的位置怕是无法容纳,是以我要将一部分灾民进行其他的安置。”
“首先,我需要一批有特殊才能的人,欢迎各位踊跃报名。”
宋言脸上挂满了柔和的笑容,他觉得众人一定会很热情,可是话音落下,现场却是冰一样寂静,完全没有半点声音。
面皮有点挂不住了。
不是,捧场的呢?
好歹来个人垫个凳子,好让自己继续下去啊,一个人在这儿干说很尴尬的好吧?
就在宋言在心头腹诽的时候,一个青年男子终于是大了胆子,在诸多灾民好似看勇士一样的眼神中站了起来。
宋言的视线变的热切了起来,那眼神看的青年心头一突,一时间居然有点后悔,觉得不应该做这个出头鸟,但已经站了起来若是现在重新坐下,怕是会让对面的少年更加生气。这样思量着,青年喉头微微蠕动了一下:“小人王朝,见过郡马爷。”
王朝?
好名字。
身边已经有了张龙赵虎。
之前还有那个黑风寨的大当家马汉。
现在居然又来了一个王朝。
四大护卫凑齐,这是准备让自己做包青天的节奏?
宋言有些古怪的想着:“用不着多礼,王朝是吧,你是准备报名,还是有什么疑惑?”眼见宋言似是真的没有发火王朝稍稍安心:“小人只是有些好奇,不知郡马爷所说的特殊才能是什么?”
“我是个猎户,会捕猎,能开三石弓算不算?”
宋言默默吞了口口水。
这是挖到宝了啊。
这大宁国,当真是人才济济。
眼前这位二十来岁的青年,身段敦厚结实,可也就那样,远远达不到膘肥体壮的程度,谁能想到居然能拉开三石弓。
这个时代的计量单位跟唐朝有些相似,一石大约五十三公斤。
要知道,便是那位难封侯的将军李广,也就能开三石弓,而汉朝一石大约是三十一公斤,也就是说单单论开弓,这王朝怕是比李广将军还要猛。
放在军队里,妥妥大力神射手。
宋言努力的控制着嘴角,不让那弧线翘起的太过明显,身为郡马,他必须要维系体面,要做到波澜不惊才行:“当然算。”
“相信我,这是一项很优秀的才能。”
“为了防止倭寇入侵,守护沿海和平,陛下特赐长公主殿下可以募兵五千,为备倭兵,不知你可愿意成为一名军卒。”
“如若成为备倭兵,待遇自然和普通灾民不同,每天有三顿餐食,管饱,每隔三天会有一顿肉食,每月有二两饷银。”
“当然,如果选择成为军卒,则需要接受筛选,未能通过会被清退,若通过筛选,则每日必须进行严酷的训练,必要时候甚至需要和倭寇以及其他敌人厮杀,随时可能会丢掉性命。”
宋言并未隐瞒,将军卒的待遇完完全全的说了出来,同时也将其中的凶险阐明,虽然他想要凑齐四大护卫,但并不会干涉王朝的决定。
刹那间,不少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神仙日子大抵也就是这样了吧?
只是,一想到要和倭寇拼命,身体当中的那一股子火气也就迅速息了下来。
那可是倭寇啊,凶狠如豺狼虎豹的禽兽。
二两银子的军饷听起来似是不错,可就怕有命拿没命花。
倒是王朝没有半点犹豫,在听到要和倭寇厮杀的瞬间,一双眼睛便泛起猩红的光,重重点头就答应了下来。
看那模样,宋言便能猜到,这王朝多半和倭寇之间有血海深仇。
像王朝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宋言便安排人将他们的姓名登记下来,至于能不能通过考核,就要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渐渐地,这些灾民发现眼前这活阎王似乎真不是来杀人的,慢慢大了起来,会打铁的,会养马的,会驾车的,会做木工的……
无论是怎样的才能,宋言都能给他们寻到一份相当适合的伙计。便是能比旁人多认识几个字,宋言也能安排一个文书的工作。
铁器作坊和白糖工坊,也各自招募了数百工人。
炒茶不能招募外人,它的工序较为简单,容易泄露,而且顶级的茶叶也只有顶层权贵才买得起,数量多了价格也就下去了,反倒是赚不到钱了。
在宋言看来工资不算高,但在这些灾民眼里,每天两顿饱饭还能拿十个铜板,这已经是极少见的优厚待遇了,那些灾民大抵是没想到都已经沦为灾民,还能得到这样好的工作,都感激涕零。
不管是什么时代,中原大地上生活的都是一群极为容易满足的人啊,只要能活下去,他们便能耐得住辛劳,吃得下苦难。
就在剩下的灾民中,宋言还招募了一部分身体较为强壮的,可以上山砍伐树木,挖掘厕坑,搭建木屋,他们每天能拿到五个铜板,同时还能额外得到一餐饭食。
这应该算是以工代赈了吧,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多少是有些超前的。
他们从未想过,在接受救济和赈灾的时候,只是稍微做了一点事情,居然还能拿到工钱。
也不知是不是宋言的错觉,总感觉这些人的眼睛里似是都在闪着光。虽然依旧饥饿,依旧疲惫,但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
他们的认知,在这一刻发生了转变。
他们不再是只能等到别人施舍的蛀虫,不再是等死的行尸走肉,他们是人,是能创造自身价值的活生生的人。
或许相比较每天五个铜板的收入,自我认知的转变还要更加珍贵。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于宋言的安排颇有微词,自古以来朝廷赈灾,灾民只需要等着施粥就行,还是第一次遇到需要灾民工作的……只是碍于这些事情可是那个活阎王安排的,便是心有不满也只能憋着。至于不满的原因,究竟是不想工作,还是自己没有被选入工人的行列,怕是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东城门,原本黑压压的人群,经过宋言这一番操作,忽然便稀疏了不少。
……
当天夜里,一封密信自宁平县离开。
大概三日之后,密信落入琅琊一名老者手中。
琅琊。
在几百年前,这里曾被称为琅琊郡,但是现在琅琊是一座单独的城市,它不是州府,下面没有县城。
也不隶属任何州府管辖。
在整个宁国,都是极为特殊的存在。
琅琊未曾设立刺史,最高长官就是知州。但在这里,却是存在着一个连知州也不敢去招惹的庞然大物,那便是杨家。
琅琊,就是杨家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