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实在是被这些人搞得哭笑不得,最后还是决定留在活死人墓。
再怎么说,自己夫妇两人都是从小在终南山长大,还是留在终南山最好。
何况,既然当了人家古墓派的女婿,就陪着妻子守着这古墓好了。
小龙女又没有后人,也没有弟子,等到小龙女寿终正寝之后,古墓派就没有继承人了,这可不行。
正主发话了,大家只能无奈接受,只有李志常和甄志丙等全真弟子眉开眼笑。
郭襄带着郭破虏有点意犹未尽,这种大戏已经好久没看到过了,主要也是很久没有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了。
以前经常看到的人,现在想要再聚在一起那是千难万难。
“二姐,你现在什么境界了?有尹叔叔的教导,应该有先天了吧?”
郭破虏悄悄问起郭襄的武学境界。
这些年他可没落下,现在已经是一流小高手了,这不,就想找个由头在姐姐面前露下脸。
哪怕心里清楚肯定是比不上自家天赋出众的二姐,那也是他努力的成果。
“快了,已经摸到先天的门槛了,就差一个契机。”
郭襄还能看不出弟弟的小心思?
郭破虏了然,这才正常。
等了一会儿,郭破虏不见二姐问起自己的境界,郭破虏有点坐不住了,按照正常流程,不应该礼尚往来,你也问问我的境界吗?
“你是想我也问问你的境界?”
郭襄看弟弟抓耳挠腮的样子很是有趣,不怪自己从小就喜欢逗他玩,是真的有意思。
郭破虏傻笑着点点头,小心思被看穿,怪不好意思的。
“你不知道你这点境界,在我们这等高手的眼里根本就是无所遁形吗?”
郭襄右手搭在弟弟的肩膀上,说出的话让郭破虏脸色一苦:得,是自己想多了,怎么把这茬忘了呢?
终南山上的大事都瞒不过天下人,尤其是蒙元朝廷,终南山上有什么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就会送到忽必烈的桌案上。
忽必烈已经可以确定,尹志平就在终南山。
只是自从坐在这个位置上,经历了治理天下的艰辛之后,忽必烈有点改变了当初的想法。
汉人有言,创业难、守业更难,忽必烈是深有体会。
朝堂之上最有用的还是汉人大臣,他们蒙古人打仗可以,但要说治理一方,不为非作歹就已经是给足他面子了。
这里面又多是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为了不让手下人寒心,最多也就是叫来骂一骂,惩戒那是想都没想过。
现在的忽必烈无比想念尹志平当初的川蜀协定,用外力来约束这些功成名就之后贪图享乐、欺凌百姓的部下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汉人还有一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他大元开国皇帝要是连这点气量都没有,也坐不到现在这个位置。
这个想法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找不到尹志平,便只能把目标放在郭襄身上。
现在,是时候再见一见尹志平了。
“把真金叫来。”
为了表示诚意,忽必烈准备派出自己的嫡长子,也是当朝太子孛儿只斤·真金前去终南山走一趟。
真金是亲汉派,派他去不仅可以显示诚意,更能向尹志平释放善意。
以尹志平在汉人中的声望,如果能获得他的支持,那么他的大元皇朝将名正言顺,收服无数汉人的归属心。
即使是尹志平拒绝合作,也能缓和与尹志平之间的关系,为将来可能的合作打下基础。
一个月后,全真教难得地有人叫门,这让守门弟子很诧异,要知道自从无量剑阵立起,除了一开始还有一些人前来拜访之外,后来来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在全真教里,守门的活计是最轻松的。
只是出了剑阵一瞧,差点吓破胆子。
剑阵外,那整整站了一大队的人马,密密麻麻看不到头。
尽管双腿发抖,弟子还是忍住了回头躲进剑阵的冲动,问起了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这才知道来人正是当朝太子真金,为师祖尹志平而来。
这件事已经不是他一个小小看门弟子能决定的,只能请真金稍作等待,他要去转报掌教。
真金是带着诚意上门的,原本他就不同意要找尹志平的麻烦,他和现在的忽必烈想法一致,与其和尹志平斗得两败俱伤,不如握手言和。
借助尹志平在汉人中的威望,只会更有助于他们的统治。
现在的天下虽然是他们蒙元的皇朝,可还是汉人百姓居多,朝堂之上也有很多汉人大臣。
从一开始真金就看得很清楚,他们蒙元想要维持统治地位,就必须与汉人融合,两大种族不分你我,便不会有激烈的排外之情。
可惜蒙古旧臣很多人都不愿意这么做,他们目光短浅、自视甚高、桀骜不驯,以黄金家族为荣,看不起汉人,甚至是剥削、迫害、肆意凌辱,给真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李志常和甄志丙联袂而来,将真金迎了进去。
以前全真教是蒙古进攻中原的大敌,现在却要将他们当做贵客,时也命也。
真金为表诚意,仅仅是带了金轮法王和欧阳烈两人随行,其他人都回到山下等候。
可太有‘诚意’了。
没有客套,真金上来就表明来意,他的父皇忽必烈想要见一见尹志平。
李志常和甄志丙本以为真金是来招降全真教的,没想到人家直接把主意打到师兄的身上。
李志常思考片刻,没有直接应下,只是言明需要师兄来决定见不见,也算是承认了尹志平在终南山这件事。
真金对这样的结果还算满意,最怕的就是全真教这里直接拒绝,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还拿全真教没办法。
蒙古人这么大张旗鼓,尹志平不会不知道,神识也关注着这里。
忽必烈这个阵仗要见他,倒是让他另眼相看。
不愧是元世祖忽必烈,拿得起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