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神雕:重生尹志平,不当龙骑士 > 第542章 名声反转,万民声讨尹志平

第542章 名声反转,万民声讨尹志平

    郭襄推开身前的张君宝。

    郭襄自己是知道的,自己肯定会没事,别的不说,干爹就肯定舍不得打自己,就是柯爷爷真的下手了,干爹也会出手的。

    “柯爷爷,襄儿这不是一片好心嘛,谁知道好心办了坏事?您就原谅襄儿吧,襄儿保证,下次一定不会了。”

    郭襄这话同时也是说给在场的其他人听的,犯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自己不会挨打,但终究是犯了错,那认错态度一定要好,不然干爹就是想放过她,她爹也不会同意的。

    “你还想有下次?”

    郭靖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怒意,一拍桌子就想起来。

    ‘啪!’

    拍了一下,没起来。

    ‘啪!’

    再拍一下,还是没起来。

    往左边一看,合着自己被尹志平摁住了。

    “先别发脾气,也别动手,你这么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襄儿的脾气和嫂子如出一辙,这样做只会激起她的逆反心理,说不定下次会整个更大的。”尹志平劝道。

    看郭靖这模样,只怕郭襄免不了一顿打,尹志平心里有点不忍心。

    说到底,闹到今天的地步,尹志平也是有点责任的。

    说好了郭襄会跟着他,结果他把郭襄放了出去。

    “她敢?”郭靖怒不可遏。

    郭襄原本不急的,现在急了怕了,心里忍不住抱怨干爹:干爹怎么这样?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本来好好的,现在这顿打算是肯定要挨了。

    “她怎么不敢?嫂子当初能偷跑出桃花岛,结果带回个你,襄儿就不能干点别的?你看看这个张君宝,现在是两个人,是不是真的给你带回来个小的,你才知道后悔?”

    郭襄傻眼了,一时间忘了反驳。

    张君宝也傻了,他可从来没有这个意思,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根本就配不上郭襄。

    郭芙急了,妹妹还这么小,‘才’十六岁就要许配给人家了?还要生子?

    耶律齐:其实不小了。

    郭破虏腾的一下站起:“不行,我不同意,就算这次他的表现不错,比我好一点,那也不能改变他抛下姐姐独自逃跑的事实。”

    关于当初张君宝独自逃跑,郭破虏记到现在,一直念念不忘。

    黄蓉也不知道说什么,这事吧,的确是她干出来的。

    江湖上流传得很美好,把她和靖哥哥的爱情故事传得和和美美,说什么缘分天定、天造地设,只是对于她爹黄药师来讲,就不是那么美好了,差点被她气出病来。

    到现在都一直看靖哥哥不顺眼。

    郭靖顺着尹志平说的这么一想,瞬间气血翻涌,脸都红了,气的。

    看向张君宝的眼神就不那么和善了。

    那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不比大女婿耶律齐,那是在山上他们几个长辈全部考察过人品的。

    而这个张君宝,就算是刚才不顾自己的生命奔向女儿的行为可圈可点,可也架不住他之前临阵脱逃的举动很败好感。

    即使这是事出有因。

    可为人父母的,事关自家孩子,有的时候就是不可理喻的。

    “干爹,您说什么呢?襄儿只是张君宝的郭师傅,哪有您这么诬陷好人的?人家的清白还要不要了?”

    郭襄终于智商回归,知道再不说点什么,所有人都要被自家干爹带到沟里去。

    “这不是你娘珠玉在前,干爹心里担心嘛?”

    别人不知道,尹志平还不知道吗?

    自家干女儿有没有那个意思不清楚,反正张君宝看干女儿的眼神绝对不干净。

    可能他自己都还没有发现,他看着郭襄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维护。

    这不就是爱情萌芽的开始吗?

    至于郭襄这里,见到张君宝为了她奋不顾身,她能无动于衷?心里面能没有点触动?

    即使没有男女之情,那也肯定是上升到好朋友的行列。

    “您不是说张君宝未来必成大器吗?”郭襄愤愤不平。

    “那你也不能让猪拱了啊。”尹志平据理力争。

    “您说什么呢?谁是白菜啊?您说话怎么这么难听?”郭襄气得直跺脚,

    张君宝:所以我是猪?

    “襄儿,怎么跟你干爹说话呢?你干爹也是关心你。”

    在这一点上,郭靖是支持尹志平的,他也不想经历一次岳父黄药师的刺激感受。

    甄志丙和李志常对视一眼,两人无奈摇摇头。

    不是在说郭襄闯祸的事吗?怎么说着说着话题就偏了呢?

    到了最后,郭襄被关了禁闭,张君宝则是被赶了出去。

    就是郭襄怎么反对都是无效,这一点上,没有人支持她,哪怕是尹志平。

    这是郭靖和黄蓉做出的决定,尹志平也无法说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例行公事的开庆功宴,然后统计伤亡损失。

    对于这些事,整个襄阳上上下下早已经轻车熟路,郭靖和黄蓉只要查看最后的结果就行了,用不着他们操心。

    同时,尹志平再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的消息也是传了出去,褒贬不一。

    有人说尹志平不该插手战争,因为流传出来的协定内容大家都知晓,一旦尹志平出手,那么就代表了尹志平先违约,蒙古人便可以毫无顾忌地对百姓烧杀抢掠。

    经历过好日子,谁还愿意担惊受怕地生活?

    世上之人多愚昧,有了第一个人这么说,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乃至无数个,三人成虎的道理谁都懂。

    涉及到切身的利益,民心便可以被利用。

    合着协定中的另一个条件,不能动尹志平的亲人是只字不提。

    背后之人是谁?

    想都不用想,除了忽必烈也没别人了。

    他甚至为了把这件事定性,还派遣死士为祸几个村庄,虽然被赶到的江湖义士阻止,但这件事还是传了出来。

    这就发酵了天下百姓对尹志平的声讨。

    无数人开始对着家里为尹志平立下的牌位祈祷,更有脾气差的、或是正好被迫害的人砸了尹志平的牌位。

    就连全真教的名誉也被诋毁。

    他们可不会找别的原因,整个天下都在传这是尹志平的错,那就是他的错。

    也不是没有人帮尹志平说话发声,可效果微乎其微。

    有的人只能听到他想听到的,其他的一概不理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