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桑海鼎心 > 第卅五回 泰山封禅埋玄玉 崆峒问道访广成 二

第卅五回 泰山封禅埋玄玉 崆峒问道访广成 二

    途中波折:初次受挫

    泰山封禅之后,黄帝的内心愈发渴望探寻那神秘的道。他深知,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宇宙运行的法则,只有领悟了道,才能真正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听闻在那遥远的崆峒山上,住着一位名叫广成子的仙人,他修行高深,知晓天地至理,对道有着深刻的领悟。黄帝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他决定亲自前往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道的奥秘。

    于是,黄帝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带领着一众随从,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崆峒山的征程。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穿越了茂密的森林,跨过了湍急的河流,历经了千辛万苦。然而,黄帝的心中始终充满着坚定的信念,他相信,只要能够见到广成子,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终于,他们来到了崆峒山脚下。黄帝望着眼前高耸入云的山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崆峒山,这座传说中的仙山,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山上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各种珍禽异兽在山林中穿梭嬉戏,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黄帝整了整衣冠,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带领着随从们开始向山上攀登。然而,他们刚走了没多远,就遇到了重重困难。原本平坦的山路,突然变得崎岖陡峭,布满了荆棘和巨石。山路的一侧是陡峭的悬崖,深不见底,让人望而生畏;另一侧则是高耸的峭壁,仿佛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黄帝和随从们小心翼翼地前行着,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他们的衣服被荆棘划破了,手脚也被石头磨破了,鲜血直流。然而,他们并没有退缩,依然坚定地向前走去。

    就在他们艰难地攀爬着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打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寒冷和疲惫。山路变得更加湿滑,他们的脚步也变得更加沉重。

    黄帝望着眼前的困境,心中不禁有些动摇。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地登上山顶,见到广成子。然而,当他想到天下百姓的福祉,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他的心中又涌起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咬紧牙关,鼓励着随从们:“大家不要放弃,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在黄帝的鼓励下,随从们重新振作了起来。他们相互扶持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然而,困难似乎并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就在他们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峡谷两侧的峭壁陡峭如削,根本无法攀爬。峡谷中云雾弥漫,深不见底,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惧。黄帝望着眼前的峡谷,心中感到一阵绝望。他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跨越这道峡谷,继续前行。

    就在黄帝感到无助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命令随从们去找一些粗壮的树木和藤蔓,然后将它们编织成一条长长的绳索。接着,他将绳索的一端系在一棵大树上,另一端则扔到了峡谷的对面。

    黄帝深吸一口气,紧紧地抓住绳索,开始向峡谷对面爬去。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但他依然坚定地向前爬着。随从们也纷纷效仿黄帝,一个接一个地向峡谷对面爬去。

    在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后,黄帝和随从们终于成功地跨越了峡谷。他们继续向山顶攀登,终于,在山顶的一处平台上,他们看到了一座古老的道观。道观的大门紧闭着,周围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黄帝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广成子很可能就住在这座道观里。他快步走到道观门前,轻轻地敲了敲门。然而,里面并没有人回应。黄帝又敲了敲门,依然没有人回应。

    黄帝感到有些奇怪,他推了推门,发现门并没有上锁。于是,他轻轻地推开了门,走了进去。道观里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黄帝四处寻找着,却始终没有找到广成子的身影。

    就在黄帝感到失望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道观的墙壁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文字。黄帝走近一看,发现这些符号和文字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他仔细地研究着这些符号和文字,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然而,这些符号和文字实在是太复杂了,黄帝研究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任何头绪。他感到有些沮丧,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找到广成子,向他请教道的奥秘。

    就在黄帝感到迷茫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琴声。琴声从道观的后院传来,仿佛一股清泉,流淌在黄帝的心中。黄帝心中一动,他顺着琴声的方向走去,来到了道观的后院。

    在后院的一座亭子里,黄帝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弹奏着古琴。老人的面容慈祥,眼神深邃,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黄帝知道,这位老人很可能就是他苦苦寻找的广成子。

    黄帝走上前去,恭敬地向老人行了一个大礼,说道:“敢问前辈,您可是广成子仙人?” 老人停下了手中的琴,微笑着看着黄帝,说道:“正是老夫。你就是黄帝吧?我早已等候你多时了。”

    黄帝心中一阵惊喜,他再次向老人行了一个大礼,说道:“久闻仙人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实乃黄帝之荣幸。黄帝此次前来,是想向仙人请教道的奥秘,还望仙人能够不吝赐教。”

    广成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能有此求道之心,实属难得。不过,道并非是轻易能够领悟的,它需要你用心去感悟,用行动去实践。你可愿意放下一切,潜心修行?”

    黄帝毫不犹豫地说道:“黄帝愿意放下一切,潜心修行。只要能够领悟道的奥秘,黄帝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广成子满意地笑了笑,说道:“好,既然如此,你就先在这里住下吧。我会传授你一些修行的方法,希望你能够用心领悟。”

    于是,黄帝便在崆峒山上住了下来。他跟随广成子学习修行的方法,每天潜心修炼,用心感悟道的奥秘。在广成子的悉心指导下,黄帝的修行逐渐有了进展,他对道的领悟也越来越深刻。

    再度启程:诚心打动

    回到宫中的黄帝,并未因广成子的拒绝而气馁,他反复思索着广成子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他的内心。他深知,广成子的话虽然严厉,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自己身为天下之主,却未能洞察自然之道,只关注到了事物的表面,而忽略了其本质。这种浅陋的心境,又怎能领悟那高深莫测的 “至道” 呢?

    黄帝决定暂时放下手中的政务,他走出宫殿,辞去了随从,在一处幽静的地方,筑起了一间简陋的陋室。他在陋室中铺上白茅,独自一人居住了下来。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黄帝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他摒弃了心中的杂念,静下心来,对广成子所说的话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他开始反思自己治理天下的方式,意识到自己的许多决策虽然看似是为了百姓的福祉,实际上却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他追求的是外在的繁荣和稳定,却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他明白了,只有先治理好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治理好天下。

    在这三个月的独处中,黄帝还阅读了大量的古籍经典,从古代圣贤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他研究了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方面的知识,试图从这些古老的学问中找到与 “至道” 相通的地方。他还进行了冥想和修炼,通过调节呼吸和内心的平静,来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和专注力。

    经过这三个月的省己修心,黄帝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只关注外在事物的帝王,而是成为了一个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求道者。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面容也更加沉稳,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息。

    三个月后,黄帝怀着一颗更加虔诚和谦逊的心,再次踏上了前往崆峒山的道路。这一次,他没有带上随从,也没有乘坐华丽的马车,而是独自一人,徒步前行。他的步伐坚定而沉稳,心中充满了对 “至道” 的渴望和追求。

    一路上,黄帝风餐露宿,历经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不断前进。终于,他再次来到了崆峒山的道观前。

    黄帝轻轻地推开了道观的门,走了进去。道观里依然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黄帝四处寻找着广成子的身影,终于在道观的后院里,看到了广成子正坐在一棵古老的树下,闭目养神。

    黄帝走上前去,双膝跪地,向广成子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先生,黄帝再次前来,向您请教‘至道’的奥秘。上次黄帝无知,未能领悟先生的教诲,经过这三个月的反思和修行,黄帝已深知自己的不足。还望先生能够不吝赐教,传授黄帝‘至道’的精髓。”

    广成子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看着跪在地上的黄帝,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说道:“你能有此觉悟,实属难得。看来这三个月的时间,你并没有虚度。起来吧,有什么问题,你就问吧。”

    黄帝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先生,黄帝想请教您,如何才能摄取天地的精华,使五谷丰登,来养活百姓?如何才能掌管阴阳,以顺应万物的变化?”

    广成子听了黄帝的话,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说道:“你所问的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事物的表象,而非本质。你想要摄取天地的精华,使五谷丰登,却不知道天地的精华本就存在于万物之中,你只需顺应自然,不加以干涉,五谷自然会丰登。你想要掌管阴阳,以顺应万物的变化,却不知道阴阳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你越想要去掌控,就越会扰乱自然的秩序。”

    广成子接着说道:“自从你治理天下以来,云气不待凝聚就下雨,飞鸟不待季候就迁翔,草木不待枯黄就凋落,日月的光辉越来越暗。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违背了自然的规律,用你的主观意志去干涉自然的运行。你的心境浅陋,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忽略了其本质。这样的你,又怎能与我谈论‘至道’呢?”

    黄帝听了广成子的话,心中感到十分惭愧。他再次跪地,说道:“先生,黄帝明白了自己的错误。黄帝治理天下,却未能顺应自然,导致天下大乱。黄帝愿意放下一切,潜心修行,领悟‘至道’的精髓,以拯救天下苍生。还望先生能够教导黄帝,如何才能达到‘至道’的境界?”

    广成子看着黄帝,心中对他的诚意和决心感到十分赞赏。他说道:“你能有此决心,甚好。‘至道’的境界,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你不断地修行和领悟。你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摒弃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只有这样,你才能逐渐领悟‘至道’的精髓,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黄帝听了广成子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说道:“先生的教诲,黄帝铭记在心。黄帝一定会按照先生的教导,潜心修行,领悟‘至道’的精髓。”

    广成子点了点头,说道:“好,你既有此决心,我便传授你一些修行的方法。你要记住,修行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你才能最终达到‘至道’的境界。”

    于是,广成子开始向黄帝传授修行的方法。他告诉黄帝,要学会冥想和修炼,通过调节呼吸和内心的平静,来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和专注力。他还告诉黄帝,要学会观察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领悟自然的规律和奥秘。

    黄帝认真地聆听着广成子的教诲,将每一句话都牢记在心。他知道,这是他追求 “至道” 的开始,也是他拯救天下苍生的希望。从这一刻起,黄帝将全身心地投入到修行之中,为了领悟 “至道” 的精髓,为了天下苍生的幸福,他将不惜一切代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