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察觉到事情不对的人是松井石根,因为他接到了13师团荻洲立兵的告急电报,就是他在14日上午遭到了中央党部教导总队和21集团军的前后夹击,炮兵联队损失殆尽,不得不暂时撤退以图自保。
当然,荻洲立兵也不是来承认错误的,而是把战役的失败归咎于航空兵支援不力和第6师团没有及时赶到,这两个因素上。
松井石根在这之前就接到了航空兵司令部的汇报,原计划派出的轰炸机群,在飞临江阴战场的时候,突然遭到了已经消失了一段时间的直拿先进战斗机中队的偷袭,导致轰炸任务失败,不得不撤回了后方机场。
只是,此时的华中方面军航空兵司令是一个海军中将,不管是出于遮羞还是不屑跟他一个陆军大将解释的原因,这个海军中将都没明说自己一个三十几架包括了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大机群,被人家半小时就干掉了二十八架(有一部分是飞机被击伤后在返航途中出现故障不得不弃机跳伞的。)
而且这位海军中将居然以各种理由不断推脱,在14日这天再也没有派出新的航空编队去去支援江阴的战斗。
实际上是鬼子怕了,在得知那支已经造成帝国航空兵损失了八十多架飞机的直拿Bf-109战斗机中队再次出现后,这位海军中将就打消了再次支援江阴方向的念头。
日本方面现在已经得知了这种先进飞机的型号,就是德国最新研制出来,还处于高度保密的Bf-109A战斗机。
据可靠信息说,这种飞机的发动机使用了最先进的二级增压器,不论是低空还是高空的机动性都远超帝国现役的任何一款飞机。
这个海军中将可是个行家,看看这些资料就知道跟这种先进战斗机作战,数量多了人家会跑,数量少了就是去送菜。
只是他们也知道这种飞机的航程是个短板,只要你不主动进入他们有限的控制区域,他们也威胁不到你。
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当孙子不去招惹别人,你就是安全的。
通过几个月的战斗,日军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华夏空军装备的这种飞机数量不多,顶多就两个中队,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
数量不多是一个好消息,说明这支华夏精锐空军只能在局部区域占据一些优势,放眼到广阔的中日战场,其作用就有限了。
现在自己遇到了,也只能自认倒霉,哪里还有胆子派飞机去撩拨这头噬人的老虎。
但此时的松井石根却是来不及谴责和处罚无能的荻洲立兵,更没有精力去跟海军撕逼,因为他马上就意识到,如果这支中央党部教导总队能够及时赶回南京,那他曾经寄以厚望的国崎支队就危险了。
到了现在,也许整个日军高层将领中,只有他对这支直拿精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你想想,能够给日军造成那么多的损失,能够每每出其不意就打在日军的致命处。
在别人看来你已经被迫逃窜,东躲西藏的时候,又能够迂回几百公里,在一夜之间攻占有一个联队驻守的武进县(虽然县城没有攻占,但只要看看现在鬼子在县城内只剩几百残兵的现实,就知道实际上人家是全面控制了武进地区)。
还有日军最宝贵的重炮旅团,也同时毁于其手。
然后就马不停蹄,突然就出现在了13师团的后方。
一夜加一个上午的时间,一支不到5千人的部队就几乎将江阴战场的态势彻底扭转,要不是长江上还有几十艘帝国海军军舰的支援和压力,松井石根都怀疑江阴的攻受态势要易位了。
这种战术能力、这种用兵如神的指挥水平,可不仅仅是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能够诠释的了。
就连松井石根自己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支军事理念和战术能力都远超当下日军的华夏王牌部队。
所以他才会这般如临大敌和顾虑重重。
但此时的国崎支队已经向浦口展开了进攻,要想把他们再次撤回南岸已经不现实,派出增援部队又暂时没有这个能力,那些使用过度的橡皮艇和抢来的民船大部分都损坏严重,不可能再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渡江行动了。
现在摆在松井石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让国崎支队全力猛攻,乘着中央党部教导总队还未赶回来的这一天时间,一举拿下浦口,从而把握战场主动权。
到时候,就变成中央党部教导总队来进攻占据兵力优势,又有阵地和堡垒作依托的国崎支队。这样的话,松井石根对国崎支队守住浦口还是很有信心的。
另一条就是让国崎支队顺着长江上游撤退,占据一个县城固守待援。
这种做法就是太保守,也太掉价,不仅仅是白白浪费了近万精锐兵力,而且对南京攻城部队的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所以在14日这天中午,松井石根就将这个消息以及司令部的分析都通报了国崎登,让国崎登自己来抉择是战是退。
这倒也不是松井石根在甩锅,而是目前国崎登已经展开了攻击,据说进展还比较顺利,只是半天时间就推进10公里,守军的抵抗虽然顽强,但改变不了步步退却的事实。
所以松井石根要让国崎登这个前线指挥官来判断,只有他才最清楚自己能不能在一天一夜之间就拿下浦口?如果感觉没把握,那就赶快撤退。
松井石根这次倒是算准了周文他们支援浦口的时间,那就是最早15日的上午,中央党部教导总队就有可能会赶到战场。
而国崎登会怎么选择呢?
国崎登的选择就是强攻浦口,然后再给支援而来的中央党部教导总队迎头一击,彻底击败这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直拿精锐。
是的,作为一个王牌师团主力旅团的旅团长,国崎登就是有这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