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 第784章 宁信有鬼,不信娄敬破嘴

第784章 宁信有鬼,不信娄敬破嘴

    娄敬一番话,成功地将南朝公卿的仇恨牢牢锁定在村野治保身上。

    接着,他开始“解释”汉朝招募劳工的“良苦用心”。

    “我朝陛下见贵国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实在不忍。故而开放边境,招募劳工,实乃一片慈悲之心,为贵国留存些许元气啊!”

    “此举绝非掠夺人口,而是提供一条活路。待贵国拨乱反正,铲除国贼,重现太平之日,这些百姓若愿归来,我大汉绝不阻拦!”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既展现了汉朝的“仁慈”,又暗中支持了南朝“拨乱反正”的合法性,极大地迎合了南朝公卿的心理。

    最后,娄敬压低声音,故作神秘道:“至于北朝那边派人传来的什么……刺杀乃我大汉所为的荒谬之言,实乃其穷途末路、挑拨离间的拙劣伎俩!试问,若是我大汉所为,为何要派刺客喊出‘不负陛下之恩’?这岂不是自曝其短?分明是那国贼心虚,欲盖弥彰,企图将祸水东引,嫁祸于我大汉,其心可诛!”

    娄敬的巧舌如簧,层层递进,先是共情,再是树立共同敌人,接着给予虚假希望,最后彻底粉碎村野治保试图解释的努力。

    他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敲在南朝公卿最敏感、最愿意相信的节点上。

    一番话下来,南朝公卿们对村野治保的仇恨更深,对汉朝的“善意”信任增加了不少,同时对村野治保试图的解释更加嗤之以鼻,认为那果然是绝望的污蔑。

    娄敬的成功出使,意味着村野治保试图缓解内战、一致对外的最后努力,彻底化为了泡影。

    倭国的鲜血,将继续为此流淌,直到流干为止。

    而大汉天子刘盈,则稳坐钓鱼台,静静地收割着一切利益。

    ——

    吉野山庄,气氛凝重而微妙。

    南朝公卿们对娄敬的话语将信将疑,尽管他的说辞滴水不漏,但毕竟涉及国政大事,仅凭口舌之功,难以完全消除所有疑虑。

    娄敬何等精明,他早已料到对方会有此心结。

    只见他忽然整理衣冠,神色变得无比庄重肃穆,对着年幼的南朝新天皇和满朝公卿,深深一揖。

    “大王,诸位大人。”

    娄敬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口说无凭,日久见人心。我娄敬,今日便以大汉天子特使之身,以我项上人头担保,方才所言,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他环视众人,掷地有声道:“为表我大汉朝廷与刺杀逆案绝无干系,亦为彰显我朝与贵朝携手抗敌之诚意,娄敬愿——以身入局!”

    “我便留在吉野,留在陛下身边!何时贵朝扫平北逆,铲除国贼村野治保,我何时再返回大汉复命!”

    “在此期间,我娄敬之安危,便与贵朝国运休戚与共!若我有半句虚言,或贵朝发现任何与我大汉有关之不轨证据,诸位可随时取我性命,我娄敬绝无怨言!”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以身为人质,自陷险地!

    这是何等巨大的诚意和魄力,在这个时代,一国特使做出如此承诺,几乎是将自己的生死完全交托于对方之手!

    所有的猜疑、所有的顾虑,在娄敬这番决绝的表态面前,顷刻间烟消云散。

    南朝公卿们动容了,那位年幼的天皇虽然不太明白其中深意,但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庄重。

    信任,在这一刻被迅速建立起来。

    “娄君高义!”

    “大汉皇帝陛下诚意,我等感佩至极!”

    “快!为娄尊使安排最好的馆驿,以上宾之礼相待,不可有丝毫怠慢!”

    娄敬瞬间从一位需要费心说服的外国使臣,变成了南朝朝廷最尊贵的客人和最可信赖的盟友象征。

    激动之下,一位南朝重臣甚至上前一步,躬身请求道:“尊使!今我朝正统危殆,国贼猖獗,亟需正名以安天下民心!恳请尊使奏明大汉皇帝陛下,请陛下以天下共主之尊,赐予我朝天皇印绶册封!如此,我朝方名正言顺,天下倭人方知所归!”

    这几乎是主动请求成为大汉的藩属国了。

    娄敬心中暗笑,面上却露出欣慰而又略显为难的神色,他扶起那位大臣,诚恳道:“大人之心,陛下若知,必感欣慰。然,当下之急,非在虚名,而在实干!印绶册封,不过形式耳,待扫平北逆,四海升平之日,我朝陛下岂会吝啬?”

    他巧妙地拖延了此事,话锋一转,指向核心:“当务之急,是贵朝上下团结一心,凝聚所有力量,给予村野治保致命一击!我家陛下常言,唯有彻底肃清此等跳梁小丑,倭国方能迎来真正和平,我大汉东北边境亦可安枕无忧!此乃两国共同之利也!”

    “对!娄大人所言极是!”

    南朝天皇虽然年幼,但在公卿的示意下,也用力点头。

    他被娄敬的话语激得热血沸腾,尤其是“跳梁小丑”四个字,深深刺痛了他对村野治保的仇恨。

    恰在此时,一名侍从呈上了一封密信,正是村野治保不久前送来的、试图解释刺杀真相并呼吁停战议和的亲笔信。

    那天皇接过书信,看都没看,在娄敬和所有公卿的注视下,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与他年龄不符的决绝和愤怒。

    “国贼之书,污我双目!”

    他清脆地骂了一句,然后双手用力——“刺啦”一声!

    那封承载着村野治保最后一丝和平希望的书信,被当场撕成了两半,随手扔在地上!

    “传令!”

    年幼的天皇声音提高,“命大将军即刻整军,主动出击!朕要亲眼看那国贼授首!”

    娄敬看着被撕碎的求和信,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大局,已定。

    消息传回朝鲜王京,刘盈听闻娄敬的所作所为,只是淡淡一笑,对身旁的陈平评价道:“娄敬之才,堪为纵横家之翘楚。以身入局,搅动风云,其胆识口才,不亚于昔日的郦食其。”

    他的目光随即投向窗外,那里有源源不断的、衣衫褴褛的倭国难民,正被汉军有序地接引上岸,这些难民脸上带着逃离战火的庆幸和对未来的茫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