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289章 向上求援,群贤毕至

第289章 向上求援,群贤毕至

    大年初四的晚上,昆仑山路037号的老别墅办公楼里灯火通明。

    窗外又飘落起了稀疏雪花。

    远处零星的爆竹声传进来,年味犹在。

    《海滨市居民基本生活设施(厨房、厕所)改造工程第一期实施方案(细案)》摊开在钱进面前,薄薄的册子里全是工作内容和当下问题。

    目前关于旧城改造工作的方案详尽、目标明确、优先户名单初步摸排完成,材料预算清单也已成型。

    现在就一个问题然: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建筑大队的主要干部们围坐在会议桌四周,烟雾萦绕,大家一边研究这份实施方案细则一边交头接耳的讨论。

    钱进翻看过后点点头:“有什么问题直接提吧,也别在下面咬耳朵了。”

    “钱总,那我先说几句吧。”汪小意直接站起来。

    他指着方案中关于独立厨卫改造的技术标准部分,满脸尴尬:“咱们大队的兄弟们,别的不敢说,吃苦耐劳肯定没问题。”

    “这个年,大家伙也在家里好好学习了,我去走访来着,兄弟们都没怎么走亲戚,而是‘走朋友’,朋友们凑在一起研究咱这个活怎么干。”

    “可说实话,这修房子、砌墙抹灰咱们是行家里手,这个独立厨卫改造,尤其是涉及到上下水管道设计、化粪池和渗井的防渗处理、楼顶承重加固、简易水电安装……”

    他翻了一页,后面涉及到的专业建筑内容更多。

    有些东西他根本看不懂,只能无奈的摇头:“嗨呀,真没想到收拾一下厨房茅厕,竟然有这么多要求和讲究。”

    “这样在我看来,光靠咱们现有的经验很难把它办好,而且施工风险太大,效率也低。我就怕出点纰漏,返工事小,伤了老百姓的心,或者引发安全事故,那可就……”

    坐在钱进旁边的陈井底脸色黯淡。

    是他提出的这份工作,结果现在他发现自己根本干不了。

    这种挫败感让他绝望。

    辜负了钱进的信任和全体下属的期盼啊。

    他喉咙里发出沉重的“嗬嗬”声,想说话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于是他只能掀开《方案细则》,手指在几张标注着复杂管道走向和结构节点的图纸上点了点,用这个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无可奈何。

    钱进问道:“怎么了,不是集体请命时候热血沸腾的你们了?”

    三中队的中队长朱啸虎解释说:“钱总,我们当时这没想到摊子会铺的这么大。”

    “在我们想法里,应该是去给一些住房条件困难的家庭隔出个厨房或者搭棚子弄一个厕所,又或者给街道上的、社区里的公共厕所坑位打上隔断,给公共厨房拉上电路、安装上鼓风机。”

    “结果现在不对劲啊,这领导们怎么好像是准备让咱们把这个城市给重新翻修一下子?”

    八中队的中队长宋铁柱认怂了,捂着脸使劲搓了搓,说:“我、唉,我真不是这块料!”

    他怕钱进看轻自己,又赶紧说:“钱总,我老宋在道上是出了名的能玩狠、不怕死。”

    “实话实说,我非常感谢咱建筑大队,特别荣幸能加入进来,因为我爹娘孩子多,连哥姐加弟妹的总共七个。”

    “平日里我老子挺看不上我的,可是今年过年吃年夜饭,他让我坐他旁边,给我倒酒甚至冲我敬酒,咋回事?还不是咱腊月里修缮老破旧房的好事?”

    “现在我在我们街道名声很好,我老子与有荣焉,他说我长大了、说我干的比他这个当治安员的老子还要好……”

    回忆着这件刻骨铭心的事,宋铁柱的眼眶湿润了:“我说这个不是说题外话,我是要告诉你,这次旧城改造注定是比修缮老破旧房更荣耀的工程。”

    “我想干好它,你让我拼命也不要紧,老子擅长玩命。可是我、我文化水平低,这些图纸我都搞不明白,你说我怎么带队去干活?”

    这些图纸是工作组委托海滨市内城建专家们出具的资料,很专业,很有用。

    奈何建筑大队全是低学历精英,一个个硬着头皮看,这越看越感到茫然。

    无他。

    专业知识太匮乏。

    五中队长赵北塔感叹道:“不光是这些图纸的事,我跟你们说,这两天我们中队已经开始下手了,问题真多。”

    “钱总,我们中队负责的房山路这个区域都是老平房,房子太小,单独隔厨房不现实。”

    “这样我们想着在屋后搭个小棚子当厨房用,你看把煤球炉挪出去,屋里也干净安全些,结果那块空地还不能建东西,说是地下要走什么线缆,给军队用的……”

    马棚子抽了抽鼻子,主动开口:“钱总,这些图纸我看不太懂,但能看懂一部分,确实很有必要。”

    “人家专家给提的建议很对,这些老街区都得重新下污水管,而且必须得是800以上的粗水管,否则污水没法排放。”

    “之前不是说要挖化粪池和渗井吗?”有人问。

    马棚子苦涩一笑:“咱们想的太简单了,城市不比农村,老城区人口太密集了,化粪池危险。”

    “那家伙要是有孩子调皮往里扔鞭炮,你等着吧,全城跟挨了轰炸一样……”

    钱进老神在在。

    城市工程肯定问题很多,困难很多。

    特别是马棚子说的那点,改造厕所尤其没那么容易。

    现在老城区的下水管道是问题,要是改造管道布局,那工程可就太大了,规格也太高了。

    自己这帮手下感到力不从心是对的。

    这些农民匠人修修补补房子行,真要针对城市开展工程他们能力完全不匹配。

    让他们盖厨房、改公厕,这没事。

    让他们建新房、铺路架桥也没问题。

    可涉及到街道级别的工程规划,他们闻所未闻!

    钱进早就考虑到这些事了,毕竟相对现在这些手下人,他属于高级人才了:

    好歹本科大学生,学习能力还是有的;好歹经历过21世纪那么多信息轰炸,眼界还是有的;好歹如今是上位领导,考虑问题的思维是有的。

    所以碰到这些困难怎么办?

    继续招兵买马!

    他为什么要建起建筑大队?为什么要让建筑大队接旧城改造这样的大项目?

    就为了锻炼手里的这些人,就为了能及时查漏补缺、招兵买马!

    现在他可是掌控着整个工作组,他的地位和权限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他不必再从农村去想办法挖匠人了,他可以从城市里找人才加入建筑大队来上班了!

    等到大家伙发泄了负面情绪,他去挨个给倒热水:

    “我说什么来着?同志们,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了?以后都给我好好学习。”

    宋铁柱老老实实的说:“是,我们这能力差远了。”

    “这种涉及结构安全、公共卫生、隐蔽工程的改造,没有真正懂行的专家坐镇把关、指导培训,咱肯定搞不了,这怎么办?”

    “怎么办!”钱进一拍桌子说道,“请专家啊,还能怎么办?还能天天坐在这里叹气?我们叹气能把工程给叹好吗?”

    他转向庞工兵:“庞总秘,今晚加班吧,你立刻起草一份《关于请求调配专业技术人才支援海滨市城市居住环境改善专项工作的紧急报告》。”

    “报告要重点说明我们工程的特殊性、紧迫性,以及现有技术力量的缺口,特别是急需城市规划、给排水、结构工程、建筑电气方面的专业人才!”

    “强调是作为建筑大队的技术顾问,指导设计和施工,不是要求给咱们补充工作人员——记住啊,咱是借调是请人家来指导!”

    庞工兵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钱进要求的重点。

    然后钱进挥挥手:“时间不早了,回去搂着老婆孩子先休息,咱们干不了的事,有能干的了的人。”

    有一说一,劳动突击总队这支队伍还是可以的。

    所有人的行动力没的说。

    庞工兵努力一番,报告连夜起草完毕。

    第二天一早,由郑国栋亲自签批,加盖了相关单位公章的报告被分别送往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市劳动局,并抄报上级单位。

    这就是钱进当工作组负责人的好处。

    他现在权限很大。

    海滨市人事单位的小会议室里,领导周明远亲自主持会议,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市劳动局调配科科长、市建委人事处处长悉数到场。

    今天小雪停歇,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将桌上摊开的紧急报告照耀的亮堂堂。

    “各位,报告都看完了,简单一句话,情况紧急,任务特殊。”周明远开门见山,手指敲着报告。

    “钱进同志他们这支建筑大队,干的是为民造福的实事,是郑、韩二位领导亲自抓的重点民生工程,根据他们的球员报告,现在卡在技术瓶颈上了。”

    “报告里提的要求很明确:急需城市规划、给排水、结构、电气四个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顾问指导。时间不等人,咱得给人家补充人才,因为人家已经开工了!”

    组织部干部二处处长沉吟道:“体制内调配是首选。”

    “本市范围内,建筑设计院、规划院、市政公司,有没有合适人选可以抽调?”

    建委人事部门领导面露难色:“处长,我们内部摸底了。”

    “符合要求的骨干,手头都有市里重点工程,比如新港区扩建、海滨大道改造,实在抽不开身。”

    “而且,这次需要的顾问,最好是经验丰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年轻同志……”

    他摇摇头:“我估计是压不住阵,毕竟钱主任那支建筑大队我去见过,全是骄兵悍将啊,确实能干活,也确实脾气大。”

    劳动局调配科科长补充道:“社会招聘来不及,也不符合政策。现在最可行的,就是跨区域调配或者返聘退休专家。”

    “跨区域调配?”周明远眉头紧锁,“这程序复杂,周期长啊。”

    “再复杂也得办!”组织口的领导表态。

    他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红头文件给众人看:“这不光是民生工作,还是政治任务。”

    “报告里提到的烈属军属优先改造,意义重大。所以我建议,立刻启动程序。”

    “第一,由人事局牵头,向上级单位提交《关于商请调配专业技术人才支援海滨市重点民生工程的函》,详细说明需求,请求上级单位协调兄弟地市支援。”

    “第二,同步启动本市退休高级专家返聘程序,优先考虑身体健康、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退休教授、高工。”

    “返聘手续可以特事特办!”人事处的负责人点点头。

    “好!”周明远拍板,“双管齐下,建委、劳动局配合,立刻梳理本市相关领域退休专家名单和健康状况,人事局这边,我亲自向上级单位汇报。”

    事情是郑、韩二位领导亲自督办,自然效率极快。

    当天一份加盖了海滨市人事局、组织部、劳动局三枚大印的商调函,先送到了韩兆新手里,准备通过市府机要渠道,飞去省人事厅。

    韩兆新仔细看了看,又给函件内容做了点增添:

    “……该工程系解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痛点之重大民生举措,涉及大量烈属、军属、劳模等特殊家庭,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

    “亟需贵厅协调海卫市、临江市等兄弟地市,选派城市规划、给排水工程、结构工程、建筑电气等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以短期借调形式支援我市……”

    同时,一份《海滨市急需返聘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名单及建议》也送到了省里有关单位领导的案头。

    相关领导接到报告后,钱进的电话打了过来。

    他放低了姿态,言辞恳切的请领导多多帮忙。

    领导们也不敢怠慢掌管着大半个省市地区涉外技术和设备引进工作的钱进,立刻向分管副职领导做了专题汇报。

    另外两人如此殷勤还有个原因。

    他们意识到海滨市搞的这个旧城改造项目很好,尤其是对建设厅来说,这项目要是在全省推开,那他们建设厅可就来权了。

    分管领导看完后很感兴趣:“诶,还别说,海滨市这帮人脑子挺活,这个‘安居乐居升级’工程,立意很好啊!”

    他又仔细翻阅着材料,尤其是其中一份优先保障的烈属军属家庭观名单。

    作为军转干部,他对这点尤其赞赏:

    “钱进这个同志有前途,年轻,有想法,有干劲,而且总是关心人民的疾苦。”

    “嗯,他们建筑大队的工人们觉悟也很高啊,原本是要义务劳动,是经过兆新同志的要求,才改成了拿半薪水。”

    “这个不错,很不错,他们要解决老百姓做饭上厕所的难题,那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比最近省城搞的什么欢迎外资、华侨增设外文宣传资料的花架子强百倍!”

    建设口领导在眼前,他便指着报告说:“技术力量不足是客观现实,他们提出的跨区域调配和返聘退休专家,是务实之举。”

    “我看,这个忙省里要帮、必须帮,而且要快。”

    建设口的领导立马说道:“好的,领导,我跟您想到一处去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确实应该支持。”

    “尤其是海滨市这项工作如果搞好了,摸索出一套在经济条件有限、居住密度高的老城区改善基本生活设施的模式,那对全省乃至全国的老旧城区改造都有示范意义。”

    “所以我拿到这报告和申请后立马给你送来了,因为我认为他们是在为我们省探路,搞一个重要的‘试验品’!”

    “试验品?”副职领导眼睛一亮,“这个词用得好,既然是试验,就更要支持,更要给他们创造好条件。”

    他对秘书招招手:“以我的名义写一份批示,让他们大胆去试,但要总结经验。”

    “成功了,全省推广;遇到问题,无比想办法解决!”

    他又给人事口的领导安排了工作:“立刻协调海卫市、临江市、西林市人事单位,他们和海滨市是邻居、是兄弟城市。”

    “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啊,我要求他们全力配合邻居城市的工作,务必要选派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的专家去支援海滨市那边。”

    “借调手续从简从快,建设单位配合做好专业把关!”

    “是!”

    有了省领导的明确指示和上级单位的大力推动,事情进展神速。

    省里的相关紧急协调函和调令迅速下发到海卫市和临江市。

    三市的组织人事部门对此积极响应,消极处理。

    主要是现在改革开放了,各个城市发展的都着急,而77年的大学生如今刚开始准备实习,甚至没有正式工作。

    这样各地市都在闹人才荒,否则海滨市这边也没必要往省里要协助。

    钱进等到正月初十都没等到消息,他有些恼了。

    幸好他手上有人也有权,否则这事真没法借用到兄弟城市的力量。

    他们核准委几个副主任,都是从附近城市调过来的,比如王海峰就是海卫市原外经委的副主任、海卫市一把手的心腹。

    钱进把王海峰叫了过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拍桌子。

    他在核准委一手遮天,主要是他这边有太多的未来信息可以用,所以在针对外资技术和设备的审核工作里,他就是厉害。

    确实能干,确实能立功。

    否则他三天打鱼在核准委上班两天晒网跑劳动突击总队去办事,怎么可能不会引发上级单位的不满?

    全靠他这边不耽误工作,反而带领海滨市核准委实实在在干成了几件大事。

    再一个基层也被钱进全给攥在了手里。

    他采用了当初在供销总社外商办那一套,发动基层员工利用工作之余搞学习。

    员工们对于这种加班行径深恶痛绝。

    可如果是去加班看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优秀电影,听歌品鉴美食搞团建,那就没有意见了。

    这种情况下王海峰等中层领导全被钱进给排斥在了权力核心之外,他想搓扁揉圆就是一句话的事。

    王海峰被钱进拍桌子喷了个满腹委屈,我只是工作上一点小问题,你至于小题大做吗?

    等到钱进这边图穷匕见他才明白,原来是娘家那边不给钱进面子,他这里跟着殃及池鱼了。

    没办法,回到办公室他就开始给老领导打电话,让老领导务必帮忙。

    另一位副主任杨震则是临江市的,同样被钱进给训了,然后去找娘家帮忙。

    西林市那边没关系,钱进没办法,只好给二把手胡在林打了个电话,细声细气的解释了海滨市要干的工作和需要他们支援人才的意思。

    结果胡在林听后很痛快,当即表示立马就办这件事。

    钱进听的满心狐疑。

    他觉得胡在林答应这么痛快肯定是糊弄他,压根没准备帮忙。

    不过只要临江市和海卫市能送过人才来,也不差西林市这边。

    结果在他没看到的地方,胡在林挂了电话立马把人事负责人叫来指着鼻子一顿骂:

    “省里要求我们提供支援,你们怎么没有动作?他妈的,人家钱进钱主任去年在抗旱工作里是帮了咱们大忙的,如今人家碰到困难,你们竟然不去投桃报李!”

    “他妈的,你们这些混账东西,现在工作越来越敷衍了啊,我跟你们说过没有?啊?”

    “是不是开会时候说过了,去年抗旱工作咱们市里能成功的人工降雨,人家海滨市的韩、钱等同志是有功劳的……”

    人事单位的领导无奈的说:“领导,咱市里正在搞新城区筹建工作,自己也缺人呀!”

    “新城区要建,但急在眼前吗?反而老城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工作很着急。”胡在林严肃的说。

    “人家海滨市现在要给咱打个样,人家说了,这工程是在他们那里开展,可是!所有经验、所有教训,他们不会敝帚自珍,一定会跟咱们分享!”

    “这样吧,立马给我调人过去,让他们好好学习旧城改造工作的经验,咱们西林后面也得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他的搭档要建新城。

    那他就要翻新老城……

    当天傍晚下班之前,西林市支援的人才名单通过传真送到了钱进的办公桌上。

    钱进很吃惊。

    胡总是真行啊,真能办事啊!

    没说的,他单方面确认了,胡总就是他远在西林从未谋面的义父义母亲哥哥!

    西林这边选派了给排水高级工程师、结构工程专家、城市规划师和建筑电气高工等优秀人才,一来就是六个人,算是帮大忙了。

    与此同时,针对本市退休专家的返聘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市人事口、组织口、老干部局的同志,带着省里的关怀和市府的诚意,分别登门拜访了几位老专家。

    第一个就是海滨市建筑设计院原总工程师,张振华。

    这老先生年已七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他退休后在家养花弄草,偶尔帮老单位审审图纸。

    当工作组同志说明来意,并递上那份建筑大队的请愿书复印件和工程方案草案时,老工程师戴着老花镜一看,顿时感动了:

    “咱们的劳动突击队我知道,去年腊月给我们街道老蔡家修过房子,那都是一群好同志。”

    “原来他们还要搞旧城改造这个工程项目?他们队伍的同志一分钱不要,要求进行义务劳动,只为了给老百姓修个像样的灶台和茅厕?”

    “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事?居委会宣传过?唉,我平时总是不出门,看来这不对呀,与社会脱节喽……”

    张振华顿时心潮起伏。

    他是三十年代火线入党的老党员、老同志,名字就是入党时候改的,后来的日子里也用工作中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名字那两个字。

    如今看到身边的小伙子、年轻人拥有跟自己年轻时候一样的热血和责任感,老同志顿时聊发少年狂。

    特别是如今他想想自己参与设计、建设的那些宏伟礼堂、办公楼,再想想起这些年看到的老旧城区里那些拥挤不堪、生活不便的居民社区……

    两厢对比,他忍不住拍了拍资料:“突击队这些孩子干的,才是建筑师该干的事啊!他们这是在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他摘下眼镜,对上门的工作人员说:“什么时间报道?我一定会去报道。”

    “我这个老同志干了一辈子设计,画了无数图纸,仔细想想,还真没有完完全全的去为身边的市民朋友服务过,这次的工程,把这个遗憾给补上了!”

    海滨大学建筑系退休教授翟常乐也接到了同样安排。

    他是国内知名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者,同时也对民居改造有深入研究。

    接到了工作组的上门邀请,他本来想拒绝,因为如今改革开放,各行业都有新气象,出版行业尤其如此。

    他有一本手稿正在整理并准备出版,暂定书名是《中国建筑史——还原秦汉人民居住本来面貌》。

    可是了解过此次工程的本意后,他忍不住翻开了手稿。

    扉页写的是自己此生从事建筑行业和教育行业的初心:

    “民居营造,以人为本,实用为先。”

    他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就是说自己要考虑一下。

    吃晚饭的时候,老伴看他心不在焉就笑:“去吧去吧,整天在家里闷着头翻你那些旧书旧本子的有什么意思?出去转转去。”

    翟常乐叹气说:“这可不是去转转,而是要去耗费大精力。”

    然后他又说:“建筑啊,归根结底是为了人,这个钱进要是带人准备建什么高楼大厦、恢弘建筑,我肯定当场拒绝。”

    “结果他却是要去改造民居,民居才是最接地气、一国最重要的建筑。”

    “我这个研究了一辈子民居民宅的人,确实不应该袖手旁观……”

    老太太说:“你既然知道自己不该袖手旁观,那你就去。”

    “瞧瞧你这个人,以前工作的时候,你不是咱市里的先进工作者就是你们学校里的优秀教师,那时候常常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

    “现在退休了,我看你在等着人民为你服务……”

    “瞎说!”翟常乐定下决心,“我去,我不光去当顾问,还要把我的工作关系转到工作组,我要去建筑大队给他们保驾护航!”

    一时之间。

    四方云动。

    还没到元宵节呢,钱进发现自家别墅办公楼里的书卷气开始重了起来。

    专家们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