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 第193章 5000万融资,外卖大战即将开启!

第193章 5000万融资,外卖大战即将开启!

    筷跑CEO的职务交替悄然无声。

    裴毅在春节前夕,带领团队,在庐州的外卖市场继续攻城掠地。

    配送部的正式骑手数量,也从90多人,极速膨胀到了500多人,并且还有一支600多人的兼职外卖队伍,用来缓解高峰期的配送压力。

    正常来说,以筷跑的单日订单量,至少需要1500名外卖骑手,才能消化掉10万单的配送任务。

    可当前有70%的订单来自一环以内,筷跑的经营范围较为集中,再加上智能配送系统,才勉强维持住配送时效。

    一旦业务向更远区域拓展,现有系统和运力将面临极大考验,配送延迟率恐怕会直线上升。

    若不能及时扩充运力、优化算法,即便投入再多补贴拉新,也难以支撑住快速增长的订单量,反而会因配送体验下降,导致用户流失。

    因此,尽管年末将至,筷跑的人事部还在紧锣密鼓招人,每天入职的新员工高达50多人。

    这些人里,既有24券的地推招商,也有满座、高朋的研发工程师。

    千团大战中,每个月都有大量团购网站倒闭。

    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

    筷跑则借此机会,迎来了发展壮大的好时机,对底层招商来说,外卖和团购业务完全没有行业壁垒。

    两者的工作模式几乎一样,加入筷跑后,立刻就能将以前的团购商家资源,一比一复制进筷跑。

    甚至可以说,团购网站的倒闭速度,与筷跑的商户增长趋势呈反比。

    另一边。

    筷跑的发展近况,自然引起了马文腾和柳志平的注意。

    “这小子损得很,拉着企鹅溜了一圈,连5%的股权都不肯松口。”

    马文腾坐在办公室里,笑着骂道。

    “倒也不至于,既然他开了口,肯定是想要融资的,无非就是价格问题。

    我给筷跑的估值定在3亿,结果他转头就在拼呗上开了一个入口,把筷跑的日订单刷到了10万量级。”

    柳志平摇了摇头,同样一脸无奈。

    他算看明白了,但凡涉及陈延森的项目,要是不拿出三倍、五倍的溢价,对方压根不会接受融资。

    “让林晨峰按现在的订单规模,对筷跑重新评估,尽快完成融资。”

    马文腾吩咐道,他不想错过投资筷跑的最佳时机。

    毕竟DST和金沙创投,都对筷跑表现出了强烈的投资意向。

    如果企鹅再犹豫,保不齐陈延森就会选择其他风投机构。

    “我明白。”柳志平点头应道。

    与此同时。

    金沙创投的朱啸虎、DST的周受志、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均收到了筷跑的最新动态。

    他们也没想到,原本不受重视的外卖模式,在与流量、资金的碰撞下,竟能迸发出如此惊人的发展潜力。

    周受志一番思考后,给陈延森打去电话,提出入股请求,估值给到10亿。

    陈延森笑笑,委婉拒绝了。

    DST在国内确实投了不少互联网公司,但除了资金以外,并不能为筷跑提供额外的生长养分。

    而陈延森,并不缺钱。

    周受志只能遗憾地退出了筷跑的A轮融资角逐,至于饿了么,他私下里考虑过,但在实地考察后,就直接放弃了。

    与筷跑对比,饿了么在配送时效、订单处理系统和骑手团队建设上,都远不如筷跑。

    章旭豪拿到金沙创投的100万美币后,只对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在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市场运营人员身上,投入了太多资金。

    但周受志更为重视的地推BD,饿了么却做得一塌糊涂。

    作为一家外卖平台,一头链接用户,另一头链接商户,饿了么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出色的成绩,周受志自然看不上。

    这也是朱啸虎不肯再投章旭豪的缘故。

    此时的章旭豪,却坐在阿狸战略投资合作部的会客室,惴惴不安地等待着。

    在筷跑的压力下,他几乎找遍了交大校友圈的人脉,却并未拿到一毛钱融资。

    于是他又把目光盯上了杭城的金主。

    吱呀一声!

    房门被人推开。

    章旭豪连忙起身,主动迎了上去。

    门口站着一个光头中年人,穿着一套蓝西装,身后还跟着两名助理。

    “季总,久仰大名!”章旭豪身子微欠,面带讨好的问候道。

    这时,阿狸战略投资部的真正老大还是蔡信,季刚只是总经理,还没坐上负责人的位置。

    不过,对于饿了么这种量级的投资案,季刚也能全权决定。

    “章总,请坐。”

    季刚微微一笑,应声回道。

    在决定见章旭豪之前,他研究过饿了么,也研究过筷跑,对于这种有别于团购模式的O2O生态,他确实有投资兴趣,并且他的直系老板蔡信,也认为外卖在本地生活赛道,具备一定的成长潜力。

    由于陈延森联合亰东,共同与桃宝争抢电商市场份额,马立云和蔡信并不想投资筷跑。

    便把注意力放在了饿了么身上。

    “季总,这是饿了么的商业计划书,截止12月31日,饿了么的注册会员一共是6.7万人,单日订单量维持在1万左右。”

    章旭豪谨慎地递上一份文件,缓缓介绍。

    “你有信心打败筷跑吗?”季刚接过文件,低头看了十几分钟,突然开口问道。

    章旭豪愣了一下,但马上反应过来,语气笃定道:“饿了么与筷跑之间,不过是差了些扩张资金,只要阿狸愿意投资饿了么,我保证能在三个月内,赶超筷跑。”

    创业者最忌讳未战先怯,章旭豪的这番话,倒让季刚暗暗点头。

    论产品积累,饿了么已经做了三年,想来在订单和配送系统方面的技术,要比筷跑更强。

    “阿狸给你5000万资金,你拿多少股权置换?”季刚放下文件,看向章旭豪问道。

    在他看来,以饿了么的当前体量,再加上溢价因素,估值顶多2个亿。

    所以,章旭豪如果只给10%以下,季刚绝对扭头就走。

    他的心里底线是30%。

    毕竟从季刚的角度来看饿了么,这只不过是一家日订单刚破一万的小平台。

    要不是陈延森把外卖的概念给炒起来了,他杀价只会更狠。

    章旭豪听后,顿时没了声音。

    他还不知道,陈延森即将向筷跑注资2个亿的事,因此他觉得,5000万资金足够饿了么接下来的发展所需。

    可他只想出售15%的股权。

    “季总,我只要3000万资金,用饿了么15%的股权交易。”

    章旭豪快速思考后,直接回复道。

    “筷跑的获客成本,估计在15元左右,3000万只能买到200万新客,你连沪城的外卖市场都吃不下来,拿什么跟筷跑竞争?”

    季刚摇了摇头,否定了章旭豪的方案。

    “那20%如何?”章旭豪试探着问道。

    “30%!我不觉得饿了么的估值能达到2.5亿。”季刚淡淡地说。

    30%?

    章旭豪连连摇头,金沙创投在种子轮时拿走20%,要是再给阿狸30%,他们创始团队的持股比例,就快低于50%的预警线了。

    接下来还有A轮、B轮、C轮融资,到时候怎么办?

    经过两年多的运营调研,他早就知道了,用户对外卖的接受度并不高,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来培育市场、教育用户。

    一旦答应阿狸,他就极有可能失去控股权。

    可不答应阿狸,饿了么大概率挺不过2012年的上半年。

    “25%,我只能给这么多,如果季总不同意,我宁愿放弃阿狸的融资。”

    章旭豪思索片刻,叹了口气,语气坚定道。

    “OK,这个数字我大致可以接受,但能否通过集团决议,还需要章总回去整理财务和业务报表,交给阿狸的风投部审核。”

    季刚嗯了一声,随即笑着解释道。

    “我理解。”章旭豪闻言,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无论如何,饿了么拿到这笔钱,至少能活过这个冬天,并在来年春天里,守住沪城的外卖市场,加快扩张步伐。

    ……

    ……

    庐州,中枢司。

    孟远志讲明缘由后,便把选择权交给了庐州建投和鑫城国际的负责人。

    这两家本地的投资公司,手里握有亰东方近20%的股权。

    陈延森的要求,只有说服这两位,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我不同意!橙子科技说白了,只是一家手机组装工厂,价值远远不及亰东方,我们没必要舍本逐末。”

    庐州建投的王清盛直接拒绝。

    孟远志皱眉,心里不悦。

    鑫城国际的徐鸣刚见状,顿时明白了孟远志的想法,笑着说:

    “王总,其实橙子科技也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比如Aurora OS操作系统、电池管理、全局手势操作和快充等,但要把股权直接转让给森联资本,我也不同意,让对方拿橙子科技的股权来置换。”

    孟远志听后,眼前一亮,觉得徐鸣刚这主意不错。

    如此一来,便能把亰东方和橙子科技深度捆绑,更加符合庐州的整体利益。

    “若是股权置换,那我也没意见。”王清盛瞥见孟远志的神色,又看了看徐鸣刚,最后答应了下来。

    亰东方的总市值在600亿左右,森联资本从流通市场购买了4.9%。

    由于未触及5%的举牌红线,外界并不知道,橙子科技已经开始布局供应链,以求降低物料成本。

    “既然你们俩都没意见,就先这么定了,剩下的等见面再谈。”

    孟远志拍板,把这件事敲定下来。

    当天下午,陈延森就接到了陶静文的回复电话,对方提出股权置换的合作方案。

    陈延森稍作思考,爽快答应了下来。

    定好商谈时间后,陈延森挂断了电话。

    他打算等高伟林从杭城考察回来,便开始着手入股亰东方的事宜。

    尽管在流通市值上,他也能买到一定比例的股权,但一来容易拉高购买成本,二来亰东方背后站着燕京和庐州的本地资本。

    到时候给他按个恶意收购的名头,保不齐还要把吃进去的股权,重新吐回去。

    如今获得孟远志的许可,就没了后顾之忧。

    否则,哪怕亰东方身后的投资机构不管他,但每增加5%的股权就要举牌一次,二级市场的散户又不是傻子,绝对会死死捂住筹码。

    到时候,1.6元每股的价格,涨到16、26元也不是没可能。

    陈延森可不想当冤大头!

    此时,高林伟刚坐上返回虚城的飞机,他与程伟星之间的谈判格外顺利,成功拿到了新项目的主导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