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 > 第474章 孟妃生产

第474章 孟妃生产

    谢惊春没有走近,就知道他在干嘛。

    这段时间,他都习惯了。

    父亲每天晚上都会写一封信。

    谢惊春倚在案旁,看着旁边那一叠叠的信纸。

    “还是照例攒十天的信,再一起送回去?”

    谢砚礼点头,“快马不宜频繁出入,且前线紧张,不可耽误调令。”

    他说完后搁下笔,将今日的信封好,与前几日的放在一处。

    谢惊春看着那一封封信,眼中露出几分复杂的情绪。

    片刻后低声道:“母亲收到后,一定很高兴。”

    说着,他垂下眼。

    他也很想母亲,想弟弟们……

    也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大晋,侯府。

    “母亲,大哥和父亲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谢珏把手中的棋子啪地放回盒中,撑着脸颊,声音软软闷闷的。

    谢景听见这话,也放下了手中的棋子,望了过来。

    秦九微坐在窗边绣帕,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谢珏一听,蹭地一下钻进了秦九微怀中,将脑袋埋进她的怀里,瓮声瓮气地嘟囔道:“那他们不会不回来了吧……”

    “傻孩子,怎么会呢。”秦九微轻轻抚着他的脑袋,“你父亲和哥哥是去保家卫国的,他们答应过我们,会平安回来。你要相信他们。”

    谢珏窝在她怀中点点头,眼神带着几分黯淡,“那你再给我念一遍家书好不好?我想听。”

    秦九微低笑一声:“好。”

    她从锦匣中取出谢砚礼前不久寄回来的书信。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小荷快步掀帘而入,微微喘息着道:“少夫人,宫里传来消息,说孟妃要生产了。”

    秦九微闻言一怔,这么快?

    她回忆了一下日期,紧皱的眉心渐渐舒展。

    算一下,确实也是这个时候了。

    皇宫,寿安宫。

    殿内烛火通明,宫人来回奔走。

    殿外跪了一地候命的嬷嬷太监,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药味与血腥气。

    “生了!生了!”

    产婆满脸喜色地奔出来,声音都带着激动,“是个皇子!”

    太后闻言猛地站起,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与仪态,快步走进屋中。

    殿中,孟婉清面色苍白,身上盖着厚实锦被,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角。

    襁褓中的婴儿刚刚啼哭过,此刻正安静地闭着眼,呼吸细微。

    太后看见那团软软的小人儿,眼中闪过喜色。

    几步上前,立刻将孩子抱了起来,紧紧拥在怀中。

    “好,好,好啊!是个皇子!”

    她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江山终于有了继承!真是我大晋的福气!”

    太后将孩子抱得更紧,面上满是慈爱,赶忙让身后的乳母与嬷嬷立刻准备孩子用的东西。

    孟婉清靠在榻上,眼角余光落在太后身旁那空荡荡的位置。

    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下去。

    御书房内。

    元喜站在门外,站在门口迟迟未动。

    他眉头微拧,眼中浮现犹疑。

    要不要跟皇上说这件事?

    皇上对孟妃一直冷淡,对这个孩子也一直都是漠不关心的。

    但生下皇子可是大事。

    若是皇上不知情,那这就是他的罪过了。

    思虑再三,元喜还是咬牙走了进去。

    “皇上。”

    高显并未抬头,只冷声问道:“什么事?”

    元喜低眉垂首,“回皇上,孟妃诞下皇子,太医已确认胎息正常。”

    片刻后,高显才淡淡道:“知道了。”

    他连头都未抬一下,依旧看着军报。

    元喜站在原地等了两息,见皇上再无反应,轻声叩首,退了出去。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

    谢府门前,一辆马车朝着静远书院方向而去。

    马车内,谢景与谢珏并肩而坐。

    谢景端坐如松,正翻阅着昨夜未读完的《春秋左氏传》。

    而谢珏则趴在车窗边,眼巴巴地看着窗外街景,不时转头说话。

    马车停下,书院已经到了。

    两人一前一后跳下马车,在书院门前分别。

    谢珏朝谢景挥手,“拜拜哦二哥,等会一天不见,不要太想我哦~”

    谢景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没接话,只抬脚朝谷夫子的书屋走去。

    谢景背着书箱,刚放下书,便听到熟悉低沉的嗓音从门外传来,“今天不讲课。”

    他一愣,抬头看去,是谷夫子立在门口,“等会随我进宫。”

    谢景神色微动,应声:“是。”

    皇宫,寿安宫。

    谢景跟在谷夫子身后,缓步走着。

    他进宫次数虽少,却并没有丝毫慌乱或失态,步履稳重,行礼得体。

    宫人引着他们绕过长廊,来到偏殿。

    偏殿内,太后正坐于榻上,身旁是一口雕金嵌玉的摇篮。

    篮中传来婴孩的哭声,嘹亮不停。

    殿内的乳母与宫女轮番上前哄着,却怎么都止不住那哭声。

    太后皱眉,轻轻晃着摇篮哄着,但怎么晃都没用,最后只得无奈抬手,示意乳母过来抱起他。

    转眸时,正见殿外走进来的谷夫子与谢景。

    谷夫子拱手行礼,“参见太后。”

    谢景随即跪拜叩首,礼数周全,“谢景叩见太后。”

    太后含笑道:“别在意这些虚礼了,快进来些。”

    谷夫子与谢景一同向前几步,走到殿中的位置便停了下来。

    那孩子还在哭,哭声很响。

    太后叹了口气,无奈道:“这孩子自出生便爱哭闹,怎么哄都哄不好。”

    她转眸看向谷夫子,“今儿个请你进宫,是想劳烦你给小皇子取个名字。这孩子的父皇还没空来看他。名字便先由哀家做主,取一个好名头,说不定他就不哭了。”

    “你最是博学,取的名字定然是极好的。”

    说着,太后注意到站在谷夫子旁边的谢景。

    小少年脸庞稚嫩,个头却已抽得颀长,身穿月白色圆领儒衫,神情端方沉静,五官生得极为俊秀。

    尤其那一双眼睛,乌黑清澈,望人时带着几分冷静的克制。

    他静静立在谷夫子身侧,气度并不张扬,却天生自带一股从书卷中沉淀出的稳重与贵气。

    举手投足间,与寻常少年大不相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