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161章 赵朔都没动手,手下已镇压一切!

161章 赵朔都没动手,手下已镇压一切!

    接下来的日子里,元好问率领本地民兵和汉军屯田兵,继续清理那些色目八旗难以顾及的小股抵抗力量。其他分配来的新科进士也各司其职,有的安定地方,有的组织后勤,有的清查奸细,有的组织民兵。

    他们骤然得官,有的是干劲,有的是冲劲。

    新科进士的智力更是不成问题。再怎么说,也是科举考试十中取一的胜利者。

    语言不通怎么了?

    琐罗亚斯德教,自从五年前就牢牢绑在了赵朔的战车上。这些年,一直鼓励教中的优秀少年学习汉语和蒙古语。起码,和这些征服者语言相通,更容易受到重用。

    如今真神子民造反,琐罗亚斯德更是得全力帮助蒙古军了。要不然,真神子民得了势,恐怕要将当初积极配合蒙古人的琐罗亚斯德教连根拔起。所以,琐罗亚斯德教为每个新科进士都配了一个同时通汉语和本地语言的翻译。

    如此一来,这些新科进士到了任职所在就能和当地人沟通。

    而且,这些琐罗亚斯德的翻译和这些新科进士搞好了关系,无论对他们自己,还是对琐罗亚斯德教都是大有好处之事。

    新科进士们缺乏实务经验,又怎么了?做错了就改呗!反正都是新拓之土,上边也知道他们缺乏经验,即便做错了也不会有什么严重惩罚。相反地,他们如果立下功劳可以很快提拔。

    大家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还不是因为升官的速度远要高于中原?所以,这些新科进士毫无思想包袱,知错就改,一切以立功为先。

    官府的后勤越来越充足!

    官府的民兵越来越多!

    渐渐地,官府连情报也充足起来!

    平叛部队兵力越来越是雄厚,装备越来越是整齐,杀戮更是丝毫没有手软的迹象。所到之处,连招降都没有。但有反叛者,只有年轻女子和不高过车轮的孩子能活!

    整个伊斯法扬县迅速安定,开始有余力支援周围的其他县。

    很快,伊斯法扬县周围其他的县也安定下来。

    等第二批移民的到达的时候,呼罗珊、阿富汗已经完全平定,只有南亚地区还有些零星骚乱。

    但是南亚地区的叛乱想必也坚持不了多久了,因为原本驻在八鲁湾草原海日格已经率领飞鹰军,并从呼罗珊、阿富汗各自抽调五千正规军,进入了南亚地区。他们会合武仙的两个色目正红旗万户一起平乱。

    完全可以说,真神教诸国派出死士鼓动原花剌子模境真神子民叛乱的“妙计”,不仅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还让赵朔封国内受益良多。

    其一,那些新科进士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战争是最锻炼人的地方,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容不得半点含糊。这些缺乏实务锻炼的新科进士,在战争中迅速成长起来,已经成为优秀的地方官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基本掌握了当地语言,不再时刻离不得翻译了。

    其二,汉军屯田兵,杀了人见了血,得了财富和女奴。

    道听途说是一回事,亲身体验是另外一回事。

    这些来自山东河北的农民,更加清醒地明白,自己的土地究竟是怎么来的。那是赵朔率领将士们奋勇厮杀抢来的,是他们浴血奋战守卫的。他们越发把这新徙之土当做了自己的家园,对赵朔也越发忠心。

    这些移民的眼界也更加开阔。

    原来异族是这么的弱,而组织起来的汉人是这么的强。一亿多汉人,拥挤在华夏故土上太过可惜。

    远方几乎有无尽的土地供汉人开拓!

    远方无数的子女财帛,可以供他们去抢夺!

    再次西征时,这些汉军屯田兵就是赵朔最为狂热的支持者。

    对,他们是有足够的土地了,他们的儿子也不发愁土地了。但是,这不是还有孙子吗?还有重孙子吗?

    子子孙孙无穷匮焉,再多的土地也不嫌多!

    其三,空出来更多的土地和女人,供给汉人移民使用。

    汉人是最吃苦耐劳的民族,只要有足够多的土地,还愁不能富裕?

    饱暖之后,可不就思那啥吗?

    想必不久的将来,混血儿将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地降生,进一步改变当地人口结构。

    其四,当地最有反抗精神的真神子民,被一扫而空。

    这不比他们心怀不满,在日后慢慢搞破坏强得多?不比他们有机会诞下后代,教育后代反抗赵朔强得多?

    其五,为赵朔的移民政策打出了一个开门红,大大鼓舞了山东、河北的百姓。

    赵朔为了顺利移民,在移民之路上设立了大量的驿站。

    这些驿站除了方便移民之外,还有通传信件的功能。

    第一批移民到了移民地之后,开始给故乡的亲朋好友写信,讲述自己移民之后的生活。

    移民分到的,都是沿河临井的水浇地。一百亩连成片的水浇地啊,你在家乡敢想?

    到了土著村子里面选女人,简直像是选妃一样,还用不着什么聘礼!一个乡下小民,也能尝尝三妻四妾的滋味!

    参加了哪场大战,敌人是多么多么的弱,一没留神,就砍了两颗脑袋,立下功劳了,得到了多少赏赐,比土里刨食一年都多!

    呼罗珊地区多宝石,不小心在路上捡了一颗珍稀宝石,就发了大财。

    虽然没有通过考核加入八旗军,但考核不能完全等同于战场厮杀,某人立功颇多,竟加入了色目八旗。

    某人分女人时,得了一个当地贵人的女儿。那贵人,相当于故乡的知府了!

    ……

    谁不愿意装逼啊?

    众移民纷纷写信,描述现在的美好生活,真是让留在故乡的亲朋好友眼珠子都红了!

    随着这些信件的到达,报名参加移民的人越来越多。

    当然,这些汉人移民过得越爽,对那些反抗的土著来说就越是悲惨了。

    阿尤布王朝,首都开罗,王宫内。

    “伟大的苏丹,您可得给我做主啊!”

    “完了!全完了!真神最虔诚的子民,被汉人们屠戮一空!最不甘于异教徒统治的勇士,失去了一切!”

    “我麾下的勇士,已经所剩无几!我在呼罗珊的财物,被汉人们洗劫一空!”

    “我美丽的妻子,娇弱的女儿们,也成了他们的战利品!最美丽的小女儿,竟成了一个汉人农夫的女奴!”

    ……

    哈巴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阿尤布王朝的苏丹卡米勒哭诉着。

    哈巴迪是呼罗珊地区的一个土豪,手下有五千多私兵,也算呼罗珊地区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当初赵朔率领十余万大军并进呼罗珊,哈巴迪见赵朔势大,乖乖臣服。

    不过,赵朔率领大军回华夏,只留下了两个色目万户镇守呼罗珊地区。在阿尤布王朝派出死士的鼓动下,哈巴迪开始蠢蠢欲动了。

    对啊,我打不过蒙古人,但还打不过以当地人为主力的色目八旗吗?

    真神的子民,如何能为异教徒所统治?

    汉人农夫的地位,都比我这呼罗珊的贵人地位都高,这怎么能忍?我呸!其他任何种族,都只配当真神子民的奴隶!

    起兵吧!

    为了真神子民的荣耀,战斗吧!

    如果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哈巴迪就趁势崛起,弄个呼罗珊之王当当。

    失败了也没什么,这里是赵朔的封国,他还能把当地人都杀光了?实在不行,我再投降呗。说不定,赵朔会因为我展现的强大实力,给我个官做做呢。

    哈巴迪想得挺美,起兵造反了。

    结果,色目八旗他还真打不过!

    色目八旗也是七户养一兵的,哈巴迪能给麾下的私兵这个待遇?色目八旗是赵朔的正规军,武装到了牙齿,哈巴迪的私兵能有这个装备?

    什么?色目八旗被分为第三等人,会对赵朔不满?

    扯淡!

    他们是可以用战功,获得“抬籍”的机会的。在色目八旗就算汉人,如果被挑入赵朔本部就算蒙古人,总之是享受一等人的待遇。

    有当一等人的机会,谁会和你四等人共情?

    所以,哈巴迪的大军很快就大败溃输,死守乐模纳斯堡。色目八旗不愿意伤亡过大,只是围困而已,哈巴迪获得了喘息之机。

    不过,随着攻城器械越打造越多,以及当地的民兵、汉军屯田兵扫平了小规模的骚乱,增援过来,乐模纳斯堡也坚持不住了。哈巴迪率领三百精锐突围,来到了开罗。

    现在他身边仅剩下十三个心腹手下。

    除了随身财物之外,家族数百年积蓄全成了战利品。

    其余没逃走的手下们,都被赵朔的手下们杀了。

    他们的女人也都被贬为了女奴,连哈巴迪最宠爱的小女儿都被分给了一个立下战功的汉军屯田兵。

    到了现在,哈巴迪真是后悔极了。

    什么真神子民的荣耀啊?

    什么赵朔舍不得杀光麾下的子民啊?

    都是骗人的鬼话!

    真有什么荣耀存在的话,他能是这么悲惨的下场?

    恐怕真正荣耀的是汉人和蒙古人,人家才是天选之子!

    赵朔也根本就不怕杀光呼罗珊的当地人。

    据说,赵朔麾下光一个河北行省,就有八百万汉人,足够他移民的!

    说不定,赵朔还嫌当地人太多,巴不得他们反抗,用他们的财富和女人吸引汉人的移民呢!

    当然了,事到如今,哈巴迪再后悔也没用。

    事到如今,他只能指望,卡米勒能够实现当初死士传过来的诺言,会出兵帮他夺回一切了。就算不能出兵,也会庇护他在开罗安享富贵。

    不过,事实证明,哈巴迪完全想错了。

    卡米勒是希望呼罗珊地区遍地烽火,拖住日后蒙古军再次西进的步伐。可不是让哈巴迪把蒙古人的怒火引向阿尤布王朝,引火烧身的。

    再说了,赵朔表现的实力,实在让他心惊。

    不到一年的时间,封国境内的叛乱基本平定。

    汉人的官员们,居然不是贵族世袭的,而是从科举中考出来的。虽然不能说个个不凡吧,起码比及格线强上不少。这比阿尤布王朝那些贪婪堕落的贵人子弟占据官位,不知强了多少。

    汉人的人口是如此众多,根本就不怕杀光当地居民!

    而且,那些移民“怯于私斗,勇于公战”,比那些高声喊着“战斗”,却在作战时缺乏组织和纪律的真神子民,又不知强了多少!

    卡米勒都怀疑,赵朔不用组织主力做第二次西征。

    随着他封国内的汉人移民越来越多,开战的呼声越来越高。光凭现在封国内的军力,就能把阿尤布王朝平了!

    事到如今,他哪敢做半点引起赵朔误会的事?

    “什么给你做主?”

    卡米勒冷笑道:“你既然归顺了呼罗珊、吐火罗、北天竺、巴格拉季昂尼王国、西罗斯之王,就应该忠心耿耿,为其效力。你起兵作乱,背叛了自己的主君,抛弃了自己当初效忠的誓言。不但你的主君容不下你,连本苏丹也容不下你!来人啊!”

    “在!”

    “把这哈马迪拖下去斩首,让将他的首级,送往呼罗珊!”

    “是!”

    自有殿前武士,拖了哈巴迪就走。

    “卡米勒!你欺诈同教兄弟,还算什么真神的信徒?”

    “你为了异教徒,杀真神子民,一定会下火狱的!”

    “你以及你的妻子、儿女们,都会下火狱的啊!”

    ……

    哈巴迪一边被拖着往外走,一边双目通红,发出了恶毒的诅咒。

    然而,诅咒有用的话,还要大军做什么?

    卡米勒对这只败犬的哀嚎充耳不闻,只是在担心,蒙古会不怀疑他和哈巴迪有什么勾结。

    怀疑都不行啊!

    难不成,赵朔会给他讲什么证据?

    最好,现在就表现出对赵朔足够的善意!

    “传本苏丹的旨意。”卡米勒思索良久,下令道:“其一,准备一份厚礼,连同哈巴迪的脑袋,一同送往呼罗珊地区,表达本苏丹对呼罗珊、吐火罗、北天竺、巴格拉季昂尼王国、西罗斯之王的敬意。

    “其二,严查国内各处关隘,有没有擅自提升税率,乃至于敲诈勒索商人之事。一经查出,立即斩首!”

    到了现在,东方大部分新奇物事出自赵朔的工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保证没有人敲诈商人,就是确保赵朔的财源。

    “其三,清查本国境内的所有盗匪,务必确保商路畅通无阻。尤其是蒙古人或者汉人,但凡一人遇害,当地主管官员与其抵命!”

    花剌子模是为什么被灭?

    直接导火索,就是蒙古商队惨遭毒手。

    卡米勒可不希望类似的事情发生在阿尤布王朝的身上。

    总而言之,只要是蒙古人或者汉人,不能有一个人在阿尤布王朝的土地上遇害,疑似遇害也不行!

    事实上,何止是阿尤布王朝?

    赵朔自己未曾出手,单凭移民和当地留下的色目八旗,不到就平定了真神教诸国鼓动的花剌子模叛乱。

    真的把这些真神教诸国给吓尿了。

    其他人的封国,他们的鼓动也没什么效果。

    术赤的根基是钦察草原和罗斯诸地,对高加索地区的叛乱直接毫不留情的镇压。

    拖雷对自己封国不怎么上心,当地留守的蒙古大将更不会手软。

    察合台倒是心疼他的子民,不愿意杀戮过多。但是,这不是察合台封国内最大的三座城池,不花剌城、撒马尔罕城、玉龙杰赤城,早就被屠了吗?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窝阔台的西辽故地太远,他们又影响不了。

    到了现在,这些真神教诸国竭力表现出对赵朔、对蒙古的善意,整个丝绸之路变得比蒙古攻入花剌子模前都要畅通许多。

    蒙古威风赫赫,竟无意间成了整个世界贸易秩序的保护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