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605 心绪难平

0605 心绪难平

    依靠着得到的一手情报,朱厚照果断让东厂的番子开始下场推波助澜。

    于是,在朱厚照接盘继续玩之后,他自然就成了“明面上”的幕后黑手。

    只要裴元自身不主动暴露,在幕后黑手的嫌疑能明确指向朱厚照的时候,又有谁能注意到时间上的错位呢。

    现在,就是让朱厚照这个二手硬币接盘之后再接锅的时候了。

    裴元看着唐皋悠悠道,“锦衣卫总旗褚杰,总不能让你是甲。”

    裴元又看向黄初,“让你是乙。”

    最后看向蔡昂,“让你是丙吧?”

    裴元说的如此直白,三人一时间无话可说。

    能不能让三人被杨廷和选上,这确实是裴千户的手段,但是决定殿试名次的是当今天子啊!

    唐皋等人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所以综合来说,自家的老大确实是好老大。

    人家不但想方设法的让自己进了杨廷和的法眼,而且还怕那些传言会对他们有影响,所以特意去找皇帝说明了此事。

    但是没想到啊!

    朱厚照居然不当人,在明知道有这些纷争的情况下,居然依旧按照青签上的字,为他们进行了排名。

    三人这会儿都回味了过来,难怪上次看到那青签上的蜡封,似乎有些破损。

    那是有人偷偷来查看过了。

    他们之前还以为,是因为在包袱里保存不善,才会那般。

    想明白了,一切都想明白了。

    向来喜欢钻牛角尖的唐皋,一下子钻通了,接着心中就满是对裴千户的歉疚。

    这么诚恳厚道的千户,这么贴心关怀的好大哥,自己之前居然还以小人之心怀疑他。

    简直不是人!

    唐皋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想要说话,憋了一天的委屈,又让他忍不住嚎啕出声。

    裴元知道唐皋的旧事,也知道唐皋为了这功名付出的多年艰辛。

    更知道那句“命其如唐皋何?”的不屈和不甘。

    如今梦想实现,夺得魁首,却又一日之间从天到地,由整个大明捧起来的宠儿,变成了身败名裂,万人唾骂的小人。

    短短时间历尽的人生波折,让这个坚信可以靠苦读改变命运的人,彻底扛不住了。

    改变他命运的,是杨廷和的小小任性,是朱厚照的偶然之恶,是裴千户的一念垂青。

    唐皋心绪难平,只觉脑海中满是混乱。

    黄初和蔡昂见唐皋这么上强度,都赶紧拜倒表达了自己的敬爱之意。

    裴元见状,也被触动,动情的说道,“不必如此,当初我帮你们,也不过是惜才而已。”

    “自始至终,本千户对你们可有所图?”

    “我也不怕告诉你们。你们这一科,确实有些我的人。就是和你们一块吃过饭的那些山东举子。”

    “我自己有人,不图你们什么,只是见你们怀才不遇,心生怜悯而已。你们能好好报效大明,本千户就心满意足了。”

    三人听着裴元的话,越发的感动了。

    因为这都是事实啊。

    从裴元与三人见面起,就一直在不停的付出。

    先是全力以赴的帮着三人赶到京师,又在京师帮着他们寻找借宿的寺庙,殿试前还考前授业,帮着分析殿试的题目和首辅的倾向。

    甚至为了防止他锦衣卫的名声拖累到三人,还主动向陛下提前报备了,虽说这件事没得到好结果,但是那颗诚心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

    而且他们都见过裴千户那幅画,也见过画上的那十二人,以及霍韬、田赋这两个才学很高的举子。

    可尽管裴千户有自己的班底,仍旧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坚称他们三个才是一甲之才。

    想到裴千户给的温暖鼓励和坚定信心,呜呜呜……

    裴元将泣不成声的唐皋扶起来,随后对他叹道,“本千户也不瞒你们了,你们可知,陛下为什么要用你们的身败名裂来做局吗?”

    这下就连正抹泪的唐皋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就听裴元道,“那是因为陛下想要拆毁鸣玉坊和积庆坊用来扩建永寿伯府,顺便在附近建造大片义子府,以及皇商店铺。”

    “可是此事遭到了朝野的反对。”

    “正好这时赶上恩科,京城有大群的读书人聚集。那些落榜的读书人,便将自己失意的愤恨,转化到对陛下和朝廷的抨击上来了。”

    “这拆毁鸣玉坊和积庆坊的事情,陛下本来就不占理,那些落榜举子既有大义,又有那两个坊市里的官宦勋戚的支持,让陛下很是烦恼。”

    “所以……”

    裴元顿了顿,说道,“陛下就需要有件事情吸引那些举子们的注意力,减小舆论的阻力,好顺利的完成对积庆坊和鸣玉坊的拆除。”

    三人听完默默无声。

    裴元又道,“上午的事情一发生,我就让云总旗去查了。”

    裴元对唐皋道,“将你扯下马的是北镇抚司的人,带头闹事递交联名状书的人是东厂的番子。”

    唐皋的腮帮动了动,却没说话。

    裴元又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算了,起来吃饭吧。”

    等三人再次落座,裴元介绍今天的主角,“这次,是因为心坚过些天就要外放了,大家聚一聚吧。”

    陈心坚哈哈笑着,与三人打着招呼。

    三人勉强挤出笑容恭贺了陈心坚。

    今日本该大肆庆贺的这一甲三人,这会儿反倒不知道自己该是忧是喜。

    吃完饭后,裴元对陈心坚道,“这次就当给你饯行了。你要走的时候随时出京就行,多带人,多带银子。”

    “路过临清的时候,让徐州左卫表示表示。”

    “程雷响那里也薅一把,他和你哥哥关系那么好,让他给你个听话的百户。”

    陈心坚笑了笑,也有些不舍。

    裴元又对唐皋等人说道,“只怕那龙华寺也住不得了。你们三个先跟着云不闲,临时找个住处,然后连夜写一份自辩交上去。”

    “先瞧瞧杨廷和与陛下是什么态度,然后本千户再为你们筹划以后的事情。”

    “放心,一切有我。”

    三人自是千恩万谢的离开。

    因是送别陈心坚,裴元多喝了几盏,出来后也懒得理会别的事务,晃晃悠悠的便自顾自回了智化寺。

    到了智化寺前,守门的小旗回报,“千户,那些举子又来了。”

    裴元“哦”了一声,心情很好的给他改口道,“以后就是进士了。”

    裴元刚进了后院,还没进往常招待访客的佛堂,早就被在门口张望的徐庆瞧见。

    徐庆直接笑着从佛堂里跳了出来,“千户,我们这会儿过来,总不怕被人说闲话了吧?”

    裴元哈哈笑了一声。

    其他人也都从佛堂中涌了出来,纷纷向裴元问好。

    裴元满意的看着自己收获的这些进士们,故意问道,“这会儿正闹的满城风语,你们倒是胆大。”

    徐庆嘿嘿笑道,“现在人人都在关心唐皋他们,谁还在意我们这些人?”

    裴元目光扫了一圈,见人基本上都到了。

    田赋主动上前问道,“千户去见过唐皋他们了?”

    裴元“嗯”了一声,“顺便送送陈心坚。”

    唐皋他们三个的事情简单提提也就罢了,不太好深聊。

    毕竟那三个真成了一甲,这边的自己人,却没得到这样的机会。

    再说了,还有霍韬这个二甲第一在呢。

    裴元的目光找到了霍韬,直接向他问道,“这次你错失一甲,是不是有些惋惜?”

    霍韬确实有些幽怨。

    毕竟他拿了个第四啊,差一点点就是一甲。

    别看和第三的探花紧挨着,但人家就是“进士及第”,自己就是“进士出身”。

    将来祠堂上的牌子都不一样。

    但事已至此,霍韬也只能很懂事的说道,“千户肯定是有考虑的。”

    裴元道,“你确实不用惋惜。我已经打听过了,你的文章也是被杨廷和拿到了御前的,只不过当时陛下要把人扔出来吸引视线,于是故意选择了考前就闹得沸沸扬扬唐皋等三人。”

    众人都有些吃惊,纷纷询问道,“千户,这是什么意思?”

    裴元这时候当然要委屈一下照子哥了。

    于是再次道,“天子打算要拆毁鸣玉坊和积庆坊,这件事引来了朝野许多反对的声音。特别是赶上了这次恩科,京中举子的数目很多,那些落榜的更是一直在借机闹事。”

    “陛下碍于议论汹汹,所以打算要抛出个话题来,吸引那些落榜举子的注意。这才故意选中了唐皋、黄初和蔡昂等三人,想让他们来顶住骂名。”

    “现在这三人已经千夫所指,天下皆敌了,日子不太好过。以后的事情,也还难说。”

    裴元说着,对霍韬道,“你算走运的。我听毛纪说,这次杨廷和选的卷子多,你既然是二甲第一,想必也被他选中了。”

    霍韬想想唐皋等三人现在的处境,忽然又觉得二甲第一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尽管这三人或许会因此得到一些上位者的补偿,但是这补偿可不是无穷无尽的。

    与这点好处相比,失去了全部同年的臂助,以及会被几千举子耿耿于怀,似乎才是最要命的。

    没有同年互相拉一把的进士,那就是个举人plus。

    裴元说完霍韬,向田赋问道,“这次你是第几?”

    田赋平静道,“学生辱没千户往日的教诲了,只得了三甲第一。”

    “啧。”裴元有些惋惜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田赋得了二甲第十,位次十分不错,后来还顺利的馆选了庶吉士。

    之后田赋虽然没能留在翰林院,但是也进入了前途一片光明的六科。

    田赋在六科担任给事中的时候,就猛干内阁次辅梁储。

    十分无畏的说出了那句,“没储赀,可减天下财赋之半。”

    裴元又询问了其他几人的名次。

    然后他就发现,这次的殿试排名好像确实有些胡来。

    一向机灵的柏峻,得了三甲第三。向来憨憨的谢彬居然得了二甲第九。

    其他的成绩也都参差。

    梁勇得了二甲第三十七名;陶俊得了二甲第六十二名;徐庆得了二甲第十五名;车荣得了三甲第五名;何翰得了三甲第二十二名;姚谦得了二甲七十一名;张范得了三甲第十七名,方骏得了三甲五十六名;石凯得了二甲七十五名;庄遇得了三甲第九名。

    裴元对这些家伙的成绩,倒没什么太大的期许。

    毕竟……

    以后他们的飞黄腾达,那踏马不还得靠老子吗?!

    裴元道,“接下来也不要放松,还有馆选庶吉士这一关。馆选庶吉士看的主要是文采,只要能选上庶吉士。就算以后留不了翰林院,也能往六科十三道发展,以后称得上前途无量。”

    随后大手一挥,说道,“明天你们还有鸿胪宴,为了防止你们君前失仪,今晚就别碰酒了,咱们现在喝。”

    众人前程落地,正是欢喜的时候。

    听到裴元这么说,都纷纷响应。

    裴元刚才送陈心坚的时候就喝了不少,稍微应付了一圈,就酩酊大醉了。

    这次恩科能够顺利的达成目的,裴元也算是好好的了结了一桩心事。

    这十二个山东进士,再加上霍韬、田赋这两个,再加上唐皋、黄初、蔡昂三人,裴元也有了自己的“壬申十七子。”

    这些家伙虽然才初入官场,还只是小卡拉米,但这些人与那些皇帝一言可决的内宦、勋戚武官可完全不同,这可都是正经途径清清白白送上去的。

    他们这一路有座师,有同年,有乡党,将来还有一大票的门生繁衍出来。

    混的出息能留在翰林院的,就有机会主持应天府和顺天府的乡试。混的一般外放知县的,也能在童子试中担任县试主考。

    他们甚至不需要洗白,因为他们天然就是白的。

    只需要数年时间,他们就可以在朝堂上大声的和人争执国家决策,而不需要像裴元现在这样,只能灰溜溜的盘踞在智化寺里,一点点的向四周侵染自己的意志。

    现在裴元完美的完成了这次的恩科收割,也该利用青签案的残余价值,为明年的秋闱和后年的春闱做准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