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734章 将计就计,反夺和黄的契机!

第734章 将计就计,反夺和黄的契机!

    “事到如今,他不想玩火都不行了,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旗下的债务资金,都是从汇沣银行身上获取的,两家企业的债务加起来,估计都超过五十亿港元了。

    他何尝不是在赌,赌延长还款时间,能让和记黄埔熬过去呢!就如两年前,为了拿下和记黄埔,他签下了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最终成功入主和记黄埔。

    如今,他也只能和两年前那般,再次搏一搏,因为李加诚已经没有其它路可走了!”林浩然哈哈笑道。

    两人接着继续看电视机里的直播。

    李加诚说完之后,渣打银行新任大班泰伦也站出来强调渣打银行与和记黄埔、长江实业之间是最铁的盟友关系,表示渣打银行与汇沣银行将全力支持李先生度过任何难关。

    泰伦的话,让李加诚的讲话显得更加有信服力。

    毕竟,渣打银行的大班都站出来作证了。

    那么,也就是说,大家无须再担心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的资金链是否会断裂了。

    此时此刻,香江许多市民都观看了这场记者招待会。

    特别是那些在今天低价抛售和黄股票与长实股票的股民们,此时此刻心里只剩下浓浓的后悔。

    原本,大家都担心李加诚旗下两家公司会陷入资金链断裂,所以只想快点抛售,生怕跑晚了,血本无归。

    可如今,渣打银行出面支持李加诚了,那么即便寰宇调研公司所发布的那些数据是真的,也根本不用担心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会崩盘。

    只是,现在后悔已经没用了。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今天下午的恐慌潮,让他们根本不敢继续持有股票。

    而且,此事还怪不了人家寰宇调研公司,因为虽然李加诚没有解释关于寰宇调研公司的事情,可从李加诚的讲话,以及渣打银行的背书,都已经可以间接证实,寰宇调研公司所公布的结果是经得住考验的,并非空穴来风。

    这恰好已经反映出,寰宇调研公司的调研能力有多强了。

    不过,这戏剧性的一幕,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恐慌的根源被证实并非谣言,但恐慌的后果却被两大银行的无限支持所兜底。

    股民们此刻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他们抛售的股票,其背后公司的基本面问题或许真实存在,但这家公司却偏偏拥有“大而不能倒”的特权。

    电视机前,抛售了股票的陈伯瘫坐在沙发上,望着屏幕上泰伦自信满满的表情,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哀叹道:“哎呀!我为什么就这么沉不住气!

    人家是大水喉,有的是银行撑腰,怎么会轻易倒下?我真啊蠢啊!”

    他的懊悔,是成千上万散户的缩影。

    他们输掉的,并非是对公司误判的博弈,而是一场关于“谁拥有最终信用背书”的信息战。

    他们直到此刻才彻底明白,在香江这片风云地,真正坚固的,从来不是那些完美的资产负债表,而是蟠根错节、深不可测的财阀与银行联盟。

    与此同时,李加诚在台上,微微侧身对泰伦点头致意,两人交换了一个短暂而意味深长的眼神。

    这个细节被镜头敏锐地捕捉到,传递出的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

    危机并未解除,但战争的主动权,已经通过这场精心安排的“盟友秀”,稳稳地回到了他的手中。

    随后,便是记者提问的环节。

    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直指核心。

    不过,与渣打银行这边谈妥了的李加诚有了底气,每一个回答,都滴水不漏,让人看不出他内心的丝毫波动。

    面对记者关于资金链细节的追问,他并未回避,而是以宏大的叙事巧妙化解:“商业海洋中,从未有一帆风顺的航程。重要的是你的船是否坚固,以及与你同行的伙伴是否足够强大。

    今日,我和我的伙伴们,已经向各位证明了这一点。”

    他将话题从具体的财务困境,升华至企业韧性与战略联盟的高度。

    当被问及与银行合作的具体条款时,他则展现出一派举重若轻的从容:“与渣打、汇沣这样的顶级金融机构合作,是基于数十年互信基础的战略考量。

    具体细节属于商业机密,但诸位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未来香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一次共同投资。”

    他将可能苛刻的救助条件,包装成了一场面向未来的、充满信心的联合投资,轻易化解了记者试图挖掘“代价”的意图。

    李加诚的从容,让在场的记者们都暗中点赞,不愧是能够入主和记黄埔的李超人,哪里那么容易被打垮?

    而成千上万的股民,此时此刻脸上的懊悔与焦虑交织,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此时此刻,位于康乐大厦51楼办公室的林浩然,却根本没有因为李超人这场看似完美的“反击秀”而有丝毫慌乱。

    表面上,李加诚得到了渣打银行的全力支持,短时间内已经算是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这场难关。

    可长时间来讲,只要和记黄埔的码头、零售等业务的业绩没有恢复,只要地产业一日不回暖,那李加诚的商业帝国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随时可能被海浪冲垮。

    渣打银行与汇沣银行的资金支持,可不是源源不断的。

    更何况,以他对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的了解,这次李加诚与渣打银行大班达成的协议,最多不过是将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那些即将到期的债务延长还债时间而已。

    至于提供更多资金?以他对渣打银行的了解,他不相信渣打银行还能继续毫无保留地投入。

    林浩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老板,就算李加诚此次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可从这场发布会看来,对方起码短期内算是度过难关了!”马世民皱了皱眉头,说道。

    “度过难关?不,这兴许是我们更进一步的一次好机会!”林浩然却是摇了摇头,哈哈笑道。

    “噢?愿听其详!”马世民惊讶的看着老板。

    “不着急,我也是看了这场发布会之后突然想到的,我先把戴石喊上来,到时候一起说,顺便安排他明天的一些操作。”林浩然神秘地笑道。

    马世民闻言,更加好奇了。

    在他看来,这场发布会之后,不出意外,明天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股价必定会重新大涨。

    即便回不到此前的市值,也定能在短期内给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让那些原本恐慌抛售的股民重新燃起希望,甚至吸引新的资金入场。

    股价涨回去了,短时间的资金压力也暂时没有了,在马世民看来,李加诚的局势已然稳住,实在瞧不出还有什么能被利用来进一步打击的机会。

    可林浩然却胸有成竹,显然心中早有盘算。

    不一会儿,戴石匆匆赶来,一进门便向林浩然与马世民问好:“老板,马总。”

    林浩然点了点头,笑道:“你先坐下。”

    戴石闻言,从旁边拉了一张椅子出来,坐了下来。

    “刚刚李加诚召开新闻发布会的事情,具体你都知道了吧?”林浩然笑着问道。

    “老板,我虽然没有看全程,但确实已经知道他们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大致情况了,不出意外,明天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股价会再度上涨,而且还是暴涨,只是能否涨回巅峰,我看比较难。

    他们确实因为渣打银行的公开支持,暂时脱离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可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却是事实。

    此前,和黄以及长江实业一直没有公开过这些相关的财务报告,这一次被寰宇调研公司揭穿,对他们肯定是有一定的打击的!”戴石分析道。

    林浩然与马世民都点了点头。

    确实是如此。

    以前,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在大家眼里,可是香江商业界稳如泰山的巨擘,是无数股民心中的定海神针。

    它们的每一次动作、每一个决策,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仿佛永远不会有资金短缺、经营不善这些问题。

    可如今,寰宇调研公司这一记重锤,敲碎了那层看似坚不可摧的外壳,让大众看到了这两大企业背后隐藏的危机。

    谁都没想到,和记黄埔实际上居然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即便得到渣打银行的支持,依然改变不了其业务根基动摇、市场信心摇摇欲坠的事实。

    所以,即便李加诚的两家企业明天会大涨,也难以涨回此前的巅峰。

    “我想说的,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林浩然笑着说道。

    顿时,戴石和马世民都看向林浩然,看看他想要说什么。

    “我们现在已经持有和记黄埔24.62%的股份了,吸纳和黄股份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因为随着散户手中的和黄股份越来越少,我们的行动就愈加容易被发现,是这个道理吧?”林浩然继续说道。

    “是的老板,得亏今天挂卖单的太多,我们吸入2个点倒是不算显眼,放在往日,一天吸个0.1%都要小心翼翼。”戴石有些感慨地说道。

    银河证券公司持有的股份,加上长江实业持有的股份,再加上几个重要股东以及机构持有的股份,已经超过77%了。

    也就是说,股民手中的和记黄埔股份,只剩下二十多个点。

    “所以,李加诚和泰伦这场秀,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可以光明正大、甚至是被‘邀请’着,进一步反夺和记黄埔的机会!”林浩然微微笑道。

    戴石和马世民闻言,同时一怔,脸上写满了困惑。

    市场信心恢复,股价预期大涨,这明明是增持阻力最大的时候,何来“绝佳机会”?

    林浩然瞧见两人一脸困惑,不禁轻笑一声,开口解释:“你们仔细想想,经过今天这场恐慌性抛售,再加上明天预期的股价暴涨,市场情绪会发酵成什么样?

    那些忍痛割肉的散户,这会儿估计肠子都悔得发绿了,等明天一开盘,看到股价跟坐火箭似的往上蹿,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肯定会急着再买回来!”戴石不假思索地回答。

    “对!咱们现在已经持有24.62%的股份了,另外那几位重要股东和机构,加起来大概持有13%的股份,只要咱们给出的价格足够诱人,他们哪能不动心?

    尤其是在知道和记黄埔集团资金出了问题的情况下,他们巴不得赶紧抛售套现,现在咱们给了他们一个高价出手的好机会,你们觉得他们还会死死攥在手里吗?

    所以啊,这13%的股份咱们轻轻松松就能拿下,毕竟咱们不缺钱!再加上咱们现有的股份,差不多就有38%了。

    接下来,咱们再从二级市场上多吸纳一些,超过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的那40%股份,那就是迟早的事儿。

    你们说,明天是不是咱们增持的绝佳时机?”林浩然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妙啊!老板,您的意思是,明天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惧高价,反而要利用市场疯狂追高的情绪,大举扫货?”戴石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爆射,瞬间明白了林浩然的全部意图。

    “正是!李加诚和渣打银行联手,给我们搭好了一个绝佳的舞台,他们负责吹起泡沫,吸引全市场的目光和资金,让和记黄埔的股价重新涨起来,而我们,就要做这个泡沫里最贪婪的掠食者!”

    林浩然站起身,走到巨大的香江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黄埔船坞的红磡位置上。

    这里,算是林浩然觊觎和记黄埔主要的几个重要资产之一了。

    除了黄埔船坞外,和记黄埔在葵涌的那些码头,也同样是林浩然想要的。

    他转过身,语速加快,直接说道:“明天一开盘,市场必然会疯狂抢购和黄股票,股价会直线飙升,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我们要做的,就是混在无数散户和机构的买单里,用我们准备好的资金,以最高效、最隐蔽的方式,不计成本地买入!

    目标就是那二级市场上一切可能流通的筹码!甚至,包括那13%的重要股东和机构持股!”

    马世民此刻也完全明白了,他深吸一口气,接话道:“我懂了!李加诚以为他赢得了喘息之机,股价回升会稳定股东信心,甚至让那些股东惜售。

    但他错了!经过今天的恐慌,那些得知内幕的重要股东比散户更害怕!他们就像惊弓之鸟,现在有一个看似‘完美’的高位出货机会,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抛售套现,落袋为安!而我们,就做那个接盘的人!”

    “没错!”林浩然嘴角的笑容愈发明显,“李加诚和渣打银行表演得越成功,明天的股价泡沫吹得越大,那些股东抛售的决心就越坚决,我们高价接盘的‘损失’看起来就越大,但实际上呢?”

    戴石兴奋地接口:“实际上,我们是在用短期的溢价,购买通往控股权的捷径!一旦我们持有的股份超过40%,我们就拥有了和李加诚在董事会内分庭抗礼,甚至发起要约收购的资格!

    到时候,和记黄埔是谁的,可就不好说了!这点溢价,和整个和记黄埔的价值相比,微不足道!”

    “不仅如此,当我们大规模扫货时,在明天那种狂热的氛围下,只会被市场解读为众多股民的追涨,在疯狂追涨下,这反而会进一步推高股价,加速泡沫的形成。

    李加诚先生必定不会想到,他的竞争对手,在他掌控40%股份的情况下,居然还觊觎着和记黄埔!

    至于那些股东、机构手中的股票,只要我们出面给出更为吸引人的价格,那些持股的重要股东和机构自然非常愿意卖出。”林浩然补充道。

    马世民和戴石都不禁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整个办公室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近乎疯狂的计划。

    它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操控之上。

    一旦成功,就极有可能在李加诚掌控着40%和记黄埔股份的情况下,强行虎口夺食!

    如今的李加诚,正是紧缺资金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夺取的。

    否则,等他羽翼丰满的时候,再想动他,就难如登天了!

    “戴石!明天是你的战场,动用一切资源,所有账户,不惜一切代价,给我买,要买得凶,买得猛,买得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们是最疯狂的看好者!

    但同时,要做得隐蔽,绝对不能让李加诚那边提前察觉我们的真实意图和最终持股比例!”林浩然吩咐道。

    “明白!老板!我一定把这场‘看好戏’演足,把筹码一个不剩地吃进来!”戴石猛地站起,脸上因激动而泛红。

    “马先生,等银河证券公司这边吸纳足够的股份之后,您就负责对接那些机构和大股东,私下接触,给出一个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略高于市价的报价,但要快,要保密,必须在李加诚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交易!”林浩然又看向马世民,吩咐道。

    “交给我,我会将这几位股东与投资机构负责人同一时间约到康乐大厦来,然后一同说服这些人,如此一来,就不会提前泄露消息,到时候,李加诚想要做准备,都已经来不及了!”马世民重重点头,眼中显露着斗志。

    同时,他内心中对林浩然的敬佩之情也再度加深。

    不愧是年纪轻轻就打下这么庞大产业的商业巨子!

    马世民看着眼前运筹帷幄、杀伐决断的年轻老板,心中感慨万千。

    他见过太多商界风云人物,但像林浩然这般,能在对手看似完美的防御中瞬间找到致命破绽,并敢于用如此激进大胆的方式发动逆袭的,实属凤毛麟角。

    这不仅仅需要雄厚的资本,更需要超凡的胆识、冷酷的算计和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把握。

    “老板深谋远虑,世民佩服!李加诚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苦心营造的逆转局面,反而成了我们发动总攻的最佳掩护。”马世民由衷地说道。

    老板虽然平时不管事,可每到关键时刻,却总能够提出一些神来之笔,扭转乾坤!

    马世民心中暗叹,回想起林浩然过往几次关键时刻的决策,无一不是看似险峻,实则精准地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最终奠定了胜局。

    这一次,面对李加诚这样的强敌和看似无懈可击的银行联盟,老板竟然又能从绝境中窥见破绽,甚至将计就计,化对方的“盾”为自己的“矛”,这份洞察力和魄力,实在令人叹服。

    林浩然对马世民的赞叹只是淡淡一笑,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重新坐回沙发,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沉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计划虽好,执行才是关键,明天,就看二位的了。

    我们要让李加诚明白,香江这片天地,早已不是他一人独舞的时代了。”

    “老板请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他抬手看了看腕表,已经是下午五点钟了,于是便说道:“时间不早了,具体的操作细节和价格授权范围,你们两人下去详细拟定。

    记住,明天的行动,关键在于‘快’和‘猛’,要在所有人,尤其是李加诚还没回过神来之前,造成既成事实。”

    “是,老板!”戴石和马世民齐声应道,神色肃然。

    他们深知,明天的操作必须如手术刀般精准,又如雷霆般迅猛。

    “去吧。”林浩然挥了挥手,“让我安静一会儿。”

    这俩人,他都非常放心,不仅仅忠诚度都很高,能力也都出众。

    戴石带团队负责二级市场股票的吸纳,而马世民则负责与那几位重要股东和机构负责人谈判拿下他们手中那13%的股份。

    如此一来,追上甚至是超越长江实业持有的那40%股份,完全不是难事。

    在别人看来,持有40%股份,已经不可能再争夺了,可在林浩然这里,却完全不是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