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686章 香江娱乐圈的太子爷?

第686章 香江娱乐圈的太子爷?

    夜深了,林浩然也没打算今晚回施勋道别墅,而是留在深水湾别墅住。

    说起来,从5月份回到香江之后,林浩然就回来的那几天回了一次深水湾别墅这边。

    所以,如今银行的事情已经结束,的确该陪陪父母了。

    在书房中,林浩然除了与父亲聊关于定婚的事情之外,也聊了一些自己的事情。

    当然了,太过于秘密的事情,他一向嘴严,哪怕面前这位是他父亲,也不想提太多。

    主要还是担心林万安在外不小心说漏嘴了。

    毕竟,他也知道,如今自己已经成为这位父亲的骄傲,他也听闻过林万安在圈子里,经常拿他出来炫耀。

    所以,他聊起自己的事情时,都是捡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说。

    聊着聊着,林万安也聊起了自己。

    自从身体好起来之后,林万安愈加闲不住了。

    毕竟,他怎么说也是在香江商界混迹数十年。

    之前,由于身体的原因,生怕自己熬不了多久,因此不得不将家产都分了。

    可神奇的是,自从把家产分掉,不再关心公司的问题,好好休养了一年多之后,他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体检各个指标,都恢复得非常不错。

    林万安倒也带着林母体验过退休生活,可时间一长,他便熬不住了。

    这日子过得太无聊了,总觉得要找些事情做。

    所以,后面林万安便搞起了与人投资拍电影。

    毕竟,投资拍电影这事,在林万安退休之前,也玩过。

    当年,也还是因为林万安带着林浩然参加一场电影庆功宴,他才在宴席上认识的关嘉慧。

    这个行业,对林万安而言,属于小投入,可以随便玩。

    所以,在身体休养好之后,林万安又再度和朋友一同投资拍摄电影。

    在电影这一行,林浩然还真有些瞧不上眼。

    旁人总觉得电影行业遍地是黄金,一旦某部影片票房大爆,那便是以小博大、一本万利的买卖。

    可在这位林浩然眼中,所谓“大回报”,不过尔尔。

    就拿去年来说,嘉禾电影在市场上可谓出尽风头。

    其推出的《师弟出马》以 1102万港币的傲人成绩,一举打破香江票房纪录,稳坐年度票房冠军宝座。

    然而,若细算这笔账,扣除拍摄成本、娱乐税、院线分成以及发行宣传等各项费用后,这部影片的净利润可能也就两三百万港币上下。

    还有另一部电影《杀手壕》,嘉禾电影公司携手好莱坞导演共同打造,投入堪称巨大。

    该片在香江收获 577万港币票房,北美票房更是高达 850万美元,乍一看成绩斐然。

    但北美市场的分账比例向来较低,嘉禾电影公司也始终未公布具体盈利情况。

    不过,从各项成本与收益的粗略估算中不难推断,这部影片实际上并没有让嘉禾电影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嘉禾电影公司作为去年香江电影市场的“领头羊”,成绩虽在业内一骑绝尘,全年更是推出了13部影片,相当于每个月起码发行一部电影。

    然而,这13部作品的票房表现参差不齐,有赚得盆满钵满的,也有血本无归的。

    最终核算下来,公司虽整体盈利,但利润微薄得可怜。

    说白了,即便贵为香江成绩最拔尖的电影公司,嘉禾一年到头拼死拼活,撑死了也就赚个千把万港元。

    好在旗下还握有一部分院线资源,靠着院线的稳定收益,才让财报不至于太过难看。

    可若剔除这部分收入,单靠电影制作发行,一年能有个几百万利润,都算烧高香了。

    反观林浩然旗下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随便拎出一家,年利润都能轻松碾压嘉禾。

    这对比,实在耐人寻味。

    利润高吗?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那确实高得惊人。

    毕竟的确有不少电影制作成本低得离谱,可一旦票房大卖,利润翻个数倍甚至十几倍都不是稀罕事,这回报率听着就让人眼红。

    但在那些顶级富豪、行业大佬们眼中,电影行业压根算不上暴利。

    这行局限性太大,本身市场太小,此外受市场波动、观众口味变化的影响太严重,风险与收益极不稳定,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在很多商界大佬看来,搞金融,搞地产,这些才是真正暴利的行业!

    也正因如此,从一开始,林浩然就对电影行业提不起半点兴趣。

    无独有偶,如今邵逸福也渐渐对电影事业心灰意冷,转而将重心全力倾注在TVB上。

    在他看来,随着电视机在千家万户的普及,电影行业必将走向没落,就连他一手创办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也难逃衰败的命运!

    如今,邵逸福甚至已经有了停掉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打算。

    对于父亲林万安热衷投资电影这件事,林浩然从未表示过反对,也从未要求父亲必须转投那些所谓“一本万利”的暴利行业。

    他的想法很简单:父亲喜欢就好。

    人生到了一定阶段,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就算投资电影亏了钱,那又何妨?

    毕竟这行本就风险与收益并存,亏也亏不了多少家底;

    就算赚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那点钱林浩然根本不放在眼里。

    父亲年事渐高,最珍贵的莫过于舒心展颜。

    既然电影能让他找到乐趣与成就感,林浩然自然全力支持。

    子女的孝顺,不正是体现在让父母老有所乐吗?

    “浩儿,我这两年来,以投资人的身份投了三部电影,总体而言,也赚了几十万,虽说钱不算多,但我觉得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

    所以啊,我现在手痒得很,不想再小打小闹只做投资了,想跟其他人合作成立一家电影公司,你怎么看?”林万安笑着问道。

    “与人合伙开公司,爹地,您又不是不清楚与人合伙开公司的缺点是什么,这到时候万一双方意见不和,您岂不是自讨苦吃?爹地你想开电影公司,就直接自己开就行了,没必要与人合伙,这搞到后来,说不定连朋友都没得做,何必呢?”林浩然有些不明白地说道。

    “浩儿,你这担忧也不无道理,可我这把年纪了,做事求个稳当,自己单干虽说自由,但风险全扛在肩上,我这心里多少有点没底。

    与人合伙,大家分担分担,就算真遇到个啥难题,也不至于我一个人焦头烂额。”林万安微微皱眉,耐心地跟儿子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林浩然哭笑不得,赶忙说道:“爹地,您这又是何必呢?您要是缺钱,我这儿多的是,真没必要跟别人合伙开公司。

    这合伙做生意,万一以后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大家面上都不好看,平白给自己找不痛快不是?

    这样吧,爹地,我明天就让财务往您私人卡上转一个亿港元过去,您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是钱不够了,您再跟我说。”

    要知道,香江电影市场盘子就那么大,规模着实有限。

    别说拿出一个亿港元了,就算只有一千万港元,都足够开一家颇具规模的电影公司。

    不少票房表现出色的电影,拍摄成本加上宣传等各项费用,满打满算可能也就几十万港元。

    即便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影片,成本最多也不过几百万港元。

    再说说电影行业的人脉,其实林浩然如今就是林万安最坚实的“人脉后盾”。

    在宣传、发行、上线等各个环节,业内谁不得给林浩然几分薄面?

    所以啊,这一个亿港元,足够林万安在电影投资领域自由发挥、肆意“折腾”了。

    就算林万安真把这一个亿港元亏得血本无归,对林浩然而言,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桩,连眼皮都不会多抬一下。

    说实话,林浩然打心底里不支持林万安开电影公司还要去找什么合伙人。

    人脉资源方面,他林浩然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别的暂且不提,邵逸福这位在香江影视界跺一跺脚都能震三震的大亨,可是他的合作伙伴,两人同为TVB的重要股东。

    在香江电影圈,论底蕴深厚,谁能比得过邵逸福?

    即便这几年嘉禾电影公司风头正劲,可其创始人不也是从邵氏电影公司出走另立门户的罢了。

    资金方面,对林浩然来说更是不值一提。

    以他的财富实力,在香江,目前还真没人能与之匹敌。

    “浩儿,爹地知道你不差钱,可我就想着小打小闹地玩一玩,图个乐子,我自己手头有钱,用不着从你这儿拿。”林万安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把家产分给林浩然、林浩宁两兄弟后,林万安仅保留了深水湾这栋别墅的产权,还有市中心几套商铺的出租权,以及数百万港元的现金。

    不过,今年年初的时候,在林浩然的提议下,林万安在香江地产业还处于繁荣时期,高价把那几套商铺都转手卖掉了。

    所以,如今他自己轻轻松松就能拿出一两千万港元。

    林浩然听闻父亲这话,无奈地笑了笑,拉过父亲的手,轻轻拍了拍:“爹地,我不是怕您花我的钱,我是担心合伙这事儿麻烦多。

    您既然想玩,那就玩得痛痛快快,别被那些合伙的事儿束缚住,这一个亿您先拿着,就当是我给您投资找乐子的。”

    林万安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神,心中一阵感动,但嘴上还是倔强道:“浩然,爹地知道你孝顺,可爹地真不是为了钱。”

    “爹地,要是您想在电影行业做出点成绩,我倒有个建议。”林浩然笑着开口。

    “噢?浩儿,你具体指什么?”林万安面露疑惑,问道。

    “爹地,我前阵子和邵逸福先生聊天,他跟我吐露心声,说自己对电影行业早已没了当初的那股子热乎劲儿。

    要不是邵氏电影旗下还养着那么多员工,他早就想直接关停邵氏电影,一门心思扑在TVB上啦。

    您既然有想法涉足电影行业,不如由我牵线,把邵氏电影买下来,依我判断,六叔说不定真有出售的打算呢。

    邵氏电影公司产业链完备,等收购成功,我立马给您请一位精通电影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来操持,这样您就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劳,只需在公司坐镇指挥就行。

    往后要是需要什么人脉资源,我这边有的您尽管拿去用,说不定啊,过不了多久,您就能成为香江电影界响当当的一代大亨!”林浩然微笑着说道。

    以前,林万安凡事都亲力亲为,结果身体逐渐吃不消,越来越差。

    好在修养了一段时间后,身体慢慢恢复了。

    他也深刻意识到,以前那种事必躬亲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所以,就算现在让他打理一家大企业,林浩然也觉得,父亲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事事都亲力亲为了。

    既然父亲有意在电影行业试水,那不如就放手大干一场!

    七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便长期面临着嘉禾电影公司的激烈竞争,再加上自身经营理念落后、创新动力不足,早已无心在电影领域继续深耕细作。

    特别是邵逸福担任TVB董事会主席后,更是铁了心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TVB的发展上。

    更何况,即便林浩然不插手其中,邵氏电影公司实际上也会在1985年停产,并逐步淡出电影制作行业。

    而事实上,香江电影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真正步入没落期。

    在整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这十几年间,香江电影行业非但没有走向没落,反而迎来了蓬勃发展,那可是香江电影的黄金盛世。

    对于香江电影未来终将走向衰落,林浩然其实心中不免感到一丝惋惜。

    虽说他对电影行业并不怎么瞧得上眼,但他前世毕竟是看着香江电影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所以,既然父亲对涉足电影行业满怀热忱,那不如就让他把邵氏电影公司买下来。

    要是能经营得有声有色,也算是帮林浩然弥补了一份心中的遗憾呢!

    林万安听到林浩然这个大胆又惊人的提议,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心动,但很快又恢复了理智。

    他微微皱眉道:“浩儿,这邵氏电影公司可是香江电影界的一块金字招牌,虽说现在邵逸福先生将重心放在TVB那边,但真要谈下来,恐怕没那么容易,而且这么大的盘子,我接手了能玩得转吗?”

    林浩然笑着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爹地,您别担心,邵氏电影如今虽有些日薄西山,但它的底蕴还在,产业链完整,人才储备也不少。

    只要您接手后,进行一些改革创新,给邵氏电影公司注入新的活力,肯定能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至于和邵逸福先生谈收购,有我在中间牵线搭桥,再加上咱们给出的条件合理,我相信六叔会认真考虑的,反正他留着,也无心顾及太多。

    而且,收购之后的管理您也不用操心,我会帮您找最专业的人来负责,您就当个幕后大老板,偶尔提提意见,享受享受决策的乐趣就行。”

    林万安沉思片刻,心中渐渐被儿子的话打动。

    他一生在商海沉浮,虽然之前身体原因让他淡出了一段时间,但骨子里那股拼搏和冒险的精神还在。

    如今儿子给他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让他能在电影行业大展拳脚,说不定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好,浩儿,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爹地就听你的,我试试把邵氏电影买下来!”林万安一拍大腿,果断地说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您和别人合伙开电影公司一事,您就不用考虑了,没必要,我也很久没去过无线电视那边了,改天我找六叔说说这件事情,其他人他可能舍不得卖,但是我出面的话,这机会可不小!”林浩然哈哈笑道。

    说起八十年代,那绝对是香江娱乐圈群星璀璨、熠熠生辉的一个黄金时代。

    温碧夏、周蕙敏、王祖仙、邱舒贞、叶梓媚、李利珍、利紫……这些名字,可都是当年无数人心中的女神啊。

    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出生在1966年前后,也就是说如今大部分都年纪还小。

    不过,在这些未来女星当中,他早年在南丫岛时就邂逅了李利珍,此后还特意将她安排在港灯集团工作,这也算是上演了一出“萝莉养成记”。

    要是父亲真能在电影行业闯出一番名堂,他到时候说不定还能跟着沾光,享受一番别样的“福利”。

    反正,郭晓涵已经默认了他在外面有其他女人的事实,偶尔在外拈花惹草,自然就什么问题都没有。

    这才刚准备订婚,就开始想其她女人了,不得不说,这想法虽说确实有点“渣”的意味。

    但林浩然好歹也是个穿越者,向来更看重随心随性地行事。

    抛开别的不谈,在日本那边,他同样在养成着另一位未来女巨星——中森明菜。

    要是他父亲成了电影大王,那他岂不就相当于香江娱乐圈的太子爷了?

    嘿,这么一想,这主意还挺不错!

    和林父一直聊到深夜十点多,林浩然这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房间干净整洁,没有一丝灰尘的气息,显然,林母时常安排佣人来打扫。

    尽管许久没在这儿过夜了,但这一晚,林浩然睡得格外舒坦。

    直到第二天上午八点钟左右,他才悠悠从梦中醒来。

    他神清气爽地起身,洗漱完毕后,到露台上做了会儿运动。

    之后,便下楼准备吃早餐。

    此时,林父林母显然早已用过早餐,林父正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报纸。

    “浩儿,你快瞧瞧,今天报纸的头条全都是关于你的报道!”林万安满脸笑意,眼中满是自豪。

    儿子如此有出息,他打心底里觉得骄傲。

    不用林万安多说,林浩然心里也清楚报道的是什么内容。

    昨天中午,他在恒声大厦正式宣布收购恒声银行,当时现场来了数百位媒体记者,几乎涵盖了香江所有大中型主流媒体公司,还有不少全球主流媒体的记者也到场了。

    所以啊,今天上午各大报纸都将此事作为头条,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恒声银行在阔别16年后,再度重回华资财团掌控,如此具有轰动性的新闻,又怎会不引发广泛关注?

    更何况,在当前这般特殊的形势下,渣打银行竟心甘情愿地将恒声银行拱手相让,这无疑给大家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引得众人纷纷猜测。

    即便在记者招待会上,渣打银行的布朗大班对与林浩然之间的合作事宜绝口不提,也丝毫未能阻挡大家的好奇与揣测。

    林浩然一手拿着一个包子啃着,然后走到林父旁,看向林父手中的报纸。

    此刻,林万安手中的这份报纸是《香江商报》。

    林浩然凑过去,目光落在报纸上,只见那夸张醒目的大标题赫然写着:“惊爆!渣打银行主动低头让出恒声银行控制权,林浩然强势入主恒声银行!”

    旁边配图是他在恒声大厦宣布收购时,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瞬间,照片里的他眼神坚定,嘴角带着自信的微笑,仿佛在向整个香江金融界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林浩然忍不住轻笑出声,调侃道:“爹地,这标题也太夸张了吧,什么让渣打银行主动低头,哪有这么玄乎。”

    渣打银行的确低头了,只不过,可不是他们主动低头的,而是经过林浩然一番威胁的。

    否则,渣打银行差点拿那50亿港元的贷款出来借题发挥以延迟恒声银行交易的时间呢!

    林万安笑着摇摇头,指着报纸继续说道:“你再看看下面这些小标题,‘十六年轮回,恒声银行重回华资怀抱,林浩然意图垄断香江金融行业’

    ‘渣打银行神秘让步,林浩然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惊天棋局’,这报纸啊,就喜欢把事情渲染得神乎其神。”

    林浩然饶有兴致地往下看,另一版面的标题更是夺人眼球:“香江金融风云变幻,作为金融新霸主的林浩然,再下一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