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尘途有路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又见端木梅英

第一百四十五章 又见端木梅英

    (一)

    顾正阳打算在正阳物业公司的开业典礼上,代表正阳集团,赠送一件物品,以显示他对正阳物业的重视。他不想流于俗套,去请人作一幅字画,或者买一个大花瓶之类的东西。他想找一个有特色的物件,既能永久保存,又能让人一看到它,就能记起他顾正阳本人。然而,他想了几天,也没有想出来该买一个什么样的物件。他干脆委托边小琪,替他四处去寻摸一番。

    听了顾正阳的想法后,边小琪马上想到了苏绣,说道:“顾总,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山水、亭台、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工。苏绣的艺术特点是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能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以其逼真的艺术效果而名满天下,曾经被清朝皇室大量采购。根据您的想法,我设想这幅苏绣的图案应该是这样的:一轮红日跳出山巅,四周祥云环绕,寓意您名字中的一个‘阳’字;一只大鹏向着太阳,展翅腾飞,寓意正阳物业的未来将日新月异,兴旺发达。朝阳、高山、流水、大鹏,这几种元素融合在一幅苏绣横屏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一件物品。”

    听了边小琪的描述后,顾正阳笑道:“小琪,人还是得有文化,才能描述出这么美好的一个物件。我这大老粗就是有想法,也说不出来啊。你的建议很好,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只要东西好,不怕贵。”

    “顾总,我现在就去联系苏绣绣工,看需要多长时间能做出这件作品。我估计至少得需要一个月。”

    “小琪,不急。慢工出细活,一定要精工细作。”

    边小琪能想到苏绣,自然是想到了自己的表弟蒋瑞和他女朋友肖勤。“蜻蜓秀坊”开业也有两个月了,她不知道她俩把买卖做得咋样,也想找个机会去看看。今天,顾正阳给了她这样一个绝好机会,正好可以借此检验蒋瑞和肖勤苏绣的真正水平。如果作品真能打动顾正阳,那么借助顾正阳的交际人脉,蒋瑞和肖勤以后的生意应该不用愁了。

    秦科去了西州以后,肖勤搬过来和边小琪一起住。边小琪和肖勤的作息时间不一样,有时边小琪睡着了,肖勤才回到家里。边小琪知道肖勤又忙又累,也不过问她为什么回家很晚。尽管回家晚,肖勤还是很勤快,利用尽可能的时间,帮边小琪做家务,让边小琪省心太多,对肖勤的表现非常满意。

    在最近两个星期里,肖勤都没有回来睡觉。边小琪认为她一定是在赶苏绣的活,也想知道她在忙什么。跟顾正阳谈完话后,边小琪就往什刹海一带赶来。

    (二)

    暮春四月,是京城踏春的最好季节。什刹海畔的大片柳树开始吐芽,嫩绿的柳丝随着和暖的春风摇摆,如同女孩的长发在飘摇。什刹海清澈的水面上荡着层层涟漪,已有不少游客在水上划船。看着眼前这春意盎然的景象,边小琪诗情涌动,一首七绝脱口而出:湖面冰消复黛漪,轻寒敛袖觉春迟。欲知春意深多少,且看风中细柳丝。

    边小琪没有在水边驻留脚步,欣赏这醉人的春色,而是匆匆走过什刹海岸边,朝位于鼓楼大街的“蜻蜓秀坊”走去。

    时值正午,“蜻蜓秀坊”的店门敞开着,但门可罗雀,不见一个顾客。边小琪轻脚踏进店内,抬眼看到肖勤正埋头绣着一副小苏绣。由于太专心,肖勤竟然没有察觉边小琪的到来。边小琪悄悄走到肖勤身边,见她正在绣一对鸳鸯,已经基本完工。看着羽毛色彩艳丽,神态栩栩如生,互相依伴的一对鸳鸯,边小琪情不自禁地说道:“太漂亮了。”

    肖勤听到声音,抬起头来,一看是气质高雅的边小琪,立即起身,笑着说道:“姐,你来了。”

    听见肖勤的声音,在里屋的蒋瑞也闻声走出来,说道:“姐,好久不见。”

    蒋瑞身穿画工长衫,身上沾有点点滴滴的各色颜料,看起来很像一个专业画师。边小琪笑道:“蒋瑞,你和肖勤最近的生意好吗?累吗?”

    蒋瑞腼腆地说道:“姐,我们不累。生意还行,能维持一个基本的日常开销。”

    边小琪问道:“肖勤,你绣的这幅鸳鸯戏水作品,是顾客定做的吗?”

    肖勤说:“姐,是的。这是一个老太太专门要求的作品,今天下午就来拿。”

    边小琪称赞道:“我看你绣得很好,既形象又逼真。应该有个不错的价钱。”

    肖勤说道:“姐,这位老太太人真好,很关照我和蒋瑞。我们不要钱,是免费给她绣的。”

    “这是为什么呢?”边小琪好奇起来。

    肖勤不意思地说道:“姐,老太太的家离这里很近。家里只有她一个人,还有两间空房,就提出让我和蒋瑞到她家里住。我有快两个星期没到你那里去了,蒋瑞也有一个星期没有到小姑家去了。我还没来得及跟你打招呼,你就来了。”

    听肖勤的解释后,边小琪明白她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去知春里住的原因了。她没有责怪肖勤,但对那位萍水相逢的善良老太太很感兴趣,笑道:“肖勤,不错,你们这么快就交到朋友了。没事,我不怪你。你们想在哪里住就在哪里住。我倒是很想见见你所说的这位老太太。”

    肖勤说道:“姐,你下午就能见到她。”

    蒋瑞以为边小琪是来查账的,说道:“姐,你稍等一下,我去把账本拿来。”

    边小琪笑道:“蒋瑞,我今天不是来查账的,而是为你俩揽了一个大活。”

    不等蒋瑞说话,肖勤立即应承道:“姐,蒋瑞还嫌每天不够忙呢。太好了,我们愿意干。谢谢姐。”

    接着,边小琪把她为顾正阳所做的构思,讲给她俩听,然后,又说道:“这幅作品的期限是一个月。如果能让顾客感到满意,价格不是问题。你俩应该是第一次做这么大尺寸的作品,能行吗?”

    蒋瑞想了一会儿,说道:“姐,我肯定能把你的构思呈现出来,就看肖勤有没有信心了。”

    肖勤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没有犹豫:“姐,虽然我以前没有绣过这么大的苏绣,但我有信心把它做好。”

    看着俩人坚定的表情,边小琪笑道:“好,我就把这个活交给你俩。”

    (三)

    蒋瑞接到一份新活,很兴奋。他对边小琪说道:“姐,你先坐一会儿,我现在就去构思。”

    边小琪知道创作者在画一幅作品前,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去构思,便说道:“现在是午饭时间,走,我请你俩去吃饭。吃完饭,你再全力以赴去创作。”

    三个人准备出门时,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挺着笔直的腰身,走进“蜻蜓秀坊”。边小琪一见她,惊喜地说道:“端木老师,好久不见。您老还好吗?”

    老者正是端木梅英。她抬头看着美丽大方的边小琪,一时想不起来她是谁,说道:“姑娘,你好。你是……”

    边小琪走向前,笑着说道:“端木老师,我是边小琪。去年冬天,我们三个姐妹在景山公园万春亭上吟诗时遇见您,您说您是P大的老师。”

    端木梅英终于想起来了,笑道:“我想起来了。当时,你们三个美丽的姑娘一人吟咏一首很棒的七律。”

    边小琪笑道:“端木老师,没错,正是我们姐仨。您老今天怎么有空来‘蜻蜓秀坊’?”

    端木梅英笑道:“小琪姑娘,我来取肖勤姑娘为我绣的一对鸳鸯。”

    听端木梅英这么一说,边小琪便明白肖勤所说的老者正是这位跟她有过一面之交的端木梅英老师。她笑道:“端木老师,蒋瑞是我舅家表弟,肖勤是蒋瑞的女朋友。真是太巧了。”

    端木梅英笑着说道:“小琪姑娘,这么说‘蜻蜓秀坊’四个字是你写的。”

    边小琪笑道:“端木老师,正是我的拙笔。让您老见笑了。”

    端木梅英马上夸赞道:“小琪姑娘,你的这个匾额写得太棒了,已得赵体的真髓。我就住在附近。有一天,我路过这里,看到这四个字,很好奇这家店主人有一手这么好的赵体行楷,还取了这么有寓意的一个店名,就走进来询问。肖勤姑娘说这个匾额是她表姐写的。我没想到会是出自你这么一个年轻姑娘的手笔。”

    肖勤没想到端木梅英会认识边小琪,笑着说道:“端木阿姨,真没想到您和我表姐认识。我表姐也多才多艺,我还想着把您介绍给她呢。您来得正好,我已经绣完了这对鸳鸯。现在,我就拿给您看看。”

    看着苏绣上的一对鸳鸯,端木梅英说道:“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我的老同学一定会满意。肖勤姑娘,你用心了。”

    肖勤笑道:“端木阿姨,您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您喜欢就好。以后,只要您需要,我就为您绣。”

    “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江南女子。”说完,端木梅英看着站在一旁不说话的蒋瑞,又笑道:“蒋瑞,你也是一个内秀且有天赋的好画师。你俩能自学成才,不容易。看来民间也有高手啊。”

    蒋瑞红着脸,说道:“端木阿姨,您过奖了。”

    端木梅英又说道:“肖勤,蒋瑞,小琪,今天中午,我老太太请你们三个人吃烤鸭,以表示对你们辛苦劳动的感谢。”

    边小琪笑着说道:“端木老师,去年冬天,我们初次遇见。今天,我们再度相逢。这说明我和您有缘分。您是长辈,我今天必须请您吃饭。”

    端木梅英笑道:“小琪,你说话我真愿意听。好,就听你的,我不跟你争了。”

    (四)

    端木梅英领着她们三个人,穿过两条胡同,走进一家临街的小饭馆。她点了一只烤鸭和几样小菜后,说道:“你们不要看这个饭馆的门脸小,桌椅板凳老旧,环境赶不上那些大饭庄富丽堂皇,但它的菜品味道很地道。我是这家饭馆二十多年的老主顾。它的烤鸭虽然没有全聚德和便宜坊的烤鸭名气大,但味道很正宗,价格也实惠。老板每天只烤制30只鸭子,中午15只,晚上15只。每天都供不应求,但老板绝不多烤一只。我们的这只鸭子是我一大早就预订好的。”

    吃着皮层酥脆、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烤鸭,边小琪频频点头:“端木老师,这家小店的烤鸭不输给全聚德和便宜坊,甚至要更好。人说酒好不怕巷子深,我要说烤鸭好也不怕巷子深。老北京真有一些有特点的饭馆,今天,让我又见识了。以后,我要常来。”

    端木梅英笑道:“小琪,以后,你有时间就来我家。我要领你去见识更多北京有特点的饮食文化。”

    边小琪笑道:“端木老师,蒋瑞和肖勤跟我说,您主动让她俩住到您家里。她俩会不会给您添麻烦啊?如果您觉得她俩太麻烦,又不好意思说,就由我来跟她俩说。还有,她俩要交给您房租。”

    端木梅英笑道:“小琪,蒋瑞和肖勤来我家里住,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就不要提房租了。这俩孩子心地善良,多才多艺,还很勤快。她俩不但让我家里增添了年轻人的生气,还能帮我做做家务,陪我聊聊天。年轻人在北京谋生不容易。我看她俩家里也不富裕,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我反正有空闲的屋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就给她俩住。”

    边小琪看着精神矍铄的端木梅英,真诚地说道:“端木老师,您真善良,让我感动。”然后,她对蒋瑞和肖勤说道:“蒋瑞,肖勤,我是你俩的姐,要嘱咐你们两句。端木老师把你俩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以,你俩早出晚归,都要跟端木老师打招呼。你俩要有眼力见儿,不能惹她老人家生气。”

    蒋瑞和肖勤马上说道:“姐,我知道了。”

    端木梅英看着气质优雅的边小琪,说道:“小琪,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怎么今天有空来‘蜻蜓秀坊’呢?”

    边小琪笑道:“端木老师,我现在担任正阳房地产公司的副总。今天,受我们顾正阳董事长的委托,我来找蒋瑞和肖勤,为顾正阳董事长绣一幅作品。”接着,她便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端木梅英说道:“去年冬天,我在景山公园看到你们姐仨,就觉得你们一定都会有一番作为。果不其然,我没有看错。另外两个姑娘呢?”

    边小琪笑道:“端木老师,那个叫田歌的女孩是我姨家的表妹,今年马上就要去美国留学。那个叫沈菁的女孩是我西州最好的闺蜜,现在担任C公司西南分公司的总经理。”

    端木梅英说道:“你们年轻有为,真让我羡慕。”

    边小琪随口问道:“端木老师,您有几个孩子?”

    似乎被边小琪的话触及到了心里的伤痛处,端木梅英停了几秒钟后,说道:“小琪,我没有孩子。”

    边小琪立即说道:“端木老师,对不起。我不该问您这个问题。”

    “小琪,不知者不怪,你不需要道歉。我年轻时生活的那个年代,有太多不堪的回忆。我不怪你,怪也只能怪那个时代。不过,你们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你们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做出一点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同时,你们要该成家就成家,该生孩子就生孩子。你们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端木梅英语重心长地说道。

    边小琪说道:“端木老师,我非常赞成您的观点。时不我待,我们年轻人就应该去做年轻人的事。”

    端木梅英说道:“小琪,吃完饭后,我希望你能去我家。我很喜欢听你说话,也想好好跟你说说话。你有时间吗?”

    边小琪立即笑着说道:“端木老师,我很荣幸能得到您的赏识。我求之不得。”

    蒋瑞说道:“端木阿姨,我要去构思我姐交给的任务,肖勤要照看门店,所以,我们俩晚上才能回家。”

    端木梅英笑道:“你们俩该忙什么就去忙。记住,一定要把小琪帮你们揽下的活做好。做好以后,她会为你们俩揽更多的活。你们俩就是加班加点,也要保质保量,按时做完。”

    蒋瑞和肖勤立即表态:“端木阿姨,姐,我俩一定不辜负您们的期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