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第一位状元!
这个头衔含金量有多重,刘备岂会不清楚。
科举制本就为首创,以考试为选官之法,本就是开天辟地之举。
此次科考,则为科举开创以来首次,必当永载史册。
而作为科举诞生以来,第一位头名状元,自然而然定会在史书之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能青史留名者,又有几何?
他这一道状元若是钦点下去,毌丘俭单凭一道伐魏策论,便能就此名留青史。
还是重重一笔啊!
“伯温,这状元归属于谁,非同小可,你确定此人当得起我大楚科举首位状元之名吗?”
刘备慎重起见,不得不再次询问。
萧和知晓老刘顾虑什么,无非是怕毌丘俭虽然有才,却不过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之才。
这样的人确为人材,也确实可用。
可是否当得起状元盛名,却是未必了。
萧和却眼神意味深长,拱手一笑:
“这毌丘俭绝非纸上谈兵之徒,此人文武双全,有名将之姿,假以时日必为我大楚栋梁。”
“大王,请相信臣,此人绝能当得起我大楚首位状元之名!”
刘备心头一震,脸上掠起惊喜。
此情此景,他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魏延,甘宁,霍峻…
当年那一个个埋没于沙中,寂寂无名却身怀大才的俊杰,皆是这般为萧和所举荐。
事实证明,萧和不但神机妙算,还兼有伯乐之能,所举荐之人,哪一个不是世之大才。
如今他既是评价这毌丘俭有名将之姿,早晚必为大楚栋梁,那岂能有错?
念及于此,刘备不再有犹豫,欣然道:
“既是伯温你看中之人,自然绝不会有错,好,孤就钦点这毌丘俭为我大楚第一位状元郎!”
刘备拍了板,庞统等自然也无异议。
于是科举开创以来,首位新科状元,就此定下。
刘备则趁着这时机,叫众人再议一下攻取洛阳的具体方略。
“洛阳以西之弘农,乃至关中,皆为伪魏所有。”
“前番我军与曹操中原大战之际,那曹仁以离间计令马超韩遂再度反目,趁势攻取了陇西诸郡,将马超赶往了汉中,基本肃清了凉州。”
“我军从西面进攻洛阳,显然是没有可能,且曹仁随时可率关陇军团出潼关东援洛阳。”
“洛阳以东之虎牢荥阳一线,现下依旧为伪魏所占,且曹操在此至少屯有近两万多重兵。”
“我军若从东边进攻洛阳,就要北上先攻取荥阳及虎牢关,就得先穿过济水以南大片泥泽,显然也不明智。”
“那么这算来算去,就只有从南面进军,自许昌发兵北上,先取新郑,尔后自轘辕关,旋门关,或大谷关杀入河南尹,兵临洛阳。”
“只是这三道关城乃洛阳八关之一,虽不及潼关那般险峻,却也是易守难攻,只消各驻精兵五千,便足以阻挡我十倍大军猛攻。”
“所以臣以为,我们想要收复洛阳,首先就要商量出个攻取这三道关口的万全之策。”
庞统手指着沙盘,将攻取洛阳面临的方方面面难题,尽数道出。
刘备眉头微锁,捋着细髯微微点头:
“士元言之有理,欲攻洛阳,就只有从南面进兵,从南面进兵就只有先破这三关之中的一关。”
“这洛阳的重要性,曹操不可能看不出来,必会在三关留有精兵良将。”
“如何攻破这三关,还需要细细斟酌呀…”
众人的目光,齐聚在了洛阳以南,那三道关口之上,一时皆是思绪飞转。
“大王,条条大路通洛阳,咱们又何必非得啃那三块硬骨头呢?”
一直不作表态的萧和,却忽然间语气玩味的来了这么一句。
刘备眼神一动,与众人目光,齐聚向了萧和。
大家的脸色是茫然的。
适才进攻洛阳的路线,庞统已经详说过了,也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西面不能走,东边也走不通,就只剩下个南面。
你从南面攻洛阳,不啃那三道关口的硬骨头,你还能啃什么?
众人狐疑的目光下,萧和拿起了竹棍,向着洛阳之北一划:
“大王,我们还可以走这一条路来攻取洛阳嘛。”
刘备和众谋臣们,目光顺着萧和所划望去,眼眸皆是微微眯起,依旧茫然。
下一瞬,众人神色一震,仿若猛然间惊醒一般。
众人的眼神,霎时间由困惑迷茫,变为了无尽的惊喜。
“妙啊,萧太尉这一计,当真是神来之笔,这一条进攻路线,正好可发挥我们的优势!”
“妙哉,妙哉,臣怎么就没想到呢!”
庞统是拍手叫好,回望向萧和的目光,已满是惊叹折服。
府堂内沸腾,众人一时如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皆是欣喜若狂。
萧和则放下了竹棍,笑着向刘备一拱手:
“大王,不知臣这攻取洛阳之策,大王以为如何?”
刘备抚掌大笑,欣然道:
“好好好,伯温你这一计,正好利用了我军最大的优势,必能杀曹贼一个出其不意。”
“洛阳可破,洛阳可破也!”
见老刘已拍了板,萧和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只淡淡一笑。
刘备则登上高阶,环扫众臣,豪然道:
“众卿,曹操占据着两河膏腴之地,伪魏之潜力深不可测,伯温有句话说得好,叫伐魏拖不得。”
“孤意已定,秋收一过,即刻起兵再伐伪魏,务必要夺取洛阳,收复兖州,将曹贼逐出黄河以南!”
众臣热血激荡,慨然领命。
当下刘备先御笔一挥,钦点了毌丘俭为新科状元。
楚国首次科举,就此圆满收官。
六州众多贤才,皆荣登三甲,为国所用。
这些高中进士者,大多数自然出自于士家豪族,但其中也不乏寒门庶族的身影。
这些中举者,刘备尽皆任命为官,或留于许都听用,或派往州郡任职,人人皆得封官。
科举结束的同时,刘备便已着手,为再伐伪秦做准备。
一道道诏令发往各地鹰扬府,各鹰扬校尉们便于秋后结束后,开始召集府兵操演训练,并责成他们准备粮草军械。
楚国六州,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已在暗中紧锣密鼓,为再伐伪魏做准备。
魏国的细作自然也不是吃素,楚国即将北伐的情报,很快便如雪片般送至了邺城。
…
邺城,魏王宫。
“大耳贼当真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刚刚侵夺我豫州不到半年,便又欲兴兵北侵,夺我兖州。”
“猖狂,猖狂之极啊!”
曹操看着手中情报,忍不住拍桌子骂起了娘。
殿前众臣,立时一片惊臆喧哗。
豫州一役,损兵折将,丧土失地的狼狈,至今还历历在目。
曹纯,陈群,杜袭,董昭…
那一战,多少同僚重臣,都死在了楚军的刀锋之下。
幸存的这些魏臣们,哪个不是兔死狐悲,心有余悸,笼罩在心头的阴影至今还挥之不去。
现下得知楚军又将北侵,众人自然是无法克制的心生忧惧。
一时间,惊议纷起。
见得众臣如此畏楚军如虎,曹操不由眉头暗皱,面露不喜,将手中情报拍在了案几上。
“河南一役,孤只是失了豫州,折了几万兵马而已,天还没塌!”
“兖司二州依旧在孤手中,河北也还在孤手中,大耳贼纵然起倾国之兵来犯,孤又有何惧?”
“尔等都给孤打起精神来,休要畏大耳贼如虎,伪楚兵马未至,尔等便已自乱了阵脚!”
曹操是吐着唾沫星子,将众臣好一顿的斥骂。
大殿内,众臣忧虑紧张的情绪,这才稍稍被驱散。
“大王言之有理,就算河南地皆失,只要我们河北在手,只要冀州在手,大耳贼有何可惧?”
骠骑将军曹仁奋然起身,向曹操一拱手,慨然道:
“大王,臣愿亲赴河南,大耳贼若当真兴兵来犯,臣必叫他折戟而还!”
曹仁是自信心爆棚啊。
这也难怪,先前当曹操在豫州吃瘪时,曹仁却在关中是顺风顺水。
一道离间计,破了马韩联盟,宰了韩遂,把马超赶往了汉中投奔张鲁,顺手收复了陇西凉州。
曹操虽失了豫州,却意外的收回了凉州,也算是稍稍的回了一口血。
这开疆拓土之功,也令曹仁信心爆涨,现下方敢口出狂言,俨然忘了当年被刘备血虐的经历。
不过曹仁的慷慨表态,着实也是鼓舞了士气,令众臣精神为之一振。
于是众臣纷纷表态,皆愿为国死战,抗击楚军入侵。
曹操这才满意,便令众臣商议御敌之策。
“有济水以南泥泽的存在,刘备从南面进兵的路线已被堵塞,我军在兖南一线只需于定陶,巨野等北岸重镇,各留数千精兵即可。”
“如此一来,刘备进兵的路线,便只有从青州沿黄河溯流而上,水陆并进,从东面攻入我兖州。”
“臣以为,大王可亲率大军于东阿,苍亭及东武阳一线设防,据城不战,固守不出以阻楚军主力。”
“此外大王还当于洛阳留有一定兵马,尤其是要将精兵粮将,部署于洛阳以南大谷关等三关,以防刘备自许都北上侵我洛阳。”
“同时大王还当派骠骑将军,率一支精锐进驻荥阳虎牢一线,西可随时增援洛阳,东可沿河而下增援大王,南则可监视陈留一线楚军。”
“如此部署,我军只需坚守不战,令刘备钝兵于坚城之下,必能熬到他粮草耗尽,不战而退。”
“只要击退了刘备这一次的北侵,就能为我们招募新兵,恢复元气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到那时,敌强我弱之势必能再次逆转,由楚强我魏弱,再次转为我魏强而楚弱!”
“彼时大王反守为攻,挥师南下,何愁不能收复失地!”
程昱第一个站了出来,洋洋洒洒慷慨激昂,为曹操勾勒出一副御敌蓝图。
曹操脸上阴云尽散,不住的点头,目光望向众谋臣。
蒋济也好,辛毗也罢,对程昱的方略皆无异议。
“好,就依仲德之计部署吧!”
曹操一拍案几,撑着拐杖站起,目光傲然南望:
“孤与尔等此番就以守代攻,令那大耳贼猖狂一次,让他尽管放马来攻。”
“咱们君臣就上下一心,据险不出,让大耳贼也尝尝折戟城下,铩羽而归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