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 第502章海警求助

第502章海警求助

    第二天清晨,林宇带着三艘渔船再次驶向远海。

    昨天遇到日本渔船的海域鱼群密集,他们打算趁这股渔汛多捕些鲅鱼。

    刚靠近那片海域,瞭望的船员突然喊了一声:“林哥,前面有船!应该是咱们国家的海警船!”

    林宇顺着方向望去,只见一艘涂着蓝白涂装的海警船正停在海面上,船身上的“中国海警”字样格外醒目。

    海警船的马达声由远及近,蓝色的船身破开晨雾,稳稳停在林宇的渔船旁。

    甲板上,两名身着藏青色制服的海警队员扶着栏杆,其中一人举起扩音喇叭,声音透过海风传到林宇耳边:“前方渔船请注意,我们是中国海警,现在需要登船检查,请配合!”

    林宇连忙让船长停船,招呼船员放下悬梯。

    很快,两名海警队员顺着悬梯登上渔船,脚下的胶鞋踩在甲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走在前面的海警掏出一本深蓝色的证件,亮在林宇面前:“您好,我们是海警支队的,例行检查渔船登记证和船员证件,请出示一下。”

    林宇赶紧让王大春去船舱拿证件,自己则陪着海警队员在甲板上等候。

    两名海警的目光却没闲着,不住地打量着渔船。

    这些船可都是加大加固过的钢制船体,甲板上整齐摆放着现代化的渔网、声呐设备,还有专门储存渔获的冷藏舱,跟他们平时见到的渔船截然不同。

    “证件来了!”王大春抱着一叠文件跑过来,林宇接过,双手递给为首的海警。

    那海警接过登记证,翻开扉页,目光落在“青山渔村”四个字上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翻到船舶参数那一页,仔细的查看起来。

    “青山渔村的船?”

    他抬头看向林宇,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又拿出船员证件一一核对,确认照片、姓名都没错后,才放下证件,却没立刻还给林宇,反而绕着渔船走了半圈,眼神里的惊讶越来越明显。

    “你们这船......是青山渔村的?”另一名年轻些的海警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不敢相信,“我们平时在这一带巡逻,遇到的本地渔船大多是那种五六米长的小木船,连个像样的发动机都没有,靠的还是风帆和橹,最多就在近海转转,怎么可能跑到这么远的海域来?”

    为首的海警也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感慨:“是啊,前阵子我们还去青山渔村周边巡查过,看到的渔船都是传统木船,别说来远海了,遇上大点的风浪都得靠岸躲着。你们这船不仅是钢制的,还配了这么先进的设备,看着比不少乡镇渔业队的船都像样,真是没想到。”

    林宇听着这话,心里也明白了。

    这一带的海警常年在远海巡逻,对沿海渔村的情况很熟悉,知道大部分渔民的家底薄,根本置办不起能跑远海的渔船。

    他笑着解释:“这船是去年刚翻新的,加了发动机和冷藏设备,就是为了能来远海捕鱼。最近厂里要赶一批罐头订单,近海的鲅鱼捕捞供应不上,才特意跑这么远来的。”

    为首的海警这才恍然大悟,接过林宇递来的烟,却没点燃,夹在指间:“原来是这样,难怪敢跑这么远。你们这魄力倒是不小,青山渔村能有你们这样的船,以后渔民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他把证件仔细叠好,还给林宇,又叮嘱道,“虽然船够结实,但远海风浪大,还是要多注意安全,遇到情况及时跟我们联系。”

    “谢谢同志!我们肯定注意!”林宇连忙点头。

    两名海警队员又简单检查了一下船舱的安全设备,确认没问题后,才顺着悬梯返回海警船。

    临走前,为首的海警还特意朝林宇挥了挥手:“要是遇到别国渔船或者海警船,别跟他们起冲突,直接给我们发信号,我们就在附近巡逻!”

    看着海警船渐渐驶远,王大春挠了挠头,笑着说:“看来咱这船还挺显眼,连海警同志都觉得意外。以前咱村的船哪有这待遇,别说来远海了,在近海遇到海警,人家都懒得多看两眼。”

    林宇也笑了,拍了拍甲板上的声呐设备:“这就是搞现代化设备的好处,不仅能捕到更多鱼,还能让咱在远海有底气。行了,别耽误时间了,赶紧找鱼群,争取今天多捞两网!”

    渔船重新启动,马达声再次响起,朝着鱼群密集的海域驶去。

    然而,刚行驶了没多远,之前走掉的海警船又追了上来。

    在靠近他们船以后,海警船上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海警朝林宇招了招手:“林船长,能跟你单独聊两句吗?”

    林宇心里纳闷,还是跟着他走到了渔船的甲板角落。

    “同志,找我有什么事?”

    年长的海警语气严肃却温和:“是这样的。最近这段时间,日本渔船频繁进入这片争议海域,有时候他们的海警船也会跟着过来巡逻,咱们正在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刚刚你们说这半个月一直在这附近捕鱼,对这片海域的情况比较熟悉,想请你帮个忙。”

    “帮忙?”

    林宇愣了愣,随即摇了摇头,“赵队长,不是我不想帮,实在是我这边太忙了~!厂里等着鲅鱼做罐头,订单催得紧,每天都得赶工,真没精力管别的事。”

    赵队长笑了笑,连忙解释:“你别误会,不是让你特意去探查。我们知道你要赶订单,只是想让你在捕鱼的时候多留意一下。如果看到日本海警船,就记一下他们出现的时间、航行的方向,要是能大概判断出他们的巡逻间隔就更好了。不用你冒险靠近,也不用你专门记录,就是平时捕鱼的时候多留个心眼,等你回港的时候,把看到的情况跟码头的值班海警说一声就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片海域虽然还在协商,但毕竟是咱们国家的传统渔场,他们频繁过来,一是想抢渔获,二是想试探咱们的底线。我们需要这些信息来调整巡逻计划,更好地保护咱们渔民的安全和权益。你放心,绝不会耽误你的捕鱼进度,也不会让你承担任何风险。”

    林宇皱着眉,心里犯起了嘀咕。

    他确实不想掺和这些事,怕耽误罐头生产,但赵队长说的也在理,这片海域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要是日本海警船真的乱来,以后大家捕鱼都不安心。

    而且,他想到那批要送往前线的罐头,要是海域不太平,影响了捕鱼,订单也会受影响。

    “赵队长,我明白了。”林宇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我会让船员们多留意,要是看到日本海警船,一定记清楚情况,回港后就跟你们汇报。但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遇到危险,我们肯定会先保证自身安全,不会硬撑。”

    赵队长连忙点头:“这是自然!安全第一。要是遇到他们的海警船故意刁难,别跟他们起冲突,直接给我们发信号,我们会尽快赶过去。”

    “那要是遇到日本渔船呢?还是像之前那样,尽量避开吗?”

    “对,暂时先避开。”赵队长说,“现在还没到撕破脸的时候,咱们先收集信息,等掌握了他们的巡逻规律,再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你们安心捕鱼,有我们在,不会让他们欺负到咱们头上。”

    聊完后,赵队长跟林宇握了握手,才返回海警船。

    看着海警船缓缓驶离,王大春凑了过来:“小宇,他们找你干啥?不会是让你去盯日本鬼子吧?”

    林宇把刚才的对话跟他说了一遍,王大春当即拍了拍胸脯:“这事儿包在咱身上!不就是看几眼吗?保证记清楚!要是他们敢乱来,咱就给海警同志报信,让他们收拾这帮孙子!”

    林宇笑了笑,没再多说,转身朝船员们喊道:“好了,别耽误时间了,赶紧找鱼群!注意着点周围的情况,看到陌生的船就跟我说一声!”

    渔船重新启动,声呐屏幕上再次出现了鱼群的波纹。

    林宇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的海平面,心里踏实了不少,既不用担心耽误订单,又能帮海警同志的忙,这样的安排,算是两全其美了。

    接下来的几天,远海的海面格外平静。

    清晨出发时,海雾总会准时散开,阳光洒在海面上,泛着细碎的金光;声呐屏幕上,鱼群的波纹密集又清晰,撒网下去,总能收获满满一舱鲅鱼。

    船员们虽然依旧连轴转,白天捕鱼、晚上轮流值班,但看着冷藏舱里越堆越满的渔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劲,连抱怨累的话都少了许多。

    偶尔,他们也会在海平面上看到日本渔船的影子,大多是一两艘,隔着老远就放慢速度,既不靠近,也不远离,只是在各自的区域撒网。

    王大春每次看到,都会忍不住往地上啐一口,却也按林宇的叮嘱,没主动找事,双方就像达成了某种默契,各自忙着捕鱼,互不干扰。

    可让林宇心里犯嘀咕的是,这几天别说日本海警船了,连中国海警船的影子都没见到。

    这倒是奇了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