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 第95章 开拍(3/3)

第95章 开拍(3/3)

    沈言最开始打开知名度靠的是音乐!

    第一张EP,五首歌:《不如回家喝自来水》、《山海》、《光》、《走马》、《小半》…

    销量超过12万!

    彩铃、振铃、歌曲合计下载量超过4千万次,这个成绩震撼业界…

    不说红透半边天,但确实是那年最红的新人歌手…

    拿了一堆新人奖!

    然后第一张专辑《追梦赤子心》,销量超过80万张。

    而且那年中国移动动感地带换了代言人还有主题曲,沈言和他的《我的天空》横空出世…

    隔年的第一次巡回演唱会,直接加场到了18场…

    彼时,沈言的身份更多是歌手!

    不过,随着他的电影上映的越来越多,后来拿了威尼斯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导演…

    更多人觉得他是电影人!

    但最开始喜欢他的都是因为他的音乐。

    而且沈言直播的时候,有事没事就抱着吉他唱歌…

    还有一点…就这几年虽然出了一堆新人歌手,但点击率最高的依然是一些‘老歌’,其中就有沈言的歌曲…

    包括去年最火的几首歌,就有《与我无关》、《小半》还有《冬眠》…

    这些歌,都是沈言专辑里排名靠后的歌曲…

    不过,去年最火的歌《凉凉》、《三生三世》都是他演唱的…

    这么算,他也没有离开华语乐坛。

    不过,他确实三年没有专门发新歌了!

    聊完最新EP,沈言接着道:“我最近在上海拍戏…《叛逆者》…谍战戏!”

    “跟一般谍战戏不同,我演的林楠笙最开始只是沉默寡言的人,并不是那种十项全能的超级间谍…与其说是一部谍战剧,倒更像是反映隐秘战线抗战史以及一代临难而生的青年人明确信仰坚定信仰的故事,主演剧情就是男主角为什么选择我党!

    这是《叛逆者》给出明确详实回答的一个主题。”

    ……

    没错,《叛逆者》跟一般谍战剧最大不同就是主角人设!

    一般谍战剧,主角都神勇过人,开篇即全能。

    他们是我方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算无遗策,没有啥成长空间!

    而《叛逆者》打开了许多又可圈可点的另类解读,非常有意思,男主角从青涩到老练,从摸索迷茫到坚定无比…

    林楠笙却是一点点被磨出锋芒,一步步从不太自信、还带着犹豫和仁慈的学生,变成最终那个一身伤病,利用身边所有人去完成任务的“无情人”。

    时间节点选择的也很不一样,1936年!

    林楠笙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他们那一代是为了家国理想愿意舍弃个人理想和安稳生活,选择投笔从戎的一代人。

    它代表的是一代青年,被卷入的是似乎无穷无尽的民族苦难的黑色旋涡。

    这个角色跟着历史的脉络行走。

    所以他在入场时调查钉子“邮差”,在1937年成为行动队长走在抗日一线,1940年刺杀日寇和汉奸并与我党联手,而之后,主要矛盾再一次移回国共。

    主次矛盾的变更,是我们的近代史,也是《叛逆者》的野心所在。

    《叛逆者》,林楠笙视角下是很不爽快的,因为他的身份是军统。

    这个也是剖析了某党失败的必然性和我党成功的必然性!

    林楠笙从被选拔到担任行动队长到副站长,经历了懵懂,质疑,失望,迷茫,绝望和伪装的圆滑的整个过程。

    曾经的三位上司,一个狂傲刚愎得失心太重没有底线的投日,投日后依旧为保全自己首鼠两端;

    一个蝇营狗苟贪婪无度毫无气节,小人之心栽赃陷害;

    一个是我党卧底各种摸鱼敷衍,后来在同志相称后与林楠笙亦师亦友,最终他选择牺牲自己,将林楠笙推举上位,却留下了名誉污点。

    这对于林楠笙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

    《叛逆者》并不否认某党中也有有才之人,可用之人,有血性之人,林楠笙也是这些人的代表,但这些人却往往被排挤到边缘,被忽视被利用。

    林楠笙被多次训斥,他显得格格不入,不见希望,难挽天河,最终“叛逆”。

    对比《伪装者》…其实《伪装者》更偏偶像剧!

    事件演绎的比较夸张,爱情方面写的很突兀…

    《叛逆者》虽然有爱情线,但更多偏向成长线…

    孔笙特意找了刘静,专门帮忙捋直了爱情线——刘静是《父母爱情》的编剧,擅长爱情戏!

    ……

    《叛逆者》总成本1.5亿!

    总共43集,单集成本350万。

    一部民国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主要包括剧本创作、演员薪酬、导演费用、摄影棚搭建、场景布置、服装道具、特效制作等。

    这些成本项中,演员薪酬和特效制作往往是最大的开支。

    因此,特效越复杂的剧集,其制作成本自然就越高。

    演员阵容也是决定成本的重要因素,知名演员的片酬通常会显著增加投资预算。

    《叛逆者》,沈言的片酬是单集30万+20%的投资份额…

    没错,他的片酬折算成投资份额了!

    还没开拍,仅仅只是立项,或者说仅仅只是官宣了阵容:孔笙、李雪执导,沈言主演…

    然后,几家视频平台各种争夺…

    是真的争夺——直接打了起来!

    最终滕讯以单集650万拿下…

    你看,没开拍呢,已经赚钱了!

    这还只是网络版权,还有电视版权…

    呃,实话实说,沈言现在演一部剧,即便网络版权开价单集1000万…也比不上他演一部电影赚得多!

    毕竟网络平台暂时比不上院线…

    ——他演一部电影,一般来讲,收益都在2个亿以上!

    这两个亿只是个人片酬…

    但是一部剧最多也就大几千万的酬劳…

    那他为什么演电视剧?

    单纯是因为喜欢!

    他这个年纪,碰到合适的剧本不太容易…

    早就想尝试谍战戏了,但主流的谍战戏主角基本都是中年…

    《潜伏》、《暗算》、《悬崖》包括《渗透》…

    为什么不演《解密》?

    呃…因为太难了!

    麦家先生的《解密》《风声》《暗算》中,《解密》最负盛名,被翻译成三十几种文字,却最晚改成影视作品,传闻版权卖了七次七次都被退回来了,可见其改编之困难。

    一定程度上来说,在一个领域越优秀,对其他领域越是有阻碍!

    男主角容金珍,原著中是自闭孤僻的性格,最终也导致了其悲剧,如果改编的时候,人物设定不变的话,很难想象剧情怎样进行下去…

    所以,电视剧《解密》容金珍的人设就变成了智商高的天才,情商低的傻瓜,他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察言观色,不懂人情世故…

    这样的角色很没意思…

    稍微过火一点就成了智障,但不过火,又不好演…

    好吧,最主要,《解密》的版权不在沈言手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