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 第六百四十九章看试手,补天裂

第六百四十九章看试手,补天裂

    “陛下已经准备让卫国公担任东征都督,领兵征讨高句丽,想来旨意这两日就要下来了。”会客厅里,何光臣看着江寒问道:“卫国公这一仗,可想过要怎么打?”

    江寒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只有到了战场上才知道该怎么打,从哪里打。”

    顿了顿,江寒沉声道:“但这一次,我要杀进/平壤城!更要在平壤城里垒京观!我要高句丽胆寒,更要让他们知道,犯我天朝者,虽远必诛。”

    何光臣眼睛一亮,道:“犯我天朝者,虽远必诛……好,好啊!卫国公,我们大虞曾两次败于高句丽,第一次,是幽州惨败,三万虞军被高句丽斩下人头,垒作京观,第二次,是平壤惨败,三万幽州铁骑葬送于此。想我大虞将士,不仅死在异国不能回乡,首级竟然还让高句丽垒京观而示威。耻辱啊!真是天大的耻辱!”

    顿了顿,何光臣继续道:“原本,大虞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再过十年,国力必定达到鼎盛……不,不用十年,只要五六年,大虞的国力便能翻倍,到时候,再东征高句丽必能大胜!可惜高句丽却等不及了,也不会给大虞这个时间。”

    说着,他看着江寒道:“卫国公,此战至关重要,决定着大虞的兴亡,这一战就交给你了,而后勤补给,老夫会为你负责。”

    何光臣这番话不是危言耸听,这一战若是败了,大虞连败高句丽三次,必定军心涣散,民心动摇,到时候若高句丽率兵直入,大虞就会面临着灭国的威胁。

    若是胜了!赢了这一仗,大虞不仅能扬国威,还能获得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所以此战的胜负,已经关系到大虞的兴亡。

    江寒看着何光臣缓缓点头,道:“户部钱粮可还足够?”

    何光臣摇了摇头叹气道:“虽然大虞已经开始推行摊丁入亩,可是时间还是太短了,昭月公主又征讨了南诏,如今户部钱粮的确不多……不过,此战至关重要,老夫无论如何,都会为卫国公凑齐打仗的银两的。“

    江寒皱了皱眉,户部的假账簿案,竟然还未彻查到底?

    这件事,父亲已经禀告了弘贞皇帝,但弘贞皇帝尚未下令彻查,便被刺客暗杀,于是便没有了下文。

    至于假账簿跟何光臣有没有关系,江寒想来应该是没关系的,根据离明司的调查,何光臣这位阁臣,虽说不能过得简朴,但生活上也没有多奢侈,而且他跟何光臣接触了这么久,知道何光臣是真的一心为国为民。

    否则,也不会在得知摊丁入亩的政策后,那般的高兴。

    不过,也可能是何光臣演技好。

    毕竟很多贪官在查到罪证之前,别人都以为他们是清官。

    江寒道:“何大人可曾看过户部的账簿?”

    何光臣道:“老夫身为户部尚书,账簿自然看过。”

    江寒道:“账簿会不会有问题?”

    何光臣下意识道:“账簿怎么会有问题?户部的账簿老夫每日都会亲自过目,肯定……”

    说到这里,他想到什么,看着江寒道:“卫国公是怀疑户部的账簿出问题,有人贪污国库银两?”

    江寒道:“不错。”

    何光臣笑道:“应该不可能,谁那么大的胆子敢贪国库的银两?而且老夫作为户部尚书,要是下属贪污户部银两我却不知道的话,那我这个尚书也未免太无能也太失职了。”

    说着说着,他发现江寒脸色凝重,刚才那一问似乎并非随口提起。

    何光臣心中骤然一沉,道:“难道户部真的出了蛆虫?”

    江寒道:“我只是随口一问,回头何大人可以再去查查。”

    “好,我会亲自去查的,若是户部真的出了蛆虫,老夫绝不会姑息。”何光臣想到什么,如果江寒查到了,却不动手,那就很可能贪污国库银两之人身份不简单,甚至,江寒很有可能在怀疑自己。

    所以江寒刚才说的那些话,不是在提醒他,而是在试探他。

    江寒在怀疑自己这位尚书贪污国库银两。

    何光臣心中不生气江寒对他的怀疑,只是有些惊怒,江寒这么做,岂不是说真有蛆虫贪污了国库的银两?

    他看着江寒缓缓道:“老夫向你保证,不管是谁,若真的敢贪国库的银两,老夫拼着尚书不要,也会将他拉下马。大虞形势严峻,老夫绝不会让人影响到卫国公东征。”

    “好,粮草之事,就交给何大人了。”

    “望卫国公此去,能够挽狂澜,补天裂。”何光臣道。

    江寒忽然想到了一首词,词牌应该叫《贺新郎》,是辛弃疾写的。

    词曰: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江寒淡笑道:“好,此去,看试手,补天裂。”

    ……

    大军要出征,自然不可能今天下旨,明日便出征。

    整理兵器,粮草调度什么的都需要时间。

    两日后,江寒便收到了出征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绍膺骏命,统御万方。今有高句丽恃险悖盟,侵我疆界,虐我边民,杀我军兵,垒作京观。烽燧夜举,陇亩成墟,此大虞之耻也!

    特授江寒为征东大都督,即日率领京营人马,五军营步兵五万,三千营骑兵二万,神机营一万,合共八万人马,东征高句丽!沿边州郡兵备皆听其命!凡行军布阵、粮秣征调,皆许先斩后奏。

    望卿扬我国威,建不世之功。凯旋之日,朕当亲解战袍!钦此。”

    太监宣读完圣旨,道:“卫国公,还要几日,可以出征高句丽?”

    江寒道:“五日之后,我便率军东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