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 第621章 袁隗献策!【2】

第621章 袁隗献策!【2】

    洛阳北宫,嘉德殿。

    就在刘备匆匆抵达嘉德殿的时候,太傅袁隗,也已经来到了嘉德殿。

    一身黑色凤袍的太皇太后董氏坐在珠帘之后。

    身着盔甲腰间携带佩剑的蹇硕立于阶梯之下。

    “臣刘备,叩见太皇太后。”

    走进大殿的刘备来到袁隗的身旁,随后毕恭毕敬的冲着董氏行跪伏叩拜之礼。

    坐在株帘后的太皇太后董氏抬起凤袍的衣袖轻轻一挥:“是临乡侯来了,免礼平身吧。”

    “谢太皇太后。”

    刘备起身,然后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站在原地。

    “临乡侯来时,想必已经知道哀家传召你入宫是什么事情了吧。”董氏问道。

    刘备点了点头。

    刚刚在城外的时候,刘备已经听传令的侍从说了。

    “臣大致听闻了一些。”刘备低着头说道。

    董氏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刚刚哀家得报,并州刺史张扬因太原郡太守刘伟背叛,被生擒之后投降段羽,还有汉中太守苏固也投降于段羽。”

    “京兆尹司马防来报,说是你那昔日的同窗公孙瓒大意轻敌,带领七千骑兵违抗命令出河内郡迎敌,在天井关以外遭遇了凉州兵马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就连公孙瓒本人都被斩杀,白马义从全军覆没。”

    每一份战报从太皇太后董氏的口中说出,都让站在殿下的刘备还有袁隗两人心中阴沉几分。

    特别是听到公孙瓒战死的消息的时候,刘备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公孙瓒是他的昔日同窗旧友,是他的师兄。

    早年在洛阳缑氏山一起拜师卢植,在洛阳生活的时候,刘备没少被公孙瓒照顾。

    刚刚在城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刘备着实大惊失色了一番。

    白马义从是公孙瓒麾下的精锐。

    在幽州的时候对战鲜卑还有那些草原异族基本上是战无不胜。

    眼下这是七千骑兵,不是七十也不是七百。

    怎么说败就败了。

    而且连逃走都没有,直接被斩杀。

    具体细节虽然还不知晓,但这已经足够让刘备感觉到惊讶的了。

    还有,并州刺史张扬被生擒,这就等同于整个并州几乎完蛋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并州就会被段羽全部攻下。

    还有汉中郡。

    汉中郡乃是益州的门户重镇。

    汉中一失,益州的门户就等同于打开。

    段羽占据汉中随时可以威胁到益州。

    大汉有十三个州。

    去年段羽只在凉州还有半个司隶校尉。

    如果要是按照这种速度的话,可能用不了今年正旦,段羽可能就有凉州,并州还有益州三个州了。

    段羽三月起兵,到现在也不过只过了一个半月而已。

    可这一个半月怎么处处都是败报。

    “临乡侯,太傅。”

    太皇太后董氏隔着吊帘看向两人说道:“非是哀家责怪他们无能,但段羽发兵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难道大汉就要有两州落入其手?”

    “按照他这个速度下去,那用不了年底,段羽怕是就能坐在洛阳的龙椅之上过年了吧。”

    刘备还有袁隗两人这次都跪伏在了地上。

    “太皇太后息怒。”

    “哀家不生气,哀家现在是担心,哀家的陵寝还没有修建完毕,到时候段羽打入洛阳城,哀家死后应该葬在何处。”

    “这大汉的满堂诸卿有何颜面去见先帝和历代先皇。”

    “临乡侯,哀家问你。”董氏看着刘备。

    刘备心里立马咯噔了一声,趴在地上。

    “临乡侯,如果哀家让你领三十万大军,出函谷关和凉州军一战,可否胜之?”

    将脸贴在冰冷汉白玉地面上的刘备脸色一变。

    如果要让他镇守洛阳关隘,依靠雄关死守挡住凉州军,刘备心中还有胜算。

    可是如果让他领兵出关和凉州军一战.......

    从心里说实话,刘备还没有这个胜算。

    论野战的能力,如今大汉,段羽说第一,没有人敢说第二。

    可若是让刘备在太皇太后董氏的面前承认自己不敢,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废物一样。

    “太皇太后,非是臣不敢。”刘备趴在地上解释说道:“只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万一有任何闪失,大军倾覆洛阳八关再无可守的可能性。”

    “还有,就算臣侥幸胜之,但逆贼也有关隘险地函谷关可守,依旧无法轻易破关。”

    “况且如今大军军粮供给不足,如果大军出征,粮草并且后勤辎重都是负担。”

    “当然,如果太皇太后让臣去,臣义不容辞,只是......三十万大军人数太多,万万不可取,臣只带部分兵马即可。”

    刘备这么说也是有私心的。

    三十万大军。

    那是刘备现在的全部家底。

    是刘备的底牌和依仗。

    万一要是打没了,就算是胜利了,那他现在的地位也保不住。

    反而,他若只是带领一部分兵马,就算是全军覆没了,只要还有兵马在,他的地位依旧稳固,进可攻退可守。

    这是刘备现在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果然听了刘备这一番话之后,董氏犹豫了。

    “太傅,你可有什么破敌的良策?”

    董氏又将目光落在了袁隗的身上。

    袁隗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直起腰双手举着笏牌说道:“启禀太皇太后,其实战局并非完全都是坏消息。”

    “冀州牧袁基之前给老臣上书了一封,指明一策,或许可以扭转并州战局。”

    “哦?”

    董氏立马眉毛一挑激动的说道:“太傅快说,有何对敌良策?”

    刘备也是眼神惊讶的看向了袁隗。

    袁隗略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娓娓道来。

    袁绍意外身死冀州之后,袁隗推荐了袁基接任了冀州。

    只不过不再是冀州刺史,而是改为了冀州牧。

    “启禀太皇太后,冀州牧袁基之前给老臣修书说道,段羽攻打并州,必然使其在漠北草原的南匈奴南下协同,从南北夹击冀州。”

    “当时老臣也是这样以为。”

    “如今段羽攻破太原郡,且并州刺史张扬投降,如果再有南匈奴南下配合,并州怕是很快就会被段羽拿下。”

    “冀州牧袁基曾言,段羽在四年之前曾经火烧弹汗山,并且射杀了当今鲜卑单于步度根的大哥魁头,结下和鲜卑的死仇。”

    “这四年,鲜卑单于步度根南征北战,已经几乎统一了鲜卑所有部落,势力堪比当年的檀石槐。”

    “冀州刺史袁基建议朝廷给鲜卑修国书,交两国之盟,然后给与一定好处,让鲜卑出兵牵制南匈奴。”

    “如此一来,南匈奴便不能南下配合段羽。”

    坐在珠帘后的太皇太后董氏一边听一边点头。

    “这倒是可以,可是这也不能阻止段羽攻占并州啊。”董氏皱着眉头说道。

    刘备也是这么以为的。

    没有鲜卑确实是可以减缓段羽攻占并州的速度。

    但却不能完全阻止段羽。

    “太皇太后,冀州牧袁基还在信中提到,可以想办法拉拢南匈奴为朝廷所用,如果成功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与段羽反戈一击。”

    嘶!

    刘备挑着眉头看着袁隗。

    拉拢南匈奴?

    不太可能吧。

    那南匈奴的长女素和公主可是段羽的发妻。

    朝廷怎么拉拢南匈奴?

    “太皇太后,数年前,段羽还在并州担任县尉的时候,曾经因为王柔一案追击至大青山,并且在大青山与南匈奴单于长子于夫罗交战,此一战段羽胜利,并且斩断了南匈奴单于长子于夫罗一腿。”

    “虽然后来南匈奴单于将长女嫁给了段羽,但南匈奴并非是铁板一块。”

    “南匈奴此子呼厨泉一直在段羽身边,而长子于夫罗则是长期留在草原。”

    “如果善加利用这一矛盾,未必不能拉拢南匈奴。”

    刘备听闻这话之后恍然大悟。

    于夫罗被段羽折断一腿。

    而呼厨泉这些年一直在段羽的身边。

    未来南匈奴单于羌渠死去,谁会继承南匈奴单于的位置?

    段羽会支持谁?

    不用问,段羽一定会支持呼厨泉,或者是段羽和南匈奴长公主素和生的那个孩子为南匈奴的单于。

    但不管怎么说,都不会落在于夫罗的身上。

    那于夫罗何去何从?

    袁隗这是想利用于夫罗和段羽的矛盾,来想办法激化,并且拉拢于夫罗。

    还别说,如果南匈奴还有鲜卑都倒向大汉,从而从并州南下席卷,那段羽攻占并州肯定不会如同现在一般顺利。

    这袁隗......果真是老狐狸。

    然而,这心思刚在刘备心中酝酿的时候,袁隗就再次开口说道:“如果只是临乡侯一路出关攻打段羽,可能无法击败段羽。”

    “但如果有了南匈奴还有鲜卑的配合......那想必胜算应该多出许多。”

    “还有一策,老臣觉得可以用朝廷的名义来拉拢一下段羽身边的那些将领。”

    “即便希望不大,但只要让段羽产生疑心......总是有些用处的,段羽根基尚浅,手下将领兵马众多尚有可为。”

    “善!”

    坐在珠帘后的太皇太后董氏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傅果然是大汉栋梁,哀家允了。”

    “只要能铲除段羽这个逆贼,哀家无有不允!”

    太皇太后董氏可是高兴了,但刘备却感觉自己好像是被袁隗一道算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