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倩影的反应,大圣贤和南宫无痕看在眼里,也自知理亏,纷纷陷入沉默。
她的母妃已死,她终究是拓跋氏的皇族子弟,如今更是西秦使者。
“二位觉得,武君其人如何?”
拓跋倩影突然开口询问。
大圣贤略加思索,道:“既然咱们在此地相逢,也好,你稍等片刻。”
于是大圣贤奋笔疾书。
拓跋倩影看到“西秦天子敬上”的字样,正打算回避,大圣贤却道:“你看着便是。”
于是拓跋倩影也守在原地,全程观看,眼里的愤懑逐渐转为震惊,无以复加。
片刻之后,大圣贤封好信封,并在封口写上醒目的“西秦天子亲启”,交给拓跋倩影。
“有劳你送达你父皇手中。”大圣贤语气诚恳。
拓跋倩影只是点头应允,将密信藏在袖中,转身告辞。
大圣贤只让南宫无痕送她离去。
天和教终究是起源于武朝南方的宗教,拓跋倩影又是西秦公主,利益有别。
双方的亲情将随着这封信的写成而变得更加寡淡。
梁萧在天策府内,了解双方接触时间不过三刻钟,与卓子房等人简单讨论之后,也不好追根究底。
毕竟,西秦与天和教若是真有什么秘密合作,根本不需要在他的天策府密谋。
当天,秦越夫妇带着女儿秦昭柔辞别梁萧,赶回京城,以便照顾老爷子秦牧。
在梁萧的坚持下,秦越也接受了天策府亲兵百人队的护送。
他担心京城有变,秦家受到牵连,这队亲兵正好要护送一部分天策府的基层官吏入京办事,以后也可以随时照应秦家。
临行前,秦昭柔始终不敢抬头去看梁萧,只是满心失落,道别之后,默默地坐进了马车。
秦雨薇目送亲人离去之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腹,又与钟离晚雪、凝烟对视一眼。
姐妹三人皆是俏脸绯红,随梁萧回家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告诉他。
“夫君,我们最近的月事迟迟未来,推迟好些天了……”
梁萧眼前一亮:“三个都是?”
三个妻子齐齐点头。
“那神医的意思是?”梁萧看向邻桌的云子苓。
“应该要提前恭喜你咯,最近还是应该避免与她们行房,先观望她们的状况……”云子苓柔声道,“茯苓她已经在养胎了,我需要从陆家的医者里面挑选几位,协助我照看她们四位。”
闻言,梁萧老脸一红,咧了咧嘴,连连点头。
从成为沛县县令开始,他已经鲜少喝酒,为的是保持头脑的清醒,在成婚之后的这段时日,更是滴酒未沾,生怕对子嗣产生影响。
钟离晚雪,凝烟,秦雨薇,三个人更是红着脸低着头,不敢吱声,心中却是无比欢喜。
梁萧又亲自去询问大圣贤,是否需要先在沛郡游玩一番。
“自然是却之不恭,悉听尊命。”大圣贤欣然应允。
梁萧当即安排亲兵,护送祖孙两人,去沛郡各处,名为游玩,实为展现沛郡风貌,再与大圣贤一谈,以便了解天和教的目的。
等大圣贤离开后,梁萧便回到院子里,坐在云子苓对面。
“神医,最近我能否和你探讨探讨医书内容?”
面对一脸诚恳的梁萧,云子苓悻悻道:“你忙得过来么……”
“此事对天下百姓有利,也直接对我的妻儿们有益,属于办公。”梁萧一脸郑重。
这倒不是什么借口,实在是因为他对古代医术不够放心,希望能够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比如“五石散”在古代被视为药物。
据传,清朝的一部分“安神汤”选材错误,其中成分甚至含有铅,容易造成小儿昏昏欲睡,却被视为改善小儿哭闹的良方,清朝皇室子弟普遍短命和容易夭折与此事有一定关联。
云子苓见他一脸认真,也不好拒绝,便去取来几本崭新的医书,交给梁萧过目。
这些医书是由她父母和历代名医所著,她整理之后,交给梁萧的书坊印刷了上千册,方便济世救民。
看着梁萧迅速翻页,一目十行,云子苓不禁咋舌。
“你都能看懂??”
梁萧只是点头,选取其中部分段落,作了批注,每一次批注,都会交给云子苓观看。
钟离晚雪三人坐在一旁,默默观看,满眼直冒小星星。
这位神医傻眼了,她们的夫君可是真真实实的过目不忘!
卓子房也差不多。
至于钟离晚雪,秦雨薇,秦勋,钟离清风,靖云生,释流云,云子苓,这几位则是属于博闻强记,比一般人的记忆力要好得多,但逊色于梁萧和卓子房。
“神医,在这世间除了‘虫’,其实还存在一些我们肉眼难辨的微小生物……”
梁萧开始尝试边写边说,以能让这个时代接受的语言,去阐述“细菌”等微观概念,以确保进一步完善当代医学……
云子苓本就是冰雪聪明,又从医多年,却仍是有些似懂非懂。
直到梁萧停下,云子苓才弱弱地问道:“你你你、你是从哪儿学到这些新奇的东西……”
“无师自通,难道没有道理么?”梁萧反问。
云子苓如获至宝,美眸尽是喜悦之色。
“很有道理,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谢谢你……”
“我们是朋友,不必如此客气。我一直记着你医治子房的恩情,往后还有劳你为我照看我的妻儿。”梁萧微笑道。
云子苓欣然应允。
他曾经那一跪,和那一番安慰,早已融化了自己心中的坚冰,如今更是让她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钟离晚雪三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这位神医人美心善,又明显对他有意,早晚会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帮她们治一治这个坏人!
她们是真的吃不消啊……
下午,云子苓欢天喜地地坐在房中复习与梁萧探讨过的医学内容,内心的崇拜无以复加。
“他怎么什么都会呀……”
天策府大厅,梁萧与靖云生迎接刚从琅琊故郡回来的常念侠。
“常将军,边疆情况如何?”
常念侠神情严肃,道:“主公,近日匈奴频频派遣骑兵南下,并不只是袭扰琅琊故郡,似乎还有别的意图。我军骑兵有限,暂时屡禁不止,兹事体大,末将等人不敢擅作主张,还请主公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