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 第371章:造势,回落

第371章:造势,回落

    西秦朝会上,征东将军慕容云城率先进言。

    “陛下既然明令禁止粮食外售,又为何下令让边境往沛郡运送粮食?”

    闻言,拓跋穹眉头一拧。

    毫无疑问,慕容氏已经收到了边境的消息。

    最无缺出列道:“此乃陛下的权宜之计,为了保障本国盐政利益,暂时与徐州交换,乃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看是丞相的权宜之计才对吧?”慕容云城哂笑不已,“我等在外与匈奴精锐死战,朝廷跟匈奴说议和就议和了。如今徐州遇上粮荒,本国的粮食更是说送就送,生怕人家不能解决危机,这又是何道理?”

    独孤家、宇文氏等世家大臣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朝最无缺投去鄙夷的目光。

    最无缺只是冷眼相对。

    “谁告诉你正在经历徐州粮荒?就因为几份徐州官府涨价通告?”

    “再说了,难道你不知道,本相也曾为国家出生入死十几年?”

    慕容云城一愣,没有否认。

    慕容氏双雄的功绩,和最无缺相比,不值一提。

    兄弟俩的四征将军,除了本身立功之外,多少也有拓跋穹安抚特地投奔西秦的慕容氏的意思。

    “在场同僚若是认为本相怀有私心,不妨效仿本相,把家产全部捐入国库,本相倒是不介意认错。”

    最无缺的话掷地有声,群臣皆不敢与他对视。

    他们清楚,这位丞相为人宽和,谦逊有礼,如今摆起架子,代表他准备动真格了。

    “运粮之事,朕意已决,与丞相无关,不必为难丞相。唯有这么做,才能保证不会有大量的徐州食盐破坏本国盐价。你们几家也有不少人能从盐政获利,自当全力支持,无复多言。”

    拓跋穹一锤定音,群臣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他们几家虽然不像武朝门阀伪装盐商那样,赚得盆满钵满,但拓跋穹还是知道给他们几家喝口汤的,每年好歹能让他们各家入账个十万八万两的银子。

    这也是西秦政局比武朝稳定的基础,即使独孤家执掌户部,军权和财权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

    当然,几个大世家有的是手段敛财,比如利用职务之便贵买贱卖,或者贱买贵卖,只要能保障家族取利又合法合规,不触及拓跋穹的底线即可,拓跋穹和最无缺也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就连西秦朝会也因为梁萧和徐州之事不欢而散……

    西秦,御书房内,拓跋倩影,最无缺,拓跋梁与洛阳公主夫妇,聚集在此,了解徐州近况。

    拓跋倩影看着徐州粮价飞涨的几期报纸,有些茫然。

    他终究也要鱼肉百姓么……

    “倩影,父皇认真问你,你观梁萧其人如何?”拓跋穹问道。

    “回禀父皇:儿臣认为,此人的确有枭雄之姿,文韬武略,与丞相所料分毫不差……”拓跋倩影郑重道。

    拓跋穹与最无缺对视一眼,试探性地问道:“若是父皇打算与他联姻,将你许配给他,你意下如何?”

    闻言,台下的少女娇躯一颤。

    “父皇,儿臣生是西秦之人,死是西秦之鬼,他未归顺西秦,儿臣怎敢……”

    拓跋穹对爱女的回答感到很满意,叹道:“其实,你这位姐夫真正的身份,乃是梁萧的长兄,梁拓。”

    拓跋倩影大吃一惊,看向一言不发的长姐和“拓跋梁”。

    上一代忠武侯的长子,本该继任忠武侯的武朝猛将,梁拓??

    “当年忠武侯父子四人穷途末路,只有幸运地得到了朕的救援,这算是天意。你的婚事,父皇会慎重考虑,若是你对梁萧有意,父皇也不介意为你安排。”

    拓跋倩影眼神游移不定。

    这是她从未敢想的事,她的父皇居然有这个打算?

    换作以前,她一定会激烈反对父皇安排自己的婚事,再扬言终身不嫁。

    可如今联姻的对象是……

    她的反应,被在场众人尽收眼底,众人也不禁唏嘘。

    西秦最有野心的女子,终究也难过情关。

    数日之后……

    山阳郡作为西秦边境,太守拓跋澄收到圣旨,第一时间亲自往沛郡运粮。

    作为山阳郡的太守,曾经的拓跋澄是以俯视的姿态对待梁萧,如今唯有毕恭毕敬地仰望,不敢有丝毫失礼。

    “武君别来无恙!一百万石粮食已经在运来的路上,希望武君能够兑现承诺,让鄙人对吾皇有个交代……”

    天策府会客厅内,拓跋澄紧张不已。

    拓跋穹专门让他来负责此事,也是因为他家和梁萧有过长期商业合作,但外售粮食这种事难免要被国内政敌攻击一番,毕竟这颇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

    “贵国依约行动,感激不尽,本将军自当信守诺言,顺便再为拓跋太守安排点生意!”

    梁萧立即委托靖云生设宴款待拓跋澄,并许诺再卖给他一万套书籍,给足了拓跋澄面子。

    论官阶,靖云生作为天策府长史可是三品官,比拓跋澄一个郡守要高得多。

    拓跋澄大喜过望,点头哈腰,连声道谢。

    能为皇室再争取一万套书籍,花费五万两银子,其意义不下于做成一笔五十万两银子的生意。

    毕竟拓跋穹可是不断叮嘱,重点换取沛郡书籍,保障供应量,才能避免将来梁萧利用廉价书籍彻底摧毁本国书业。

    徐州与西秦的盐粮交易非常之痛快。

    梁萧卖给西秦的食盐,每斤二十文,每石百斤,约合白银二两。

    西秦卖给的粮食价格为每石一百五十文,每石利润约为五十文钱。

    一百万石粮食,约合十五万两白银,直接换取七万五千石食盐。

    拓跋澄带人去盐库清点食盐的时候,看着满库白花花的食盐,也震撼不已。

    七万五千石精盐,这就备好了??

    翌日清晨,拓跋澄便迫不及待辞行。

    沛郡专门派了一支军队护送食盐,再去护送山阳郡的运粮队。

    双方的盐粮清点与交割极其干脆利落。

    两天后,徐州日报便刊登了这则消息,借此造势。

    “西秦往徐州运送粮食,数以百万石!”

    “沛郡先前库存粮食超过二百万石,加上这些西秦粮食,完全可以保证徐州不受粮荒影响,更有余力救助流民!”

    “官府通告:即日起,徐州粮价恢复每石四十文!”

    “官府通告:江边水贼横行,即日起,未经官府允许禁止大船过江,直至官兵清剿水贼结束为止!”

    消息传遍徐州,百姓无不欢天喜地。

    “这苦日子总算熬过去了!”

    正在徐州各地高价卖粮的门阀米商们则是彻底傻眼了。

    “西秦为何要帮徐州度过粮荒??”

    “这是要把咱们运粮回去的路截断么?梁萧你可真是丧尽天良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