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264章:庆贺

第264章:庆贺

    攻下临济之后,

    蒙恬又击败了率军前来阻拦的田儋。

    田儋战死,

    掌握兵权的田荣因此拥立了他的儿子田市为王,并且占据一些城池,与秦军进行防御作战。

    项梁听闻此事,

    连忙派遣刘季率军先行,北上救援——

    后者在投入“张楚”政权后,便凭借与生俱来的交际能力,混的如鱼得水,成为了许多人尊重的长者。

    又由于丰邑是故楚之地,刘季也得到了项梁的拉拢。

    他因此迅速得势起来,坐拥的军队也越来越多。

    考虑到自己的地位已经不同于以往,于是刘季便对外宣称起了自己的新名字——

    “刘邦!”

    邦者,

    国也!

    他是决心要趁着这乱世,做个一方诸侯,享有天下了!

    而刘邦在军事上,也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人。

    起兵之后,

    他离开丰邑,相继投奔陈胜、项梁,跟许多将领打过交道。

    刘邦不断的向他们讨教学习,态度犹如一个干渴许久的旅人,捧着水罐咕咚咕咚的狂饮。

    对方也对他的好学感到惊讶,心里暗暗觉得这位长者日后一定可以成就大事。

    毕竟四十多岁了,

    天底下有多少人,可以在这样的年纪,保持这样的心态和学习能力呢?

    而刘邦早年在外游历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并且让他知道,该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才能。

    他在成长的时候,

    也收拢了许多人才在自己手下。

    因此,

    在刘邦北上之后,便成功攻取了许多城邑,为后面项梁率领大军前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蒙恬对此,也有些咋舌。

    “这是个知兵的人!”

    “我们之后作战,可能会困难许多。”

    没办法迅速的消灭刘邦,

    那他们之后就要面对齐楚联合起来的大军了!

    而黑易的态度,则是更加古怪。

    他听说“刘邦”其人,并且打听清楚对方的来历后,便想起了当年与之在咸阳的经历。

    他的祖父还感慨着,“黑刘两家永结其好”!

    结果眼下,

    他们却是要在战场上对峙起来了。

    黑易甚至在心底苦笑:

    “祖父,你当初给刘季相面,说他有远大前程。”

    “那你知道,这前程是踏着秦朝获得的吗?”

    蒙恬不清楚这其中内情,只是对着战场沉思了一段时间。

    他说,“不可以拖延了!”

    “要保存实力,先退守其他地方。”

    秦军来到齐地,主要目的是来打野的,让齐人之后难以发育,对自己形成威胁。

    现在事情做的差不多了,

    没必要恋战,以至于折损自己的兵力。

    于是蒙恬当机立断,撤军向西,将许多已经无人的城邑,留给了楚军。

    项梁赶到的时候,只知道自己收复了大面积的失地,心里因此自得起来。

    他说,“我今天获得了这样的功绩,难道还不能振兴楚国吗?”

    项梁想起自己在陈胜死后,从民间找来怀王子孙,并且将之拥立为王的事,便忍不住拉下脸。

    因为在楚王熊心得立之后,

    那个机灵的小鬼就提拔了不少当初楚国的贵族,让他们和项梁角力。

    而项氏之所以能够崛起迅猛,就是凭借了楚国贵族的身份。

    现在来了这么多人,分润这名声所带来的好处,项梁的地位便受到了挑战。

    有人指责他对楚王熊心不够恭敬,

    项梁明面上不敢反驳,却在私下跟侄儿项羽说,“熊心只是一个放牛的小娃,因为我复兴了楚国,他才得以成为楚王!”

    “现在这个家伙,只怕是要忘记我的恩德了!”

    项羽很认同叔父的话,认为熊心这个君主非常不懂事。

    而这次出兵,

    项梁就是想要凭借战国,表示不是他离不开楚国,而是楚国离不开自己!

    蒙恬的不战而退,

    更让项梁觉得“优势在我”!

    于是,他逐渐骄横起来,想要追逐秦军,更加彰显自己的武功。

    他分别派出项羽、刘邦,让他们攻打不同的地方,自己则是率领主力,要跟蒙恬比较比较,看谁才是真正的名将!

    蒙恬察觉到了他的问题,便决定诱敌深入。

    他对黑易分析道,“现在反秦的首领,名为楚王,实为项梁。”

    “我要想办法将之斩首,以替陛下除去这样的心腹大患!”

    随即,

    在蒙恬的指挥下,

    秦楚军队在三晋故地,展开了各种拉扯。

    项羽和刘邦分别击败了一些地方,夺取了一些城邑,

    但也因为攻势,而跟项梁的军队渐行渐远。

    项梁本人,则是被蒙恬的“诈败”引诱到定陶县。

    秦军在定陶之中修整防守,以逸待劳。

    楚军则是骄傲自满,非常轻视敌人。

    因此,

    定陶县便理所应当的,成为了项梁的殒命之地。

    蒙恬斩下了他的首级,派人送回咸阳,向皇帝禀报这个好消息。

    只是在这份礼物送达咸阳之前,

    项羽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悲愤的冲出营帐,跪在地上,仰天长啸,哭喊着要为叔父报仇雪恨!

    他割开自己的手掌,用鲜血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杀死蒙恬!”

    而扶苏等人却是大喜。

    黑状说,“陈胜、项梁相继死去,逆贼的气焰已经难以持续了!”

    说罢,

    他也想起刘邦的事情,心里跟儿子发出同样的叹息。

    但事已至此,

    他是不会顾念旧情的!

    嬴秦对黑氏有三代的恩德,他不能因为私人的交情,而背叛国家的利益。

    扶苏还在说,“既然如此,那可否让蒙恬将军收手了呢?”

    当蒙恬屠城的消息传回来时,

    扶苏的心里很是反对。

    但他又知晓此时的危急,不可因此而拖累蒙恬的进军——

    他继位之初,

    就是因为太过犹豫,下不了狠手,才使得政令难以推行。

    扶苏时常反思:

    如果政令可以早点传达到地方,是否就不会点燃大泽乡的那把火?

    眼下的混乱,是否不会发生了?

    黑状说,“自古做事,总是结尾时最难。”

    “蒙恬将军眼下有了这样的战绩,最担忧的就是咸阳出现乱命,以至于丢失之前的成果,转胜为败!”

    “大军在外,咸阳这边很难知晓情况,还请陛下暂收仁善之心,让将军自行决断。”

    扶苏只能应下,又跟黑状关心起了后勤粮草之事。

    等确定粮草还足够供给前线后,扶苏这才提到右相冯去疾的事情。

    上个月,

    这位年迈的臣子去世了。

    虽然这位在世之时,也曾因为扶苏喜爱儒学而与之作对过,但终其一生,是为嬴秦尽心尽力了的。

    扶苏为他感到悲伤,也因此关注起了黑状的身体。

    黑状,

    是他的岳丈,

    如今已经五十六岁了。

    他侍奉始皇帝很多年了,鬓角很早便因此生出了白发。

    现在更是为了嬴秦的社稷操劳,看上去愈发消瘦。

    “定阳君,还请多多保重身体!”

    “朕哪里能失去你的辅佐呢!”

    黑状笑呵呵的说,“臣怎么敢舍弃陛下的恩宠,而落于九泉呢?”

    他还想看到黑氏子孙昌盛,大秦江山永固的美好场景呢!

    说罢,

    黑状就起身,想要告退,去处理军需后勤的事。

    但也也不清楚,是不是跟皇帝跪坐交谈的时间过于久了,他站起来后,身体不由自主的晃了晃,腿脚也忽然生出麻木之感。

    但这样的感觉转瞬即逝,并没有让黑状担心起来。

    他继续去做起自己的事情了。

    而等回到家中,

    他还喊人替他端来美酒,来庆祝项梁死去这样的好事——

    黑状不喜欢华美的衣服,不追求过于精致的生活,平日里只珍爱饮酒。

    始皇帝在的时候,

    便时常恩赐他各地进贡的酒水,让他得以品尝来自天下四方的滋味。

    只是近来太过繁忙,心中忧虑又多,黑状已经很久没有畅饮过了。

    他决定:

    既然今天得到了天大的好消息,

    就应该有天大的庆祝!

    他要痛饮庆功酒,遥祝前方的蒙恬和子嗣,取得最终的胜利!

    只是在他饮酒的时候,

    忽然有属官前来汇报。

    “西域传来消息,说是匈奴进攻,交南君连发十二道文书,请求朝廷出兵相助!”

    “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