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233章:山上(上)

第233章:山上(上)

    如果只说出巡,

    那何博也不会多话。

    因为巡视治下山水,这是符合周礼的——

    受封的诸侯之中,

    有极大部分,是被安排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前几代君主,对自己治下的水土情况,其实并不是很清楚。

    再加上当时的诸侯国家周围,有太多的蛮夷存在了,

    所以定期出巡,视察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情况,就成为了许多国君必要的任务。

    当然,

    这在初时,肯定会给一些诸侯带去困扰。

    因为在西周初年,是真的有诸侯在巡视的路上被蛮夷偷袭,一去不回;或者蛮夷趁着国君不在家,直接夺取了国都的事例!

    但随着时间流逝,

    这样的传统逐渐被人遗忘。

    只有秦国,

    由于商鞅变法,实现了从封建之制到集权专制的转变,提高了君主对地方控制的要求,因此才将这一习惯流传了下来。

    从惠文王开始,

    除了孝文王嬴柱为了守孝而少有活动外,历代秦王都有过出巡的事迹。

    而一统天下的第一年,

    皇帝便进行了自己的第一次出巡:

    他巡视了陇西之地,来到秦人曾经养马的地方祭祀先祖,特意告诉先人,自己取得的成就。

    这次东巡泰山,还是第二次了。

    虽说走的比之前要远太多,

    但也在情理之中。

    出乎何博意料的是,

    皇帝拒绝了徐福东渡求仙的请求。

    统一之后,

    咸阳成为了天下的中心,

    皇帝成为了天下人争相讨好的对象。

    而来自齐地的方士徐福,便来到咸阳,并见到了皇帝。

    他向皇帝说,“我有可以让人长生的办法!”

    这让皇帝有了兴致。

    他对这世间尊崇,是舍弃不下的。

    因为从小到大,

    只有权力最可信。

    而皇帝也只能保证,自己生前是最尊贵的人。

    至于死后?

    又有谁能知道呢?

    于是皇帝允许徐福继续说下去,想听听他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得以在人间长生。

    徐福说,“东海之上,有仙人的踪迹,请陛下给我三百对童男童女,并建造大船以出海,我必然为陛下带回仙药,让陛下永享人间尊贵。”

    他信誓旦旦,语气非常庄重,仿佛自己绝对没有说谎,也绝对能够完成任务一样。

    但皇帝却因此勃然大怒。

    “东渡出海?”

    “如果海上真的有仙人,只怕祂只会更加喜爱齐人吧!”

    一说到仙人,

    皇帝便想起自己年幼时的玩伴。

    而一提到东渡,

    他就想起至今为止,都没有搜寻到的齐王弟田假。

    因为齐王建的死亡,在于秦人的出尔反尔,所以齐地之民,对这位平庸的末代君主,不免产生了同情。

    又因为亡国之痛,让齐王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毕竟记忆和个人情感,

    是可以美化很多东西的。

    而齐王建的同胞兄弟田假,还逃跑成功,至今没有消息。

    于是齐地常有谣言说:

    “田齐子弟,终将如闪电般归来!”

    “反攻大陆,指日可待!”

    皇帝坐在咸阳城里,也被这样的言论气到,下令抓捕这些不服管教的恶徒。

    现在,

    徐福跟他提议出海之事,

    皇帝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他会不会跟东渡跑路的田假有勾结。

    而东海的情况,

    因为齐相后胜收受了太多秦国的贿赂,也早就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告诉给了秦人。

    所以皇帝知道,

    东海之外有大岛,

    有很多年前便渡海过去繁衍的齐人,

    但就是没有神仙。

    至于西方的“西王母”?

    要知道,献公之时,秦国就已经开辟西域商路了。

    如今百年过去,西边有什么东西,皇帝难道会不清楚吗?

    东西两边,

    都是没有神灵存在的。

    唯一现身的那只,也早就飞走了。

    于是,

    皇帝将徐福赶走了。

    那些宣称只要皇帝赞助自己,就可以替皇帝找到仙人,求取仙药的方士,也尽数被驱赶或者抓捕。

    但他保留了一部分,

    留在咸阳替自己炼制丹药。

    对于寻求仙人帮助一事,

    皇帝是不抱希望的。

    可他还是希望长生。

    不过,磕药在咸阳城里磕就行了,

    跑到泰山这么远的地方,究其本质,还是为了巩固统治。

    “那些儒生,跟咸阳城里的方士,可没什么区别呢!”

    何博挥了挥翅膀,对皇帝说道。

    “朕知道。”

    那些儒生之所以鼓吹泰山的神异,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扩大齐鲁对天下的影响。

    诸夏神话之中,

    论说古老的,其实当属西方之神。

    如“西王母”者,便是其中代表。

    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周人兴起之地偏于西,故而要显示自己故土的神之圣之。

    其后楚人“不服周”,又兴起了九歌一脉的神话,以彰显自家跟周天子方方面面的过不去。

    而现在,

    齐地儒生如此做派,

    本质上是以“齐鲁之地普遍不服于秦”一事为要挟,要求皇帝对山东的利益做出一些让步。

    皇帝也的确愿意退让一点,

    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统治可以绵延长久,天下可以从根本处融汇成一个整体。

    但腐儒之流,多是得寸进尺的。

    在皇帝辛苦来到泰山脚下后,他们竟然又提出了要求,希望皇帝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虔诚的去攀登泰山。

    最后,

    腐儒们心满意足的吃到了秦人的铁拳。

    皇帝终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登顶这座东方神山,并且同幼时飞过头顶的玄鸟相会。

    何博听到皇帝心里其实很清楚儒生们的打算后,便忍不住用翅膀摸了摸头顶的两根羽毛。

    他说,“你果然长大了。”

    是个合格的统治者了呢。

    “那为什么还不肯坐过来?”

    何博一指地上,变出来一张毛茸茸的毯子,继续招呼皇帝入座。

    他是泰山的神嘛,

    有朋自远方来,当然要热情一点。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

    皇帝该客套的时候,也应该客套嘛!

    但皇帝仍旧不理会他,还走到了旁边,眺望风景。

    何博看他一副“保持距离”的模样,于是自己蹦哒着,落到了皇帝的头上。

    皇帝大怒,

    就要把这只鸟扒拉下来,重重惩处。

    但黑鸟看上去沉重,实际上非常轻盈。

    而且他还有翅膀。

    “傻了吧!”

    “我能飞的!”

    皇帝在山顶小小的空地上追逐他,没几下就气喘吁吁,脸色因为又气又累,而涨的通红。

    何博看他这样子,就对他说道,“既然你想长生,就要好好养护自己的身体。”

    “那些丹药不要吃啦,每天到了时辰,也该上床睡觉,而不是强撑着继续看奏疏。”

    “你看看,你才四十岁,才走几步就喘成这样。”

    何博想起皇帝登山时,那走一阵歇一阵,但就是不肯放弃的犟种模样,叹了一口气。

    皇帝说,“呵!”

    “你这样的存在,也会关心凡俗的人吗?”

    他看上去有些躁虑,冷漠的神色也终于褪了下去。

    “朕是皇帝,是天子!”

    “朕不需要你的关怀!”

    如果自己没有封禅泰山,

    如果自己没有当上这天下的统治者,

    这只鸟还会出现在自己面前吗?

    皇帝可以从他的话中听出来,这么多年来,这只鸟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可他就是不出现,也不说话!

    这肯定是故意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