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226章:东渡之前

第226章:东渡之前

    “楚国、楚国也亡了!”

    当楚国宗庙倾覆的消息传遍天下时,齐王建在自己的宫室之中,跟兄弟拥抱着,一块瑟瑟发抖。

    “难道田齐的社稷,真的要在寡人手里失去吗?”

    “田单那样的人才,还能不能再出第二个?”

    此时此刻,

    齐王建无比怀念已经逝去的安平君,祈祷上天能再度垂怜齐国,降下一个可以凭借一城之力,对抗五国并收复失地的猛人。

    但英雄人物,

    岂是随时就能涌现的呢?

    即便真的存在野生田单,拥有对抗秦国虎狼之师,保住江山社稷的才能,

    以齐王建现在乌烟瘴气的朝堂情况,也是没办法任用他,让他施展自己本领的。

    因为在君王后去世之后,

    齐王建只遵守了几年母亲的教导,随后便放飞了自我。

    他重用了自己的舅父后胜——

    虽然君王后在临终之时,明确提到过她这个弟弟混账无用,但齐王建最终还是认为,

    母亲在世的亲人,只有后胜了。

    他怎么可以不管这位舅父呢?

    至于母亲的遗嘱,

    在齐王建看来,无非是跟他那位外祖一样,是倔强而不合人情的做法罢了。

    而后胜担任了齐相后,便带着齐王日日宴饮,时时欢乐,让齐王觉得,自己提拔舅父,是个十分英明的决定。

    在母亲去世之后,

    这世上还有谁比舅父,更加关心自己,更能让自己快乐呢?

    但在私底下,

    后胜贪婪的搜刮了许多财宝,并且接受了秦国大量的黄金、玉器。

    他贪图秦人的财富,不仅自己索要,还派了许多门客过去,狠狠地吃大户。

    秦国方面,也是大方的给予后胜门客许多财物,让他们揣着装满金玉的钱袋子,成为了自己的间谍。

    门客们向后胜诉说秦国的美好,后胜又向齐王诉说秦国的美好,使得齐王建在秦灭四国之时,选择了袖手旁观,并且放弃了武备。

    因为秦国出于远交近攻的策略,已经对齐国怀柔几十年了。

    齐王建将这虚假的友善当成了真实,认为秦国绝对不会来攻打自己。

    但随着楚国的败亡,

    大量的遗民从齐楚边境之地涌进来,不断传播着秦人凶残的故事。

    许多人听了,都忍不住落泪哀叹,觉得唇亡齿寒。

    齐国的东边是茫茫大海,

    北边接壤燕国,

    西边接壤三晋,

    南边接壤楚国。

    如今西南皆失屏障,燕国除了燕昭王时雄起了一把外,其余时间一直弱小不堪。

    更别说几年前,

    燕国那个没头脑的太子丹,竟然因为记恨自己在秦国为质时受到的屈辱,派了刺客过去,企图刺杀秦王。

    那谋划失败之后,秦人自然是将之列上了必杀榜单。

    燕国注定是要亡国的。

    齐国只能去赌,秦人的友善是真的了!

    可秦人的虎狼之师,就在原本齐楚边境上驻扎着,还有一支军队,正从三晋出发,向着燕国汹涌而去。

    齐王建再愚蠢无能,也知道这场赌局,并不受自己控制。

    他的筹码太少了,

    而庄家要的又太多了,

    齐王建连看一眼都觉得心慌意乱,又怎么敢上桌投注呢?

    他后知后觉,知道自己是无力回天了,只能跟自己的兄弟假哭诉内心的担忧和怯懦。

    田假和自己的兄长,也是一样的性格,并没有对抗秦人的勇气。

    但是兄弟两哭着哭着,田假突然想起了母亲的嘱托。

    “对对对!”

    “还有东边!”

    “我们可以出海逃亡啊!”

    这可是母亲晚年的时候,为他们选择的一条退路!

    但齐王建说,“东瀛一个海岛罢了,蛮荒之地,怎么可以生活呢?”

    这几十年来,

    通过已经摸索出来的航路,东瀛和齐国这边的联系,也算稳定,因此那边的情况,也有不少传了回来,为齐人所知。

    那里不是一个好地方,

    土地狭小而多山,常有大风席卷。

    但房子也不敢建的高大牢固,因为听当地的蛮夷说,鬼神在东瀛常有发怒,会让大地动摇,喷出山火。

    如果房子修的太好,到时候倒下来,还会把人砸死。

    物产方面,甚至连鸡鸭都要从齐国引进!

    所以,齐王建非常嫌弃那个地方,觉得自己去了那里,只怕是要吃大苦的。

    而即便没有东瀛,

    对海岛之地的情况,田齐君主本来有所了解——

    姜齐最后一任国君,可就是被田齐太公流放到海岛上,活活饿死的!

    “寡人不去那里!”

    齐王建当即表示,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遇到过挫折,怎么能去自讨苦吃呢?

    但田假还是希望可以保命的。

    他可不敢担保,自己落到秦人手里,仍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他的兄长是齐王,

    如果带头投降的话,秦王无论如何,也该给他一个好待遇吧?

    至于自己能获得什么?

    那就要多想了。

    于是他劝说自己的兄长,“现在东瀛贫瘠,主要是那里的蛮夷太多,土地没有得到开发。”

    “而且此前过去,占据东瀛的人,是田仲舟带过去的,若其中有宝,他们又怎么会真的告诉我们呢?”

    “依臣弟之见,我们可以先派一些人过去,帮助那里的人攘夷拓土,一来可以开化蛮夷,二来可以取其主而归权于我!”

    “若日后齐国有变,我们就可以去那里,放心生活了!”

    毕竟到那个时候,

    东瀛做主的,肯定是自己人了,他们跑过去,一点也不用担心会寄人篱下。

    而有了积蓄,

    这日子也不会太过凄苦。

    齐王建还是很犹豫。

    但他从来就是个耳根柔软的人,别人说的多了,他便觉得有理,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尴尬的地步。

    因此最后,

    他还是同意了田假的建议,并从齐国中选取数百个青壮男女,还有一些宗室弟子,出海至于东瀛。

    其中为首者,被齐王册封为“征夷大将军”,以示此次行动,是效仿先人“尊王攘夷”之故事,为诸夏开拓新的领土。

    那位大将军高兴的受命,捡着齐王建的饼就要去上任,发誓自己一定会在东瀛做大做强,不辜负齐王的信任!

    而一个名为田横的少年不幸被选中,成为了其中一员。

    出发那天,

    他在码头哭着跟自己的亲人告别。

    他的父亲告诉他,“你的兄长田荣,是我的嫡长子,需要在家里守住宗庙。”

    “你去了东瀛,便是为我家开枝散叶去了,所以千万要保重身体,也不要再做哭哭啼啼的姿态了!”

    “为父知道,你从小机敏,是可以做出一番成就的。”

    “若事情可为,到时候做第二任征夷大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田横抹着眼泪,应下了父亲的嘱托。

    他在心里想:

    自己一定要保重身体,在东瀛打下一片基业来。

    若是故土有变,他可以在东瀛接应逃来的家人和君主。

    来日指不定还能反攻回去呢!

    大船随即扬帆而去,沿着海流一路向东。

    何博在旁边目睹这一切,然后摸了摸脑袋,感慨着说:

    “征夷大将军?”

    “好家伙,这回又倒反天罡了!”

    谁能想到啊,

    倭奴这回,自己成被征讨的蛮夷了!

    这下,对方可以享受原汁原味的诸夏君子殴打,而不是冒充诸夏,去欺负其他蛮夷喽!

    “这个称号有什么意义吗?”

    旁边跟着一起看热闹的庄周不解。

    在他看来,

    这个称号纯纯就是画饼,比周天子分封诸侯时的承诺还要干瘪无力。

    毕竟当时周天子刚刚取得天下,说话还很有分量,手段还是足够的。

    要是诸侯真向天子求救,天子很多时候,也确实会伸出援手,相助一二。

    可现在的齐国,却是自身难保,除了一个名头,什么保障都给不出去,

    完全要靠人的自我奋斗了。

    何博哈哈一笑,并没有跟他解释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