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199章:黑户

第199章:黑户

    长平之战的后续处理,

    对黑户来说,

    必须是沉重的工作负担。

    因为他必须考虑,新夏那边可以接收多少“人才”,秦国又能迁多少去西域——

    人数太多的话,

    这路费和安置,

    又成了问题。

    而要是不好好想办法,以当世杀神白起的性格,多半会把俘虏给活埋了,从源头解决麻烦。

    黑户虽然没有太大的才能,

    而黑氏能被安排负责西域商路的事,也多是凭借祖传的老实肯干,得到了秦王和那些贵人的赏识。

    但有条件做点好事,他还是尽量多做一些吧!

    听说凡人去世之后,会进入鬼神的国度生活。

    而在鬼国之中,鬼神会根据死鬼生前所做的事,进行赏善罚恶。

    黑户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毕竟他没有死过。

    可根据这些传闻,

    黑氏的子孙总忍不住想:

    如果自己行善,万一就能替祖先积德呢?

    黑氏的人有德行,死后的生活会不会更好呢?

    唉,

    如此一想,

    谁都有死亡的一天,

    黑户可得多做准备!

    他摆出一副“好累但还是要努力工作”的模样,最后突然一拍脑袋:

    “我要向大王进谏!”

    “进谏什么?”吕不韦问他。

    “也是赚钱的事!”

    黑户搓了搓手,觉得几十万的战俘,尽数打发到西边,实在是痴人说梦。

    新夏方面,也不可能吃下太多“人才”。

    于是,在前线得胜的消息传回咸阳后,

    黑户便求见了秦王,并且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我听说长平之战,俘虏的人数太多,这让武安君非常苦恼。”

    “所以,臣私底下认为,可以让赵国出钱,将人赎买回去,既减轻秦国的负担,也可以进一步夺取赵国的财富。”

    “可这并不能损失赵国太多人口,以后他们恢复过来,对秦国就有伤害了!”秦王说道。

    黑户说,“可以将青壮运送去西域,先放老弱回去!”

    于是秦王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且让他去前线告诉白起这件事,顺便出使赵国,再通知赵王。

    黑户挠了挠自己的头,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加班了。

    但君令难违,

    他只能前去。

    吕不韦也跟着一块去了。

    毕竟战争已经结束,秦国还要释放一些俘虏回赵国,他完全可以搭顺风车返回邯郸。

    而当白起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也松了口气。

    他作战的方式,一向以歼敌有生为目标,而不在于拔城夺地。

    因为国家的重点在人而不在于土地。

    存人失地,以后自然人地皆得。

    存地失人,空城不过是掌中之物罢了。

    是故,白起被世人称为“杀神”,无非是他在战争之中,力求“杀的够多”而已。

    以前战后,

    俘虏不多,秦国有足够的能力,将他们运送到西域,变成一种货物。

    但现在他手下有四十万之众,运送一事,必然艰难。

    白起都打算找理由杀一批了!

    现在倒好,

    他的杀孽可以减轻一些了。

    不过白起对此还有问题,“该如何说服赵王,让他拿钱出来呢?”

    黑户看向吕不韦。

    他脑子里没有太多阴谋诡计,想做坏事都是很直接的那种。

    好在,

    路途之中,吕不韦已经给他出了主意。

    见黑户的目光移向自己,连带白起也打量起了他,吕不韦便出列说道,“我在邯郸经商,很有人脉,可以先行返回,将俘虏的情况宣扬出去。”

    “赵人如今战败,正是惶恐的时候,没有胆气来反击秦军。”

    “他们自然会要求赵王,将自己的亲人赎回。”

    “可以!”白起直接点头道,“那你们就去做吧,不过我这边不会拖延太久!”

    哪怕三天喂一顿,几十万的战俘还是太多了。

    随后,

    吕不韦便跟着黑户成功返回了邯郸。

    他悄悄的溜回家,先让人转告嬴异人,自己这边一切顺利,然后便执行起了“买卖幺喝”的计划。

    黑户那边,面对着十分生气,颇有对他“杀之而后快”之意的赵王,也显得很淡定。

    黑氏祖传的个性,倒是让他挺顺其自然的——

    来都来了,

    难道还能跑?

    安心做自己的任务就行了!

    管那么多干嘛!

    而赵王听说自己不但打了败仗,还被要求出钱的时候,当即大怒!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但黑户说,“可要是失去了太多人口,赵国空虚,以后怎么办呢?”

    “现在失去钱财,但以后还有机会积攒。”

    “如果人死国灭,有再多的钱财又有何用?”

    赵王知道,这个道理是对的。

    但赎买战俘的钱实在太多了,他并不想出。

    “把人给我叉出去!”

    赵王不敢杀害秦国的使者,只能呵退了黑户。

    黑户回到专门为各国使者准备的宅院中,直接躺下呼呼大睡起来,也不管门口有看守自己的赵人。

    一天之后,

    邯郸城中便喧闹起来。

    很多人拥挤到赵王宫前,希望他可以赎买自己被俘的亲人。

    “我们自己可以出钱,难道赵王还不肯同意吗?”

    “我听说秦军残暴,不会存留俘虏太久,如果慢一点,我的家人就要被坑杀了!”

    “大王还在犹豫什么!”

    赵王因此气的牙痒痒,质问臣子,“秦国的要求,怎么这么快就传出去了?”

    臣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劝谏君主,“大王还是先将邯郸籍贯的将士赎买回来吧!”

    “邯郸,是赵国的国都,也是直接受大王管辖的地方,是您权力的核心!”

    “如果邯郸人心动摇,损害了大王的威信,乃至于出现暴乱,对您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

    至于其他地方的人,

    还是且让他们等上一等!

    国都户口的命,可比地方户口的更珍贵!

    赵王无奈,

    只能听从了这个建议,先把邯郸的人赎了回来。

    然后他又愤怒的发现,秦国归还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康健的青壮甚为稀少!

    赵王生气的召见了被看守住的黑户,问他秦国究竟是什么意思。

    黑户只瞪着自己清澈的眼睛说,“老兵难道不好吗?”

    “士卒年纪大,说明他替国家效力了多年,至今仍旧有拳拳爱国之心,敢为国捐躯!”

    “而俘虏的生活艰难,老兵难以忍受,武安君心善,特意让老者先行返回,难道赵王觉得,老兵无用,只有青壮才值得赵国赎回吗?”

    赵王被他说的大怒,直接拔剑,意图砍人!

    但身边的大臣拦住了他,让黑户得以逃出生天。

    ……

    到了最后,

    赵国实在掏不出来更多的钱了,

    赵王自觉邯郸与其附近的城邑,已经得到了安抚,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到底是稳住了不会发生暴乱,于是也停止了赎人的事。

    而当赵王扣扣搜搜掏钱的时候,

    白起那边,

    早已挑出来了足够的青壮,将之转运去了西域,甩掉了身上的包袱。

    他打算停止对赵国的征战,返回秦国了。

    白起对黑户说,“我原本的想法,是趁着长平之战胜利,赵人胆气尽丧的时候,一鼓作气,将赵国灭亡。”

    “但是现在看赵王还愿意为了赎买国人而出钱,赵人更是不吝啬自己的财产,也要捐助此事,便知道他们的心气仍在。”

    “而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秦国的府库也已经空虚,百姓的负担很重,我不能强求灭国的功劳!”

    黑户点了点头,“急流勇退,这是明智的。”

    然后,他又悄悄跟白起说,“大王春秋已高,虽然灭国是一件喜事,但总免不了刺激到老人家……”

    黑户服侍过自己的父祖,对老头子犯浑的事,可太清楚了!

    人一老,

    判断力就要下降,做出糊涂的事,而且随着老迈,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恨不得临死之前,将自己想要的一切都得到!

    赵国如果灭亡,

    那秦王会不会想着,自己再坚挺个几年,就可以“奋三世之余烈”,做到天下一统了?

    只要心里有了这样的想法,

    老人家总是要急切起来的。

    但鲸吞四海之事,岂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越急躁,

    越是不成!

    黑氏可是在秦国扎根了的,如果秦国这棵大树枯萎或者倒下,黑氏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

    白起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忍不住感慨的说,“你看上去,对大王的心思非常了解?”

    黑户摇了摇头,“不是的,只是我的父祖也是这样!”

    他真心的叹息了一声,“老头子可难伺候了!”

    白起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