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未下雪,但东北十一月份的天气已经很冷了。
李彻一路全速赶路,从大连到奉天三百多公里,只在中途停留了一晚。
到了奉天城下时,已经是黄昏时分,手脚都被寒风吹得麻木。
李彻摸了摸黑风的鬃毛,呼出一口白气:“还是要尽快想办法搞铁路,骑马赶路真遭罪啊。”
蒸汽机的原理李彻早就交给奉国大学的学者们了,而且瞬间引起了学者们强烈的研究欲望。
都是时代顶尖的学者,又经过了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自然能看出来这个机器中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动机,曾经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足以打开从农业国家通往工业国家的大门。
只是如今对蒸汽机的研究还在实验室阶段,想要量产并全面应用在各行各业,还需要一段时间。
等到研究得差不多了,李彻肯定是要优先把火车搞出来,然后把铁路铺到奉国各地。
毕竟铁路交通,乃是国家之命脉。
前世的东北多灾多难,被日俄两国轮番侵略,是国耻。
但也不得不承认,战争有它的双面性,并非全部都是负面意义。
两国都把东北地区当做它们的地盘,建设得那叫一个尽心尽力,铺铁路、建水坝、挖矿......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大庆油田,当年小日子苦寻十几年,仅距300米之遥,与大庆油田擦肩而过。
铁路同样如此,沙俄修建中东铁路贯穿南北,918后日本接手管理并扩建。
两国的侵略野心破灭后,这段铁路却是为新中国做了嫁衣。
建国后,东北凭借战后铁路和工业基础优势,成为全国的工业中心。
如今小日子已经被李彻把骨灰都扬了,沙俄那边还不知道在哪猫着呢,这段屈辱的历史必然不会重演,但铁路还是要建的。
铁路既能加速发展科技经济,又能消耗一下库房里堆积如山的钢铁,一举两得。
思考之际,已经到了奉天殿门口。
奉天殿的规制对标的是皇宫,不仅是李彻的住所,也是政治中心,平日里百官都要在这里值守。
如今已经到了下值时间,殿内并没有多少人,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微光,应该是今日值班的官吏。
李彻走入房间,顿时感觉热气扑面而来,空气中有一股浓烈的羊肉香气。
他不由得笑道:“好香啊。”
正围着火炉旁的两名值守官下意识站起身,看清楚李彻的脸和一众将领后,立刻吓得脸色煞白。
“殿......殿下,属下罪......”
“莫要慌。”李彻笑着走过去,扶起两人,“可还有碗筷,本王也是肚子空空。”
“啊......殿下,这......”
两人上班时间吃涮羊肉,又被自家王爷抓到,能勉强站住已经算是胆子大了,哪里还敢回话。
李彻安慰道:“不必害怕,加班开个小灶而已,不耽误工作就好。”
他的确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之所以晚上安排官吏值班就是为了处理突发情况,又没什么实际事务。
人只要在这里就行了,吃个火锅桌子上只摆着一盘肉,一盘豆腐,连酒都没配,放在后世这简直就是大清官好吧。
他又不是大清的皇帝,对臣子刻薄寡恩,完全当牲口使唤。
两人见李彻确无怪罪之意,这才松了口气。
早听闻自家殿下宽仁,对下属极好,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一名值守官连忙取出一副全新的碗筷,又给李彻调好麻将料汁:“殿下,请。”
李彻夹了一筷子羊肉,沾满料汁放入嘴中,浓郁的香气从上蔓延至胃部,只觉得身体顿时多了几分暖意。
他砸了咂嘴,评价道:“还是寡淡了些,没放腐乳、韭菜花吧。”
值守官连忙道:“属下这就给殿下买去。”
“算了,算了,这样就挺好了。”李彻摆了摆手,“你们坐啊,陪本王一起吃。”
两人哪敢和李彻同桌而食,连连拱手谢绝,倒是一旁的胡强跃跃欲试。
李彻也知道两人放不开,也不再勉强:“那你们去给本王跑个腿,通知群臣来奉天殿,本王有事情要议。”
“敢问殿下,召哪几位大臣前来见驾?”
李彻咬了一口豆腐,含糊不清道:“阁臣、六部尚书、师级以上军官。”
两人心中顿时一惊,这么晚还要召集这么多重臣,这是有大事商议啊。
“喏,属下这就去。”
“哎,等等。”李彻叫住二人,笑着指了指面前的火锅,“等下若有人问起来,就说本王赶路回来,腹中饥饿,叫你们准备的。”
大领导往往是好说话的,小领导反而不好招惹,自己虽然不怪罪这两人,难说其他大臣会不会借此发挥。
两人闻言先是一怔,随即顿时眼中一热,差点感动得当场落泪。
“殿下......我们......”
李彻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去吧,去吧!”
魅魔被动一直没关,收买人心这种事随时发动,不过是顺手的事而已。
两人再次谢恩,急匆匆地出门去了。
过了一刻钟左右,群臣们陆续来了。
诸葛哲第一个走进房间,看到李彻大马金刀坐在小凳子上吃火锅,不由得面露惊愕:
“殿下,您什么时候回来的,何不让人提前来奉天通报,臣好派人迎接。”
“刚刚到,是我让城门吏不要通报的,兴师动众浪费时间。”
李彻顺手放下碗筷,拍了拍身旁的位置:“子渊过来坐。”
诸葛哲推辞一二,这才在李彻身旁坐下:“殿下您这么急,可是......”
李彻微微颔首:“遇到点问题,还想让子渊为我解惑。”
听闻此言,诸葛哲正色道:“不知发生了何事?”
“不急,等等其他人。”
听到李彻这么说,诸葛哲便知道此事应该不是十万火急,心中稍稍安定。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几位阁臣、六部尚书、诸多守备奉天的将领皆至,小小的值班室群贤毕至,一时间倒是热闹起来。
让李彻惊讶的是,杨忠嗣竟然也在其中。
这位大帅曾立誓终生不入宁古郡城,哪怕改名叫朝阳城也不行,如今迁都到奉天城终于可以回来了。
见人到的差不多,只剩下几名距离奉天殿过远的将领未到,李彻开口道:“好了,不等了。”
“陛下给我传了一封旨意,其中牵扯甚多啊。”
他抹了抹嘴站起身,从怀中掏出一卷圣旨,态度随意的像是拿出一张无关紧要的文书,在场众人生怕他下一秒会用这圣旨擦嘴。
好在李彻还不至于如此僭越,只是随手递给诸葛哲:“子渊,你给大家伙念一下吧。”
诸葛哲伸手接过,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屋内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等到诸葛哲将圣旨全部读完,所有人都默默站在原地,做沉思之状。
正如殿下所说,其中牵扯甚大,一时间无人敢率先开口。
最终还是诸葛哲皱眉开口道:“近来京中朝局稳定,并无大事发生啊,陛下为何如此?”
李彻看向诸葛哲,面露赞许之色。
不愧是姓诸葛的,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本质。
李彻这一路上也想了很多,此时已经推算得差不多了,他缓缓开口道:
“若是中枢正常,就说明地方出了问题。”
钱斌捋着胡须皱眉道:“殿下的意思是,那些世家敢在各地做手脚,指使大族出身的官员阳奉阴违?”
李彻面色稍冷:“恐怕不只是阳奉阴违,很可能是南方的很多州府,朝廷甚至已经无法控制了。”
早在福州的时候,李彻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福州也是南方大州了,以庆帝的性子必然是牢牢把握在手,绝不会让陈文瑞之流把控州府,勾结倭寇。
而当陈文瑞被李彻赶下台后,庆帝匆匆派遣苏辰来接手福州,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想。
福州尚且如此,南方其他地方只会更加严重。
自古皇权不下乡,世家之人在地方的掌控力,比李彻想象之中还要恐怖。
此事说来自己也有责任,刚穿越那会儿手段太过强硬,灭了那几门大族搞得人心惶惶。
如今庆帝想要传位于自己,这些世家处于恐惧,冒死反扑也在常理之中。
诸葛哲又问道:“殿下准备如何应对?”
李彻笑着答道:“父皇送兵给我,自然没有不接的道理,至于那些世家......”
“不到万不得已,本王是真不想把他们杀干净啊。”
众臣闻言,不由得冷汗直流。
这是想不想的问题吗?就不能这么干啊!
奉国大学培养人才的速度,还不足以培育出能覆盖全国的官吏。
如今的大庆百姓仍读不起书,官场上九成九还是世家之人,若是不管不顾都杀了,大庆和亡国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陛下既然放了口子,本王倒是看到了一个机会。”
李彻咧嘴一笑:“一个彻底掌控北方的机会!”
钱斌愕然道:“殿下难不成要率军入关,攻略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