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已经到团结湖了,卡西欧电子表也戴上了,可等了一个钟头,天黑了霖姐还没来。
难道又回家了?还是在北影厂被什么牵绊住了?
可惜团结湖这套房子还没装电话,而且连个电视都没有,无聊的魏明留了张纸条干脆下了楼,瞅了一眼另一栋楼的彪子和小梅的房间,亮着灯。
于是上楼敲响了梅文化家。
“哥?”许云云有些意外魏明突然上门。
魏明问:“小梅在家不?”
“在呢。”
现在新天地已经走上正轨,有了店长和先进的制度,老板也不用每天都陪着员工熬到大晚上了。
魏明又问:“那你们吃了没?”
云云:“正要吃呢。”
魏明:“我也没吃呢。”
云云笑了:“哥你赶紧进来,要不我再去把燕子姐他们叫过来?”
魏明笑道:“那感情好,咱们几个有日子没一起聚了。”
他进了屋,就看到梅文化正穿着围裙围着煤气灶转悠呢,魏明大感意外:“你们家是你做饭啊?云云太不像话了。”
梅文化笑道:“平时都是云云做,不过以后我包了。”
魏明:“咋了,她做饭不合你口味啊?太辣?”
梅文化把盘子端上桌:“没没没,特别好吃,本来想再过俩月再说的,既然你问,那……”
魏明忙拦住:“不用说了,我懂。”
他有些郁闷地喝了一口茶水,唉,两个哥们儿都要当爹了,以后人家都是一家三口一起玩,谁还带他啊。
也不知道雪姐和霖姐愿不愿意跟自己成为一家三口。
过了一会儿彪子和燕子两口子也来了,还带了两瓶酒,准备哥三个好好喝一杯。
黄湫燕现在还不怎么显孕,甚至还想跟着喝两口,被彪子强势镇压了。
开吃后梅文化首先汇报了一下上个月,也是80年最后一个月的营业额。
“虽然面对同行对我们的模仿,但12月咱们的营业额还是轻松突破了25万,大哥你说的那个羽绒服真不错,又轻又暖和,虽然价格贵一些,但市场上很买账,光这个羽绒服就卖了一千件,而且市面上只有咱们有得卖。”
这是魏明对冬季款服装的一条建议,为这,京城郊区的鹅毛鸭毛都能卖出不错的价钱了。
然而魏明仔细一瞅,就能从彪子和小梅身上看到从衣服里透出来的鹅绒。
而且填充量大,衣服显得非常臃肿,工艺还是不成熟啊。
负责服装生产环节的彪子道:“不过现在农户们有些不敢卖鸭鹅绒了,上头最近发了两次文件,又开始打击偷鸡刀疤了。”
魏明刚刚还想着去香港的时候顺便引进香港服装厂的先进工艺,搞自产自销,听到彪子这么说就把话压了回去,风向又开始变了,他们这个被树立的典型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小梅安慰他道:“没关系,咱们的鹅毛存量怎么也够支撑这个冬天了,不过明年别家肯定也会做羽绒服,到时候那些鹅毛可就不那么容易收了。”
这时云云提了一个建议:“能不能从衡州老家收啊,距离也不算远,而且那边散养的鸭子大鹅也不少。”
魏明笑道:“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可以跟老支书提一下,国内羽绒服的市场算是被咱们开拓出来了,就算咱们不收,他们也不愁卖。”
等吃完饭,两个孕妇去厨房刷碗,梅文化跟魏明道:“从今年开始个人所得税法就要施行了,那咱们的分红也跟着降?”
魏明无所谓道:“只要你们钱够用,我都行。”
他现在手上还有两万多呢,而且还有大量外汇,不差钱。
彪子也同意,他就一个老婆,开销比魏明还小。
于是梅文化决定以后魏明每个月固定拿一千块分红,他们也按照这个比例,多余的盈利就放在公司账上。
“等什么时候风向转好,我是一定要进入制作环节的。”他道。
过了十点,云云开始打哈欠了,魏明彪子三人也起身告辞了,人家彪子小两口说说笑笑回家,魏明孤零零到了二号楼。
抬头看,灯依然暗着,打开门,果然霖姐没来,有两个女朋友的魏明只能独守空房了。
~
次日。
朱霖终于从宿醉中醒了过来,她本能地抱紧了怀里的人,还以为是魏明呢,两条长腿还夹着蹭了蹭。
然而当摸到怀中人胸口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虽然也没有特别大,但绝对不是男人胸肌的手感!
朱霖睁开眼,看到跟自己睡在一起的是龚樰,而且她们俩穿的都很少,此时随着天亮,暖气也不足烧了,她不禁感到一丝寒意,赶紧裹了裹两人身上的被子。
想起来了,昨天她和龚樰喝酒来着,没想到一个魔都人还挺能喝,朱霖本以为手拿把掐的,结果两人竟然拼光了一瓶酒。
这可是一斤白酒啊!
而且借着酒劲儿,两人也说了很多彼此跟魏明的故事,那叫一个坦白。
朱霖把自己之前有个对象的事告诉了龚樰,龚樰也坦白了之前下乡的时候有个知青对她表白,她动心了,但随后考上了部队,就无疾而终了。
再后来她们钻进了被窝里,脱得就只剩内衣,比较各自的大小,甚至打听起跟魏明行房时的细节。
这方面龚樰就差多了,她次数不占优,魏明还不敢做太过分的事,动作也相对传统。
朱霖当即显摆起自己经过舞蹈训练和瑜伽学习后能够摆出的高难度动作,看的龚樰一愣一愣的。
朱霖还让龚樰躺在下面,她以魏明的身份教她怎么做舒服。
我真是疯了!想到昨晚那一幕,朱霖捂着脸,感觉没脸见人了,要不现在把龚樰闷死吧,然后再把自己闷死。
刚冒出这个念头,龚樰也睁开了眼睛,第一时间就拍着脑袋,眼睛里还有些不太清明,她确实不如朱霖能喝,昨天完全是强撑的。
“姐你醒啦,几点了?”龚樰发着呆问。
“你叫我什么?”朱霖一愣,嘴角开始上翘。
龚樰:“朱霖同志,几点了?”
朱霖哈哈一笑,勾着龚樰的脖子:“我怎么说也比你大一点,你叫声姐不亏的。”
听她说“大一点”,龚樰立即想到昨天两人抱在一起通过触感比大小的场面,不知道男人会不会比长短,但她作为女人觉得好羞耻啊。
“我,我要走了。”龚樰红着脸找自己的衣服,通过穿起一件件衣服,昨天脱掉衣服的记忆也一片片找了回来。
果然以后不能随便喝酒了,喝酒误事啊!
看龚樰害羞的样子,同样难为情的朱霖立即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她拿过自己的裤子:“好啦,要说走也该我走的,这里可是你的房间。”
龚樰放缓了速度,对哦。
“那你接下来去干嘛啊?”她问。
朱霖:“马上就要走了,当然是跟小魏约会啦。”
龚樰笑着:“呸,不知羞。”
朱霖捏了捏龚樰的脸蛋:“放心,我最后用一回,我一走不还是你的。”
龚樰更羞了,却不反感她捏自己脸蛋,经过昨天的三年之约和坦白局,她们已经能坦然接受对方说一些大尺度的话。
她反问:“你们平时都在哪里约会啊?”
“昨天我没说吗?”朱霖想了想,“好像确实没说,他用我的名义买了一套商品楼,在团结湖。”
龚樰立即瞪圆眼睛,她还以为房子只有自己有呢!
朱霖穿好了衣服,感觉自己说的这个事实对小龚有些残忍,一套房子价值一万多呢。
于是她勾着龚樰的肩膀道:“我和他毕竟在一起更早嘛,等你们感情再深厚一些,以他的脾气,肯定也会给你买一套的。”
“他……”龚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说魔都老洋房的事,反正过几天自己也要回魔都,到时候房子也差不多装修完成了,自己干脆请朱霖过去做客。
龚樰为自己的腹黑暗自得意:我简直太坏了!
~
迎着朝阳走出北影厂,朱霖心情大好,说开了,不需要提防着对方了,而且有了统一纲领,只需要坐等三年后小魏年满22周岁即可。
接下来的事嘛,只需要低调地谈恋爱即可。
不过在接近团结湖的时候朱霖才想到,如果三年后他选的不是自己该怎么办?
龚樰首先考虑的问题,她现在才不急不缓地思考。
朱霖其实是一个挺能忍受孤独的人,小时候有段时间爸妈都不在家,去了一个农场,姐姐在大学里住宿,她就一个人上学放学,觉得还挺自得其乐了。
可是从31岁之后都一个人,这种孤独自己确定能忍受吗?
如果自己是那个败者,要不就跟跟小魏要个孩子?
想着想着,团结湖到了,她不确定能不能看到小魏,但运气不错,臭小子还睡觉呢,而且手腕上戴着自己送的电子表。
有酒味?
朱霖还以为是自己的,赶紧去洗漱了一番,还换了身衣服,结果魏明身上还有酒味儿,估计是跟朋友喝酒了吧。
本来还想给魏明一个早安吻的朱霖换了主意,她记得龚樰说过她和魏明除了正常交流方式外还尝试过对口帮扶。
她一个医务工作者都觉得刺激,龚樰这个柔弱的江南女子还真是叫人意想不到。
想着想着,朱霖把手伸向了魏明的秋裤。
几分钟后,魏明醒了,而在他醒来之前,有个家伙已经提前站了起来。
魏明上午不打算上班了,明天朱霖就要走了,今天不是她死就是我亡,拼了!
朱霖没有跟魏明说她和龚樰的约定,这也是她和龚樰实现说好的,要不显得她们太便宜。
魏明的身体素质虽然过硬,不过一日一天也不现实,好在朱霖身上带着《喜盈门》的剧本,他就给好姐姐分析一下剧情和人物,帮她更好地进入角色。
《喜盈门》在81年的观影人次算是数一数二的,前世魏明在农村就看过不止一遍,后来在电影频道上也看过几遍,可以说对剧情和人物都非常熟悉了。
朱霖一开始还沉浸在刚刚的余韵中,不过很快就意识到小魏说的都是干货,他对电影的见解独到,之前自己能拿到《伤逝》的女主角也多亏他的帮忙,于是开始认真起来。
后来她不仅听,还找魏明借了个本子开始做笔记。
后面魏明想要重燃一下,朱霖还不答应:“你再给我讲讲二嫂跟大嫂对戏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吧。”
魏明:“你求我。”
“求求了。”
魏明:“叫哥哥。”
“哥哥求求了。”
魏明:“叫爸……啊啊啊,我说我说。”
朱霖:哼,我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女王!
她在魏明腰上一拧,魏明就什么都招了,让他说啥就说啥。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天24个小时好像也有点不禁用,第二天朱霖早早去了北影厂,跟上影厂的人一起回了魔都,达世常也走了,现在张渝想找个人说沪语只能找龚樰了。
可她还找不到,霖姐一走,之前几天冷落了雪姐的魏明自然要好好陪陪她,甚至还带她进了北大,领着她听了两节大一的英语课,她说想学外语了。
俞敏宏第一个注意到了这个带着口罩的女孩,入冬了,最近不少人感冒,戴口罩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人露在外面的眼睛太好看了,而且她旁边坐着的可是魏明!
现在北大学生都要叫一声魏老师的,才19岁的魏老师。
魏老师还跟那个女孩说话了呢。
“听着吃力吗?”
“有点。”
魏明:“这是西语系的慢班,老师讲的还比较浅显,同年级另外几个班听着会更吃力。”
这话恰好被俞敏洪听到了,羞得他脸都红了,虽然都是西语系,但还是会根据成绩分个三六九等,他这样的大概率是当不上外交部的翻译官了。
两节课结束后,魏明和龚樰第一时间离开了现场,准备去外面吃饭。
“红姐,刚刚是你哥吧?”室友乔翠问。
魏红瞅了一眼远去的背影:“是吧,高度差不多。”
宁馨道:“他旁边还有个女的,戴着口罩,像是龚樰呢。”
郭倩:“戴着口罩你都能认出来?”
宁馨:“云云结婚的时候你们没注意到吗,她也来参加了,我记得发型都一样,身材也差不多。”
乔翠激动问:“红姐,你哥和龚樰是什么关系啊?”
她特别喜欢电影版《牧马人》里的女主角,《中国青年报》评选“最喜爱的十大青年银幕形象”,她还专门投了龚樰一票呢。
宁馨代为回答:“能有什么关系,合作关系呗。”
魏红懵懂地点点头:“对啊,合作关系。”
她才几岁啊,现在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对感情这回事儿更钝了。
前阵子有个据说考了全国文科最高分的国际政治系新生托人找到她们宿舍,想要跟魏红同学认识一下,直接被她怼了回去:“没空,不感兴趣。”
那会儿她正忙着著书立说呢,对这种交友活动确实没兴趣。
又过了两天,龚樰和王好为导演,已经确定了的男主角马晓伟等人也动身南下了,先去魔都勘景,然后再去苏北,到时候会实景和棚景结合着拍。
龚樰走后,北大也进入了期末考试期,魏明也开始了新的创作。
他原本是想先写那部关于恐龙的科幻的,不过这时他收到了李瀚祥导演从香港发过来的信。
他也不催自己写剧本,就是闲聊,聊清宫秘史,聊明清家具,聊名人轶事,还聊香港去年的电影风云。
魏明知道他是啥意思,于是拾起李瀚祥之前留给他的资料书看了起来。
因为很喜欢梁佳辉,所以对他的封帝之作《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魏明是深入研究过的,而且李瀚祥留下了之前三位编剧留下来的劳动成果,其实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了50%,魏明需要做的就是把一部电影剧本变成两部。
所以这项工作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过本着让甲方挑不出毛病的想法,魏明没有立即动笔,而是先把李瀚祥留下的书籍看完,然后又去北大的古籍库看了几天书。
之后又在老魏的引荐下认识了他的忘年交王世湘先生,亲身听这位老人讲了一些他曾了解到的关于紫禁城,关于宫女,关于太监,关于爱新觉罗的故事。
受益良多啊!
不过真正受益最多的还得是老魏,他通过王老认识了朱家进,梅葆玖等先生,并跟他们学了不少本事。
一不小心,让他混进文化圈了!而且人家一开始都不知道他儿子是魏明,全凭自己那张嘴。
在沟子屯那么会气人的一张嘴,到了四九城可讨这些老先生喜欢了,关键还是他会玩,老头们都爱玩。
最近老魏又在四合院里鼓捣了不少明清家具,甚至还开始划拉瓷器了,还整了个清朝黄花梨的博物架开始摆列他的汝窑、钧窑、青花瓷了。
魏明也没管他,还时不时问他钱够用吗,然后给他一些让他想买啥买啥。
每次到四合院魏明也不去看他买了什么,专心跟狗子银杏培养感情,有时候还拴上绳子带它走街串巷地遛弯。
这年代拴绳子不是为了保护路人,纯是为了保护银杏这只狗子,万一乱跑让人拍了那八成就进人肚子了。
狗肉可是上等好肉。
偶尔魏明也会让银杏坐在自己摩托车上带它去郊外撒撒野。
这天魏明从郊区带着银杏回四合院,老娘刚做完午饭,老魏去新天地送餐了。
魏明本来是想给他换辆摩托车,老魏没要,说是以后如果骑着摩托车收物件,人家肯定往上叫价,他其实更想要魏明那辆老破旧二八大杠。
魏明刚把狗子放下,许淑芬就拉着他道:“你爹今天花了一百多块买了一件瓷器,你也不说说他。”
“一百多?”这确实是有些超乎老魏平时的消费水平,他买过最贵的家具都没超过一百。
“什么瓷器啊?”魏明问。
“说是什么青花,哦,元青花。”
“哦?”
魏明跑去老魏的收藏室瞅了一眼,青花确实是一个青花,但是不是元青花他就不清楚了,但肯定不是特别有名的鬼谷子下山图罐和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魏明看不懂,也就随老魏去了,反正一百块钱,不至于亏钱。
80年代初也不是说没有赝品,但很多赝品都是清末民初仿制的唐宋古物,那本身也算是古董,只是没那么贵。
而且燕京不让他养驴养牛,总得让他培养点兴趣爱好啊。
随即魏明又叮嘱母亲:“千万关好门,别让银杏进来霍霍了。”
“我知道的,就是这玩意儿太烧钱了。”
正说着,老魏回来了,也没说那一百块买的元青花,而是跟魏明道:“我认识个小朋友,他想拜访你一下,你有空吗?”
魏明乐了:“你之前跟老头儿们,怎么现在又跟小孩儿玩了?”
交友范围这么广的吗?
“也不是小孩儿,比你大几岁,这小伙子是我收东西时认识的,后来经常碰见慢慢就熟了,你别看他是个工人,挺有心气儿,也好收东西,还琢磨写呢,我就跟他说了你。”
“所以他找我是?”
“想让你帮忙看看他写的,能不能吃上这碗饭。”
魏明想了想,老爹这个面子要给,于是道:“可以看,人就不见了,我最近忙着给李瀚祥写剧本呢,回头你把他的作品拿家里,我给他瞅瞅。”
“嘿,那行,我就说我儿子乐于助人吧!”老魏很开心,自己在朋友面前总算没跌份儿。
过了两天他拿来了一份手稿,名字叫《今夜月儿圆》,一个短篇。
故事讲的是一个车间工人被车间女神爱上的故事,文笔一般,思想性不高,这作者学历应该不高,上学不多,但故事写得有趣,文字有灵气,没有那些学院派的匠气。
魏明觉得可以,即便够不着四大名旦,但次一级的刊物还是能发表的。
看到最后,还有作者署名——马卫都。
魏明一瞧,呦呵,他啊!
于是最后评语:建议投稿《中青报》~
……
(今天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