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 第810章 行路有迹

第810章 行路有迹

    怎能忘桥西,黄米果腹偷鸡乐,还有鸡卵补身体。

    再次忆靖安,从军入营初着甲,张弓搭箭立功名。

    不忘怀州营,都督赠甲壮少年,取来宝弓送前程。

    此去丰京如何,同坐车架说功业,途中下车送将军,一时城中百姓呼,皆赞大魏好儿郎。

    这片土地真是玄妙,有智妖魔入之自得其乐,天外来客入之醉入其中。

    究其缘由,还是那真情如烈酒,红尘有诸情。

    如此为何要避,倒不如提剑入红尘,挥出一道剑光证明当初那少年郎不负众望、从未变心。

    暂退星宿宗联络物,重启侠义令选驻地,清沙水府之名豁然闪亮,远游之人再回故乡。

    清沙将军府一如从前,珊瑚大道卵石铺路,水草高耸寒冰作殿。

    幽蓝宫壁镶细碎珍珠充当星辰,红白明珠大如圆盘来做日月。

    蚌女持玉壶、贝娥待起舞,虾兵龟丞静无言,只等水君来入座。

    当周元装备清沙将军称号出现的瞬间,整座寒冰水府瞬间热闹起来。

    却是酒水盛满贝娥起舞,水族之乐多恣意,也最是富贵欢畅,倒也不枉周元换个称号从此过路。

    随手取来一杯酒水饮下,道了声诸君畅饮,他便推开殿门步入了繁华人间。

    再见桥西却是又换了模样,高耸牌坊由三座变为六座。

    分别为,民间豪杰、乡野遗贤,功成三甲、新元榜魁、国之羽林、大魏忠勇。

    远镇诸外、安远将军,辅治九卿、少府文丞,国之栋梁、竹乡之伯。

    原本的三进大宅也被拆了围墙,扩建为了更大的府邸,但还未建成,倒是看不出具体要建多大。

    另置三仪门户,匾额高悬有篆书,是为竹乡伯周府。

    数月前新建的周氏家祠也因不合规格被拆了围墙,看其扩建规模,应是要做公侯祖祠。

    就是其中排位零零散散,实在用不着如此大宅。

    大黄叔此刻正躺在摇椅上,招呼冒失孩童莫冲撞了先人安眠。

    看他那模样倒是胖了几分,将那一脸粗糙皱纹撑起了血色。

    当初说要与周元一同参军,后入城因周元关照做了差役的二狗也回来了。

    他如今穿着一身捕快蓝衣、挎着铁尺巡令,正带着一队捕快认真巡街。

    看得出来,二狗再次升官了,至少从那走街差役连升多级,成了有下属的捕头。

    桥西桥东两村的村民依然有一份可靠的收益,从军为辅兵者拿着兵饷建造故乡。

    其余村民有的为官造府邸做工领取酬劳,有的就地开了商铺,为众多工匠行个便利。

    此次府邸扩建,使得桥西村样貌大变,原本的老旧村宅也被拆除,换成了青砖绿瓦的宽敞小院。

    这感情好,再到下雨天各家也无需拿着木桶陶罐接那屋顶漏水了。

    变化最大的还是桥西村繁华了起来,来往客商不断,大小集市建立,当真是因那一座伯爵府盘活了一地商业。

    隐隐听闻顽童欢笑唱起歌谣。

    “桥西村了不得,天上星降成人,十六建功十七名,宅院层层建不完···”

    饶是周元旧居秘境,也难免被红尘人间感染。

    “真好,我走过,天地不为变、人间处处痕。”

    由于此次为救援怀州府而来,周元特意隐没身形,静待片刻便挥手离去。

    他啊,也怯乡音,一如村中友邻不知该如何面对他,他也不知该如何与往日友邻交谈。

    若是冒然相见,必会跪倒一片齐呼拜见贵人。

    且不说会驱散多少往日情义,但一定会改了他们的心中幻想,不得不面对上下之别。

    “去休、先行,待回头再与故人说。”

    五色光辉急速行,一路所见皆是周元当初的从军路。

    这倒不是他不想改变方向直奔怀州府,而是因为他只记得这一条先入静安城,再至怀州府的路。

    终是他行路过快,尚未好好游览一番怀州诸地。

    为此不得不故地重游,顺着来时路,达成今日事。

    如此所行不过一刻钟,他便再次见到了靖安军堡与靖安城。

    此番倒是比去年快了许多,那时他与诸位同乡走了许多日方才抵达靖安城,一路上不仅要防御野兽虫蛇,还要拉着口粮过活。

    现在好了,故地重游多轻快,一刻看尽去岁路。

    此时的靖安城比周元离开时繁华了许多,虽然不像桥西村那般换了模样,但也多了不少学堂与府邸。

    无需多想,随着周元的步步高升,靖安城必会成为怀州士人交流的中心。

    无他,只因来此处可获得一个靖安同乡之名,这可比怀州同乡更进一步,也不似强攀桥西之名那般谄媚。

    其实按照大魏军制,桥西之地最多算周元的老宅所在,靖安城才是他获得官身的户籍之地。

    当然他的官职众多,又有爵位加身,若真细究起来,大魏丰京与竹乡县人皆和他关系不浅。

    其中尤以丰京为最,此非他在此名扬天下,而是有不少丰京子弟在他手下为兵为将。

    此举使得周元走在丰京街头,有不小几率遇到手下兵将的亲友,乃至他们邻居与同窗同僚。

    再看靖安军堡倒是变化不大,但周元曾经所住的房屋已被插上旗幡空了出来。

    且是两处,一处为神臂营住所、一处为射声营营房。

    另外,军堡中的军士明显比去年多了不少。

    应当是他的经历太过励志,致使不少良家子弟有了从军建功的打算。

    这倒不是什么坏事,大魏军营一向富足,进去其中即便不能建功,也能多吃些好的强壮身体。

    要说一城一堡之中最显眼的区域是那里,必然不是花楼酒肆,而是军司马蔡诚的府邸。

    其虽被周元调至玉林左营卫习练技艺,准备博取功名再进一步,但他的家眷并未一同离开,依然留在靖安城中生活。

    由于少府丞周元入京、靖安校尉姜任回京,留下的蔡诚府邸瞬间成了怀州士人最好的接触目标。

    所以蔡诚府邸之中,聚集了众多世家豪门的女眷喝茶谈笑。

    此时若有人欺负蔡诚的家小,那影响可就大了,近乎能以一己之力得罪半数怀州士人,也能令身子在京师怀州士人有所回应。

    靖安郡守倒是未换人,其亦是周元发迹的获益者。

    “各个世家豪门都想要本郡的官名,许了谁家、拒了谁家都不合适。

    城中府宅该卖于哪家,日后会不会再升值,学宫的名额还要不要再批,数量过多之后会不会折价。”

    “哎,我郡少年郎,功业日日加,倒是让本官好烦恼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