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大明宫外,青石地砖上倒映着摇曳的宫灯。
八名蓄气境太监垂首立于殿外,腰间悬着内务府的玄铁令牌,等待着宫内的诏令。
他们皆是新朝选拔的武宦,专司帝王修行所需,随侍一旁。
为首者,乃是一名蓄气巅峰的掌印太监。
在他们一旁,还有一名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年纪的女官,但修为当真是不俗,竟也有蓄气修为,在那女官左右,也是有七位宫女,同样侍奉在左右。
这女官面容姣好,一看就是神京城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为了攀龙附凤,所以才将女儿送进了宫中当了个女官,就等大汉天子什么时候偶然见到宠幸一番,诞下龙嗣,这样也能让阖家升迁。
当年神武皇帝宠幸的宫女也不在少数。
如今换了个皇帝,想必问题也不大。
忽而殿门微启,一缕青金色真元自门缝溢出,化作游丝缠绕在那掌印太监的腕间,掌印太监浑身一颤,当即跪伏高呼:“恭请圣谕!”
“取五种灵药来。”
门内传来了郑均低沉且平静的声音,真元震荡间在他们这八名太监的耳畔环绕,同时竟在空中凝成了几个文字来。
千年血参、玄冰灵芝、地火金莲、九叶龙纹草、通窍玉髓。
字迹如刀刻斧凿,太监们只看一眼便觉双目刺痛,为首的掌印太监强忍这种不适之感,恭敬叩首道:“皇爷,奴婢这就去内库调取,皇爷,地火金莲内库暂无,还请皇爷宽恕,奴婢这就叫御药监的杀才们去肃州取用……”
“嗯。”
门内再度传来一道低沉且平淡的声音,然后又道:“阵法灵气不足了,去补充一番灵气。”
而那太监见状,也是呼出一口气来,赶忙恭敬撤退,疾走而去。
而女官听到了天子的话语之后,也是赶忙俯首,道了一声‘诺’后,同样恭敬离去,前去补充聚灵阵了。
沿途侍卫见这队太监疾行如风,纷纷避让,他们也自然是知晓这队太监是做什么的。
御药监的朱漆大门被夜风吹得吱呀作响,檐角铜铃在风中发出细碎的碰撞声。
掌印太监领着这七名太监疾步穿过庭院,直接进了御药监,然后喝道道:“都麻利些!陛下等着用药!若是耽搁了陛下修炼,尔等统统杖毙!”
御药监值房内只点着两盏油灯,照得满墙药柜阴影幢幢,当值太监正趴在案上打盹,听见脚步声吓得一激灵,待看清来人后又松了口气,道:“我这就去取用。”
说罢,这当值太监便主动激发阵法,去地下藏室取用这几种珍贵灵药,而在掌印太监和这当值太监一起下楼之后,剩下的几个太监也凑在一起,沉默不语。
御药监内,似乎有个新来的小太监,见众人沉默,忍不住压低声音道:“这大半年来,皇爷修炼耗用的灵药实在惊人。光是上等的灵药就用去七株,而那些寻常珍惜物件儿更是三日一取,如今内库所剩不足三成了。”
“御药监原本可是有三十多号爷们,如今为了补充资材,皆是去各郡县搜集灵药去了,这御药监也就只剩下我和侯公公、赖公公了。”
说罢,他偷瞄着楼梯方向,又不由得叹息道:“加上于阁老、陈阁老上月突破通窍境时调用的九叶龙纹草,卢阁老前日又……”
话音未落,为首的掌印太监已如鬼魅般闪至他面前。
青白面皮在油灯下泛着冷光,腰间玄铁令牌‘咔’地撞在药柜上:“作死的奴才!”
说罢,这掌印太监五指如钩扣住小太监咽喉,生生将人提离地面三寸:“皇爷用多少灵药,也是你这贱胚能妄议的?”
小太监双腿在空中乱蹬,整张脸涨得紫红。
其余太监齐刷刷跪倒,额头抵着青砖不敢出声。
“听着。”
掌印太监甩手将人掼在地上,冷冷道:“御药监就算只剩最后半株草,皇爷要什么,咱们这些做奴才的也得去给皇爷寻来,再让咱家听见半句闲话,肃州的矿坑正缺人手!”
听到这句话,那小太监脸色煞白成了一片,抖如筛糠,不敢多言。
而就在此时,那随侍女官踏进门槛,手中聚灵阵盘还泛着未散的真元青光,她扫过满地狼藉,忽然轻笑一声:“诸位公公好大威风。”
不过女官并没有过于言语,而是张口道:“陛下方才又传来圣谕,明日要丹霞司开炉炼制通玄丹,御药监备好材料,公公切勿忘了传诏。”
“诺!”
几名太监连忙奉旨。
而女官宣读完旨意之后,便转身离去,准备去凤藻宫传递旨意。
而那几名太监起身之后,也赶紧置办好了灵药,匆匆而去,朝着天子所居的大明宫去。
灵药取用过来后,掌印太监恭敬地捧着玉匣,在殿门外俯首低声道:“皇爷,灵药已备齐,请皇爷过目。”
殿内青金色真元如涟漪般荡开,玉匣被无形之力托起,缓缓飞入殿中。
郑均双目未睁,只是指尖微抬,匣盖自行掀开,五株灵药悬浮而起,药香瞬间充盈整座大殿。
千年血参赤红如焰,玄冰灵芝泛着幽蓝寒光,九叶龙纹草叶脉如龙纹游动,通窍玉髓则莹润如玉。
“嗯。”
郑均淡淡应了一声,袖袍轻拂,灵药便被真元包裹,化作流光没入丹田之中。
殿门无声闭合,太监们屏息静立,不敢有丝毫异动,继续随侍左右。
殿内真元翻涌,郑均周身气息愈发深邃,仿佛与天地共鸣。
直至天边破晓,郑均才缓缓睁开了眼,心中舒畅至极。
这做了皇帝之后,修行果然是舒爽万分。
无论是多么珍惜的资材灵药,只需要一道旨意下达,眨眼间便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就算是府库里没有,过上几日,也会从治下疆域各地选取,实在是选不到,也会有专人自天下各地行商采买。
这种以数百万人之力,供一人得道的感觉,尤为舒爽。
如果自己是那个‘数百万人’,肯定不爽。
但自己是那个‘一人’,则自然是舒爽至极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年的修行,辅以各种灵药,总算将这四枚元丹境妖王妖丹,给吸收了个干净。
不过如此,也就将将元丹中期罢了,距离元丹巅峰,还是有些任重而道远。
“若是能够继续如此修行,再来个十二三枚元丹境的妖丹,再叠加上百株灵药,突破元丹后期乃至巅峰,应该不成问题。”
郑均在心中暗忖。
只不过可惜的是,十二三枚元丹妖丹有些太过于稀有了,整个中土都不一定有这么多的元丹妖王,真想杀,就要效仿先贤去北海、东海等荒芜之地,猎杀那里的大妖。
不过若是这妖丹都是龙族妖丹的话,只需要半数六七枚就够了。
没办法,谁让龙族得天独厚,就连妖丹就更有效果呢?
郑均自打成了大汉皇帝之后,阅览典籍无数,也能从这些古籍之中,寻到上古时代的一些风采。
这龙族在上古时代,曾主宰一方,统治了此方天地数以万载,因此龙族妖丹之中,天然多了一分龙气、一分天子气。
故后来妖魔乱龙,人族平定妖魔成就新的天地霸主之后,统治者也是以‘龙’为自身的符号,历朝历代的皇帝也多次对龙族进行征伐,也是为了防止龙族死灰复燃和杀龙取丹炼药。
“龙族……”
郑均呼出一口气来,双眸如炬,想到了江州龙族。
江州龙庭。
整个中土的龙族,尽数集中于此,乃是赫赫有名的龙庭。
这江州龙庭有三头元丹大龙。
一头为彭州钟江龙王,乃钟江水系的大龙,元丹境界,说来此龙还和郑均有些瓜葛,当年郑均还未发迹时,在外罡境蹉跎,这钟江龙王的一个龙子龙孙在康乐郡作孽,被郑均斩杀。
一头为江州龙庭龙王,乃是江州主干龙王,实力雄厚,乃是三龙之首,占据江州水系源头,据说是东海龙族出身,与南海龙族也有纠葛。
最后一头,则是嘉州赤璋川龙王,此龙蛰伏于嘉州赤璋川中,不同于钟江龙王和龙庭龙王,这头赤璋川龙王是一头老龙,据说大魏时代就已经活跃在中土了,也是因为年老体衰,实力最差,为龙低调。
“北妖庭两尊元丹妖王、南妖庭有五尊元丹妖王,再加上这龙庭的三尊,据说蜀中有一头、灵州有一头,目前已知一共十二头元丹大妖。”
郑均深吸一口气,不由感慨万千,颇为遗憾:“都好远啊……北妖庭的倒是不远,但有尊覆海大圣,也是只能望而生叹,除非是让那两头妖王下山来寻朕。”
郑均在心中想着,不过无论如何,都还是蛮遗憾的。
旋即,郑均便站起身来,面前鎏金小字一闪,大道武书的金色纸页登时出现在了郑均的眼前。
【诸法无相。】
【阶段:大成。】
【当前受箓大成神通:四字真言:45000/100000;气吞山河:45000/100000;凶相百骸:45000/100000;飒沓流星:60000/100000;流影浮生:60000/100000;渊渟岳峙:60000/100000;天目破障:92500/100000;渌水斩蛟:92500/100000;熠日流光:89500/100000。】
【太虚凝玉篇(圆满):103918/200000。】
【青帝长生功(大成):38203/100000。】
【帝经(大成):79381/100000。】
望着面前的种种数据,郑均已经不喜不悲了。
坐拥四分之一的天下,神通对郑均而言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只要郑均愿意,一纸令下,能有超过数十万本武功秘籍、数十本神通的修行方式呈递到了自己面前,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这闭关的一年以来,自己也钻研了这大周遗留下来的两种术法,将其预支。
一者乃‘青帝长生功’,是为当初赵王修行的功法。
另一者,则是‘帝经’,名字颇为简朴,但却是自大夏王朝传承下来的唯一帝王心经。
据说乃是夏朝的太祖皇帝夺取天下之后,为了凝聚‘天下主’法相,特地搞出来的一本凝聚天子气的功法。
而后代代相传,夏武帝、夏昭帝、夏世祖、魏高祖、魏文帝、虞太祖、周神武、周永昌等,皆是修行的这门心经。
最初可能有诸多漏洞,但伴随着这一位位最低元丹武圣,最强五尊法相的改进,现在也差不多是漏洞相抵消了。
倒不是说前代惊才绝艳之辈没有能力再创一本出来,而是没有必要。
这代代皇帝加以改进,总比自己琢磨的要省事多了,毕竟自己再创一本类似的功法,浪费时间且不提,功效也是大差不差,何必多此一举呢?
而郑均也懒得在这方面动手脚,反正有大道武书可以预支未来,那就预支了了事。
平日里修行吐纳天地灵气,也是在偿还,如此一来,自己早晚能够偿还完毕。
“天子神通,倒是有些想法了,不过现在还是出关吧,资材都被朕消耗完了,也是时候该出关了。”
一念至此,郑均伸了个懒腰,朝着寝宫外踏了出去,同时在心中思忖了起来。
出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封爵。
这事儿,怕是满朝文武都惦记许久的事儿了。
郑均闭关前,刻意没有册封勋爵,也是为了调动一下大家的情绪,多白嫖一年的活儿干。
不然一年前册封勋爵之后,自己出关发现他们北伐顺利,又立了肃州之功,不赏岂不是有点小气了?
郑均现在方才知晓历代天子的良苦用心了。
资源不多,能省点就省点吧,大汉这个公司还没开始盈利呢,况且大汉皇帝郑均这个董事长又是个吸金兽,对于手下的员工,现在也就只能画饼给点期权了。
深吸一口气后,郑均踏出一步。
“轰!”
殿门轰然洞开,青金色真元如潮水般倾泻而出,惊得阶下侍立的太监宫女们齐齐伏地。
而恰好此刻,晨光穿透云层洒在郑均玄色龙袍上,十二章纹竟隐隐泛起龙吟之声。
“皇爷出关了!”
掌印太监最先反应过来,膝行三步重重叩首,额头抵着冰冷的青砖高呼:“奴婢恭贺皇爷神功大成!”
这掌印太监身后的八名蓄气境太监以头抢地,纷纷恭贺郑均。
一旁的女官也是如此,正屈膝行礼。
而见此情况,郑均当即扬声道:“拟诏。”
郑均的声音裹挟着元丹威压扫过庭院,所有跪伏的身影顿时又矮了三分:“朕膺天命,统御万方,赖文武协心,将士用命,方得四海升平,兆民乐业。昔赵逆猖獗,扰乱关中,幸有忠勇之士,奋不顾身,戮力同心,终克顽凶,荡平叛逆。朕念功勋卓著,宜加殊赏,以彰其德,以励将来。”
“徐世茂,智勇兼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攻伐关中、肃州,围困镐都,功冠三军,封新驿郡公,食邑五千户,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永保殊荣。”
“于慎,智勇兼备,运筹帷幄,灭赵之战居功甚伟,封严廷郡公,食邑五千户,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永保殊荣。”
“许厚/单雄义,骁勇善战,冲锋陷阵,斩将搴旗,勇冠三军,屡建奇功,封临渊县侯/云岚县侯,食邑三千户,世袭三代。”
“陈敬仲/卢承弼,谋略深远,调度有方,决胜帷幄,献策决胜,封临漳县侯/清河县侯,食邑二千户,世袭三代。”
“周桐,开城有功,助大军速克敌城,封赤霞县侯,食邑千户,世袭三代。”
“尤俊彦/程志学/殷嘉,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封青霄县侯/沧澜县侯/长垣县侯,食邑千户,世袭三代。”
“魏权,奋战当先,封扶风伯;独孤愿,勇猛无匹,封武功伯;独孤景,战功赫赫,封岐山伯。”
“随朕战于饮马河其余战殁诸将,皆功臣也,功不可没,皆封方伯,食邑八百户,世袭两代,以彰其劳!”
本次开国第一批爵位分封,都是自己人。
徐世茂、于慎在平定赵、晋二王之战中,乃首功,封郡公。
许厚、单雄义次之,为三千户县侯。
陈敬仲、卢承弼,乃自己最初的功勋臣子,为两千户侯。
周桐,虽然啥事儿没干,但打开了神京城门,给自己省了功夫,所以也同样为两千户侯。
尤俊彦、程志学、殷嘉,为当初外罡骑兵冲阵之时,功劳最大的三人,也就是千户侯。
魏权、独孤愿两将,虽然郑均很是喜欢,但确实功劳不大,封个伯爵也不错。
而独孤景,也没什么太大的功劳,但掌握训练骑兵的方式,也封了个伯爵。
当然,这只是第一批,还有第二批封爵。
但第二批封爵,大部分都会是伯爵为主了。
譬如次一等功勋的那几位,如江无涯、张文等通窍武者,不过第二批封爵中,也是有一位县侯的。
那就是自己的姐夫,当年的黑山县捕役周浦。
自己能有今日,也多得益于姐夫的帮衬,因此郑均也没有丝毫犹豫,要将这位姐夫册为千户侯,等来日逐步一统,慢慢升到郡公去。
更高的国公、乃至诸王,就算了。
大汉的爵位,郑均定了一条铁律。
非功者不得封国公。
至于自己的姐姐郑萍以及失踪的兄长郑行,郑均也早已决定好。
姐姐封为康国公主,食邑五千户。
兄长郑行暂时没有消息,郑均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若是死了,便只能追封为王;若是还在人世,那便要寻出来封王。
“诺!”
虽然郑均的口吻飞快,但能够在皇帝面前侍奉的太监、宫女,又岂是不仔细之人?当即立马心里默念,同时准备好为皇帝拟旨。
而后,郑均又道:“诏内阁大学士入殿对奏。”
殿外太监闻言,当即躬身领命,疾步退下传诏。
而郑均则是淡定前往紫宸殿,等待大臣们入殿。
而不多时,殿前广场上便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六位内阁大学士陈敬仲、卢承弼、于慎、蔡茂、卢辰良、赵思远身着紫袍鱼贯而入,身后跟着身着戎装的周桐与魏权。
众人行至阶前,齐齐跪拜高呼:“臣等恭贺陛下出关!”
郑均负手立于丹陛之上,青金色真元在袍角流转。
他目光扫过众人,发现于慎、陈敬仲与卢承弼已突破至通窍境,周身气息凝实,不由点了点头。
而蔡茂等三位世家子弟气息饱满,亦是通窍修为,眉宇间也多了几分沉稳。
“平身。”
郑均抬手间真元托起众人,张口道:“朕闭关期间,诸卿将朝政打理得如何?”
陈敬仲上前半步,从袖中取出奏本:“陛下,各地赋税已收,此乃各地郡县上报的折子,肃州战事僵持,新驿郡公已按陛下旨意,将归降的残部编为‘朔方军’另有胶东郡密报,永昌伪帝半月前连破青州五城,齐、魏、韩、越四王已调集二十万大军合围,大战。”
“据悉,东海波涛汹涌,疑有龙族相助。”
郑均闻言,不由轻笑一声,张口道:“不必理会,其他方向如何?”
“陛下。”
蔡茂风度翩翩,少年意气,当即对郑均拱手道:“楚王遣使而来,意欲归顺;梁、吴两国,也是各自遣使交好,肃州方面,那赵王部将慕容朗逃脱后,自立为帝,自称是‘大燕皇帝’,正在肃州,与新驿郡公交战。”
郑均闻言,当即点头颔首,表示自己清楚。
接着,郑均又问道:“那慕容朗带着残兵败将,竟能抵抗如此之久?怕是不对吧?那肃州,不是还有武黎扬吗?武黎扬什么都没干?”
武黎扬虽然也是被自己册封过王爵的,但他显然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赵王既然被自己抓住机会斩杀了,那面对偌大的一个肃州,武黎扬难道一点想法都没有吗?
所以,徐世茂纵使发挥失常,率领二十万大军和这慕容燕死磕不佳,那武黎扬怎么没有出手呢?
难道武黎扬虽然姓武,但其实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陛下明鉴,其中确有缘故。”
卢承弼也在一旁点头,如今的他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已经通过太监得知,自己被封为县侯,也是新朝为数不多的侯爷之一,整个卢氏在朝中身份最高者。
就算是他们卢家的嫡公子卢辰良,如今在新朝的地位,都不如自己!
当初家族的选择绝对是错的,那什么狗屁张本功能成什么事儿?还得是本君侯的眼光啊。
心中快活了一番之后,卢承弼也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只是继续拱手道:“那慕容朗为求苟活,竟不惜认贼作父。数个月前,他遣使秘密前往西狄王庭,向大单于献上降表,自称‘儿皇帝’,愿将肃州三郡割让为西狄牧场。西狄大单于当即派遣五万铁骑南进,与慕容朗合兵一处。”
“至于武黎扬屯兵雁门,对西狄南下并无任何反应,反而对我军虎视眈眈,新驿郡公战报据传,多有元丹气息在军营外徘徊,多亏宣州的安王爷于肃州边境立旗,这才让那元丹气息退去。”
听到了这句话,郑均眉头一皱。
看来,武黎扬也是想要与自己作对,甚至不惜和西狄形成了一种默契合作吗?
郑均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赵思远:“赵卿,凉州方向可有异动?”
赵家久居陇州,这赵思远便是赵炜在朝廷的代言人。
陇州与凉州接壤,若是凉州有异,赵家应该是有消息的。
这位赵家年轻才俊闻言,也是早有腹稿,当即拱手道:“凉李诨梁月前突然陈兵十万于边陲,表面说是防范西狄绕路西域而来,实则却是靠近陇州境地。”
“好一个八方风雨会肃州。”
郑均忽然冷笑一声,玄色龙袍无风自动,扬声道:“慕容朗的儿皇帝,武黎扬对西狄南下充耳不闻,而李诨也子啊趁火打劫……这种种,倒是让朕看清了这些人的嘴脸。”
说罢,郑均霍然起身,真元在殿柱间激荡如龙吟:“传旨!”
“命徐世茂屯兵酒泉郡,着独孤景率五万神策军先行北上,与徐世茂汇合,朕将亲率沧刀、骁果、龙武三郡北上,至于凉州……令庆王布防吧,朕还是有容人之量的,若是庆王守住陇州,朕也不介意助庆王成就法相!”
郑均深吸一口气,眼眸冰冷至极,接着冷笑道:“新仇旧账,一起算吧!”
郑均自然是忘不了,自己通窍四境之时在肃州的窘迫局面。
那西狄大祭司一路追击,追得自己狼狈不已。
而自己如今已经是元丹武圣,那西狄大祭司的实力在元丹境内属于倒数,自己如今斩杀他不成问题。
这一次,郑均就要让西狄人知道知道,当初冒犯自己的后果如何!
大汉皇帝,有仇必报!
“是!”
群臣领命退下,而均独自立于鎏金舆图前,指尖划过肃州蜿蜒的山川,在标着‘燕’字处重重一点。
这地图上有两个燕,另一个燕处于云州。
“儿皇帝?”
郑均忽然嗤笑一声,腰间龙渊刀发出清越鸣响,他对这个名号可谓是厌恶至极,冷冷道:“朕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出关后的第一战。
灭慕容朗、平武黎扬,杀到西狄龙城,将西狄王庭内挛鞮氏的祖庙挫骨扬灰!
要将他们赶到北海之地,不得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