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踏马的!
纵使晋王李伸平日一副好好先生的儒道模样,但见到这姓赵的老匹夫如此不讲武德,也差点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老匹夫!’
晋王李伸脸色阴沉如铁,指节攥得发白,眼中迸射出刻骨恨意直刺赵炜。
他强压怒火,压低了声音,尽可能让自己以一种平淡的口吻说道:“郑……丞相,莫要被这老匹夫的花言巧语给蛊惑了,此贼乃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也!”
“昔年父皇如何待他?他如今又是如何回报父皇的?此人鹰视狼顾,有背主之相,万万不可从也!”
说罢,李伸便继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我乃神武皇帝血裔,若我降,则天下震动!有什么能够比神武皇帝血裔亲自献降,要比‘汉代周’更为合乎礼节?若我降之,则代表天命在汉、天命在丞相,周室天数已尽!”
而赵炜则是淡定的站在一旁,也不多言。
他已经推出了自己全部的筹码,陇州六郡。
不过……
赵炜还是补充道:“请丞相放心,老朽孑然一身、来去匆匆,我赵氏家族愿举族搬迁至肃州,为丞相教化边民,而老朽本人,则愿治学持家,不参与政事纷争,只求传递教化、教学明理。”
很显然。
赵炜的意思是自己不参与新朝政务,他只是想要开办学院、施教天下罢了。
而赵家可以直接从陇州离开,前往肃州,在肃州赈济边民。
赵王李弼已死,在赵炜看来,肃州门户大开,也应是郑均的了。
如此,郑均麾下便拥有了岚州、肃州、关中、陇州以及最要紧的神京。
只要南下拿下平、益二州、西进讨得凉州归顺,那天下大势已经成了,无论如何,二百年的春秋富贵已经少不了,在历史上少不了留下一个‘鼎立’的评价。
而郑均见此,则是有些绷不住了。
他感觉自己就好像是人事部门的经理,眼前的晋王李伸、赵家老祖赵炜都是来面试的员工。
这种感觉尤为曼妙,特别是自己的这个抉择甚至可以用关系到两者生死去留之时。
不过……
郑均内心,其实已经早有决断了。
一念及此,郑均眸中寒芒乍现,周身青金真元如怒海狂涛般奔涌而出,挟着排山倒海之势直取晋王李伸!
见郑均率先发难,赵炜也并没有感到什么惊讶,仿佛一切都是在预料之中,手中狼毫如游龙走蛇,墨色真元在虚空中凝成一个杀气凛然的‘灭’字,与郑均的攻势形成掎角之势,将晋王周身退路尽数封锁。
“该死!”
晋王李伸瞳孔骤缩,眼见两道凌厉攻势席卷而来,当即怒喝一声,周身真元如怒龙翻腾,在身前交织成一道浑厚屏障,硬生生抵住这两道汹涌杀机,同时目光阴沉的低声喝道:“郑均,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轰——!!!”
三道元丹境真元轰然相撞的刹那,天穹骤然裂开一道百丈宽的漆黑缝隙!
而在余波震荡至极,郑均也是冷哼道:“考虑什么?”
郑均并不觉得李伸的投降会带来什么。
所谓的神武皇帝子嗣投降,确实能够增加一些的话题度,但也仅此而已!
李伸的投降,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意义,只有威望、名声上的意义。
难道那其余诸王在得知晋王投降之后,也会两股战战,也争相投降吗?怕是不能的。
而且自己斩杀了赵王、晋王之后,是要独立开国的,无论这晋王是否投降,都无法改变自己会被周室死忠视为‘篡周之逆贼’的境地。
既如此,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招降晋王?
若是没有赵炜这个选项,郑均或许会考虑一番。
但如今赵炜已至,郑均也就没有第二个额外选项了。
赵炜与李伸截然不同,赵炜可是货真价实带着陇州六郡而来。
这等诚意,足以见得其真心实意了。
“想杀我,还没那么容易!”
李伸厉声暴喝,眼中血丝密布,周身真元如沸水翻腾,手段频出,左手掐诀,竹简虚影自袖中飞旋而出,化作‘忠孝节义’四道金纹屏障,硬生生扛住郑均劈落的刀罡。
而右手玉剑疾点,凝成诛、戮二字,直扑赵炜面门,逼得后者墨色真元为之一滞!
在这镐都城上空,三道元丹境真元如怒涛相撞,气浪撕碎云层。
大战数次,李伸喉头腥甜,心知再战必败,便望向左右,在出招化解一次攻势之后,当即猛地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在竹简上,真元涌动,厉声喝道:“君子不立危墙!”
言毕,青白遁光乍起,李伸身形如电射向东方,却听赵炜一声轻嗤:“晋王何必自辱君子之名?”
四支玉笔早已悬于东南西北四方,笔锋游走间,虚空如被泼墨凝固,生生将遁光逼出原形。
郑均更不留情,龙渊刀横斩,百丈青金刀芒截断云路,冷笑道:“今日危墙,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李伸被迫回身,眼眸之中充满了绝望之色。
这郑均杀伐气度极强,而赵炜那老匹夫同为儒修,对于儒修手段也是了如指掌,其二人联合……
今日,本王只怕确实是难以善终了。
不过……
李伸面对二人合围,眼中寒芒骤闪,骤然厉声喝道:“郑均!你真当赵炜与你同心?他所求‘德教众’法相,乃教化万民、凌驾皇权,甚至要自诩天师、地师、帝师、人师!今日他助你杀我,来日你二人必因皇权之争反目——到那时,你又当如何自处?!”
李伸的暴喝声如雷霆炸裂,字字诛心。郑均闻言攻势微滞,不过刀锋不减,青金真元翻涌:“垂死挑拨,徒增笑耳!”
李伸狼狈闪避,儒袍被撕裂,仍厉声高喊:“郑均!你今日借他之力杀我,来日他‘德教众’法相大成,必以教化之名凌驾皇权!届时你是君,还是他赵炜是君?!”
此言一出,战场骤然寂静,连远处观战的通窍将领们亦神色剧变。
这一招有点狠了。
就算是晋王身死当场,这句话也足以在丞相和庆王心中,留下一根刺啊!
晋王说完之后,只觉得畅快淋漓。
舒服了。
先前,晋王李伸只知道赵炜乃是和自己同样的儒道武者,但他并不清楚赵炜心中所想。
方才听了赵炜的话语方知,赵炜凝聚的乃是‘德教众’。
而他自己,要凝聚的其实是‘虚明圣’。
虽然同属儒道,但这是两条路,并不冲突!
只是中间有部分条件相似,或许要有个先后顺序,比较麻烦。
如此,赵炜竟然也要痛下杀手?
当真是小人!
所以,晋王李伸才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就是为了恶心赵炜。
现在说出来了,自然心里就舒服了。
甚至身死当场,也无所谓了。
郑均目光扫向赵炜,见其神色如常,但手中玉笔攻势却微妙地缓了半分,显然对李伸的揭露有所尴尬。
而见此情况,郑均心念电转,忽而长笑:“晋王倒是替我操心,可惜,‘天下主’法相,本就需纳万民之志、百家之长!赵公若真能教化边陲,我自当以师礼相待!”
话音未落,龙渊刀猛然劈落,刀气化作百丈青龙,直扑李伸面门。
赵炜闻言,也是明悟。
郑均一句‘以师礼相待’看似谦和,实则暗藏警告,皇权之下,教化亦需俯首。
他当即会意,四支玉笔骤然合并,配合郑均刀势封死李伸退路,沉声道:“逆贼之言,不足扰丞相圣听!”
说罢,赵炜忽然又压低了声音,以一种只有停滞在半空中的三人能够听到的声音,张口道:“况且,老朽今日来除你,除了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之外,也是为了扫清障碍。”
“你不死,老朽只能走‘德教众’,这条路径晦涩不明、前途渺茫……但若你死了,这‘虚明圣’岂不也是老朽的一个选择?”
确实是这样的。
这也是赵炜先前没有和晋王产生激烈冲突的原因所在。
赵炜一开始确实没有想要和晋王相争。
晋王李伸,大周皇族。
兄弟皆为元丹。
若是周室的这几个皇子联合起来,赵炜也只能表现出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谦让为先。
但自从得知郑均斩杀秦王、千里伏击晋王的消息之后,赵炜才临时改变了心思,决定来看看情况,能否诛杀晋王。
若是可以,便说明自己两条路皆可切换来走了。
中土四十尊元丹武圣,秦王、赵王皆死,还有三十八人,其中儒道元丹,除了他赵炜、晋王李伸之外,南方还有一尊顶级世家门阀的元丹武圣,王茂弘。
王茂弘,也是儒道元丹。
而听说,王茂弘早早就在江南布局,广招弟子,人称‘王夫子’。
他想走什么路子,赵炜就无需多言了。
晋王李伸,在前面占了‘虚明圣’。
王茂弘,在江南又广招弟子、开办学堂,搞‘德教众’。
赵炜对‘德教众’的教化程度,是远远不如王茂弘的,王茂弘在这条路上明显是比赵炜走的遥远。
这就很尴尬,卡在这儿了。
如今有机会灭掉晋王,转走‘虚明圣’,赵炜自然乐意至极。
李伸见离间失败,绝望之下竟燃尽精血,周身再度浮现出‘礼义廉耻’四道血色篆文,玉剑迸发刺目白光,仿佛要将毕生修为尽数倾泻:“那便玉石俱焚吧!”
“玉石俱焚?不过以卵击石罢了。”
郑均冷笑一声,左掌猛然一抬,鎏金盘龙戟破空而出,戟锋缠绕着‘诛’、‘戮’、‘斩’、‘灭’四字真言之力,悍然撞向血色篆文!
郑均要用晋王李伸研发出来的神通,镇杀李伸。
让他死在自己的神通之下。
“轰——!”
两股力量轰然对撞,爆发出震天巨响,气浪席卷之下,李伸半边身躯瞬间炸裂,血肉横飞!
而就在他踉跄倒退之际,赵炜的墨色真元已如毒蛇般袭来,这墨色真元精准贯入其丹田,彻底镇住其元丹。
李伸闷哼一声,颓然坠地,再无反抗之力。
“神周子孙,不受此辱!”
李伸面容扭曲,指尖骤然迸发刺目白光,竟将残存元丹硬生生扯出体外!
那元丹表面裂纹密布,气息已经极度溃散,他死死盯着二人,嘶吼道:“死吧!”
“轰!!!”
元丹当空炸裂,狂暴真元如海啸般席卷四方。
只可惜,这元丹本就碎裂,如今自爆,也无法发挥出元丹自爆的全部威势。
更不要说,有郑均、赵炜二人在此,坐镇其中,竟直接封锁这一方空间,使得自爆余波传递不出去。
而李伸也是明白这等情况,他此番自爆,也不是为了同归于尽而去,只是不想如自己的皇弟赵王李弼那样,被丑陋的斩断脖颈,枭首示众。
“轰。”
郑均挥砍龙渊刀斩开气浪,却见李伸残躯已在金光中寸寸崩解,最终化作漫天飘散的竹简残片,每一片都烙印着血色篆文,簌簌坠落如雨。
赵炜拂袖震散余波,望着满地碎屑轻叹:“这辱没了儒道的孽王,可算是死了。”
感叹之余,赵炜当即转头对郑均拱手道:“恭喜丞相,此战一战平两王,足以威震天下、青史留名!此役之后,天下当知汉室天命已定。”
说罢,赵炜又顿了顿,趁机道:“当今寰宇未靖,正需圣主治天下,老朽谨以天下苍生为念,还望丞相速速登基称帝,以安天下,若执意逊避,恐失亿兆之望,非所以承天意、安祖宗也。”
郑均闻言,难免感到有些惊讶。
赵炜竟是第一个劝进者。
不过,也没有必要。
“此事无需相劝,称帝之念,寡人早有之。”
郑均道:“大丈夫生于世,当提三尺剑,立夏祖、魏帝、虞皇、周神武等不世功,岂能畏而不前?”
三辞三让?
表演那玩意儿干嘛,三岁小孩都知道那是唬人的流程,郑均自信非凡,不想理会这三辞三让的举措。
顶多就是来日天下大乱,被人用来当做的借口罢了。
若是不能突破法相之上的境界,法相大帝也是终有一死,就算是你一生恪守礼仪,等你死后,照样不是有群雄并起,想要争霸你留下来的天下?
那夏祖、魏帝、虞皇、周神武,哪个不是如此?他们其中,可就有三辞三让的受禅者,到头来江山不还是被异姓人所夺?
要想江山永固,只有一条路线。
不死,晋升!
而远处镐都城头,关中家主面如死灰。
晋王自碎元丹的决绝,彻底碾碎了他们最后一丝侥幸。
白明德、梁瑞、王昶三位家主面色惨白,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汉军与悬于半空的郑均,再瞥见地上晋王李伸崩解的竹简残片,最后一丝侥幸荡然无存。
白明德颤声道:“大势已去……降了吧。”
梁瑞闭目长叹,手中紧攥的‘八荒锁龙阵’阵图缓缓松开,阵纹随之黯淡。
唯有李延年双目赤红,厉声喝道:“我李家世代忠烈,岂能向逆贼屈膝!镐都城高池深,尚有万余私兵,八荒锁龙阵未破,死战到底!”
说罢,他猛地拔剑指向三人:“尔等若降,便是背祖忘义之徒!”
李延年已经慌了,绝望了。
王昶见此,不由冷笑一声,张口喝道:“李兄,晋王已死,赵王授首,你拿什么‘忠烈’?难道要拉全城百姓陪葬?”
话音未落,他袖中一道赤芒骤现,竟是早与白、梁二人暗中通气,想要擒杀着李延年!
而见王昶出手,白明德也是袖袍翻卷,匕首齐出,直取李延年咽喉;梁瑞则捏碎一枚玉符,镐都大阵残余灵力化作无形枷锁,瞬间禁锢李延年周身真元!
“你们——!”
李延年惊怒交加,却不及挣脱,胸膛已被王昶的赤芒贯穿。
血溅三尺之际,李延年也是痛苦扭曲得嘶吼道:“郑均,你纵得关中,也休想窃了大周江山!”
听着李延年的临死哀嚎,白明德、王昶、梁瑞等人面无表情,只是有着一层淡淡的阴霾,梁瑞当即上前,将其头颅斩下,进而淡淡道:“诛其全族,开城献降吧。”
说罢,梁瑞深深地叹了口气,感觉前途未卜。
虽然梁氏有一尊通窍武者梁寻早早在秦王战败之时,便投诚了丞相。
但梁瑞也不清楚,这位族弟能否保住梁氏一族。
这已然成了梁瑞最大的念想了。
而白明德、王昶二人,则是心中没底。
毕竟他们还不如梁氏,他们家族先前,甚至都无人投降,在汉军之中,也没个照应。
不过无论如何,郑均入主关中,已成定局。
如今,只能准备好一切,迎这位即将登基称帝的丞相大人入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