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307章 解决保障连的“大麻烦”

第307章 解决保障连的“大麻烦”

    拓永刚本就有上尉军衔,担任七连副连长绰绰有余,且副连长不是连首长,不会影响他领导特战排。

    而特战排空出来的排长职位,特战排随便挑一个都能担任。

    要知道特战排可是全军官排,并且还是整个首都战区,甚至是全军范围之内,惟一的基层全军官排。

    总参直属A大队才有的特权,放到基层部队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陈军提拔拓永刚上来做副连长,想要把七连打造成独一号的装甲特种兵,究竟能不能成他心里也没底。

    一切只能等半年后的出山!

    特七连这边的精修工作稳步结束,陈军接着就来到了人数最多,园区占地面积最广的保障连。

    最开始的工兵保障连配置方案中,这个连的人数就达到了230之巨。

    妥妥的加强连。

    后面钢七营正式落地并扩编,又加入了三个满编连和一个导弹排,规模等于是扩大了三分之一。

    为了继续做好相应保障工作,保障连也同步进行了补充。

    如今的保障连规模更加庞大,各种车辆加起来超过百台,总人数更是已经突破了三百大关。

    这足以抵得上三个常规连的兵力,已经都快没法用加强连来形容。

    用“准营级”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陈军之前没有深入基层体会,对保障连的人数和装备只有个数字,并没有觉得有太多的问题。

    可如今亲自跑到保障连,第一眼的感觉就不太妙。

    因为陈军个人工作实在太多,最近半年都是在到处跑,营里面的工作会议,基本上没怎么参加。

    这就导致除了熟人之外,新来的连长陈军几乎都不熟。

    保障连连长就是其一。

    当看到身高只有一米七左右,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却遮不住黑眼圈的连长许志强。

    陈军一看就知道保障连,现在肯定是出了问题。

    而且问题还不小。

    否则就钢七营如今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整体风气之下,作为保障连的连长,不可能一副透支过度的憔悴样。

    之所以会变得如此的憔悴,要么就是个人能力不足,要么就是工作量实在太大。

    只有这两种可能。

    因为能够进入钢七营的军官,尤其是一连之长的主官,都是有抱负有野心的,不可能偷奸耍滑摸鱼。

    “许连长,你这精气神不行啊,难道是生病了吗?”

    陈军能看出许志强没有生病,不过为了给他一个台阶下,用于解释原因,特意给他找了个借口。

    “报告副营长,没,我没病,你别看我瘦,其实我身体好着呢,就像那话说的,瘦是瘦筋骨肉,干起活来像猛兽,工作强度再大我也能撑得住。”

    许志强看起来像精力透支,精神状态确实倒还挺好,人也是一个挺乐观的,智商和情商都挺高。

    他说的最后那一句话,就足以凸显他的智商。

    既向陈军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表达了自己的的工作积极性,又非常聪明的从侧面进行解释。

    他之所以会有严重黑眼圈,身体看起来也很疲倦,就是因为工作强度很大,硬生生给熬出来的。

    这种用暗示的话来表达,比直接诉苦要高好几个档次。

    陈军作为领导能得到答案,也能有更好的空间来进行处理,不至于被逼得一时间下不来台。

    毕竟保障连的工作强度过大,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之内。

    那肯定不是下级单位的原因,而是因为上级的管理出了问题,没有把安排好,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许连长,挺有意思。”陈军暗道。

    本来对许志强没啥印象,可就是许连长这一次高情商的回答,让陈军对他立马有了好感。

    聪明懂事情商又高的下级,作为上级领导是最喜欢的。

    “初步看来,这个许志强的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能把他熬到吐苦水,看来里面确实是有大问题,既然现在来了,那必须把它给解决掉,绝不能把任何的隐患,留到一年后的全面检验。”

    陈军暗自在心中快速琢磨,迅速的做出了决断。

    干脆利落的下达指示道:“许连长,我想你也早已知道,我这次下连队,就是来解决各连队问题的。

    既然你们保障连有问题,那你就带着我好好看看。

    你不要害怕,特意藏着掖着,我不会对你问责,就带我去有问题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把问题彻底解决。”

    “是,副营长。”

    许志强诧异的看了眼陈军,似乎没想到陈军会如此不避讳,随后笑了起来,精气神都变好了。

    干脆的回复后,走在前面带路,带着陈军参观保障连。

    由炊事排、供应排、维修排、卫生排和工兵排组成的保障连,几乎承担了钢七营的所有后勤工作。

    保底了钢七营的下限的同时,还支撑起了钢七营的上限。

    等于要想发挥钢七营的最强实力,保障连就必须做到尽善尽美,绝不能有任何的隐患存在。

    为了彻底排查保障连,陈军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连长许志强的一路带领下,陈军一行人先来到了对战士们来说,最为重要的炊事班检查。

    因为要保障八个连的餐食,保障强度提升了一大截。

    在后面又扩编了三个连的前提下,炊事排的规模也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五个班扩编到了八个班。

    然而受限于人员编制数量,钢七营实在超编太过于严重。

    战斗人员不能削,那就只能控后勤。

    炊事排扩编成为了八个班,增加了三个连需要后勤补给,结果却连一个炊事员都没有派下来。

    以前是九个人为一个班组,保障一个连队的一日三餐。

    剩下的排长和另外四个炊事员,他们则是作为物资调动分化人员,负责采购和分配每日物资。

    现在降级成了六个人的班组,八个班就占了四十八个名额。

    剩下的排长和一个炊事员,两人却要像之前那样坐镇炊事排,负责给八个连分配所需食材。

    炊事排的编制这么一改,直接让炊事排众人叫苦不迭。

    坐镇炊事排分配物资的两人,工作强度直接拉到了最满,每天基本上没有任何空闲时间。

    哪怕炊事排所需燃料和食材,都是团里面直接用车拉过来的。

    可厂里面只负责送到炊事排,食材的归纳和储存摆放等等工作,都要他们两个人来负责处理。

    八个连每天的食材和燃料,重量单位都是按吨来算的。

    收纳好了之后还得分发登记,确保每个环节都不会出错。

    否则一个连多送了一袋米,另外一个连忘记了把肉装上车,各种小事加一起,足以让炊事排工作瘫痪。

    两个人在家里累得要死,出去搞保障工作的保障班,同样也是高强度。

    原本十个人的工作量,如今变成五个人来完成,等于工作量直接翻倍,轻松的炊事班变成了苦役。

    要不是全军首个合成营,全军合成营试点单位的名头挂在这,让炊事排战士们有发自内心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支撑着他们一直在无怨无悔付出。

    这要是放在外面的餐厅里,恐怕早就已经撂挑子不干了。

    许连长的严重黑眼圈。

    炊事排长天天跑来吐口水,就是最大的原因。

    “果然不深入基层,找不出问题,炊事班的工作强度这么大,却不敢往上报,肯定是怕被认为工作能力不足,担心会被调离钢七营,所以一直都在硬撑着。

    一个月两个月能够撑得住,半年一年用命能够撑得住,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隐藏的雷总有一天会爆炸。”

    陈军发现炊事班的问题后,暗自沉思着脸色变得很严肃。

    连长许志强发现问题没有上报,而是带着下面的兵一直在强行硬撑,陈军能够理解他的想法。

    毕竟钢七营进来的门槛那么高,费尽心血才好不容易攀上高门。

    谁也不想被调走,错失大好的机会。

    既然现在已经发现了问题,那陈军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可是该怎么解决,还真有点小难度。

    钢七营作为一个营,哪怕是加强营,人数破千也确实有点超标。

    一个团也才一千多号人!

    八个战斗连人数肯定不能减,那可是合成营最根本的核心,那人数控制就只能从后勤起手。

    保障连在严格控制人数情况下,现在都已经突破三百大关。

    再想要上级给炊事排补充兵员,大概率是不可能的,让其他营出公差帮忙,也是治标不治本。

    陈军硬是用自己的脸皮去强要,倒是有可能能够弄到人下来。

    可保障连现在才到第一个排,有了问题就找上级想办法要人,那后面还有四个排在那里等着。

    以一窥全貌。

    每个排肯定工作强度都很大,每个排都去找上面要人,这一圈下来,起码又得多上百来号人。

    要是后勤人数都占了400多,无限接近于总兵力的一半。

    那这个配置肯定是病态的。

    不健康的。

    陈军很理性的做出了分析后,确定要想解决后勤连的这些问题,就只能发挥咱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

    想办法克服困难!

    “那该怎么办呢?”

    陈军埋头苦思了很久,就连后续检查的工作都停了,专门就解决这件事,不解决饭都吃不下。

    就这么挖空心思想了半天,总算是功夫不负苦心人。

    还真被陈军想到了解决方案。

    陈军想起了后世的连锁酒店餐饮,他们为了控制自己的成本,更是为了能够让味道更加统一,大规模普及的一种运营模式——

    中央厨房模式!

    这种模式最早诞生于五十年代,当时美国的麦当劳等快餐连锁店,开发出了集中采购、集中加工、集中配送的方式,大幅度提升了出品速度。

    等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央厨房模式已经成熟,并且开始在全球普及。

    九十年代的中国相对落后,中央厨房模式已经出线了,但并不是很普及,基本上属于是小群体。

    不是说没有钱搞不起,而是说消费现在还跟不上,根本用不上中央厨房模式。

    而针对炊事排现在的难点,就是有着足够的食材和装备、设备,唯独在人手上面严重不足。

    中央厨房这种运行模式,恰好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只要针对部队的餐食方式,还有部队的各种固定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改变,绝对能够圆满的解决问题。

    陈军把自己锁在了办公室,就为了量身打造一套中央厨房方案。

    又经过半天时间的伏案苦写,一个陈军认为完美适配于炊事排,能让炊事排能够出色的完成保障工作,炊事员的工作强度起码降半的方案,就这么热腾腾出炉了。

    等陈军驱车赶到保障排,把写满纸的方案交给许志强。

    看完整个方案,许志强眼瞪如牛。

    被彻底的震惊了!

    陈军这种中央厨房运行模式,完全是超过了他能够想象的空间,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神一般的操作。

    听有关陈军牛逼的传言很多,第一次感受陈军的牛逼。

    许志强是真的服了,心服口服。

    “副营长,你这方案太绝了。”

    许志强惊为天人的赞不绝口道:“在炊事班搞一套中央厨房,八个锅同时开干,统一把饭菜进行加工。

    减少了中间的分配运输时间,人员集中工作效率能够翻倍,所需时间绝对能够缩减一半以上。

    中央厨房完成加工之后,每个连派一个五人组,只需要提前一个小时,把饭菜送到各连队进行加热,再负责把饭菜分配给各连的战士。

    食物分发完之后,各连的炊事班重新返回中央厨房,接着下一餐的食材准备。

    中间各种流程砍了一大半,省出来的工作量太大了,省出来的时间也很多,足够我们用来休息调整。

    工作人更出色的完成,所发挥的人力却更少,绝,简直是太绝了,我老许想不服都不行啊,哈哈。”

    最大的难题得到了解决,许志强实在是太激动了,兴奋的脸都变得通红一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